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银杏叶书签

作者:是妖月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深秋的雨,不知疲倦地敲打着巨大的落地窗,将窗外城市的璀璨霓虹晕染成一片模糊而冰冷的光团。屋子里没开灯,只有那些被雨水扭曲的光线在墙壁和天花板上无声地流淌。我蜷在沙发里,身体陷进一片令人窒息的黑暗和寂静,只有指尖传来一丝微弱的、熟悉的触感。


    一枚银杏叶书签。


    它早已不复当年的鲜活翠绿,叶肉薄脆得几乎透明,经络却倔强地清晰,在昏暗中微微凸起。指腹一遍遍抚过那上面深深镌刻的两个名字缩写——“L.Y & S.W”。每一次摩擦,都像有极细的针,沿着那些刻痕扎进皮肉,再刺入更深的地方,引出一种缓慢而钝重的痛楚。十年了。那些在银杏叶的金黄里闪闪发光的日子,那些以为会持续到天荒地老的誓言,那些嵌入彼此骨血的亲密无间,最终都坍缩成了此刻掌心这一片枯槁的、易碎的记忆。晚晚。这个名字无声地在唇齿间滚过,带着咸涩的铁锈味。十年情深,我用最愚蠢的方式,把你彻底弄丢了。


    窗外的雨声渐密,砸在玻璃上,噼啪作响,像某种催促的鼓点。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越过这片黑暗的虚空,投向玄关处那个小小的冰箱。即使在这样的光线里,也能模糊看到,那金属的门面上,贴满了层层叠叠的黄色便签纸。最上面一张,字迹早已被时间侵蚀得淡薄模糊,只剩下一个倔强的轮廓,固执地存在着——“等你回家”。


    这无声的呼唤,日日夜夜,穿透死寂的空气,击打着我的耳膜。无人回应,永无回应。


    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时光的洪流裹挟着那个阳光灿烂的秋日扑面而来。大学校园里,那条著名的银杏大道正是它一年中最辉煌的时刻。千万片小扇子般的叶子被阳光浸透,呈现出一种纯粹到耀眼的、熔金般的色泽,铺满了青石板路,也缀满了头顶湛蓝的天空。空气里弥漫着清冷的草木香气和暖融融的阳光味道。


    我低着头,脚步匆匆,心里盘算着下午实验课的数据,视线不经意扫过地面。一本厚厚的《时间简史》静静躺在铺满落叶的石板路上。几乎是下意识地,我弯腰去捡。指尖触到冰凉的硬质书封时,一片完整的、形状完美的扇形金叶打着旋儿,轻轻巧巧地落在了书脊上。我顺着叶子飘来的方向抬头。


    时间在那一瞬间凝固了。


    她就站在几步之外,怀里抱着几本厚厚的书,微微仰着脸,目光追随着那片刚刚离开枝头的落叶。午后的阳光慷慨地倾泻下来,穿过头顶层叠的金色屏障,在她微卷的发梢跳跃、流淌,镀上一层毛茸茸的金边。几缕调皮的发丝被微风拂过,轻吻着她白皙的侧脸。她似乎察觉到我的目光,视线从空中收回,转向我。那是一双很安静的眼睛,像初春尚未解冻的湖面,清澈,带着一点点初醒的懵懂,却又沉淀着某种沉静的底色。阳光落进去,折射出细碎温柔的光芒。


    四目相对。没有言语,只有银杏大道上风过林梢的沙沙声,以及彼此眼中瞬间映出的、清晰的身影。


    “啊,我的书!”她恍然回神,声音不大,带着一点不好意思的笑意,像羽毛轻轻搔过心尖。


    “给。”我把书递过去,那片金黄的银杏叶还妥帖地躺在书封上。


    “谢谢。”她伸手接过,指尖不经意划过我的手背,带着微凉的秋意。她的目光落在那片叶子上,笑意更深了些,“它挑了个好地方降落。”


    “是啊,”我也笑了,某种陌生的、轻盈的暖流在胸腔里涌动,“像是特意来打招呼的。”目光落在她怀里的书上,“物理系的?”


    “嗯。”她点点头,报出自己的名字,“苏晚。你呢?”


