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8章 大胤皇帝—王曌

作者:抱抱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前一刻,太子还在阵前,亲手斩杀了谋反的亲弟弟。


    下一刻,传位的圣旨,便已昭告天下。


    这其中所蕴含的,冷酷的帝王心术,让每一个听懂了的人都从心底升起一股寒意。


    这哪里是传位。


    这分明是一场最残酷的投名状。


    王曌,用他弟弟的血,染红了自己的登基之路。


    王曌静静地立于尸山血海之中,听着那传遍四野的诏书,脸上,没有半分喜悦。


    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父皇,这便是您,给我上的最后一课吗?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欲登皇位,必先斩断七情六欲,化身为一个没有感情的孤家寡人。


    他再次睁开眼时,那双温润的眸子里所有的复杂情绪,都已退去,只剩下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他对着宫墙的方向,缓缓跪下。


    “儿臣,领旨。”


    他的声音,沉稳而又清晰,再无半分从前的温和,只剩下属于帝王的威严。


    ……


    璇玑楼。


    当皇宫前发生的一切,以最快的速度,传到这里时。


    韩月奴正坐在她那间奢华的书房内,悠闲地品着一壶新茶。


    听完暗子的汇报,她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


    仿佛,这一切,本就在她的预料之中。


    她放下茶杯,缓缓起身,走到了窗边。


    她看着窗外,那片属于璇玑楼的,繁华的庭院,眼神,变得幽远。


    新皇登基,传位大典定于四日之后。


    这短短的四日,对于整个盛京城,乃至整个大胤王朝而言,都注定是不会平静的。


    王曌,或者说,未来的新皇,在圣旨宣布之后,便直接进入了皇宫,再未露面。


    他没有去处理王翳和那五千叛军的尸体,也没有立刻召见任何臣子。


    皇宫的大门,再次紧闭。


    但所有人都知道,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之内,正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权力交接。


    老皇帝王明玄,以一种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方式,完成了他作为帝王的,最后一项工作。


    他为自己的儿子,铺平了所有的道路,也斩断了他所有的退路。


    从此以后,王曌将独自一人,走上那条孤家寡人的,帝王之路。


    盛京城内,暗流涌动。


    二皇子一党,在得知王翳身死,太子即将登基的消息后,瞬间土崩瓦解。


    有的人,连夜收拾金银细软,企图逃出京城。


    有的人,则立刻改换门庭,想方设法地,想要与东宫旧部,搭上关系。


    更多的人,则是惶惶不可终日,闭门不出,等待着新皇登基之后,那必然会到来的,清算。


    整个京城的官场,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风雨欲来之前的宁静。


    传位大典的前一夜,整个皇宫,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宫女太监们,脚步匆匆,却又不敢发出半点声响,小心翼翼地为明日的典礼做着最后的准备。


    养心殿内,却是一片寂静。


    王曌一身玄色龙纹常服,独自一人,立于殿中。


    他没有批阅奏折,也没有召见臣子。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那张空无一人的龙椅。


    那张由黄金与紫檀木打造的,象征着天下最高权力的椅子。


    从明天起,他就要坐上去了。


    坐上去,成为这大胤王朝的,新一任主人。


    他将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他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亿万子民的命运。


    可他的心中却没有半分激动,只有一片深入骨髓的冰冷与孤寂。


    他想起了,被他亲手杀死的弟弟,王翳。


    想起了,那个用最残酷的方式,逼着他成长的父皇。


    帝王之路,注定,是一条,孤独的路。


    “陛下。”


    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是李总管。


    “进来。”王曌的声音,平静无波。


    李总管躬着身子,碎步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个托盘。


    托盘上放着一套崭新的,明黄色的龙袍。


    那龙袍,用金线绣着九条张牙舞爪的五爪金龙,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充满了无上的威严。


    “陛下,吉时将至,该更衣了。”


    王曌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他张开双臂,任由李总管和几名宫女,为他褪去身上的常服,换上那件沉重无比的龙袍。


    当龙袍加身的那一刻,王曌感觉到一股无形的,沉重的压力落在了自己的肩上。


    那是,江山社稷的重量。


    穿戴整齐,头戴十二旒冕冠,王曌看着铜镜中,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镜中的人面容依旧俊朗,但那双眼睛,却已经变得深邃如海,再也看不到一丝,属于凡人的情绪。


    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王曌。


    他是,大胤的皇帝。


    ……


    吉时已到。


    悠扬的钟声,从皇宫的最高处响起,传遍了整个京城。


    太和殿前,文武百官,早已按照官阶,分列两侧,黑压压的一片,鸦雀无声。


    王曌在李总管和一众禁军的护卫下,一步一步,走上了那长长的通往太和殿的白玉石阶。


    他的脚步,沉稳而又有力。


    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历史的节点之上。


    他走过文武百官,走过那象征着皇权的九龙壁,最终走进了那座金碧辉煌的太和殿。


    大殿之内,老皇帝王明玄,一身常服,早已等候在此。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欣慰,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落寞。


    父子二人,四目相对。


    没有言语。


    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明玄缓缓地,从龙椅上站起,将手中的,代表着皇权的玉玺,亲手交到了王曌的手中。


    “从今天起,这大胤的江山,就交给你了。”


    王曌接过那沉甸甸的玉玺,入手冰凉。


    他对着自己的父亲,郑重地,行了一个,君臣之礼。


    “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


    王明玄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在李总管的陪同下,缓缓地走下了龙椅,走出了这座他坐了几十年的太和殿。


    他的背影,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有些萧索。


    王曌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沉默了片刻。


    然后,他缓缓转身,面向大殿之外,那黑压压的文武百官。


    他手持玉玺,一步一步,走到了太和殿的殿门口,最终,坐上了那张早已为他准备好的,临时设置在殿外的龙椅之上。


    他要在这里,接受百官的朝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