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6章 随心所欲

作者:抱抱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是修为进境太快,导致的心境不稳吗?


    她蹙起眉头,从怀中取出了那本朴素的蓝皮册子。


    《千照慈母养气心经》。


    指腹抚过那极有韧性的皮质封面,她缓缓翻开了第一页。


    没有繁复的功法总纲,没有玄奥的经脉图谱,只有一行娟秀清丽,却又透着一股通达之意的批语。


    “心有郁结,则气行不畅;念有窒碍,则神意难平。”


    “欲养纯粹之气,先养无碍之心。”


    “所谓慈母,非悯天下,乃顺己心。”


    柳如烟的呼吸,微微一顿。


    所谓慈母,非悯天下,乃顺己心。


    她一直以为,这本心经的“慈”,是慈悲,是温和,是如母亲般包容万物的柔善。


    却从未想过,这“慈”,竟是对自己内心的“仁慈”,是对自己所有念头与欲望的“顺从”!


    她总在刻意维持着一种表象。


    温婉的,良善的,惹人怜惜的。


    她将自己真正的欲望,那些阴暗的、狠厉的、充满算计的念头,都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藏在最深处。


    她以为那是自己必须摒弃的“驳杂之气”。


    可这本心经却告诉她,那些,才是她最真实的一部分。


    强行压制,便是郁结,便是窒碍!


    那才是导致她真气虚浮,心境不稳的根源!


    柳如烟的双眸,在烛光下,一点一点地亮了起来,亮得惊人。


    她缓缓合上双眼,不再刻意去摒除杂念,反而任由那些念头在脑海中肆意翻滚。


    这些念头,曾被她视为需要涤荡的尘埃,此刻,她却不再抗拒,不再评判,只是静静地看着它们,接纳它们。


    这,就是我。


    一个睚眦必报,一个野心勃勃,一个视人心为棋子,一个要将这天下都踩在脚下,作为自己舞台的柳如烟。


    我为何要为此感到不安?


    既然重活一世,得了这般通天的机缘,若还要畏首畏尾,压抑本心,那与前世浑浑噩噩,又有何异?


    行事,当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随心所欲!


    当这个念头彻底通达的瞬间,柳如烟只觉得浑身一轻,仿佛一道无形的枷锁,被应声斩断!


    丹田之内,那原本还有些虚浮的洞明境真气,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真正的主心骨。


    它们不再躁动,不再漂浮,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温和与顺畅,沿着《千照慈母养气心经》所述的法门,缓缓流转。


    真气流过之处,那些因心境不稳而产生的驳杂之气,便如春雪遇暖阳,被一丝丝,一缕缕地消融,化解,最终排出体外。


    她的心,前所未有的平静。


    她的神,前所未有的清明。


    那是一种掌控一切的、冰冷而强大的安宁。


    她的皮囊是最锋利的诱饵,风里藏着剃骨的刀。


    以前,她总想着如何将刀藏得更深。


    而现在,她明白了。


    刀,无需再藏。


    只需让它变得更亮,更锋利,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为这刀锋上的寒光而沉醉,而献祭。


    不知过了多久,柳如烟缓缓睁开双眼。


    静室依旧,烛火依旧。


    但她知道,自己已经不一样了。


    她探出纤纤玉指,一缕精纯无比的真气,自指尖溢出,凝而不散,宛如实质,在烛光下,折射出水晶般通透的光泽。


    根基,已然稳固。


    柳如烟的唇角,缓缓勾起一抹弧度。


    陈校尉府,坐落于盛京城的武官聚居之地,青瓦高墙,门前两尊石狮子,不怒自威。


    府内没有江南园林的曲径通幽,处处透着一股军旅人家的严整与方正。


    今日,这素来沉肃的府邸,却迎来了一位品级不低的贵客。


    中堂之内,身形魁梧、面容刚毅的陈校尉,正亲自为上首的客人奉茶。


    “严都尉大驾光临,未能远迎,还望恕罪。”陈校尉的声音洪亮,带着武人特有的爽利。


    被他称作严都尉的,是一位年纪相仿,却更显儒雅的中年男子。


    他身着暗青色官袍,腰间玉带一丝不苟,闻言连忙摆手,笑道:“陈校尉言重了,你我同在京中当差,何须如此客气。今日我是私事叨扰,不谈公事。”


    此人正是左将军麾下的都尉,严嵩。


    虽与护国将军一脉的陈校尉分属不同阵营,但都在天子脚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间维持着一份客气。


    陈校尉心中了然,却也不点破,只陪着笑道:“严都尉请用茶,这是南边新送来的君山银针。”


    两人寒暄了几句军中近况,又谈了谈盛京城的天气,气氛倒也融洽。


    严嵩轻啜了一口茶,放下茶盏,面上略带一丝郑重。


    “不瞒陈老弟,今日登门,实则是有事相求。”


    “严都尉但说无妨。”


    严嵩叹了口气,话语间多了几分温情。“家母下月便要过七十整寿,老人家没有习武,已是高寿,一生操劳,我想着,趁此机会,为她老人家办得热闹些,让她高兴高兴。”


    陈校尉点头道:“此乃大孝,理应如此。”


    “正是为此事发愁啊。”严嵩的眉头微微蹙起,“家母年轻时,也曾是江南水乡的女子,最爱听曲看舞。我便想着,能否请动如今盛京城里最负盛名的那位舞姬,来寿宴上献舞一曲,以娱老母。”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陈校尉,带着一丝探寻。


    “盛京城里如今谁人不知璇玑楼的柳如烟姑娘,一舞倾城,身价非凡。”


    “我这等武将,素日里不常涉足那等风月之地,贸然登门,怕是连人都见不着,反倒吃了闭门羹。”


    陈校尉听到“柳如烟”三个字,端着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


    严嵩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顺势说道:“我记得,去年陈老弟府上宴客,不就曾请动过柳姑娘吗?想来陈老弟与璇玑楼那边有些交情,不知可否……替愚兄我牵个线,问一问?”


    “此事若能成,愚兄我,必有重谢。”


    陈校尉沉吟片刻,放下了茶盏。


    他心中跟明镜似的,如今的柳如烟,早已不是去年那个肯为了一扬寻常府宴出阁的舞姬了。


    尤其是她即将在万寿节献舞的消息传开后,身价更是水涨船高,寻常的请帖,怕是连璇玑楼的大门都递不进去。


    直接回绝,会驳了上司的面子。


    可一口应下,万一办不成,更是不妥。


    他思虑再三,抬起头,面上露出一丝为难,却又诚恳的笑容。


    “严都尉有所不知,如今的柳姑娘,早已非当时。等闲的宴请,怕是根本入不了她的眼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