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逃离

作者:明日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睁眼,窗外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探街的小厮急匆匆的闯进来了,上衣和布帽都被这豆大的雨点打湿了。


    “夫人,街上好像出了什么乱子。我看着有些士卒骑着马过来,将街上摊铺全掀翻了,人都找地方躲着去了。”小厮说。


    胡葳蕤沉吟片刻才开口:“叫下人们要命就把门堵严实了,我看这真是,要变天了。“


    小厮闻言,也顾不得细想了,连忙跌跌撞撞的跑去大门通知。


    胡葳蕤退去卧房,摘掉了珠翠珍宝,换上了一身简单轻便的衣物,然后便开始清点财物放进了行囊里。


    透过院里高墙,她看到了熊熊烈火在院外桑树顶燃烧。


    好在齐御史无心在自家府里种树,火势蔓延不到这里来。


    就这样提心掉胆的过了一夜,早晨起来时雨还没停,但明显比昨夜大雨瓢泼小多了。


    她回到正厅,那跑腿的小厮看到胡葳蕤这样简朴还一愣,见她上来,连忙躬身道:”夫人,外面已经消停了,下人们也连惊带怕了一宿。“


    “叫他们过来吧,把府里丫鬟婆子也都叫过来。”她说。


    眼见面前已经站满了几排人,她清了清嗓,指了指一旁的一堆包袱,开口道:“那里是给大家准备的金银细软,足够你们自立门户了。”


    众下人皆犹疑时,接下来胡葳蕤的话更是震惊了他们。


    “府中事务横生,城中动荡,卖身契也在这里了,你们走吧。”


    下人们交头接耳,这才有一个胆子大的问:“老爷还没回来,夫人的话可作数?”


    胡葳蕤微微一笑,举起了一枚玉章:“御史印在此,我说的话尽算数。”


    很久之前就差人打造了一枚假的,如今倒是派上用场来了,也是能唬住这群下人了。


    况且御史和夫人都死了,现在本应是她说了算。


    下人们这才放下心,嘀嘀咕咕的散开了。


    胡葳蕤一直打量着这群人,却不知有一人去哪里了。


    她将岫庭叫过来,问:“你可知清鸠哪里去了?”


    岫庭连忙说:“清鸠忠主,随着一块去了,现在和大夫人放在一处。”


    胡葳蕤点了点头,却看见岫庭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夫人于我大恩大德没齿难忘,没有夫人就没有我岫庭今天,无以为报。”说着,重重的磕了一下头。


    胡葳蕤没有叫她起来,反倒是拿起了岫庭的包袱,递给了她。


    “无以为报就不用报了,快些走吧。”她心里清楚,岫庭这么一出并不是要挽留,只是纯粹的道别。


    想着这句话听起来不太好听,胡葳蕤补充了一句:“万一城里还要出事呢。”


    胡葳蕤承认自己实在不算什么好人,这些年她待下人们也不尽是温和善意的,岫庭这两年在自己身边也怕不是惊心胆颤的?


    她深知岫庭的性子并不甘愿屈于四方院落做一个小小的奴,她野心盛大,如今遣散府上下人也当是对她的好安排了。


    小姑娘背着包袱走了,她来时孑然一身,去时也形单影只,只是仍旧不舍的一步三回头。


    见着府上下人走的差不多了,她也回到了卧房,垮起了收拾了一夜的东西。


    胡葳蕤捡起一件墨蓝色的破破烂烂的斗篷,披在了身上,这是她两年前被齐御史在路边捡到时穿的。


    没什么好说的,快逃吧。


    她绝不会回阳关的,她深知回去一次就不好再走了,阳关的作风她清楚,怎么可能会让她安然离开?


