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9章 新皇新旨

作者:抱抱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要在这里,颁布他作为新皇的第一道旨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响彻云霄。


    王曌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跪拜的群臣。


    他缓缓地,抬起了手。


    朝拜声戛然而止。


    整个天地,都仿佛,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位新皇的身上。


    他们都在等待。


    等待着,新皇登基之后的第一把火,会烧向何方。


    是清算二皇子余党?


    还是大赦天下,彰显仁德?


    王曌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护国将军,刘柱的身上。


    他的声音,通过内力的加持,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传朕旨意!”


    “护国将军刘柱,劳苦功高,忠心耿耿,即日起,官复原职,总领天下兵马!赐,金鞭一柄,上打昏君,下斩佞臣!”


    这道旨意一出,满朝哗然。


    所有人都没想到,新皇的第一道旨意,竟然是,将兵权几乎是毫无保留地交还给了刘柱!


    甚至,还赐下了那柄,拥有着无上权力的,打王金鞭!


    这是何等的,信任与恩宠!


    刘柱也是一愣,随即,他老泪纵横,重重地叩首在地。


    “老臣,谢主隆恩!定为陛下,为我大胤,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王曌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又转向了刘柱身边的,刘子恒。


    “刘子恒,护驾有功,青年才俊,即日起,擢升为禁军大统领,执掌京城防务!”


    又是一道,重磅的任命!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


    新皇,这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所有人。


    他,信任武将。


    他,要将这大胤的军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最信任的人手中。


    做完这两项任命,王曌没有再继续。


    他缓缓起身,目光望向了京城的方向。


    他的声音,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的威严,也更加的冰冷。


    “另,传朕旨意。”


    “彻查二皇子王翳一案,所有涉案人员,无论官阶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三日之内,朕要看到,所有逆党的人头,都挂在菜市口的旗杆之上!”


    “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


    “若有办案不力,徇私舞弊者,同罪论处!”


    这道旨意,如同一道催命符,让那些曾经与二皇子有染的官员,瞬间面如死灰,瘫软在地。


    新皇的屠刀,终于,还是落下了。


    而且,比他们想象的,更加迅速,更加,无情。


    新皇登基的第三道旨意,如同一场十二级的地震,瞬间引爆了整个盛京官场。


    三日之内,逆党人头,挂上旗杆!


    这不仅仅是清算,这简直就是一场,不留任何余地的,血腥大清洗。


    旨意一下,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这三个平日里互相制衡、明争暗斗的衙门,此刻空前地团结了起来。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新皇登基的第一把火,谁要是敢在这件事上掉链子,那下一个被挂上旗杆的,可能就是自己的脑袋。


    一时间,整个盛京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无数的官邸,被禁军和三司的衙役团团围住。


    抄家的,抓人的,哭喊的,求饶的……


    往日里那些作威作福的王公大臣,此刻,都成了待宰的羔羊。


    盛京城的血腥味,在第四日的清晨,终于渐渐散去。


    菜市口的头颅,已经被撤下。


    被查抄的府邸,也被贴上了封条。


    一场雷厉风行的清洗,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和新皇的绝对权威。


    早朝。


    太和殿内,气氛肃穆。


    文武百官,战战兢兢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


    他们看着龙椅上,那位年轻得有些过分的新皇,眼神中充满了敬畏。


    登基不过三日,这位新皇,便用最铁血的手段,向所有人证明了,他的帝王心术,比他的父亲,更加的,冷酷与果决。


    王曌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的群臣。


    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二皇子余党,已尽数伏法。此事到此为止。”


    “从今日起,任何人,不得再议论此事。违者同罪论处。”


    “臣等,遵旨!”百官齐声应道。


    王曌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不可一日无相。”


    “朕决意,擢升大学士萧远山,为当朝丞相,总领百官,辅佐朕,处理政务。”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又是一阵小小的骚动。


    萧远山,当朝大儒,太子太傅,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在士林之中,声望极高。


    由他出任丞相,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这也是新皇,在挥舞完屠刀之后抛出的第一根橄榄枝。


    他在告诉所有的文官,他是个尊师重道,礼贤下士的君主。


    “老臣,萧远山,领旨谢恩!”


    须发皆白的萧远山,颤颤巍巍地,从文官之首走了出来,叩首谢恩。


    王曌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他扶起了萧远山,又宣布了几项,无关痛痒的任命,安抚了一下人心,便宣布退朝。


    一场充满了杀伐之气的早朝,就在这看似平淡的氛围中,结束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新皇的棋局,才刚刚,布下第一颗棋子。


    ……


    璇玑楼内,柳如烟正坐在听竹小苑的石凳上,听着沈星移带回来的最新消息。


    “姑娘,宫里刚传出的消息。”沈星移的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陛下下旨,擢升常怀远为内阁学士,即刻入阁参议政事!”


    “哦?”柳如烟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笑意。


    常怀远,这颗她当初落下的棋子,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候,绽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太子,不,现在应该叫陛下了。


    王曌果然没有辜负她的期望,他看人的眼光,很准。


    “常怀远在滨州治理灾民,功劳卓著,活人无数。太子殿下当初在灾区,就曾亲口夸赞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如今新皇登基,正是用人之际,此番擢升,可以说是众望所归。”沈星移感慨道。


    他心中对柳如烟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