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匿名花束

作者:林壹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车子像蜗牛一样在傍晚黏稠的车流里挪动。霓虹初上,车灯汇成流动的河,映在沈青梧专注的侧脸上。


    师然窝在副驾,脚踝的药膏散发着清凉的薄荷味,疼痛被药效温柔地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在医院偶遇带来的好奇。


    她忍不住偷偷瞄向沈青梧。车内光线昏暗,勾勒出对方近乎完美的下颌线和挺直的鼻梁,但总有种说不清的疏离感,像隔着一层磨砂玻璃,看得见轮廓,却触不到温度。


    刚才缴费处碰到林老师和那个叫陈曦的女孩……沈青梧的反应,师然总觉得有点怪。虽然只是寻常的点头寒暄,但青梧姐看林老师的眼神,那短暂的停留……似乎比看别人时多了零点几秒的专注?


    “那个……”师然憋不住了,声音像小猫试探爪子,“青梧姐,你跟林律师……咋认识的呀?”她机智地用了“林律师”这个称呼,感觉更契合对方法庭上那种凛冽的气场。


    沈青梧侧头,飞快地瞥了她一眼,眼神平静得像无风的湖面:“没什么特别的。偶然碰到她车有点小状况,顺手帮了下。”语气平淡得仿佛在说“今天超市土豆打折”。


    “哦,这样啊……”师然点点头,心里嘀咕:真是巧得跟小说似的!随即又按捺不住兴奋:“天呐!真没想到林老师就是林律师!她教我们《证据法学》的!那课讲得,逻辑链条咔咔的,跟推理小说一样带劲!人往讲台上一站,气场两米八,又飒又酷!”


    “林老师?”沈青梧这次是真有点意外,眉梢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像平静湖面被投进一颗小石子,“她在你们学校教书?”这信息像一片拼图,“咔哒”一声嵌入了某个模糊的角落。师然竟然是林雾的学生?这关系……像蜘蛛网一样,无形中又绕紧了一圈。


    “对啊!法学院!周三下午的课,抢座堪比春运!”师然语气里是满满的崇拜。


    沈青梧沉默了。


    前方红灯亮起,她缓缓停下车,目光落在跳动的、刺眼的红色数字上,指尖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节奏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紊乱。


    师然是林雾的学生……这层关系,让她心里那根始终绷着的弦,又无声地收紧了几分。


    “脚还疼吗?”沈青梧自然地转了舵,语气恢复了惯常的温和,像暖风吹过湖面。


    “啊?哦!”师然回过神,赶紧晃了晃那只包得像粽子的脚,“擦伤没事儿,扭伤好多了,医生说静养几天就活蹦乱跳啦。”


    “嗯,”沈青梧点头,不容置疑地说,“这几天别去花店了,安心养着,工资照发。”


    “这多不好意思……”师然挠挠头。


    “身体要紧。”沈青梧的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反驳的分量,“好了再说。”


    “谢谢青梧姐!”师然感激地笑开,忽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对了!六月三十号我得请个假!林老师在学校有个超重磅的公开演讲,‘法治精神与公民勇气’,我死都要去听!据说礼堂票都抢疯了,好多校外大佬都来呢!


    “六月三十号演讲?”沈青梧重复了一遍,目光似乎穿透了前挡风玻璃,落在某个虚无的点上,心里飞快地计算着日子。


    绿灯亮了,车子重新汇入车河。车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轻柔的爵士乐。


    就在师然以为这个话题像水蒸气一样消散在空气里时,沈青梧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罕见的、近乎刻意的斟酌:“那个演讲……听起来,挺有深度。”她顿了下,仿佛在挑选最合适的措辞,“方便的话……到时候,我能跟你一起去听听吗?”


    师然一愣,随即惊喜得差点从座位上弹起来(如果脚允许的话):“当然可以啊!太欢迎了!位置包在我身上!林老师的演讲绝对值回票价——呃,虽然不用票!”她完全没多想,只觉得青梧姐可能对法律话题突然来了兴趣,或者纯粹是给“熟人”捧个场?


    “嗯,那麻烦你了。”沈青梧微微颔首,唇角似乎牵起一个极淡、几乎看不见的弧度,目光重新聚焦在前方路况上。然而在她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如同暗流涌动的微光。


    ---


    送走师然,沈青梧独自坐在车内,透过车窗,目光沉沉地落在“江兴大学”几个遒劲有力、据说是某位大人物题写的校名上,指尖无意识地在方向盘上画着圈。


    师然一瘸一拐地走出几步,忽然回头,看见沈青梧的车还停着,便扬起灿烂的笑脸用力挥手告别。沈青梧却皱着眉,伸出手指,有些焦急地朝她身后比划了几下。师然一脸茫然,完全没看懂这“神秘手语”,刚想开口问——


    “哎哟!”


