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六章 风云汇稷下

作者:谈笑风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扬由“思想”而引发的、最残酷的“现实”绞杀,即将,在齐鲁大地上,拉开帷幕。


    而远在稷下城的王歌,对此,似乎一无所知。


    他依旧每日讲学,为众人“拂尘”,仿佛,要将这最后的、光明的时刻,永远地延续下去。


    在王歌声名日盛,于稷下城掀起思想浪潮的同时,几辆看似普通、实则由高手护卫的马车,也正从不同的方向,向着这座风暴眼中的城市,缓缓驶来。


    一辆从楚地而来的马车上。


    一个身材魁梧、眼神锐利如鹰的男人,正襟危坐,他的身边,是一个虽然年幼,但眉宇间已经透着一股天生霸气的少年。


    “范师傅,我们为何要来这稷下城?听闻那里,只是一个道童在妖言惑众。”


    少年把玩着手中一杆小巧的霸王枪,有些不耐烦地问道。


    被称作“范师傅”的男人,正是前楚国上柱国范增。


    他抚着长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少主,此言差矣。两军交战,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今秦国势大,我等楚人若想复国,单凭武力,难如登天。必须,先得人心。”


    “那道童的‘心学’,我已派人仔细研究过。他那‘人人皆圣’之说,看似荒诞,实则,是一柄足以撬动帝国根基的利剑!它能让天下所有不甘为奴的匹夫,都找到反抗的理由!这,就是我们最需要的‘人心’!”


    “我带你来,就是要让你亲眼看看,这种思想的力量。更要让你,结识这位未来的‘天下师’。若能得他相助,少主你的复国大业,便等于成功了一半!”


    少年,项氏一族的少主——项少羽,听得似懂非懂,但他的眼中,却对那个素未谋面的少年先生,第一次,生出了浓厚的兴趣。


    另一辆,从韩国旧地而来的马车上。


    张良正襟危坐,他的对面,是一个看起来有些玩世不恭的白发青年,腰间挂着一柄名为“鲨齿”的奇特之剑。


    “子房,你把我从新郑叫来,就是为了听一个小孩讲课?”


    白发青年,流沙之主,卫庄,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总归,你不也来了吗?”张良微笑着反问。


    卫庄冷哼一声:


    “我只是好奇,能让子房都推崇备至的‘心学’,究竟有何奇特。而且,我也想看看,当帝国最锋利的‘鲨齿’,对上他那无形的‘心剑’时,会是何种光景。”


    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身边那柄充满了杀伐之气的凶剑,眼中,是鲨鱼闻到血腥味时的兴奋。


    而在通往稷下城的另一条小路上。


    一个面容冷峻、渊渟岳峙的中年男子,正牵着一个眼神灵动、却又带着一丝迷茫的孩童,不紧不慢地走着。


    “大叔,我们到底要去哪啊?”


    荆天明忍不住问道,“走了这么久,腿都快断了。”


    被称作“大叔”的男人,正是“天下第一剑客”,盖聂。


    他看了一眼天明,平静地说道:“去一个,或许能让你找到答案的地方。”


    “找答案?找什么答案?”天明不解。


    盖聂的目光,望向了遥远的稷下城方向,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期盼。


    “找一个,能让你明白,你手中的剑,究竟为何而握的答案。”


    盖聂自己,也同样在寻找这个答案。


    他曾为帝国之剑,守护秩序;又为故人之托,背叛帝国。


    自己的“剑道”,早已在忠与义的矛盾中,陷入了迷惘。


    他听闻了稷下城那位少年先生的“心学”,便想去看看,那门直指人心的学问,是否能为他这柄已经“蒙尘”的剑,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就这样,未来的霸王,流沙的创立者,纵横家的传人……这些即将在未来搅动天下风云的关键人物,都不约而同地,被王歌所点燃的这把“心学”之火,吸引到了稷下城。


    一扬汇聚了当世最顶尖智慧、武力和野心的盛会,即将在帝国最残酷的绞杀令抵达之前,拉开序幕。


    而始作俑者本尊,对此,似乎毫无所觉。


    这天,讲学结束,人群散去。


    王歌正准备收拾东西回院子,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却拦住了他的去路。


    正是项少羽。他上下打量着对方,眼中充满了审视和一丝不服气。


    “你就是王歌?”


    他用一种略带挑衅的语气问道,


    “我听范师傅说,你的学问很厉害。可在我看来,百无一用是书生。在这乱世,终究还是要靠手中的枪,才能说得上话。”


    他拍了拍自己身边那杆小霸王枪,一脸的傲气。


    王歌看着他,看着他那颗充满了“霸道”与“力量”之理的、年轻而又炽热的心。


    他没有生气,只是微笑着,问了对方一个问题。


    “那么,你告诉我。你的枪,能刺穿一个人的喉咙,但,它能刺穿,一个人的‘信念’吗?”


    项少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问,问得愣住了。


    他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枪,就是用来刺穿敌人喉咙的,只要将所有敌人都消灭掉,胜利和信念,自然就属于自己。


    “信念?”他皱着眉头,反驳道,“只要将拥有信念的人杀掉,那他的信念,不就随之消灭了吗?”


    “是吗?”王歌摇了摇头,伸手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正在收拾摊位的老兵。那是来这里听讲的那个残疾老兵。


    “你看那位老人家,”


    他平静地说道,


    “他曾是秦国的士兵,他为帝国流过血,断过腿。他曾经的信念,是‘守护’。


    后来,他被帝国抛弃,他的信念,变成了‘憎恨’。


    再后来,他来到我这里,听我讲学,他现在的信念,是‘平静’地活下去,并将自己的故事,流传下去。”


    王歌转回头,看着项少羽,目光清澈。


    “你可以用你的枪,轻易地结束他的生命。


    但你,能消灭他心中那份,曾经存在过的‘守护’吗?能抹去他那段,刻骨铭心的‘憎恨’吗?能否定他此刻,所追求的那份‘平静’吗?”


    “这些东西,你看不到,摸不着,你的枪,也刺不穿。但它们,却真实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它们,才是真正决定一个人,是为何而战,为何而活的……根本。”


    项少羽,第一次,陷入了沉默。


    他看着自己手中那杆冰冷的霸王枪,又看看远处那个平凡的老兵,他那颗一向只信奉力量的心,第一次,产生了一丝动摇。


    “……说得好!”一个赞叹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范增,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近前。


    他对着王歌,拱手一礼,眼中充满了欣赏。


    “王先生,我家少主年幼,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先生海涵。”


    王歌微笑着摇了摇头:“他没有不敬,他只是,在问一个很好的问题。”


    他看着项少羽,继续说道:


    “力量,是实现信念的‘器’,它很重要。但,若没有一个坚定、光明的‘心’作为内核,那再强大的力量,也只是一头,会迷失方向,甚至会反噬自身的……猛兽。”


    “你的枪,很锋利。但,在你每一次举起它之前,我希望你,能先问一问自己的‘心’。”


    “我这一枪,为何而刺?”


    说完,你便不再理会他们,转身,向着自己的书院走去。


    项少羽呆呆地站在原地,反复咀嚼着那句话。


    而范增,则看着对方的背影,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王歌回到良知书院,那个曾经的小偷狗子,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粗茶。


    他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院门口,便又出现了两个身影。


    一个白发如雪,气质邪魅;一个青衫佩玉,温润如风。


    正是卫庄与张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