    “林屿。”我说。名字交换的瞬间,仿佛有无形的丝线将我们轻轻缠绕。那个下午,我们并没有立刻分开。话题从霍金的宇宙奇点,扯到食堂难吃的糖醋排骨,再到物理楼那只总爱蹭人裤腿的三花猫。时间在轻松愉悦的交谈里飞快溜走。分别时,我鬼使神差地拾起书封上那片金叶。


    “这个,”我捏着叶柄,递给她,“做个书签?纪念这次…呃…坠书事件?”


    苏晚的眼睛弯了起来,像两枚漂亮的新月。她没说话,只是从背包里摸出一支细头的银色笔,小心翼翼地在我掌心那片叶子上,画下两个小小的字母——“L.Y & S.W”。阳光穿过叶片的缝隙,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斑。


    “好了,”她抬起头,笑容里带着一丝羞涩的狡黠,“现在它是我们的见证者了。”


    那片带着她指尖温度和她亲手刻下印记的银杏叶,成了我们故事的起点。它夹在我们交换的第一本书里,也悄然扎根在我们彼此的生命里。金黄的叶片,是她沉静眼眸里跳跃的光,是她唇角羞涩又明亮的笑意,是她走在落叶铺就的小径上,裙摆拂过地面时发出的细微声响。青春的爱恋纯粹得像蒸馏水,不掺任何杂质。我们分享同一副耳机,在图书馆角落共享同一张书桌直至深夜,在操场上并肩奔跑时呼出的白气交织在一起。我们笨拙又热烈地规划着未来——要一起读研,留在同一个城市,租一间有大大窗户的小房子,养一只懒猫,然后慢慢变老。


    毕业季兵荒马乱,求职的压力像沉重的铅云笼罩在头顶。所幸,我们像两株相互依偎的藤蔓,凭借着彼此的温度和力量,终于在这座庞大的都市森林里扎下了微小的根。我们租下了那个梦想中的小屋,不大,但有一扇朝南的窗,阳光总能慷慨地洒满半个房间。搬进去的第一个周末,我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个扎着蓝色丝带的礼盒。


    “乔迁礼物?”苏晚好奇地拆开,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盒子里躺着一个精致的玻璃风铃。纤细的蓝色玻璃管被巧妙地切割成水滴形状,中间悬着一颗小小的、透亮的蓝色水晶星星。当它被轻轻拎起时,玻璃管和水晶星星相互碰撞,发出极其清脆空灵的叮铃声,像山涧清泉滴落石上,又像初冬清晨凝结的冰凌碎裂。


    “好漂亮!”她惊喜地低呼,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光滑冰凉的玻璃管,“声音真好听,像…像下雪的声音?”


    我笑着看她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将风铃挂在窗框最上方的钩子上。正午的阳光穿透蓝色的玻璃和水晶,在米白色的墙壁上投下跳跃的、水波般流动的蓝色光斑。微风从窗缝溜进来,风铃轻轻摇曳,叮铃……叮铃……细碎悦耳的声音在小小的空间里流淌,像一首温柔的背景音乐,宣告着我们共同生活的开始。


    那串蓝色的音符,成了我们小家的心跳。而另一个习惯,则在生活的缝隙里悄然生根。我的工作性质特殊,项目上线前通宵达旦是常事。无论多晚,无论我带着一身寒气还是满心疲惫推开家门,总能看到冰箱门上贴着一张小小的黄色便签纸。苏晚的字迹清秀工整,带着一种安稳的力量:


    “屿,厨房砂锅里有温着的山药排骨汤,喝了暖暖胃再睡。——晚”


    “今晚降温了,给你新买的厚睡衣放在床头。——晚”


    “知道你肯定又忘了吃维生素,药盒和水杯在茶几上,不许偷懒!——晚”


    最常出现的,是那简简单单却承载着无限温暖的四个字——“等你回家”。


    这些便签,连同窗边那串随风吟唱的蓝色风铃,成了我们蜗居生活里最坚实、最温暖的锚点。它们无声地诉说着: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冰冷,这里,永远有一盏灯,一个人,一份滚烫的牵挂,在静静地、执着地,等你回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