    她结结实实撞上了一个抱着厚厚书本的女生,书本哗啦散了一地。


    “对、对不起对不起!”师然慌忙道歉,金鸡独立的姿势让她狼狈不堪。


    被撞的女生揉着胳膊,看到她打着绷带的脚踝,语气立刻软了下来:“没关系没关系,你小心点啊。”


    目睹全过程的沈青梧无奈地扶额,无声叹息:真是个……大傻丫头。


    确认师然没事,她才启动车子,手指在车载屏幕上轻点,调出通讯录,找到了“蒋郁清”的名字,拨了过去。


    “喂?”那边很快接通,背景音有点嘈杂。


    “下班了吗?”沈青梧问。


    “刚打卡,正挤电梯呢。”蒋郁清的声音带着点解放的轻快。


    “等着,我去接你。”


    “啧,感动郁清。”蒋郁清笑着调侃了一句。


    ---


    回到办公室,那束与周遭严谨学术氛围格格不入的蓝鸢尾,再次强势地闯入林雾的视线。


    它像个静默的谜题,散发着危险而诱人的气息。林雾走过去,将它拿起,指尖触碰到冰冷坚韧的花瓣。


    这花……总感觉不简单。


    她眼神锐利如刀锋,手指习惯性地在桌面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目光牢牢锁住那张写着罗马法条款的卡片。大脑如同精密的仪器高速运转起来。


    她迅速坐下,打开电脑,调出《学说汇纂》电子版,指尖在键盘上飞舞,精准输入卡片上的编号。


    页面滚,相关条款呈现——XXIII卷,第7条,第329款。


    条款内容本身,关于某种古老的财产契约,与眼前的花束、暧昧的赠言风马牛不相及。


    林雾没有气馁。她抽出一张干净的A4纸,用笔唰唰写下条款的关键数字:XXIII (23)、7、329。


    这组数字本身像一串无意义的密码。她转而拆开花束精美的包装,花瓣和枝叶簌簌落下,几粒灰白色的、不起眼的小颗粒混杂其中滚落在桌面上。她捏起一颗,指腹用力一碾——细小的颗粒瞬间化为粉末。


    混凝土粉末?林雾的眉头拧得更紧。这绝非花泥的意外混入。


    她不死心,继续翻找包装纸。几张普通的彩纸中间,夹着一张折叠得方方正正的江兴市最新交通图。而在最里层那张略显粗糙的牛皮包装纸上,一行几乎与纸色融为一体的铅笔字迹,如同幽灵般显现:“1月18日” 和 “共32朵”。


    新的线索碎片:118,32。


    地图,混凝土粉末,日期,花朵数量,罗马法编号……像一堆被故意打散的拼图,杂乱无章地摊在她面前。


    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清脆的敲击声和林雾凝神时细微的呼吸声。她的目光如同探针,在地图、混凝土粉末和卡片间反复扫描、比对。


    突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劈开迷雾——坐标!


    这些数字根本不是什么法律引用,它们是精心伪装的经纬度编码!


    她立刻抓起地图,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XXIII卷(23)可能对应经度的度数,“第7条”的7对应经度的分数? “1月18日”的118……难道对应经度的整数部分? “32朵”的32对应纬度的度数,“第7条”的7再次对应纬度的分数?那关键的329呢?


    她快速在纸上尝试各种数字组合,排除掉指向荒郊野外或大海的无效坐标。


    笔尖在纸上划掉一个又一个可能性。最终,一个位于城市边缘的坐标点,清晰地、不容置疑地指向了地图上的一个位置——


    蓝湾大桥!


    林雾的心猛地一沉,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蓝湾大桥……她的母亲陆君兰,正是建设这座桥的设计师!


    她立刻打开浏览器,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搜索蓝湾大桥的关键信息:建成于2009年,承建方:林氏集团。重大事故记录:2013年1月18日,“蓝湾大桥私家车坠江惨案”。


    报道简述:一辆超速豪车追尾前方私家车,致其失控猛烈撞断护栏坠入江中,车内一家三口全部遇难。肇事司机沈国强后被认定酒驾并逃逸,获刑七年。


    表面看来,这似乎……只是一起骇人听闻的交通肇事案,与作为设计师的母亲能有何干系?


    但这束神秘的花束,以如此迂回隐秘的方式,执拗地将箭头指向这里,必有深意!混凝土粉末……


    她迅速从抽屉深处拿出一个加密U盘,插入电脑,调出母亲生前留给她的、关于蓝湾大桥最核心的工程图纸电子备份。


    她的目光如同鹰隼,在密密麻麻的结构图和编号列表中飞速检索——最终,牢牢锁定在承重柱的编号序列上。


    编号329!


    329号承重柱!问题就出在这里?母亲生前执着追查、甚至可能因此……难道就是蓝湾大桥这个隐秘的隐患?这束花,是在用一种近乎仪式感的方式,提示她去揭开这个尘封的秘密?!


