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第四章

作者:鹿野柚柚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叶砚修慢条斯理地喝着茶,茶气氤氲,但他没有一点开口说起父亲案子的意思,只是道:“不愧是知夏妹妹,泡茶的手艺,倒是愈发精进了。”


    “不是我泡茶的手艺好,是这茶好,这是父亲去年亲手炒制的千叠雪。”叶知夏的声音轻颤,眼中有泪光闪动。


    她倾身向前,按住他的袖口:“修哥哥,父亲向来是最守规矩的人,茶税分文不差,连每年给茶农发的年节赏钱都会记在账上,怎会去碰私盐这等杀头的买卖?况且,家中所有的生意,父亲从来都不会避着我,如果父亲真碰了私盐,我又怎会从未听说过?”


    叶砚修叹了口气,将折扇打开:“知夏妹妹,三叔这是不想让你知道了担心呀!”


    叶知夏的指尖在叶砚修的袖口收紧,她仰起脸,继续问道:“父亲经手的私盐,从哪里查货的?此案的物证何在,父亲经手的往来货物的账册,此时就在我房中,却不见有人来取,怎么就这么快将父亲定罪了呢?父亲是什么样的人,大伯父和修哥哥肯定最为清楚,知足常乐是他挂在嘴边的话,他是绝不会做出贩卖私盐这样的事情的。”


    连番的追问,一句比一句急切,叶知夏本来略显苍白的双颊也因为说话的激动染上了不正常的绯红。


    叶知夏抑制住喉咙处的不适,不肯错过叶砚修脸上一丝一毫的神情变化。


    叶砚修手中的折扇“啪”地合上,扇骨相击的声音在现在安静的堂屋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避开叶知夏灼灼的目光,不动声色地用扇尖拍打着掌心,凌乱的节奏出卖了他的内心。


    “三叔的案子是大理寺直接办的,”他声音突然拔高,又猛地降低,“妹妹慎言,你难道要质疑陛下的决策吗?”


    叶知夏闻言,身子一晃,跌坐在椅子上,脸色变得苍白,泪水夺眶而出:“竟是陛下的旨意。”


    “怎么会是叶家呢?父亲绝不会做这种事的呀!”叶知夏脸上的泪水怎么都止不住,失魂落魄地喃喃。


    窗外的雨声越来越急促了,雨珠碎碎密密地砸在青瓦上。


    面前泪落如雨的堂妹显得越发单薄脆弱,叶砚修心中不免有些心虚,但马上这点心虚又被得意满足覆盖。


    以前不是硬气得很吗,现在还不是得听他的。枕石就是太谨慎了,一个只喜欢摆弄木头的深闺弱女,还能掀起什么风浪不成?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叶砚修缓缓抬手,指尖捏着锦帕,动作轻柔地替叶知夏擦拭眼泪:“知夏妹妹莫哭了,瞧瞧,眼睛都哭肿了,为兄不是说有办法救三叔出来吗?只是为兄找的这路子能不能成,还得看妹妹。”


    叶知夏自己接过锦帕,将眼泪擦干:“修哥哥说的是什么路子,只要能救父亲……”


    她顿了顿,然后坚定道:“让我做什么都行。”


    听到这句话,叶砚修眼中闪过一丝得色,除此之外,还有满满的算计。


    这些叶知夏都没有错过,终于,周旋这么久,他终于要露出真面目了。


    叶砚修声音忽然压低,带着几分诱哄:“妹妹果然懂事,有妹妹这句话就够了。”


    他折扇轻摇:“妹妹还记得六年前的曲辕犁吗?为兄将曲辕犁献给陛下,陛下龙颜大悦,为兄因此连升两级,得了红银鱼袋。妹妹的想法,还真是妙绝。妹妹之前跟为兄提过的筒车,如果能够造出,一定能将功补过,救出三叔来。”


    原来是为了筒车。


    叶知夏袖下的手暗暗攥紧,六年前那个春天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个春日,十岁的她随父亲去郊外踏春,看到郊外庄子上的农人弓着腰,费力地推着直辕犁在田间劳作。


    农人推着直辕犁,转弯掉头极其不便,前面的直辕还阻挡了土垡的翻动。天真的她仰着脸脱口而出问父亲:“爹爹,张伯他们为什么不用曲辕犁呀?曲辕犁比直辕犁方便多了。”


    父亲摸了摸她的脑袋:“夏夏在说什么?什么是曲辕犁?翻土的话,除了直辕犁就是耒耜了呀,用耒耜耕作,速度更加慢,也更加累呢。”


    叶知夏突然就怔住了,她是怎么知道曲辕犁这个东西的呢?


