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第十章 重新上路

作者:遥看风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秦氏一打开黑巾送的包裹,女儿们就发出了一阵喜悦的惊呼声,包袱里是一笸罗油饼,笸罗旁边还塞有着个锦囊。当下让老三老四两个丫头拿了四个油饼去给坐在不远处的兰耀财家送去。


    秦氏不动声色地把包袱皮拉了拉挡住了锦囊,轻轻解开一看,里边满满的是碎银子,怎么也有三十来两。


    忽听小五儿笑着小声道:“怎么给了一把子碎银子?黑巾叔叔真是小气,不多给点?”


    秦氏也笑着低声道:“你别不知足了,要是换成了铜钱,咱们娘四儿个才真着急了。”一边说着,一边把锦囊包好,揪过小五儿的包袱低低地塞了进去。


    看到另外两个女儿回来,亭亭还用舌尖舔了舔手指上的油,秦氏也露出了微笑,油饼比其它食物可保存更长时间,而且有油的东西比较顶饿,孩子们可以吃上几天饱饭了。心下不禁对那黑巾更为感激。


    娘四个儿每人吃着一个油饼,都笑吟吟地。


    秦氏忽道:“咱们这么长时间吃不上油饼,连小五儿也变得财迷了。小五儿小时候可是不馋嘴,不要玩物,好领得很。这也都是这阵子给饿的。”


    叹了口气,随又接着说道:“但凡人在这世上,没有不想沾便宜的。古话说‘沾小便宜吃大亏’,有几个人相信?没栽过跟斗没见识过利害的,哪个肯信?就是那些你看着没主的东西,也不好就捡了收到自己袖里。都说‘人为财死’,你们想想,那为财死的人,风里雨里费心巴力挣点钱财,那里就轻易肯释怀?只怕成了鬼还要惦记着。娘年轻时就见过这样的事……”


    见女儿们惊奇地看着自己,秦氏继续讲了下去:“那时候我就象晓颂这样年纪。有天下午正和爷爷在院子里捡豆子,忽听得街里一阵暄嚷,我们只当是谁家两口子在吵架,爷爷说去劝劝,我便也跟着去瞧。只见一群人围在丁家油坊门口,我们走过去瞧时,却见一个本家嫂子坐在油坊门口又哭又闹,一群人围着问三问四,她的丈夫秦十二哥正在茫然无措地给大家解释:两口子又没拌嘴,从她娘家出来还高高兴兴的,一路上也没说什么,到了这里,就一下子从驴背上跳了下来,坐在这里哭了起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正在说时,那十二嫂突然站了起来。十二嫂本来是个少年美妇,细高的身量,黑巴巴的脸庞,明眉大眼。这时候却弯偻着个腰,两只大脚(俺们村里女子净大脚,干活好用上力气)像裹了小脚似的八字站着,眼睛一挤一挤地,活像个老妇人。看起来极为诡异,十二嫂说话的声音也变了,声音沙哑,她说那丁家油坊骗了一口袋芝麻,她一个孤老婆子,自己在村边上的地边种了好几年才积了那点芝麻……


    这时候有明白人说这是附上来了,就问她是个村的,什么样的人怎么骗了她的芝麻偷了她的钱。


    原来这附上来的是十二嫂村里的一个老妇人。数年前,老妇人用芝麻换麻油,卖油的人向她打听到村里种芝麻的多,就说要收芝麻,在她家借住一晚,给了她几文钱,让帮着宣传一下,还借了她一条麻袋。第二天村里人来卖芝麻的不少,不一会儿卖油郎便对众人说带的钱不够了,愿意卖的可以改天再来也可以先交了芝麻后天再来领钱,把油桶押在老妇人家,送钱来的时候再取走自己的油桶。村里人见那油桶里麻油尚多,卖油的又是本地人的声音,便同意先交了芝麻。很快收了两袋芝麻,那卖油的就挑着两袋芝麻走了。


    哪知等了几天,那卖油的也没再来。众人和老妇都察觉不对,找村里的经纪看看麻油能卖多少钱,想换钱分了。经纪见多识广,听了老妇人的话,第一件事就是拿了根细竹杆直插到油桶里,只插进去了寸把光景,竹杆就再也不向下走了,下边硬硬的是水冻成了冰。老妇不信,放在火边烤了,倒出来,可不是油少水多。把众人气个愣怔。尤其是那老妇人,闹轰轰的两天,把攒的棺材本儿也丢了,都说是那卖油郎摸走了。”


    小五儿听到这里不禁问道:“把那孤老太太气死了?”