    送花人是谁?是友是敌?为什么要用如此复杂、近乎密码学的方式传递信息?最终的目的又是什么?无数疑问如同冰水,瞬间淹没了她。


    就在这时,尖锐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像一把利刃划破了办公室凝重的空气。


    “您好,林小姐吗?这里是汽车维修中心。您的车已经全面检查完毕,刹车片磨损异常严重,远超正常使用损耗,初步判断……是人为破坏导致的失效。这个情况非常危险,需要我们这边帮您报警处理吗?”


    人为。果然。


    林雾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平稳无波:“不必。证据帮我完整保留好,拍照录像,原件封存。后续我自己处理。”


    “好的,林小姐,证据我们会妥善保管。”


    挂断电话,昨夜那场仿佛要吞噬一切的暴雨,以及暴雨中那个突然出现的女孩,瞬间无比清晰地撞入脑海——


    “你这车……开不了了吧?”女孩清冽的声音穿透哗哗的雨幕,带着一种奇异的安定感,像黑暗中的一道微光。


    “刹车失灵。”林雾承认,雨水顺着发梢滴落,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雨伞下那张年轻却异常镇定的脸。


    “雨太大,又这么晚……我送你?”语气干脆,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短暂的犹豫。对方的眼神坦荡而直接。“好,麻烦你。”


    车外,暴雨早已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巨网,沉重地笼罩着整个世界。


    撑开伞的刹那,仿佛打开了泄洪的闸门。“轰——噼里啪啦!”狂暴的雨点以千钧之力狠狠砸在伞面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如同无数冰冷的石子疯狂撞击,又似千军万马在头顶奔腾践踏。


    伞骨在剧烈地颤抖着。林雾用尽全力握住冰冷的伞柄,白皙的手背上青筋根根暴起,每一次震动都顺着她的手臂,清晰地传递到紧绷的全身。


    车内,狭小的空间里,一种独特的、冷冽的苦艾与沉稳的雪松香气交织弥漫开来,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外界的喧嚣和自身的狼狈暂时挡在车外。


    林雾靠在座椅上,车辆失控带来的惊悸终于被车内的驱散了些许。她微微侧头,目光不经意间落在身旁女孩专注开车的侧脸上。


    车内顶灯昏黄黯淡,光线如同被水浸过的旧照片。


    一瞬间,一种强烈的、本能的熟悉感击中了她。


    高挺的鼻梁,沉静如深潭的眼眸,被雨水微微打湿的几缕中长发贴在颈侧……这张脸!


    下午江大食堂!那个与她擦肩而过,带着若有似无的苦艾酒清冽气息的身影,是她?


    “你在江大读书?”林雾打破沉默,声音在雨声和引擎声中显得有些缥缈。


    “不是,”沈青梧侧头看她,眼神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而且我毕业很久了。”似乎不太明白她为何有此一问。


    ……


    思绪被拉回充斥着花束线索的现实的办公室。


    林雾再次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纷乱的线索和冰冷的现实都吸入肺腑。她拿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动作沉稳而利落。


    她将散落的花瓣、带有字迹的包装纸、那张写着罗马法条款的卡片、那几粒关键的混凝土颗粒,以及那张指引了方向的地图,如同收集珍贵的证物一般,仔细地、一件一件地收集起来。


    最后,她将记录着所有关键发现和推演过程的便签纸,也郑重地放了进去。


    ---


    下班回到家,玄关的感应灯亮起柔和的光。


    林雾没有开大灯,径直走向卧室角落那个嵌入墙壁的黑色保险柜。熟练地转动密码盘,伴随着几声清脆的“咔哒”声,沉重的金属柜门无声地弹开。


    她伸出手,小心翼翼地从最里面取出一个深棕色、边缘已有些磨损的皮质笔记本——那是母亲陆君兰留下的,承载着无数未解之谜和沉重过往的遗物。


    她走到书桌前,拧亮台灯。昏黄的光晕下,她翻开本子,在新的一页上,用清晰有力的笔迹,郑重写下今天的发现:


    日期: [2023年6月17日]


    关键线索:匿名花束(蓝鸢尾)


    指向:蓝湾大桥 - 329号承重柱


    关联日期:2013年1月18日(蓝湾大桥私家车坠江案)


    物证:混凝土(来源存疑,需专业检测)


    疑点:送花人身份?真实目的?与母亲陆君兰的调查有何深层关联?


    当日事件:车辆刹车系统 - 人为破坏(证据由维修店封存待取)。


    写完后,她凝视着这短短几行字,仿佛能透过纸背看到母亲当年伏案工作的身影。


    她将档案袋和这本承载着两代人秘密与执念的笔记本,一同放回保险柜深处。沉重的金属柜门缓缓合拢,发出一声沉闷而令人心安的“咔嗒”声,将所有的线索、疑惑和汹涌的暗流,暂时锁进了黑暗之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