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移将他送出璇玑楼,看着他那挺拔又充满干劲的背影,心中对自家姑娘的敬佩,又上了一个台阶。
回到听竹小苑,沈星移看到柳如烟正独自一人站在院中,望着天边那轮烈日发呆。
“姑娘,您真是神了。”沈星移由衷地赞叹道,“三言两语,就让那位新晋的探花郎,对您死心塌地。”
柳如烟收回目光,淡淡地笑了笑。
“我不是神,我只是比他看得更远一些罢了。”
她看着院中那几口刚刚蓄满水的大缸,心中却在想着另一件事。
滨州这步棋,确实重要。
但这只是计划的一部分。
她引荐常怀远给太子,又指点他去滨州,看似是在为太子铺路,实则,也是在为自己铺路。
太子此去赈灾,前路未卜。
朝堂之上,二皇子王翳虽被禁足,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谁知道他会弄出什么幺蛾子。
她需要常怀远这颗棋子,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在最关键的位置上。
不仅要让他得到太子的赏识,更要让他,成为自己安插在太子身边最可靠的眼睛。
人心隔肚皮,即便是太子,她也无法完全信任。
这世上,唯一能信的只有自己。
“星移。”
“在。”
“我让你采买的药材,都办妥了吗?”
“回姑娘,已经按您的吩咐,采买了足够多的清热解毒、防治瘟疫的药材都存放在后院的库房里了。”
“很好。”柳如烟点了点头。
她又看向一旁正在擦拭石桌的小翠。
“小翠,明日再去米行一趟,就说是我说的,再多订五百石的糙米,三百石的麸糠。送到我的院子后去。”
“是,姑娘。”
柳如烟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这个小院,心中才稍稍安定了一些。
自己平日的积蓄和各位“恩客”的打赏,如今她手握五千两黄金,也算是个小富婆了。
这些钱,不能只放在箱子里发霉。
乱世之中,黄金不如米。
只有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
她望着天上那毒辣的太阳,轻轻叹了口气。
天灾,人祸!
......
太子王曌的队伍,快马加鞭,一路南下。
为了不引起大规模的恐慌,也为了行进速度,他将大部队化整为零,分作十几支,由东宫的精锐带领,从不同路线,日夜兼程。
他自己则带着一队亲卫,走在最前面。
越是往南,天气便越是酷热。
官道两旁的树木,叶子都打了卷,蔫头耷脑地垂着,失了生机。
路边的野草,早已枯黄一片,用手一捻便成了粉末。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尘土的焦味,吸进肺里,火辣辣的疼。
“殿下,水不多了。”
一名侍卫捧着水囊,声音嘶哑地说道。
王曌接过水囊,只抿了一小口,润了润干裂的嘴唇,便又递了回去。
“再坚持坚持,马上要到最南边了。”
他看着眼前这片龟裂的土地,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柳如烟的话,如同警钟,一遍遍在他耳边敲响。
“赈灾粮里,掺沙子。”
“米面里面,掺麸糠。”
当时听着,只觉得此女心肠狠毒,不似凡人。
可如今亲眼见到这般景象,他才渐渐明白,那看似狠毒的建议背后,藏着的是何等冷静而残酷的现实。
大灾面前,人命,才是最重要的。
赈灾期间王曌也与柳如烟通信,商讨情况,活脱脱一位女谋士。
“报——!”
一骑快马,从后方卷着烟尘而来,斥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启禀殿下!前方三十里,便是青州地界!据当地官府来报,青州境内,已有三月未降一滴雨水,大小河流,尽数干涸,田地颗粒无收,城中百姓,已开始抢水!”
“什么?!”
王曌身旁的一名幕僚,惊呼出声。
“青州尚且如此,那更南边的横州、万埠州,岂不是……”
他不敢再说下去。
王曌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
“传令下去!”王曌的声音,果决而又冰冷,“命青州、横州、万埠州三地刺史,立刻组织民众放弃家园,随我等即刻北上!”
“殿下,三思啊!”
那幕僚急忙劝阻。
“三州百姓,何止百万!如此大规模的迁徙,无异于一场豪赌!一旦路上粮草不济,或是发生瘟疫,后果不堪设想!”
“不走,他们就只能在原地等死!”
王曌厉声打断了他。
“现在走,尚有一线生机!再等下去,等到他们饿得连路都走不动了,就真的什么都晚了!”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是命令!立刻执行!”
“……是,殿下!”
幕僚和侍卫们,心中一凛,齐声应道。
命令迅速传达到了三州各地。
起初,百姓们并不愿意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
故土难离的情结,深深地刻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
他们宁愿守着干涸的土地,守着空荡荡的米缸,也抱着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期盼着老天爷能开眼,降下甘霖。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太阳,一天比一天毒辣。
井里的水,一天比一天少。
城里的米价,已经涨到了一个寻常人根本无法承受的天价。
恐慌,如同瘟疫,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为了争夺一瓢水,邻里之间,大打出手。
为了一个发霉的馒头,兄弟之间反目成仇。
当第一个饿死的孩子,出现在街头时。
当第一户绝望的人家,选择了悬梁自尽时。
那根名为“希望”的弦,终于,彻底断了。
“走!跟太子殿下走!”
“去北方!去盛京!那里有活路!”
不知是谁,第一个喊出了声。
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响应。
他们拖家带口,背着简陋的行囊,汇入官道,形成一股浩浩荡荡的向北迁徙的洪流。
太子王曌的队伍,也在这时正式接管了三州的秩序。
东宫的精锐,化身为维持秩序的铁军。
他们将灾民,按照老弱妇孺和青壮分成了不同的队伍。
他们拿出自己赈灾粮分发给那些最需要的人。
王曌更是身先士卒,每日只睡两三个时辰,亲自巡视灾民的队伍,安抚他们的情绪,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