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藏书阁找真相,叶端查明毒阵

作者:水从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忽而叶端耳边发丝微动,卫衡才发觉有风吹进。


    秋夜的风虽然不大,却已是寒凉。


    他小心将窗棂放下后,又走回书架里侧桌前,才看见桌上放着连威为他备的毯子。


    他拿着毯子,为叶端仔细披好,俯身吹熄了叶端桌前的蜡烛后,又走回去,继续查找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叶端沉沉睡着,突有一束亮光,将她晃醒。


    她抬袖遮挡,小心观察,隐约见一男子立在她眼前。


    她缓缓放下手臂,男子一袭白色绢布甲,背手而立,含笑看着她。


    这是叶堂素日里,最常见的样子。


    “哥?”叶端扑进他怀里,“哥,你可算回来了,母亲日日想你,夜夜念着你入眠,端儿也想你了。”


    叶堂轻抚着叶端肩头,柔声道:“端儿大了,可要替兄长好好孝敬爹娘。”


    叶端点点头:“自是好生孝敬,母亲因你久久未归,生了好大一场病,眼下恢复了些。”她抬眸望着叶堂的眼睛,“走啊,端儿带你去见母亲,她若见到你回来,定能快些痊愈……”


    叶端拉他,他不动,只是红着眼眶立在原处,静静看着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哥?”叶端胸口突然抽痛,她说话带了哭腔,“哥,你跟我回家吧,爹娘都在等你……”


    “端儿……”叶堂哽咽,“哥……不能跟你回去了。”


    他身影渐渐退远,叶端哭喊着追去。


    “端儿,父帅无罪,策漠军英勇抗敌,不负朝廷所托,更不负百姓厚望。”


    叶端不住点着头:“端儿明白,端儿定会查明真相,还爹爹清白,为策漠军请功……”话未说完,她已满脸泪水,再说不出话来。


    叶堂笑意欣慰:“端儿莫哭,代为兄转告爹娘,儿子一切都好,勿念……”


    “哥——”叶端伸手想抓住叶堂,却扑了一空,往前摔去。


    突然的失重感,令叶端一个激灵醒来。


    她摔到在地,手边有打落的书卷。


    她还在轻声抽泣,环视四周,漆黑一片,她才记起此处为藏书阁,她为救落狱的父帅来此查找真相。叶堂已经战死,她已无法再感受兄长的呵护。


    她长大了,该承担起家族重担。


    黑暗中,渐有橙黄烛光晕开。是卫衡听到声响,端着烛台走来。


    叶端抬袖,飞快拭去脸上泪水。


    卫衡重新点燃叶端桌前的蜡烛,看着叶端快速起身,捡起掉落的书卷,若无其事地坐回桌前。他并未开口,只是在原处停了片刻,又走了回去。


    月光拨开厚重云层,执拗地照进屋内。


    “叶姑娘,快来看看,这可有助于你?”卫衡语调难掩激动。


    叶端急忙跑去,卫衡正双手拖着书卷,仔细翻阅,双眸清亮含光。


    他将书卷递与叶端,书中记录着百年前的战事。


    “我果真没有记错。”卫衡道,“幼时,父皇在提起漠州边防一事时,曾与我说过,百年前我朝曾与北江一战,当时我朝军队势如破竹,击退敌军,却在乘胜追击之时,突然溃不成军,以致丢失漠州疆土。与此次策漠军战败大有相似之处,或可凭鉴。”


    叶端翻看着,却见书卷少了半部:“这……”她蹙眉看向卫衡。


    卫衡道:“百年前的战争残卷,能留存下来,已是不易。”


    叶端轻轻点头,仔细翻找着:“漠州疆土丢失,可有记录是哪年?”她指尖忽然停下,眸子一亮,“隆元二十年。”


    她快步走到书架,找起隆元年间的书籍来。


    卫衡也走来一起翻找,他看一眼叶端,心中发笑,却故作严肃道:“叶姑娘想必是累了,不如本王让人为你泡杯热茶,清醒清醒?”


    叶端撇他一眼:‘不就瞌睡一会儿嘛,想不到他竟如此严苛。’


    她恭敬道:“多谢殿下好意,不必。臣女瞌睡实属不该,此后绝不再犯。”


    卫衡却不曾理睬,对门外大声吩咐:“连威,去给本王泡杯热茶来。”


    连威随即在门外应道:“是。”


    不一会儿,连威便端着热茶走进来,身后跟着梁行,提着食盒。


    “殿下,夜色已深,空腹饮茶,恐有不适,下官特备一些点心,为殿下添腹。”梁行躬身道。


    “嗯。”卫衡看也未看一眼,只道,“退下吧。”


    梁行转身退去之时,叶端从书架后拿着书卷走出,梁行随即脚步顿了一顿。


    卫衡虽未看他,耳朵却已将他踌躇的脚步声,听得一清二楚。


    “还有事?”卫衡声音如冰。


    梁行没敢再答,连忙退出去,闭了门。


    连威这才端着热茶,奉到卫衡面前:“殿下。”


    卫衡手一指:“叶姑娘渴了。”


    连威又端着茶,奉到叶端面前:“叶姑娘。”


