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考上了?!

作者:开水加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到了四月初,放榜的日子,沈安死活都不愿意踏出赵家的大门。


    “你不去看看你考了第几名?”沈平对这个任性的弟弟感到头疼,“快走!”


    还第几名,上不上得了榜都是个问题。


    沈安扒着赵家的大门,怎么也不松手,赵文文在一旁干着急:“沈安哥哥,你再不去,人多了,还看不到呢!”


    看不到最好,永远看不到更好!


    沈安死了心不去,沈平一咬牙,直接把他扛起来,扔进了马车,自己也跟着上去,赵文文也连忙上车。


    到了榜前,沈安又不愿意下马车,沈平一怒之下,拂袖而去:“你不去看,我去!”


    说完,他便挤进人群,硬生生挤到了第一排,焦急地在榜上寻找弟弟的名字。


    赵文文也挤到沈平身旁寻找,两人找了半天,都没有看见沈安的名字,沈平的心凉了半截。


    “找到了!沈大哥!在这里!”沈平连忙顺着赵文文指的方向看去,就见最末的位置赫然是沈安的名字。


    “中了!中了!”沈平激动地直跺脚,连忙冲出人群,去找沈安,“你中了!”


    沈安原本还在想怎么搪塞自己没有考上的理由,听到这话,愣住了:“我中了?”


    “对啊,中了!不愧是我弟弟!”沈平激动地抱住沈安。


    沈安一头雾水,怎么可能中了呢?他连题目都看不懂……


    “好小子,我现在就回府去写信给爹娘。”沈平说完,朝着赵府跑去。


    沈安还没从震惊中缓过来,赵文文走过来,笑着恭喜沈安成为贡士。


    刚到赵府门口,赵术被人搀扶着站在门口,见到沈安,笑道:“恭喜恭喜,不愧是神童,一次便中。”


    “赵先生过誉了。”沈安稀里糊涂地被簇拥进了屋,当天晚上,赵府放了一晚上的烟花。


    到了四月底,沈安便入宫参加殿试。


    他跟随一众贡士一同进入了皇宫的文德殿。


    文德殿乃是日常听政之所,走进去,就见一众文武百官侧立在旁,各分两派,一派是文官,一派是武官。


    沈安知道点儿大颂的历史,文官与武官各看对方不顺眼,你嫌我斯文,我嫌你粗鲁,针锋相对,眼神对视之间,全是火花带闪电。


    现在进来的这批贡士,都是往文官的方向发展,武官们都露出轻蔑之色。


    沈安因为会考名次是最后,所以站在了队伍的最末端。


    他不管随便乱看,便垂着头,佝偻在自己前面的兄弟之后。


    当朝皇帝恒隆帝,高坐于殿上,询问每个贡士不同的问题,沈安静静地听,接着他发现了个规律。


    恒隆帝问的都是关于大颂的治国之道。


    沈安忽然想起自己参加现代高考的时候,老师押题,也是根据当今的国家发展来推测,在这点上,古代和现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于是沈安开始琢磨恒隆帝会给自己出什么样的考题,他干脆押了一个关于治水的问题。


    他记得,大颂期间发生过许多洪灾,要是真要问国家大事,这个问题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正想着,恒隆帝的声音响起:“沈安。”


    “是!”沈安慌忙跪下。


    “起来吧,朕问你,黄河水患严重影响了我大颂的发展,对此,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说起洪灾,恒隆帝眉头紧锁。


    押中了!


    沈安庆幸自己的机灵,拱手回答:“臣以为,黄河水患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与季风降雨密切相关。”


    “哦?这气候不能人为,你的意思,拿黄河水患没有办法了?”


    “非也,气候虽不能人为,但是黄河的环境却可以人为。只要修建提防,疏浚河道,种植树木,对于水患也是可以有影响的。”


    “修建堤防,疏浚河道,这些都是常用于治水的方法,但是这种植树木,朕却不懂了。”恒隆帝道,“你说说看,这种植树木何以称为治水之道?”


    “臣认为,黄河年年水患,是因为树木的砍伐过度导致的,树木的根部可以巩固沙土,减少黄沙的流逝和堵塞。”


    “你说得有理。”恒隆帝道,“你,抬起头来,给朕瞧瞧。”


    沈安抬起头,与恒隆帝四目相对。


    恒隆帝今年35,不算老,但是鬓间却已有白丝。


    见沈安毫不遮掩地打量自己,恒隆帝有些不悦,沈安马上察觉到,连忙重新低下头。


    “你答得很好。”恒隆帝微微扬起眉头,“朕看过你的会考卷子。”


    沈安一听,心里咯噔一声。


    完了完了,看不懂题目,答的全是拍恒隆帝马屁的东西……莫不是因为自己夸得好,所以才会被恒隆帝选上?


    “你的回答,虽不算是最好的,却也在情理之中。”


    “哈?”沈安不懂了,什么情理之中?拍马屁也算情理之中?


    但是他不敢表现出来,只能道:“是臣的拙见让皇上见笑了。”


    “罢了,今天的殿试就到这里吧,散朝。”恒隆帝起身道。


    沈安侥幸逃过一劫,他第一次有了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回到赵府,刚坐下喝了口热茶,皇上的圣旨就到了,宫里的太监尖着嗓子读圣旨,说了一大堆,沈安勉强听懂了几句,大概意思是今天自己在殿试上的回答让恒隆帝很满意,要封他为从七品翰林院检讨,还赐了不少好东西。


    沈安领了旨,谢了恩,打发了太监一些银两,便回屋了。


    沈安考上了官,沈平就开始计划给弟弟置办房产,他早就与爹娘商量好了,要给沈安置办一套像样的房子。


    于是第二天,沈安刚下朝回来,就被沈平拉去看房子,京城的地皮寸土寸金,沈安选了一套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并且房钱还在他们能接受的范围之内的房子,沈平宠爱弟弟,见弟弟喜欢,便利落地付了钱给牙人。


    沈安在京城总算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


    安顿好沈安,沈平才总算放心地回了成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