    秦氏道:“那老妇人就是来这世上受苦的命,哪有那么容易死!又过了几年才死的。那老妇活着的时候走不动,成了鬼就在附近村里转悠着找那卖油的。那天看见十二嫂骑着驴经过,就跟着下来了。偏巧看见丁家油坊门口靠着自己的口袋。那被附了身的十二嫂指着油坊门口一条撑得满满的口袋道:‘那补着蓝花补丁的口袋就是我孤老婆子亲手缝的,不信你们看那袋子角里边各有一个深蓝布补丁外面是看不见的。’众人同了丁家的人把里面的粮食倒了出来,翻转来看,果然如此。


    那丁家的人无话可说,但都不认是自己做的缺德事。便把家里的男丁都唤了出来,只求指认出是谁。那十二嫂佝偻着个腰,挤着个眼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却道没有那卖油的。这时候丁家的老太太才想起这条口袋是自己在路上捡的,看着结结实实的就拿回家一直用着。


    这下子那附下来的也没招了,众人劝说着,那丁家又许了佛前十斤清油,烧了纸锭楮栈,洒了浆水,这才退了神。”


    兰家姐妹都抢着问后来怎样。


    秦氏道:“后来没事了。”


    见三个女儿意犹未尽的样子,就又说道:“那老妇人的阴魂没在我们村里再闹。不知道她是不是在别的村里找去了。”


    小五儿问:“那布袋呢?”


    “烧了。‘举头三尺有神明’,你老爷爷就信这个,卖豆腐从不缺斤短两。”秦氏接着道:“咱们在板车上看到的那些个包袱不知是什么人的,这些人肯定是成了冤魂野鬼了,咱们能得以逃生,这就是老天爷的看顾了,你们以后切记要厚道做人,莫要贪小。”


    见女儿们都点头称是就又道:“这也是你爹的恩泽。娘就再给你们说说为妇之道。只要男人不在外边胡闹赌钱,就不要拘着他的性子,这事也管那事也不行,把一个男子人生生磨的没了性气,他在家里做不起人来,在外边怎拿得起身份?慢慢地没了志气,女人孩子还指望那个?‘贤女敬夫’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就看你爹虽然不会管家理业,结交的这些朋友却都是挚诚汉子,你爹虽因为姜家才远走他乡,姜秀才终究也是个知恩图报的好人,才会解救我们。”


    这天夜里小五儿又是很晚才睡着。她仔细琢磨了秦氏说的“为妻之道”,想起对应的一个词叫“御夫之术”,又想想自古以来提倡的温柔贤惠,再回想起上一世里超高的离婚率,觉得秦氏说的不无道理。忽然又想起那锦缎褡裢,不由轻叹。她一向觉得自己是个好人,甚至有点清高,到现在才明白,自己已经染上了上一世那个物欲社会的习气,不是个质朴本份的人了。联想起以往种种事情不由得感慨不已。又想起上一世里,电视里讲一辆货车翻倒后,村民们哄抢车主倒出来的山竹,镜头里一个农民搬着一箱山竹要跑,被警察拉了回来,引得村民哈哈直笑,记者旁边一个农妇正大口吃着雪白晶莹的山竹,所有的村民们都是一脸憨厚老实的笑容。小五儿记得自己当时十分愤怒,现在却发现自己和他们没有什么不一样,不由得沮丧起来,就在这沮丧里慢慢睡了过去。


    这天夜里还有一个很晚才睡着。那就是兰耀财。他自从看到黑巾给了秦氏一个包袱后,就一直在猜测那里面都有什么东西。今天打尖的时候,他看见秦氏解开了那个包袱,还让女儿们一下子就送过来了四个油饼,就是太平时候,这油饼也好几文一个呢,何况他不信这个包袱里只有油饼,他真想拿过来那个包袱看看。


    三十两银子对八个人来说的确不多。小五儿好几次提出和兰耀财家分开,秦氏也不是不想分开,但是兰耀财就象狗皮膏药一样甩也甩不掉。何况也不能眼瞅着大宝二宝两个孩子走向绝路。


    秦氏是好强的人,有了钱就不愿意再让孩子们去乞讨。有时候买米有时候就要买干粮,逐日间的花销就象用针管子吸一盆水一样,每次吸走的都不多,可也慢慢见了底。


    晓颂脚小,二宝腿短,为了将就这两个走不出路的人,不免也租了几日牛车,晓颂的脚伤也渐渐好了起来,脸上也慢慢地不再愁苦,二宝肚子里有了食物,也就不再嚎哭。


    兰耀财的妻子看得秦氏就如南海观音一般,只差了日日烧香跪拜。便是兰耀财这时候也不免良心发现,对这堂嫂甚是尊敬。


    到了鸡公山下,车不能走了,肩舆又租不起,听得人说这山有方圆数百里地,只好备足了干粮,众人不仅加重了包袱,也又依靠起自己双足来,双足不行的时候便手足并用。别人也便罢了,委实苦了晓颂,这一程子坐车把双小脚又养娇了,走几步顿一顿,爬几蹬歇一歇。众人脚程又慢了下来。


    小五儿远远地看那山云雾缭绕,还曾有一点羡艳之心,现在却只觉得这山大得极不恰当。每每看到前面露出了天际,转过山头又是一个山头,爬上山峰上面还有山峰。只恨不得山里飘出个神仙来把她一脚踢飞过去。


    山里人烟极少,所幸不时遇到溪水山泉,清澈甘甜,可以解渴;遍地林木,晚上便可烧柴取暖。所以众人虽然极是辛劳,却无苦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