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3章 状元诞生

作者:牛肉板面0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于则的策论,凡三千二百字,一气呵成,字字珠玑,仿佛振聋发聩一般,让刘岱的脑袋瞬间清醒,迷茫尽数消散。


    此时此刻,刘岱终于发现,自己是钻了牛角尖。


    的确在不久之后,荀彧、沮授、贾诩这三位当世智者人杰都极力劝谏各自的主公奉迎汉献帝。


    原本的历史上,曹操也的确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战略路线,最后统一北方,最后司马晋又是凭借曹操留下的底子统一了整个三国,所以他一直以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这时代最优秀的争霸路线。


    刘岱心里偏向于的奉勤于殷,但对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也犹豫不决。


    但现在,他下定了决心。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条争霸路线,适合的人是曹操,并不是他刘岱。


    他刘岱如今能取得司隶五郡四十六县,成关中之基业,靠得从来都不是汉室余威,天子威名,而靠得是超越这个时代政策,超越这个时代的律令,靠得是文臣尽节,武将效死,士卒忠诚。


    自己若是架空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以后还有什么脸要求手下人尽忠死节?


    现在的刘岱,可以对着手下文武大臣、十万大军问心无愧的下达任何命令,他的手下众人可以安心的一往无前,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忠贞死节,这四个字已经刻在了关西所有人的骨子里,这是刘岱一直以来为他们灌输的信念,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但如果刘岱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那他之前所有的名声,为大臣将士灌输的信念,为达今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会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毕竟身为主公都不忠不义,如何让手下的大臣将士们忠贞死节?


    华夏五千年来,皆是如此。


    比如说离他最近的曹魏和司马晋,都是靠着谋朝篡位得到天下,以后都是闭口不谈忠义。


    从曹操开始就任人唯亲,统兵的都督都是诸曹夏侯这些亲族,一直到曹睿时代,都是如此。


    就算没有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曹爽也早晚会篡位,毕竟他都幽禁太后、挟持天子、秽乱后宫、乘天子车辇了,要还是大魏忠臣,司马懿和司马师可就有话说了。


    至于司马晋,更是当街弑君,后世晋明帝听说此事后,不由羞愧得以面覆床道:“若如此,晋祚复安得长远?”


    事实也正是如此,凭借谋朝篡位得到天下之后,司马晋任人唯亲大封诸王,导致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司马晋末代宗室也被刘裕直接打包带走。


    另一个得位不正的朝代便是赵宋。


    因为得位不正,从宋太宗开始对武将防范到了极点,以文制武,重文轻武,同时对武官限制重重。


    最后的下场有目共睹,靖康之耻,中华民族史上最大的耻辱之一。


    所以,欲霸天下者,首重忠义。


    自己一步步筚路蓝缕,一步步脚踏实地,一步步生死相拼,这样取得天下虽然艰辛,但可以得到文武大臣、将士百姓的衷心拥护。


    等时机成熟,他自然可以称公称王,裂土封疆,然后登基称帝。不必像曹操那样,为了一个魏公,大肆屠杀汉室忠臣,并且生生逼死了自己的好友荀彧。


    而且欺负孤儿寡母,终究是让人从心底看不起。


    五胡十六国时枭雄石勒就曾说过:“朕若遇汉高祖,当北面事之,与韩、彭比肩;若遇光武,当并驱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宜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效曹孟德、司马仲达欺人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此时此刻,刘岱已经完全放弃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


    审配也看了这篇策论,开口说道:“于子凡之言,倒是与某之观点颇为相似,天子者,当与天下共之,挟持者乃王莽、董卓之流,必有仁人志士舍命杀之,就算安然无恙,亦会为天下所唾弃!”


    刘岱轻笑:“正南此言得之。”


    挟持天子,本身就是特别容易招来骂名。


    华夏五千年历史上,那些一统天下的王朝,开国之主虽然也曾挟持天子,但只是短短一两年,便会将其干脆利落的废除,自己登基。


    李渊在大业十三年,也就是617年的十月攻入长安,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杨侑封李渊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进封唐王。可在仅仅半年之后,李渊便废除隋恭帝,即皇帝位于长安太极殿,国号为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


    朱元璋于龙凤十年迎小明王韩林儿,龙凤十二年便将其杀死。


    不论唐还是明,他们都是依靠自身实力横扫六合,并吞八荒,完全不需要借助什么天子权威。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从来没有遭遇过像曹操这样,不论大臣、将士、百姓全部反叛的情况。


    “于则之策论,振聋发聩,字字千钧,准其为今科状元。”


    有着如此经天纬地之能的人,居然淹没于历史洪流之中,籍籍无名,着实是让人惋惜至极。


    刘岱大概也猜到了其中的原因。


    大汉重农抑商,于则虽有才,但终归是商人子弟,是不允许出仕的。


    更重要的是,历史上董卓烧毁洛阳,迁都长安,大肆搜刮财物,拷饷士绅,于则之家乃长安巨富,很难逃过董卓的毒手。


    刘岱入主关中,已然是改变了几百万人的命运。


    尤其是关中。


    历史上的关中先是被董卓搜刮,又是被李傕、郭汜摧残,谷米一斛竟达五十万钱,豆麦二十万,关中大地人吃人数见不鲜,白骨堆积,污秽满路。原本的三辅地区还有数十万户人,可经历董卓、李郭之乱后,截至献帝东归,长安竟然成为了空城,身体强壮的人四处逃散,老弱的被人吃掉,两三年之内,关中再无人烟。


    因自己出现而活民百万。穿越者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此。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