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到达京城已经是半月之后了。
一路跋山涉水,辛苦得很,可怜他一个文弱的纨绔,在路上吃尽了苦头。
他遵照沈明阳的嘱咐,到了京城便去找了沈明阳的好友赵老先生赵术。
听说赵术年轻时是太子侍读,后来病魔缠身,便辞官回家修养了。
沈安带着小厮苏小年来到了赵家宅邸前,敲了敲大门,门开了,是赵家的小厮,他带着沈安到了前厅。
沈安屁股刚沾到椅子,赵术就被人搀扶着走进来。
沈安跟个弹簧似的,一下子蹦起来,上前行礼:“沈安见过赵先生。”
“哈哈,你就是沈安?那个巴蜀之地有名的神童?快起来快起来。”赵术年纪跟沈明阳差不多,但是看起来却很苍老,想必是因为得病的关系。
沈安这才起身,赵术又叫沈安坐,沈安不敢,只等赵术坐下,自己才坐。
赵术笑道:“我早就听闻你神童的名号,你父亲也写信拜托过我了,身为他的同窗,我一定会照顾好你的。”
“那就叩扰赵先生了。”沈安道。
“科考是大事,你且在赵家好好读书,别的都不用担心,想吃什么,玩什么,都告诉我,我叫家里人给你准备。”
“不用不用,赵先生太客气了,赵先生能让小辈借住,已经让小辈感激不尽了,哪里又能让赵先生费心费神。”
“哈哈,不愧是沈明阳的儿子,不错。”赵术捋捋长须,“那就先让人带你去你住的院子里看看吧。”
“好。”
沈安被带进一处小院,不算大,但是环境幽静,很适合读书。
赵术对他也是很不错了。
赵术还有个女儿,名字叫赵文文,今年15,喜欢读书,擅诗歌绘画,是个才女。
沈安在当天晚上就见着了她。
她长得也确实貌美,一双杏眼,一对柳叶眉,穿着蓝色的圆领袄裙,梳着双环髻,手拿圆扇,看起来颇有才女的风范。
赵术笑道:“这是我家文文,文文,这是你沈安哥哥。”
赵文文行礼:“沈安哥哥。”
“赵妹妹。”沈安也行礼。
“妹妹早已听闻哥哥的神童之名,”赵文文笑道,“今日可算见着了,不知哥哥看过哪些书?”
“额……”沈安脑袋空空,“四书五经吧……”
“哦?”赵文文道,“哥哥喜欢四书五经?”
“啊,也不是很喜欢……”
“文文,别闹了,”赵术的妻子刘氏见沈安回答得吞吞吐吐,以为沈安不喜欢别人过问他的课业,连忙拦道。
“没事,没事。”沈安哪里读过什么四书五经,他不过是个学历史学的大学生罢了。
第二天,沈安被赵文文叫起来,说要带他到京城逛逛。
沈安心道,这妹子还真是精力旺盛,大清早不睡觉,要逛街。
赵文文对沈安很热情,午膳请他吃了京城最有名的贵妃楼。
这个酒楼取这么一个名字是因为先皇帝的贵妃曾在这里用过膳,对厨师做得菜赞不绝口,酒楼的名气打响了,便改名叫了贵妃楼。
正吃着菜,赵文文突然开口:“沈安哥哥,第一次到这贵妃楼的人都要作一首诗,你想好要作什么了吗?”
沈安的筷子差点儿掉在地上。
作、作诗?
他那里会作什么诗啊!
“沈安,你就是沈安?那个神童?”忽然,雅间的门被打开了,一个公鸭嗓的少年站在沈安面前。
“我是,请问阁下是?”
“我叫宋思。”宋思上下打量他,道,“你要作诗了?”
沈安慌忙摆手:“不……”
“唉唉唉,你听到没有,有人要作诗了!”
“走,去瞧瞧。”
不一会儿,雅间的大门就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大都是看热闹的人。
“来啊,你作啊,我倒要看看神童作的诗怎么样。”宋思双手叉腰,神气十足。
“对啊,你快点作啊!我们都想听听。”
沈安额头直冒汗,他不会啊。
众人见沈安半天没有动静,不悦地起哄:“你行不行啊,神童!”
沈安心想,这下要完了……
“沈安哥哥早就作好了。”这时,赵文文突然开口,“我知道沈安哥哥的诗是什么样子的。”
“哦?说来听听。”宋思不信,道,“你说。”
赵文文想了想道:“窗外雀戏柳,贵妃楼醉酒,要问几时愁,诗中苦作乐。”
宋思大声道:“这算什么诗?啊?”
“你就说这算不算是诗!”赵文文也来了脾气,“诗也作了,大家也都散了吧,我们还要继续用膳呢!”
诗也作了,热闹也看完了,众人也没有继续留在这里必要,于是就都散了。
沈安瞪大眼睛,他怎么忽然感觉赵文文这么帅呢?
等赵文文重新坐下,沈安才反应过来道谢:“多谢赵妹妹。”
“沈安哥哥不必感谢,这都是妹妹应该做的。”赵文文笑道,“哥哥定然是怕自己展露才华会惹人口舌,妹妹都懂。”
“?”沈安愣住。
赵文文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沈安在赵家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不用听他老爹的唠叨,不用被他大哥管教,沈安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惬意。
眨眼就来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三月初九,是科举考试的日子,沈安早早就被赵家送到了礼部贡院。
搜身检查后,他便待在号房里,等着考官发试卷。
等沈安拿到试题一看,两眼一黑。
什么鬼啊!他读都读不懂!
早知如此,就听沈明阳的话,乖乖念书,现在好了,连题都看不懂,还谈什么答题啊!
不答,交白卷,有辱他身为历史学生的尊严,答吧,又不知如何下笔。
管他的,干脆随便写写好了,就夸夸当朝皇帝恒隆帝吧,反正夸人又不犯法。
想到这里,沈安立即动笔,写得那叫一个顺畅,可以说,他把自己所有能想到的好词好句都给用上了。
最后居然还写了满满一篇,纸都不够用。
沈安对这一篇文章非常满意,他见时间还早,便趴在桌上睡觉。
等到了收卷时间,沈安交了卷,出了贡院。
赵家人早已等候多时,赵术问沈安:“答得怎么样?”
“还行……”沈安可不敢说自己连题都读不懂的事。
“还行,这个答案还真模棱两可。”忽然,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沈安不敢置信地转头一看,是他大哥沈平。
“哥?!”沈安又惊又喜,走上前去,“你怎么来了?”
“爹娘不放心,非要叫我到京城来看看你。”沈平笑道。
“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又不是小孩子。”沈安嘟囔道。
“沈大公子也来了,那就随我们一起回赵府吧。”赵术说。
“多谢赵先生。”沈平行礼。
一群人打道回府,晚上,赵术特意叫厨房准备了不少美食,说是要庆祝还要放烟花。
沈安哪里敢让他们庆祝,他称考试累了,便早早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