    她带着阳关的秘密,背负着过往,她只能逃。


    离开城内,从今天开始,她就是自由人了。


    她不再是阳关的木偶,也不必在妥协于任何人。


    她准备寻找一处地方,阳关追查不到,也远离尘世,隐居在那里。


    胡葳蕤只装了一把短匕首,从今往后,她也没必要再杀害任何人了。


    至于这栋宅子,嗯,主人应该是后院那两具女尸,内廷过来查下来她也无需在意了,那时她早已离开了。


    胡葳蕤心跳的很快,她此刻步伐轻快,像是一出好戏落下了帷幕。


    走到城门,她看见许多像她一样往外走的人,应当都是昨夜的动乱搞得。


    城门的守门士卒也变了。


    从前都是戴着蓝巾,那都是直属皇帝下派的亲兵。


    现下,无一不是孟子希的银甲羽林军。


    果然,他们成功了。


    从那日收到信条时,胡葳蕤就想到了。


    “宫中暗变”指的是什么。


    梁师王病塌已久,执掌朝政的孟太尉自然不甘栖息于他人屋檐之下,郭明太后表面协管,实为监督,何况于孟子希大人与作为太子时的师王可有一桩恩怨。


    陈年往事就不先不提了,继续分析内廷状况。


    北狄匈奴的不断挑衅,让康命侯再也把持不住了。


    那日看到孟应明携银甲羽林军从边疆回来,应该是早已和康命侯内应,蒙蔽陛下的双眼而已,胡葳蕤还在想春花宴他来凑什么热闹呢。


    只是还有一点疑惑。


    便是那位无名人士要求阳关助他夺取政权,可明面上阳关貌似并无太大作为。


    况且作为与康命侯同阵营的孟应明,为何要百般为难助康命侯的间谍的自己呢。


    这样的话,梁国怕是要改名换姓了。


    孟子希究竟会待大功臣孟应明如何呢。


    毕竟作为皇帝亲舅父的他,也带着众人狠狠踹了自己的侄子一脚。


    罢了,胡葳蕤不打算再想了,这些与她都无关了。


    城门守卫都是新来的,又因为疲惫过于松懈,


    草草的将所有人悉数放走了。


    她迎着辰时微雨,踩着泥泞走向了城郊。


    下一步的她,要上路了,她要往南走向魏国。


    不光是因为那里远离阳关寄居的北狄,和这个危险的梁国毫无关系,也有她的一份私心。


    她从小就了解到那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合适的修养之地。


    她要在那里修一处好屋,再养一群小狸,种种地养养蚕,彻底远离这些纷嚣。


    梁国的国土面积并不小,虽出了城门但也只是一小步,往后道阻且长。


    周围都是石头的荒山上面零星长了几根草,四周有树但却不多。


    据说之前为了建宫殿他们都把城郊的树砍秃了。


    城内虽然常见种花种草,城外却不见多少,一说是被移植到城内了,看来他们也只顾着外人能见到的光鲜,也不会在意背后暗生怎样。


    她一路走来看到不少瘦骨嶙峋的流浪者,这是城内绝没有的。


    她得出,城内繁花似锦,歌舞升平,城外破财荒凉,鬼神勿近的结论,还真叫人以为这是个富有强盛的完美国家。


    胡葳蕤忍不住裹紧了斗篷,加紧了步伐,生怕被哪个命苦的穷人拖住脚步。


    走到日头渐渐落下去了,内城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周围居住的人家,行走的人也越来越少,路也渐渐不好走了起来,从先前的大道到现在竟然要踏着泥沙石头艰难的走。


    好在这点辛苦对她来说并不什么。


    这样行了两三日,她实在没有力气再继续走了,寻觅了一番终于看到了远处升起的炊烟,她总算是找到了一家驿站。


    这荒山野岭的能出现点人气,那也不错了。


    胡葳蕤掀开珠帘,看到了驿站内众多行者在这里歇息,店小二忙不迭的送着酒菜,对比外面的清泠,这里更像是进了城里某个馆子。


    店小二一看见她,就满面笑容的走了过来:“客官里面请,来住店的吗?”


    “嗯,来个小间。”说着,她找了一处靠近前台的桌椅坐下,“再给我上一壶茶。”


    “好嘞,客官您且等着。”那小厮又风尘仆仆的去了。


    她打量了一下店里的构造,驿站不大,中规中矩,没有华贵的陈设,但是挺干净的,人倒也不算少。


    几个小厮从后厨来到前堂走来走去忙忙碌碌的,看着住店的人的衣着应该都是和她一样的赶路人。


    忽然,听见一旁有人说:“是啊,这有点钱的逃难的能来住店,没钱的就露宿外面,没准天亮前就被野狼吃了。”


    她闻言看过去,看到店里东家抱着算盘现在前台和前面那桌人闲聊着。


    那桌坐了三人,两个男子一个女子,衣着虽朴素,可那女子腰边挂着的可是块成色极好的玉佩。


    三人气质也不像等闲之辈,桌上点了几道招牌菜。


    其中一个男子道:“我可听闻城里出事了,康命侯起兵谋反了,现在梁国不姓司马了,姓孟了,国号也改了,改成穆了。”


    他对面坐着一男一女,那男子似是有点惊讶:“一夜之间吗?”


    “我看这康命侯,哦不,这穆王早就有这样的心思了……”东家说着说着,声音小了下去。


    胡葳蕤正欲靠近多听听,小厮却唤住她了。


    “客官,茶来了。”


    “好,好。”她忙应道,端起茶饮了一小口,继续倾耳听着。


    “没人阻拦他们孟家吗?伯阳侯和齐氏呢?”


