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7章 大庆农场

作者:江家小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浏阳市。


    经过接连三日的奔波,一路下了火车又乘坐大巴车,最后坐上拖拉机,终于在从东山岛出发的第三天下午,来到了大庆农场。


    “不愧是万人大农场,这个大门可真气派。”


    贺庆丰站在大庆农场的大门口,摸着大门两边的铁柱子,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多好、多扎实的钢铁啊,怎么就用来做柱子了呢?


    这要是放在他们朝阳农场,可舍不得这样浪费,大门都是用木头随便糊弄几下得了。


    远远地,林玉书冲着还站在柱子旁依依不舍的贺庆丰招呼道。


    “贺场长,朱场长那边联系好了,让咱们过去呢。”


    “来了,来了。”


    贺庆丰这才收起心头乱七八糟的思绪,迈着步子朝他们靠近。


    还别说,林玉书送他的这条护膝还是有点用,下了火车后这寒风吹起来,膝盖骨都没有那么疼了。


    “贺场长,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便是我跟你说得,大庆农场的刘副场长,我还得赶着回红星农场一趟,就不陪你们了。”


    朱场长介绍完,匆匆道别后,坐上拖拉机先行离开了。


    林玉书他们也颇为理解,红星农场和大庆农场中间隔着好几十公里,为了送他们过来,拖拉机硬是多跑了大半天。


    “贺场长,林副场长,你们跟我上车吧。”


    见人都走了,刘副场长率先邀请两人坐上拖拉机,时不时的同两人介绍一下大庆农场的情况。


    大庆农场真不愧是万人大场,不仅人多,各种配套设施也很齐全。


    一排排筒子楼组成的职工宿舍拔地而起,旁边还有配套的子弟小学、托儿所、医院、职工食堂。


    空地上规划了篮球场、操坝、晒谷场,夏天的时候还能在这里看到露天电影,整体俨然一副小型社会的样子。


    比起朝阳农场那种上百号人的小型农场,可谓是让人开了眼界。


    拖拉机一直将他们送到了养猪场附近。


    碍于养猪场严格把控进出人员,刘副场长并没有带他们进去,只是在外围就着沼气池做介绍。


    “你们的来意老朱都跟我说了,我们养猪场过去的生猪年出栏在两千多头左右,今年产能提高,预计能达到四千头,产生的粪污光靠人工挑是挑不完,建沼气池也是顺势而为。”


    四千头?


    贺庆丰听到这个数字,内心的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圈。


    他们朝阳农场干上好几年,都比不上人家一年的产出,这差距不可谓不大。


    要不是经费有限,真该让苟经纬那老小子出来见识见识,别老盯着自家那一亩三分地算计。


    林玉书的注意力则在旁边的一整套沼气系统上。


    她注意到,最初环节的集粪池和沉砂池都装得满满当当,从表面上看,还有一些动物毛发、杂物或者是砂石残留。


    “朱场长,你们的沼气池没有使用了吗?”


    集粪池和沉砂池作用就是清理杂物,将粪污调配到合适的浓度,为进入下一个环节发酵产生沼气液体做准备。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个池子只怕长期都没有清理使用过了。


    都是内行人,林玉书一开口,刘副场长就明白了她已然看出了关键。


    “你们是朱场长介绍过来的,天下农场人都是一家,我也不瞒着你们,自从上次我们大庆农场发出那起事故过后,沼气池就处于半报废状态。


    沼气池底部泥沙没人再敢去清理,沼气也是时有时无,多余的粪污也都是人工运到地里去。”


    也幸亏他们农场人多,开垦出来的土地面积也多,需要的农家肥量大,否则还真没地儿装去。


    但同时刘副场长也清楚,长久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刘副场长,能带我们去事发的那一段沼气池看看吗?”


    林玉书也明白,朝阳农场若想建设沼气池,就必须从大庆农场的失败中汲取到关键经验。


    “刘副场长,麻烦您行个方便。”


    贺庆丰立马会意,掏出两包崭新的中华塞进刘副场长裤兜里。


    这一趟黑省之行,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做好林玉书的坚强后盾,让她尽最大可能的去发挥才能和作用。


    毕竟,专业的事情毕竟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刘副场长犹豫了下,主动往前迈开步子。


    “其实你们不用这样,我们浏阳市不少农场都来参观过了,也算是吸取教训吧,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大庆农场也没有料到,我们也很痛心,就是这里了。”


    一行三人在一处四四方方的大池子面前停下。


    “当时我们也不是一点准备工作都没用,先扔了几只鸡下去,见鸡都没事,才敢往下放人。


    第一回清理的时候都没事的,谁知道这次刚下去没多久,那两名工人就晕倒了,接着下去营救的人也接着出了事,到最后一共折损了五名职工。”


    这个伤亡数字,即便是放在后世,也能算得上是重大安全事故了。


    也难怪,间接导致了大庆农场这边沼气池停用。


    林玉书站在池子周围仔细观察,没有发现管道破损或者变形的痕迹,事故的主要原因多半还是在违规操作方面。


    沼气池的污泥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这种气体会飘散在空气中。


    鸡个头矮,呼吸到的氧气都在下层,自然无事。


    但成年男子个头高,呼吸到的正好是空气中的硫化氢。


    再加上污泥逐年增多,工人清池时搅动污泥,空气中硫化氢含量快速增长,超过了人体临界点,中毒身亡都是必然的事。


    想清楚关键节点后,事情也就变得简单起来。


    “刘副场长,之前这边的沼气池都是多久清理一次?”


    “差不多大半年吧。”


    刘副场长说着有些惋惜,他们整个沼气池当初是请了京都大学的教授来帮忙规划的。


    按照那教授所说,往后能用上十来年的,建设期间所花费的费用和人工都不小,刚建设好的时候也确实用了一阵子,不用烧煤烧柴,就能照明和发电,简直太方便了。


    但同样的,气池的风险也太大。


    林玉书听完,将自己的提前设计好的沼气池图纸递过去。


    “林副场长,这是我设计的我们朝阳农场的小型沼气池设计图,麻烦您给参考参考,按照我的设计,建造完成后将能实现五年一清池。”


    刘副场长接过图纸后,开始并没有多放在心上。


    自从他们大庆农场建设了这口沼气池后,最火热那段时间,他天天都在接待各个农场来参观的技术员、场长之类的。


    这些人里面也有不少自带图纸的,有些确实有真本事,画出来的图纸也是像模像样的。


    也有些纯粹是人菜瘾大,来找存在感的。


    刘副场长粗略的扫了一眼林玉书的设计图纸,估摸着她应该是前者,这图纸看上去比他们农场的沼气池图纸规模要小上不少,有些细节地方也不一样。


    直到听到最后一句,顿时愣住了。


    “你说什么,五年间只用清池一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