    曲辕犁这个名词像一道闪电劈进她的脑海,一些零碎的记忆碎片在她脑海中闪现:一本翻开的教科书,上面印着“曲辕犁,唐代后期出现的重要农耕革新”;一间明亮的教室,同学们抬头看着前面的一体机,上面打开的幻灯片,展示的就是曲辕犁;还有前桌的男生转过来,嬉笑着的那句话——这可是穿越者必备知识点,记牢了啊!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颤抖起来,这些记忆碎片到底是什么?是幻觉吗?


    “夏夏,怎么了?脸怎么这么白?”当时,叶知夏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耳边父亲焦急的呼唤声渐渐远去。


    她恍惚看见另一个时空的自己,扎着高马尾、穿着工装裤,正在一处开满鲜花的农家小院里,拿着刨子专注地刨着木头。


    刨花如雪花般飞舞,落在不远处已经做好的一个直辕犁身上。


    再次醒来,她在家中的床上,她知道了,那些模糊的记忆碎片并不是幻觉,而是她前世真实的经历。


    她之所以对曲辕犁印象这么深刻,不只是因为这是历史必考点。前世,她毕业后,没有做本职相关的工作,喜欢非遗文化,喜欢手工的她遵循本心和朋友一起,买下一处依山傍水的农家小院,成为了某站的手工博主。


    当时她和另一个up主联手做了一个企划,还原历史上的那些农具。


    她穿越之前,他们正好完成曲辕犁的制作,那条视频发布后迅速登上了平台的热门。


    记忆有时模糊,有时又清晰。叶知夏记得他们的下一个项目就是做筒车,筒车比曲辕犁要更复杂一些。


    为此她还特意去江南水乡考察了三天,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各种结构细节,穿越前一晚,她还在工作室里对着电脑修改图纸。


    回忆起前世的这些记忆后,她立马就做出了一个决定,要把曲辕犁制作出来,让农人耕作能轻松些。


    曲辕犁的具体做法,她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只能再次摸索。


    当时季沉舟还在,他的木工做得极好。叶知夏找父亲寻来一个靠谱的铁匠,就开始在后院试验起来。


    春日的后院梨树下,十岁的叶知夏蹲在铺满刨花的青石板上,鼻尖沾着木屑,手中攥着炭笔在纸上勾画。她努力地回忆犁辕的弧度,一不小心就将手中的炭灰抹到了脸上,成了小花猫,逗得来看女儿的叶文康笑个不停。


    不知道这些的叶知夏将再一次新画的图纸交给季沉舟和铁匠,还不放心地叮嘱:“周师傅,犁铧要铸成三角形的,底部稍钝,这样翻土才不卡;沉舟哥哥,梨辕用老梨木,烤火后慢慢掰弯。”


    她比划着,小脸上满是与年龄不符的认真。


    在叶文康忙着新一年的千叠雪的时候,季沉舟默默地陪着她,将她口中的“曲辕”、“犁评”一点点转化为实物。耗时整整两个月,这个后院终于诞生了第一架被叶知夏点头的曲辕犁。


    当第一架曲辕犁在实验田落地,叶知夏紧张极了,周围来了许多庄子里的农户,都想看周师傅吹的能省力很多的曲辕犁到底长什么样子。


    张伯牵着黄牛套上犁,原本需要两个人费力推动的犁,现在只需要一个人,便可以轻松驾驭。犁铧经过的地方,泥土如波浪般翻卷,深浅均匀。尤其是转弯时犁辕能灵活转动,惊得张伯连胜称赞:“天呐,这比直辕犁省劲太多了!”


    周师傅喜得龇着大牙,拍着大腿:“成了,成了,真成了!”


    就连平时不怎么喜欢笑的季沉舟都露出了少年气的笑意,这架曲辕犁上所有的木工都是他做的。


    就在众人欢呼时,叶砚修身着锦袍,在小厮的簇拥下缓步走来,脸上挂着温柔笑意:“妹妹真是巧思,这犁看着倒是新奇。”


    季沉舟——夏夏捡的第一条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四章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