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血塔密约

作者:雁栖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青云塔的飞檐在雨幕中黑得发亮,像一柄出鞘的剑。


    陆昭蹲在塔西侧的柏树上,软剑缠在腰间,雨水顺着她的脖颈流进衣领。距离子时还有半个时辰,但她向来习惯提前勘察战场。兄长教过她:活下来的永远是最先发现死角的人。


    塔门处传来铁锁碰撞的声响。一个佝偻身影提着灯笼出现,看打扮是塔院的守夜人。陆昭眯起眼——那人的左手小指缺了一截,正是三年前护送兄长进京赶考的老仆陆忠。


    她的呼吸骤然急促。陆忠应该在兄长死后就投井自尽了,葬礼上她亲眼见过泡胀的尸体。


    "咯吱——"


    老仆推开塔门的动作突然顿住,灯笼猛地转向陆昭藏身的柏树。昏黄光晕中,陆昭看清了他的脸——右眼是浑浊的灰白色,左眼却亮得瘆人。


    不是陆忠。但那种诡异的眼神,她在"洪"字号舍的顾砚清脸上见过。


    "姑娘既来了,何必学那梁上君子?"


    沙哑的嗓音惊得陆昭险些滑下树干。老仆的灯笼不偏不倚照在她脸上,显然早发现了她的踪迹。更可怕的是,他称她为"姑娘"。


    陆昭按着剑柄跃下树梢,落地时故意溅起水花。这样如果对方突袭,她能从水纹波动预判方位。


    "老奴顾忠。"老人将灯笼举到她面前,那只完好的左眼里闪过一丝赞许,"少爷等您多时了。"


    灯笼突然熄灭。黑暗中,陆昭感到有冰冷的东西擦过她耳垂——是顾忠的断指。火漆彻底脱落了,血珠顺着颈线滑入衣领。


    "陆家的血印果然名不虚传。"顾忠的声音突然年轻了十岁,"请随我来。"


    陆昭没有动。她闻到了铁锈味——不是来自她耳垂的伤口,而是从塔门内飘出的、浓重的血腥气。


    "我兄长死时,"她慢慢抽出软剑,"喉咙里塞着一页《论语》考卷。"


    顾忠的背影僵了僵。片刻沉默后,塔内突然响起琴弦崩断般的铮鸣。陆昭本能地侧身翻滚,原先站立处的青石板上钉着三枚透骨钉,排成一个残缺的八卦图。


    兑位与巽位空缺。


    "兑为泽,巽为风。"顾忠的声音从塔内幽幽传来,"姑娘既懂卦象,就该明白今夜西风带雨,泽水困卦主凶。"


    陆昭冷笑一声,将软剑在掌心一转。剑身映着偶尔闪过的电光,照亮了刻在剑锷上的家训——"陆氏剑,不斩无名鬼"。


    她大步走进塔门。扑面而来的不是预想中的黑暗,而是摇曳的烛海——数百支白蜡烛摆成巨大的太极图,烛芯全都浸在血里,燃烧时发出噼啪的爆响。太极图中央跪坐着一个人,月白襕衫被血染成绛紫色。


    "顾砚清?"陆昭的剑尖微微下压。


    那人缓缓抬头。烛光在他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界线,右眼清澈如秋水,左眼却翻涌着血色。


    "错了。"他唇角勾起残忍的弧度,"我是顾沉舟。"


    话音未落,陆昭的剑已经抵住他咽喉。可对方的速度更快——冰凉的手指掐住她手腕命门,力道大得几乎要捏碎骨头。更可怕的是,她分明看到顾砚清的左手还好好地按在膝头的古琴上。


    "双生子?"陆昭瞳孔骤缩。


    "聪明的姑娘。"身后的"顾忠"突然撕下脸皮——是个二十出岁的青年,与顾砚清有七分相似,但眉骨处多了一道狰狞的疤。"可惜猜错了。"


    陆昭的耳垂突然灼烧般剧痛起来。她眼睁睁看着面前的"顾沉舟"身影模糊了一瞬,就像水中的倒影被搅乱。等重新清晰时,古琴前的顾砚清已经闭上眼昏死过去,而掐着她手腕的人变成了另一个顾沉舟——黑衣玄甲,浑身散发着战场特有的血腥与铁锈混合的气息。


    "镜花水月把戏玩够了吗?"陆昭猛地后撤,剑锋在对方掌心划出一道血痕,"你们顾家到底有几个儿子?"


    顾沉舟舔了舔掌心血,突然笑了:"不如先告诉我,陆家女儿为何要冒充我顾氏子弟参考?"


    他抬手打了个响指。烛火齐齐暗了一瞬,等再亮起时,陆昭面前多了一具棺材。透过半开的棺盖,她看到里面躺着一个人——穿着她白日里那套青色儒衫,耳垂一点朱砂痣红得刺目。


    "我的易容?"陆昭心跳漏了一拍。


    "不。"顾沉舟用染血的手指抚过棺中人的脸,"是你兄长三年前的模样。"


    陆昭的剑锋第一次出现了颤抖。她终于看清了,棺中人不是易容,而是真正的尸体——经过特殊处理保持着生前样貌,但脖颈处有明显的缝合痕迹。三年前送回来的那具无头尸果然是假的。


    "你们杀了他。"软剑发出嗡鸣,"就因为他发现了科举黑幕?"


    "又错了。"顾沉舟突然逼近,带着血腥气的呼吸喷在她耳畔,"是你兄长自己选择了这条路。他用命换来你参加今科考试的资格。"


    他从棺中取出一卷竹简。陆昭认出那是兄长从不离身的《孙子兵法》残卷,但展开后内页全是空白。顾沉舟将竹简浸入烛血,渐渐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名单——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年份与金额。


    "天狩九年春,白银三千两,崔氏子替考案。"


    "天狩十年秋,黄金五百两,幽州泄题案。"


    ……


    最后一行墨迹最新:


    "天狩十二年,陆昭替顾沉舟入青云塔。"


    陆昭的耳垂突然不痛了,取而代之的是刺骨的寒意。她终于明白了青铜墨盒里那句"反者道之动"的真正含义——不是提醒她答案反写,而是暗示整个替考事件本身就是个颠倒的阴谋。


    "你们要的不是替考秀才。"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你们需要一个能触发血印的容器。"


    顾沉舟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更浓重的兴味:"陆家女儿果然不简单。"他突然掐住陆昭的后颈,强迫她看向棺材底部——那里刻着一幅诡异的星图,中央是纠缠在一起的两条龙,"但你还是漏了一点。"


    "我们不是双生子。"顾砚清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


    陆昭猛地转头,看到原本昏迷的顾砚清不知何时站了起来,月白襕衫上的血迹变成了墨迹。更诡异的是,他的影子与顾沉舟的影子在烛光下交织在一起,像两条争夺领地的毒蛇。


    "我们是同一个灵魂被撕成的两半。"顾砚清抬起左手,腕内侧的抓痕还在渗血,"三年前那场科考,你兄长不是来应试的——他是来杀人的。"


    雷声炸响。一道闪电劈开夜幕,照亮了塔内最暗的角落——那里堆着数十具穿着儒生袍的骸骨,每具骸骨的右手都握着半张考卷。


    陆昭的软剑终于脱手坠地。她终于读懂了青铜墨盒夹层里那半张考卷背面的血字——不是"顾氏有双生魂",而是:


    【顾氏祭双魂,陆女当为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