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4章 扶天子以摄诸侯

作者:牛肉板面0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发现了一个埋没于历史洪流中,并且其才能远超一般历史人物的大才,刘岱心中颇为欣喜。


    审配说道:“挟天子以令诸侯万万不可,不过我等可以换个思路,主公,你认为『扶天子以摄诸侯』如何?”


    裴茂不解:“扶天子以摄诸侯?正南兄,我等既然已经知晓天子并不能利我关西,为何又要大力扶持?”


    张紘亦是开口道:“正南可知昔日高祖之事,尊崇义帝而先入关中最后一无所得,还被流放于巴蜀之间,一切都因项羽之残暴。而遍观如今之洛阳,又有李傕、郭汜等人助纣为虐,残暴之举更胜项羽百倍,扶持天子又于主公有何益处?”


    “正因如此,才更应尊崇天子。”


    审配脸色郑重道:“以在下看来,到如今的局面,汉室已然积重难返不可复兴,群雄并起逐鹿不可卒除。为主公计,唯有立于三辅,以待时变。”


    刘岱眉头微皱:“以待时变?何时?何变?”


    审配道:“以某观之,此次函谷关之败后,董卓锐气全无,已彷如风烛残年,困于洛阳尺寸之地,不足为惧。怕是只需不久,汉室老臣的反扑就会到来,就看董卓能不能坚持住了。”


    刘岱微微点头。


    按原本的历史,董卓会在今年被王允和吕布联手诛杀,审配洞察天下大势的能力,再次让刘岱惊叹。


    审配继续道:“如今的关东乃多事之秋,天下众诸侯无暇关注关西之地。趁此良机,主公可西平凉州,南取汉中、巴蜀,尽取昔日强秦之地,据而有之,待天下有变,可登基建号,进九五之位以图天下,成高帝之业也!”


    成高帝之业!!


    不愧是刘岱的心腹之臣,从心底里想要让刘岱成其帝业。


    不过这是司隶校尉府的机密会议,什么话都不会传到外面。


    刘岱道:“正南...慎言。”


    虽然这么说着,但刘岱还是觉得审配说的很有道理。


    后世的每一个大一统王朝,都是先称帝建号,随后再一统天下。这是堂堂正正之势,无敌之师,横扫一切。


    张紘道:“正南之言,自是有理。可某还是不明,你为何执意要扶持天子,这岂不是要阻我关西大业?”


    汉室不可兴,已经是这里所有人的共识。


    不仅仅是因为董卓等人的关西,更因为后汉近二百年,各方各面已然是积重难返。若想要复兴汉室,唯有破而后立,再造乾坤。


    审配道:“我之所言扶持天子,必须要等天子不受任何人控制时候,那时我等给予天子粮草财物。”


    裴茂不解:“这是为何?”


    审配道:“当今汉室倾颓,社稷丘墟,而遍观诸州郡,虽名为统帅义兵,实为割据自守,从未有一人以家国天下为念。而如今关中平定,军盛民附,主公应尊奉天子,使天下诸侯无人可挟持天子!!”


    “届时主公便可如同昔日强秦一般,吞二周而亡诸侯,百姓孰不提箪食壶浆以迎,诚如此,也天下可定,汉室可兴矣。”


    嘶!!


    刘岱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自己居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一直纠结于奉勤事殷和奉天子以令不臣,最后确定奉勤事殷,可他从没想过,不要让其他人挟天子以令诸侯。


    刘岱又是因为知晓未来,陷入了思维的死胡同。


    在他的固有印象里,天子就应该被某个诸侯掌控,不是董卓,就是曹操,袁绍也未尝不可。


    可这只是刘岱这个穿越者的思维死胡同,审配并没有,所以他提出的争霸路线是『扶天子以摄诸侯』。


    刘岱可以不挟持天子,但天子也不能被其他诸侯掌控。


    就如同战国时候那样,周天子以卫率坐镇洛阳尺寸之地,外面战国七雄打出了狗脑子,也从来没人想过挟持天子。


    同时,这也是刘协的一次机会。


    历史上的汉献帝,一辈子都是被别人掌控的傀儡,从继位到禅位,从来都是身不由己。


    不过刘岱知道天子有仁义之心。


    李傕、郭汜之乱时,长安城中人吃人,白骨堆积,污秽满路,献帝放太仓的米豆做成粥来赈济,百姓才得以生存。


    就冲他这份仁义之心,刘岱也愿意给他一次机会。


    这种情况下,只要天子足够聪慧,就可以摆脱权臣控制,拥有自己的军队。


    只要拥有自己的军队,有足够的粮饷,又有洛阳天下坚城为依托,这世上没有一人敢打包票说可以把天子纳入自己的掌控。


    忽然,刘岱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把于则调入司隶校尉府,为帐下一书吏。把法正调入卫将军府,参赞军事。”


    凭心而论,此次科举刘岱最大的收获其实并不是于则,而是法正。


    王佐之才麾下虽不多但并不是没有,反而法正这种奇谋之士,是真的没有。


    虽然表现的机会不多,但法正每次用兵,都是奇谋妙策层出不穷,把《孙子兵法·形篇》中那一句“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曹操在退出汉中后,听闻蜀汉大军的战术全部出自法正一人之手,不由似是感叹似是惋惜道:“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拟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蜀汉版本的郭嘉。


    不过刘岱觉得陈寿这个比拟不妥。


    郭嘉虽是曹操的军师祭酒,但终其一生都没有献过一条堪称惊艳的策略。和法正彷如神来之笔的汉中之战相比,天差地别。


    最后快死的时候随曹操征乌桓,郭嘉力劝曹操兵贵神速,抛弃所有粮草、辎重率轻骑前行,可却被塌顿率领乌桓大军团团包围。


    刘岱严重怀疑,郭嘉其实是汉室忠臣,遗计除曹贼,还大汉一片朗朗青天,可惜被张辽这厮给坏事儿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