    叶端将视线从书卷上挪开,抬眸向连威道谢:“有劳连将军。”


    “叶姑娘,你……你的脸……”连威忙低头下去,不敢再看。


    叶端不解:“怎么……”她取出随身带着的一方小小铜盒,在烛光前照着。只见额上有大片墨迹。原是她瞌睡时,蹭到脸上的。


    她连忙取出手绢,沾着茶水,仔细擦去额上墨迹:‘这晋王大可提醒我,偏要让连威见我出丑。’


    她幽怨地瞥一眼卫衡,却见他正背对着自己,不知何意。


    连威将茶杯放在桌上,恭敬退下。


    “多谢殿下好意。”叶端说着,上下牙齿似乎要打架。


    “举手之劳。”卫衡背对她站着,翻看着书卷,嘴角却微微翘起。


    直到窗外渐渐有了亮光,叶端才终于在异志古籍上,找到线索。


    她捧着书卷跑向卫衡,却见他右手拿着墨笔,左手撑着头,双目轻轻合起。


    叶端大喜:‘机不可失。’


    她蹑手蹑脚走过去,轻轻抽出卫衡手中的墨笔,在他面前比比划划:‘画个什么好呢?明明是忘恩负义之人,却整日以‘大义’自诩,不如就写个‘义’字?’


    她抬手便要往卫衡额上落笔,却在将触未触之时,卫衡忽然睁开眼睛,与叶端四目相对。


    叶端本就心虚,此时心中更是一惊,不等反应过来,她便被卫衡擒住手腕按在桌案上。


    叶端手中的墨笔脱手,划过卫衡淡青色衫袍,掉落在地。


    卫衡低头看一眼身上的墨迹,抬眸盯着叶端的眸子:“雕虫小技。”


    “吱呀”门从外面打开,连威走进。


    卫衡立马松掉扣着叶端的手,轻轻用力,便将她扶好。


    “殿下,该去上朝了。”


    “知道了,取我官服来。”


    “是。”连威颔首应着,视线却又落在卫衡衣袍上,“殿下,您的衫袍怎么……”


    “快去。”卫衡沉声道,连威便不敢再问,转身退下。


    趁着卫衡更换官服的空当,叶端将自己查到的线索呈报给他。


    “此异常之状,臣女已在异志中查到。据书中解释,此状乃敌军以毒虫凭风为势,布的毒阵所致。毒虫名唤“踏原”,体型微小,目难见之,极易附着人身,噬人皮肤,毒素随血液入体,致人眩晕抽搐,呼吸不得,行动不得,最终窒息而亡。”


    卫衡听完,微微蹙眉:“以此便可推断,策漠军追至山间,北江军凭借山间风向,释放毒虫,令策漠军将士毒发,失去战力,故而胜败之势急转。”


    “臣女正是此意。”


    “可这也只能说明北江诡计,却无法证实叶壹并无过失。北江败退迅速,叶壹却无敌军佯退的警觉,一味下令追击,才使策漠军中敌诡计。如若主帅早有预料,提前下达停止追击的命令,或许数万将士便不用枉死。叶壹与北江作战二十余载,怎会不知北江狡猾?”


    叶端才有喜色的脸上,又暗沉下来:“殿下此意,策漠军战败另有隐情?”


    卫衡摇摇头:“此事以后再议。只要查清北江计谋,本王便据此前承诺,确保叶家脱身。”


    见叶端一旁不语,卫衡又问:“既已查清毒源,可有破解之法?”


    叶端缓缓道:“踏原毒虫已有百年未曾出现,若想破解其毒性,臣女还需些时日,以待查清其毒性医理,才好对症下药。”


    卫衡点点头:“话虽如此,叶姑娘还是尽快为好。押送策漠军的队伍两日后便可进京,到时再查不出解药,可就难办了。”


    “臣女明白。”


    叶端回到桌前,翻看着古籍,继续查阅起来。


    直到卫衡下朝回来,叶端都未曾察觉。


    日头已翩翩西沉,叶端忽而从座椅上跳起来:“找到了!”


    她捧着三本医籍,跑到卫衡面前:“殿下,找到记载了。是兴国元年的古籍上找到的。”


    “兴国元年?距今两百余年,那时我朝还未建立,北江与长荣同属兴国疆域。”卫衡道。


    叶端点点头:“正是。书中记载,‘兴国北□□虫,体型渺小,成群出现’,定是踏原毒虫!书中记载‘毒虫致人血瘀,经络堵塞’,症状便如策漠军将士之状。还有……”


    她手上小心又迅速地翻着书页:“‘难集,饲养不易,极难用之’,也便解释了为何百年未见毒虫出现。”


    她取出陶烜送给她的医书:“陶公所藏医籍上,又记‘铮城岭有果清寇,通经络,活血之效甚佳,是为上品……曾有游医带去北境,可消黑烟。’便是克制毒虫毒性的绝佳药草。”


    “铮城岭……”卫衡低声嘟囔,“铮城岭素来与我朝为敌,只怕取之不易。”


    “不单取之不易……”


    感谢支持!


    下一章  叶端卫衡造势,太后惊慌中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藏书阁找真相,叶端查明毒阵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