    听到熟人的名字,胡葳蕤又饮了一口茶。


    “嗐,齐氏早就被羽林军杀了,伯阳侯本来要阻拦的,但是敌众我寡,最后还是被穆王一剑封喉了。”东家说。


    “那师王呢,太子呢,郭明王后呢?”


    “师王听说是早就病重之下气急攻心离开了,小太子也闯入战场被乱箭射死了,至于王后,被封锁宫殿中,孟子希也算是把大权独揽过来了。”东家叹了一口气。


    “也罢也罢,看着也算是尘埃落定了,统治者是谁对于穆国来说也不重要了,本来就已经在悬崖边上摇摇欲坠了。”男子说。


    “不过我倒是听说一件事。”那东家声音又小了下去。


    “穆王一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忙着抓北狄叛军,我听说啊,那齐御史的二夫人就是……就是北狄派来的间谍,她把家丁遣散后就叛逃了。”


    听到这里,胡葳蕤差点一口茶喷了出来,她握着茶杯的手都有点不稳了。


    这是拿她当杀鸡儆猴的鸡呢……而且自己与北狄毫无关系,怎么就被说成叛徒了。


    看来赶路的步伐得快点了。


    但这孟子希怎么回事,一上位就把阳关卖了?


    “那边那位姑娘。”


    一道干净的女生传到了胡葳蕤的耳边,让她一惊,即使这样,她还是装作无事发生般转头向右后方。


    她这才看清那三个人:


    两个男子相貌清秀俊逸,其中一个身材稍健壮,看着像个练家子,而另外一个略比他瘦削一些,女子以面纱覆面,不过通过双眼也能看出是个美人胚子。


    怎么了,问她干什么,不能是认识她吧。


    她疑惑的看着三人。


    不能是孟子希派来捉她的吧。


    那女子站起身来,微微点头道:“姑娘不要惊忙,我看姑娘用茶方式不似草芥,头上戴了一支银钗也不像俗物,敢问姑娘从哪里来,向哪里去?”


    胡葳蕤微笑着开口:“从……穆国来,往魏国去。”


    女子绕过桌椅,又靠近了她一步:“啊,姑娘莫不也是因为这动荡才决定今早离开的?”


    胡葳蕤想了想,于是说:“是,我本在城里做点买卖,瞧着最近怕是没生意了,于是就想着往富庶点的南边去了。”


    “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们也本是做生意的,也是准备往魏国去呢。”女子笑着说。


    胡葳蕤客套的笑了笑,她并不打算找任何人同行,也没想法再结识点什么无用的人脉了:“那真是巧了,我刚也看到姑娘腰上别的玉佩不是俗物了。”


    女子走到了胡葳蕤的对面,胡葳蕤礼貌的示意她可以坐下,女子也就坐下了:“这是随手买来的。”顿了顿,又继续说:“你我既然如此有缘,便认识一下吧,我叫秦朝盈,那边两位是我的兄长,秦大和秦次。”


    胡葳蕤看了过去,那两位一言不发,反倒是斜眼瞅了一眼秦朝盈。


    “我叫……”虽说从前大家都只知道她是齐胡氏,无人知道她叫胡葳蕤,但是以防万一,她想到了一个名字:“阿炘。”


    胡葳蕤是在认识齐御史后现编的,她本没有自己的名字的,在此之前,领长给她随便起了个称谓,就是阿炘。


    “


    好啊阿炘姑娘,既然我们是同路人,以后没准能互相照应照应。”秦朝盈笑道。


    胡葳蕤并未回答,还是明早快些走吧,多个人会拖住自己的脚步的。


    和他们闲聊了几句,胡葳蕤就匆匆回到自己的房了。


    她想着刚才那三人。


    为首的秦姑娘名字悦耳,但她的大哥二哥为何如此潦草,而且二人方才那反应也挺不满这句话的。


    莫不是真是家里的喜好?挺有问题的。胡葳蕤没有深思,没有想探究他们的意思,况且自己也随便给了个名字。


    只是她也想着覆上面,以免被人认出,然后要把她拎回城里。


    她倒也不是担心被拎回去,就是逃难路上还要处理掉这样的人真是平添小麻烦而已。


    次日晨起,她睡得不错,可谓神清气爽,又可以赶路了。


    这章长一点呢,主线彻底开始了,另外关于本文以女主视角为主,所以出现的结论大多只是女主的主观推测和听说来的,不一定是真相啥的(解释一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逃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