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柳如烟,看着眼前这个,已经完全沉浸在“知己”氛围中的年轻人,心中,却是平静如水。
常怀远的才华,确实让她欣赏。
但,也仅限于欣赏。
她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她需要一个,在未来,能够在朝堂之上,为她所用的盟友。
而常怀远,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她要做的,就是用“知己”这根最柔软,也最坚韧的丝线,将他牢牢地绑在自己的船上。
她擅长哄人,更擅长一人千面。
她可以不是他的知己,但她,能让他坚信,自己就是他寻遍天下,也难觅其一的唯一知己。
这,便足够了。
一个时辰后,常怀远恋恋不舍地,告辞离去。
他走出璇玑楼的时候,只觉得脚步,都有些发飘,整个人,像是踩在云端之上。
......
柳如烟换了个姿势靠在桌子上,这常公子后来也经常来找她,柳如烟都会接待探讨诗文经略。
二人就这么一来二去的有了深交。
柳如烟又想起在“武”上挑选的人。
盛京城西,一条略显陈旧的巷子里,坐落着京兆府主簿李大人的府邸。
说来也是奇事,这李主簿在京为官十余载,为人处世,八面玲珑,谁也不得罪,却始终只是个从七品的小官,府邸也未曾扩建过半分,与那些动辄高门大院的同僚相比,显得颇为寒酸。
柳如烟却知道,这李主簿胆小怕事,是个典型的墙头草。
柳如烟对李家的印象,始于那个草包大公子,李明。
当初,陈瑾瑜带着那位李明来到璇玑楼。
此人,完美继承了他父亲的“庸碌”,却没学到半分圆滑,只知吃喝玩乐,言语轻浮,是个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
柳如烟本未将他放在心上。
直到那一日后,李明竟也学着那些风流雅士的做派,带着自己的二弟,前来听竹小苑,想要一睹“柳姑娘风采”。
也正是那一次,让柳如烟,注意到了那个一直沉默地跟在李明身后的年轻人。
李载。
李家的二公子。
这个年轻人,与他那草包大哥,以及传闻中庸碌的父亲,截然不同。
他不似文人那般儒雅,身上反倒带着一股,被刻意收敛起来的,如同出鞘利刃般的锋锐之气。
他的五官,轮廓分明,眼神,沉静如古井,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那一日,李明喝多了几杯,得意忘形之下,挥舞着手臂,眼看就要将桌上的一整套,五个青瓷茶杯尽数扫落在地。
就在柳如烟准备出手的刹那。
一道残影,快得让人几乎无法捕捉!
只见一直静坐不动的李载,身形微微一晃,手臂如幻影般探出。
“叮叮当当……”
一连串清脆的轻响。
那五个即将落地的茶杯,竟被他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与角度,稳稳地,托在了掌中,又轻巧地,放回了桌面。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快到极致。
最可怕的是,那五个茶杯里,原本盛满的滚烫茶水,竟是,一滴未洒!
那醉醺醺的李明,愣在了当场。
“二……二弟,你这手……可以啊!”李明结结巴巴地说道。
李载却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收回手,重新坐下,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大哥,喝多了。”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
当时,柳如烟刚刚开始修炼《霓裳练气法》不久,对真气的感应,还很模糊。
但那一瞬间,她依旧清晰地,从李载的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极其凝练,却又一闪而逝的,强大气机!
那是柳如烟当时除了三娘见到的第二位洞明境。
她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主簿之子,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道强者!
柳如烟便动了心思,当时李明醉酒卧在桌子上,除了他便并无第三人。
柳如烟直言李载公子好功夫,如烟只是个蜕凡境,也想过过手。
当下二人切磋了几下,柳如烟仗着自己招式繁多也堪堪接下了李载大部分攻势。
这让李载很震惊,后面李载也多次前来与柳如烟对练,交流着心得,柳如烟慢慢便取得了信任。
回去之后,她立刻动用璇玑楼的情报网,暗中调查李家。
得到的结果,却让她更加困惑。
李家,家世清白,三代贫官,与江湖门派,无任何瓜葛。
李载,自小便体弱多病,鲜少出门,更无任何拜师学武的记录。
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正常。
可越是正常,就越是反常。
柳如烟不信巧合。
这李载,就像是一条,潜藏在浅水湾里的蛟龙。
一旦风云际会,便会,一飞冲天。
这样的人,若是不能成为朋友,那便,只能成为敌人。
而柳如烟,从不做,给自己树立强敌的蠢事。
后面柳如烟也经常接待李载,可能是李载瞒着众人自己习武,所以对于知情的柳如烟更加放得开。
二人时不时的切磋武艺。
在柳如烟特殊对待的恩客中,除了前途无量的潜力股常怀远,和神秘莫测的武道奇才李载之外,还有第三个,也是唯一一个,女人的名字。
萧绒俞!
内阁大学士,萧敬之女。
这个女人的名字,在盛京的贵女圈中,并不算特别响亮。
人们提起她,大多会说,哦,萧学士那个才华横溢的女儿,学富五车,一手簪花小楷,写得比许多成名书生都要好。
仅此而已。
但在柳如烟眼中,这位萧家大小姐,那所谓的“才华”,不过是她用来掩人耳目的,最不起眼的一件外衣。
在那件华美的外衣之下,隐藏着的,是一颗,对权谋心计,有着近乎偏执般热爱的,玲珑心。
柳如烟与她的结识,源于一场,看似无解的政治联姻。
彼时,新皇登基不久,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内阁大学士萧敬,为了巩固自己那岌岌可危的地位,不被那些新晋的,太子一系的青年才俊所排挤,便急于寻找一个强大的外援。
他看中了,手握纠察之权的右都御史。
而联姻,无疑是巩固两家关系最快,也最牢固的方式。
于是,萧敬便决定,将自己唯一的嫡女萧绒俞,嫁给右都御史那个,据说才干平庸,却极受宠爱的嫡长子。
这桩婚事,在旁人看来,是门当户对,强强联合。
但对萧绒俞而言,却无异于晴天霹雳。
因为,她早已有了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