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6章 向老鸨汇报

作者:抱抱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老翁声音哽咽,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我等无以为报,唯有……”


    “老丈快快请起。”


    柳如烟并未去扶,只是侧身避开了这一记大礼,声音清柔,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救他,并非为图报答,只是不忍见稚子无辜,枉死于宵小之手。”


    她看向沈星移怀中被惊醒,正揉着眼睛,迷茫地看着这一切的刘笙。


    “孩子,去吧。”


    “那是你的族亲,你的家人。”


    刘笙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懂,他看了看柳如烟,又看了看那几个跪在地上,哭得泣不成声的陌生人。


    最终,他从沈星移的怀中挣脱,迈开小短腿,一步步,迟疑地走到了那老妇人面前。


    “……姨奶?”


    他怯生生地喊了一声。


    “哎!”


    老妇人再也忍不住,一把将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嚎啕大哭。


    整个林间,一时间只剩下压抑许久的悲泣与重逢的喜悦。


    柳如烟静静地看着这一幕,那双总是蕴着万千算计的眸子里,难得地流露出一丝柔和。


    她并非铁石心肠。


    只是在这吃人的世道,柔软,是最无用的东西。


    唯有将它深藏,才能护住自己想要护住的人和事。


    与刘家人告别之后,马车终于重新启程,在暮色四合之时,缓缓驶入了盛京城那熟悉的街道。


    璇玑楼前,依旧是车水马龙,灯火辉煌。


    马车还未停稳,一道熟悉的身影便提着灯笼,快步迎了出来。


    正是璇玑楼的总管事,韩杜鹃,韩妈妈。


    韩杜鹃脸上堆着热情的笑,目光飞快地在每个人脸上一一扫过。


    当她的视线落在凝脂略显苍白的脸色,以及队伍末尾那个低着头,神情忐忑不安的清月身上时,她那精明的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她心中明白,这一趟差事,绝不像柳如烟在信中所写的“一切顺利”那般云淡风轻。


    “路上奔波,都累坏了吧?”


    她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


    “都随我来,我已在进宝阁备好了热茶和点心,先给你们去去乏。”


    众人落座,婢女们奉上香茗点心。


    韩杜鹃屏退了左右,亲自为众人斟茶,笑盈盈地开口。


    “都说说吧,这一路上的经过。”


    她问得随意,可那双眼睛,却紧紧地盯着柳如烟。


    柳如烟浅浅一笑,便将此行的经过,择其重点,轻描淡写地叙述了一遍。


    芷云和彤雨却忍不住,在一旁七嘴八舌地补充起来,将当时的凶险与紧张,渲染得淋漓尽致。


    当听到凝脂为护众人,以琵琶硬撼敌人,导致爱器损毁时,韩杜鹃的眉头,微微一蹙。


    “傻孩子。”


    她看向凝脂,语气里带着一丝心疼。


    “人没事就好,一件死物罢了,毁了便毁了。”


    说罢,她对着门外扬声道:“来人。”


    一名侍女应声而入。


    “去我库房里,将那把‘挽月湘水’取来。”


    侍女领命而去,不多时,便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返回。


    韩杜鹃亲自打开锦盒,一泓清亮的月光,仿佛瞬间流淌了出来。


    那是一把通体由千年湘妃竹制成的琵琶,竹身上天生的斑点,宛如点点泪痕,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琴头雕琢成一弯新月的形状,其上镶嵌着温润的羊脂白玉,琴身面板,竟是由一整块金丝楠木打磨而成,木纹如水波荡漾,在灯火下泛着柔和的光。


    “此乃‘挽月湘水’,前朝制琴大家欧冶子的遗作,论品相,可不比你那把‘秋鸿’差。”


    韩杜鹃将琵琶递到凝脂面前。


    凝脂看着眼前这把稀世名琴,眼眶一热,起身福了一礼。


    “多谢妈妈厚爱。”


    老鸨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听完,特别是柳如烟提及太子查案,证据并不足以指向背后之人时,她端着茶盏,久久没有说话。


    阁楼内的气氛,一时有些沉凝。


    许久,她才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扫过众人疲惫的脸庞。


    “苏青玉的事,你们已经尽力了。”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阅尽千帆的通达。


    “我们璇玑楼,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她看向一直安静地跪坐在角落的清月,眼神柔和了几分。


    “孩子,你是个有福的,完成了任务也该休息了。”


    “从今日起,你便不再是奴籍。璇玑楼会给你个干净的出身,再给你一笔银钱,是去是留,都随你自己的心意。”


    清月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她看着老鸨,嘴唇哆嗦了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将头重重地磕在地上,无声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


    “好了好了,都回去好生歇着吧。”


    韩杜鹃摆了摆手。


    “待会儿我让人给你们送些疗伤固元的丹药过去,这几日,便都放个假,不必当值了。”


    众人闻言,皆是松了口气,纷纷起身告退。


    很快,偌大的进宝阁内,便只剩下了韩杜鹃与柳如烟两人。


    香炉里的青烟,袅袅升起,将气氛衬得愈发静谧。


    韩杜鹃重新为柳如烟斟满一杯茶,那双精明的眸子,在氤氲的茶气后,显得格外深邃。


    “说吧,如烟。”


    她放下茶壶,开门见山。


    “方才人多,你特意给我使了个眼色,是有什么要紧事,需得单独与我说?”


    柳如烟捧起温热的茶盏,点了点头。


    “妈妈明鉴。”


    她抬起眼,迎上韩杜鹃的目光,神情前所未有的郑重。


    “女儿此行,侥幸得了一桩天大的机缘。”


    “所以,我想求见楼主。”


    “也好。”


    韩杜鹃缓缓放下茶盏,站起身。


    “本就要去向楼主回话。”


    “你便随我同去吧。”


    柳如烟心中一喜,连忙起身,敛衽一礼。


    “多谢妈妈成全。”


    韩杜鹃领着柳如烟,走出了进宝阁,穿过曲折的回廊,走向五楼。


    柳如烟跟在韩杜鹃身后,手心微微有些濡湿。


    激动,紧张,还有一丝无法抑制的好奇与期待。


    两人终于在五楼一扇巨大的,由整块金丝楠木雕琢而成的殿门前停下。


    门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两只青铜鸾鸟衔环,神态高傲,栩栩如生。


    韩杜鹃整理了一下衣襟,神色肃穆,上前一步,恭敬地开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