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1章 赈灾粮里掺沙子

作者:抱抱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个消息,传到大胤时,柳如烟正在院中,看着那些新送来的冰块发呆。


    天气,真是越来越热了。


    她听着小翠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西楚的这场内乱,心中,没有半分波澜。


    可怜的六王子。


    到死,都只是王翳手上的一枚棋子。


    而王翳,又何尝不是别人棋盘上的棋子呢?


    这世间,本就是一盘大棋。


    燥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得人喘不过气。


    盛京城,这座往日里总是充满活力的帝都,此刻也像是被这酷暑抽干了精气神,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璇玑楼内,却是一片异样的忙碌。


    柳如烟刚踏进大门,便看到老鸨韩杜鹃正指挥着一众小厮和护卫,将一箱箱的物资,从地窖和库房里搬运出来,装上马车。


    那些箱子里,有米面,有布匹,有药材,甚至还有大量的食盐和铁器。


    “妈妈,这是……”


    柳如烟走上前,眼中带着一丝疑惑。


    韩杜鹃看到她,连忙停下手里的活计,拉着她走到一旁,压低了声音。


    “如烟,你来得正好。”


    她的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楼主传来消息,这天,怕是要变了。”


    柳如烟的心,微微一动。


    “天要变了?”


    “嗯。”韩杜鹃点了点头,“楼主夜观天象,又结合了咱们璇玑楼遍布天下的情报网传回来的消息,得出一个结论。”


    “今年,大胤,恐怕要迎来一场,数十年未遇的大旱。”


    大旱!


    柳如烟的瞳孔,骤然一缩。


    她终于明白,为何这天气会如此反常。


    “所以,这些物资……”


    “是送往咱们璇玑楼在各地的分舵和据点的。”韩杜鹃解释道,“楼主有令,从今日起,楼内上下,节衣缩食,并开始大量囤积米面粮油等必需品。”


    “乱世之中,黄金不如米。只有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


    柳如烟的心中,再次被璇玑楼的这份深不可测的底蕴所震撼。


    朝廷的钦天监,恐怕都还没得出确切的结论。


    璇玑楼,却已经提前做好了应对。


    这份情报能力,这份决断力,实在是可怕。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骚动。


    一名小厮快步跑了进来,神色恭敬。


    “妈妈,柳姑娘,太子殿下……驾到!”


    太子?


    他怎么来了?


    韩杜鹃和柳如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讶。


    两人连忙迎了出去。


    只见太子王曌,一身便服,在一众东宫侍卫的护卫下,正迈步走入璇玑楼。


    他的目光,扫过院中那些正在装车的物资,只是微微一愣,随即,眼中便闪过一丝了然。


    他对着韩杜鹃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然后,目光便落在了柳如烟的身上。


    “孤,有事与柳姑娘商议”


    “殿下请。”


    柳如烟将王曌,引至三楼的听竹小苑。


    小翠早已机灵地备好了冰镇的酸梅汤。


    王曌屏退了左右,只留下柳如烟一人。


    他看着窗外那片在烈日下依旧青翠的竹林,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想必,你已经知道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柳如烟为他斟上一杯酸梅汤,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钦天监昨日才递上折子,说天象有异,恐有大旱之兆。父皇已下令,命我即刻启程,主持赈灾事宜。”


    柳如烟的心中,了然。


    皇帝派太子亲自前往,足见对此事的重视。


    “我此次离京,东宫大部分精锐,都会随我同去。京中,便只剩下一些留守的人马。”


    王曌的目光,转向柳如烟。


    “如此一来,便无人能再压制王翳。”


    “他如今虽被禁足,但王府之内,依旧有不少死士。他可能会趁我不在,对你下杀手。”


    “你,也是他的第一报复目标。”


    她对着王曌,盈盈一福。


    “多谢殿下挂心,如烟,会小心的。”


    王曌看着她,那张清丽的脸上,没有半分畏惧,只有一片平静。


    他忽然觉得,自己的担心,或许有些多余。


    这个女子,远比他想象的,要更加坚韧,也更加聪慧。


    王曌的目光,在柳如烟那张平静的脸上,停留了片刻。


    他忽然觉得,自己似乎从未真正看透过眼前的这个女子。


    她身在风尘,心却比谁都明。


    她明明是个青楼舞姬,却总能以最柔弱的姿态,用自己的能力搅动起风浪。


    他收回思绪,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不怕你笑话,这是孤第一次,独自领差,去办这么大的事。”


    “大胤,已有二十年,未曾经历过这般大旱了。朝中虽有不少老臣,但他们所说的,也都是些陈年旧事,未必适用于今日之局。”


    “孤向他们讨教了许多对策,诸如开仓放粮,兴修水利,减免赋税等等,心中,却依旧没底。”


    他看着柳如烟,眼中带着一丝不自觉的,寻求帮助的期盼。


    “你法子多,对民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不知对于这旱灾,你可有什么,新的看法?”


    柳如烟静静地听着。


    她知道,这才是太子今日前来的,真正目的。


    他需要的,不是一个花瓶,而是一个能为他出谋划策的,真正的“谋士”。


    她沉吟了片刻,将太子方才所说的那些对策,在心中过了一遍。


    开仓放粮,兴修水利,减免赋税。


    这些,都是历朝历代,应对灾情最常规,也是最有效的法子。


    不能说错。


    但,也仅仅是,中规中矩。


    “殿下所言的这些对策,自然都是好的。”


    柳如烟缓缓开口,先是给予了肯定。


    “只是,如烟斗胆,想给殿下,一句劝告。”


    “但说无妨。”王曌精神一振。


    柳如烟的凤眸,直视着他,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赈灾粮里,掺沙子。”


    “米面里面,掺麸糠。”


    “什么?!”


    王曌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柳如烟!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他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严厉的斥责。


    “若发生这样大的旱灾,灾民必食不果腹,易子而食,就指望着朝廷这点救命粮活下去!”


    “你竟让孤,在这救命粮里,动手脚?”


    “你……你这与那些贪墨赈灾款的贪官污吏,有何区别!”


    他真的很生气。


    他一直以为,柳如烟虽有心计,但心怀良善。


    却没想到,她竟能说出如此丧尽天良的话来。


    面对太子的雷霆之怒,柳如烟却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她甚至,还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殿下息怒,请听如烟,慢慢解释。”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让王曌那股上涌的怒火,稍稍平复了一些。


    他重新坐下,脸色却依旧难看。


    “好,孤倒要听听,你如何巧舌如簧!”


    柳如烟放下茶杯,缓缓道来。


    “敢问殿下,何为灾民?何又为刁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