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6章 柳暗花明

作者:抱抱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芷云和彤雨闻言,都不禁有些紧张地看了柳如烟一眼。


    柳如烟心中也是哭笑不得。


    千算万算,没算到在这深山老林里,还能碰上这么一位“熟人”。


    而且这位熟人,还是天底下最尊贵的那个人。


    她缓缓起身,垂下眼帘,姿态谦恭,语气却不卑不亢。


    “殿下莫要打趣小女子了。”


    她微微一笑,那笑容如空谷幽兰,瞬间冲淡了此地的肃杀之气。


    “殿下乃是万金之躯,小女子一介草民。”


    “只要殿下一声令下,莫说是一方小小的面纱,便是要了小女子的性命,小女子也绝不敢有半分迟疑。”


    王曌听罢,先是一愣,随即抚掌大笑起来。


    “好一个伶牙俐齿的柳姑娘!”


    柳如烟垂着眼帘,心中念头飞转。


    她缓缓抬起头,迎上王曌那饶有兴致的目光,声音清润,如山间清泉:“殿下驾临常州,小女子不知,实乃罪过。”


    “只是不知,殿下为何会出现在这?”


    她问得直接,却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应有的好奇与惶恐。


    王曌背着手,踱了两步,月白色的袍角在山风中轻轻摆动。


    “本宫也是今晨刚到。”他答道,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地上那几具尚有余温的尸体,“至于为何在此……自然是为了刘家一案。”


    他顿了顿,温和的目光再次落在柳如烟身上:“本宫倒是好奇,柳姑娘带着璇玑楼的人,又是在这山中,寻什么人?”


    柳如烟心中微微一凛。


    今晨刚到?


    那岂不是与她们一行人去塾堂打探消息,是同一个时辰?


    太子又怎么得知她们是来找人的?


    她旋即反应过来,心下了然。天家耳目,无处不在。想来他们一行人自入常州城那一刻起,一举一动,便已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


    此刻再想隐瞒,已是多余,反会惹人生厌。


    思及此,她不再迟疑,坦然道:“回殿下,我们此来,正是为了刘萧一案。”


    “哦?”王曌眉毛一挑,显然来了兴趣。


    柳如烟福了一福,继续说道:“殿下有所不知,刘家尚有一女,侥幸于灭门惨案中存活。方才这些杀手,便是前来斩草除根的。”


    此言一出,王曌脸上的温和笑意,终于收敛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显而易见的惊喜与凝重。


    “刘家,竟还有血脉存世?”


    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他此次秘密南下,正是为重查刘家一案。苦于人死灯灭,证据链断绝,一直难有突破。若能找到刘家遗孤,或许便能从其口中,问出些许蛛丝马迹!


    “那刘家姑娘,如今何在?”王曌的语气,带上了几分急切。


    “已经找到,在托觉山。”柳如烟答道。


    王曌闻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如此甚好。”他沉吟片刻,对柳如烟道:“柳姑娘,此案干系重大。还望你能将刘家姑娘,带至本宫面前。本宫想亲自问一问,看看能否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或是……证据。”


    ”放心,本宫绝不会为难一个小姑娘。“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力量。


    “殿下有令,小女子自当遵从。”她再次盈盈一拜,“我等这便退下,去接刘家妹妹下山。”


    “去吧。”王曌挥了挥手。


    ……


    山路另一头,安昌寺的山门,已遥遥在望。


    沈星移搀扶着气息虚弱的凝脂,终于走到了那扇朱红色的寺门前。


    寺庙不大,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泥土的芬芳,与山下那浓得化不开的血腥气,恍如两个世界。


    沈星移定了定神,上前叩响了门环。


    “笃,笃,笃。”


    不多时,寺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一道缝隙。


    探出一个光溜溜的小脑袋,是个眉清目秀的小沙弥,见门外站着一男一女,女子还受了伤,不禁有些警惕。


    “二位施主,有何贵干?”


    沈星移连忙双手合十,行了一礼:“小师傅,我二人乃是受故人所托,特来拜见贵寺的了明大师,还望小师傅行个方便,通传一声。”


    小沙弥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见沈星移虽衣衫有些凌乱,但眉宇间正气凛然,不像歹人,便道:“大师正在禅房诵经,二位请随我来。”


    穿过前院,绕过大雄宝殿,小沙弥将二人引至一处清幽的禅院前,便自行退下了。


    禅房的门,虚掩着。


    沈星移与凝脂对视一眼,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晚生沈星移,携同伴凝脂,求见大师。”


    “进来吧。”一个苍老而平和的声音,从房中传出。


    沈星移推门而入。


    房内陈设极为简朴,除了一张蒲团,一方矮几,便再无他物。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老僧,正盘膝坐在蒲团之上,手中捻着一串陈旧的佛珠。


    他看起来年事已高,面容枯瘦,双目紧闭,仿佛早已入定。


    若非方才听见他说话,沈星移几乎要以为,这只是一尊枯槁的雕像。


    他不敢怠慢,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封信笺,是刘萧与苏青玉的亲笔。


    “大师。”沈星移将信笺举过头顶,恭敬地说道,“晚生此来,是为刘萧公子,亦是为璇玑楼苏青玉。”


    老僧缓缓睁开了眼睛。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


    浑浊,却又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平静,却又蕴含着无尽的慈悲。


    他的目光,没有看那信笺,而是落在了沈星移的脸上,平静地问道:“山下的厮杀声,停了?”


    沈星移心中一惊,原来大师早已知晓。


    他点了点头:“回大师,已经平息。”


    了明大师的目光,又转向了面色苍白的凝脂,以及她怀中那架断了弦的琵琶,轻轻叹了口气。


    “以音为刃,伤人亦伤己。施主,辛苦了。”


    凝脂心中酸楚,对着老僧,勉力行了一礼。


    了明大师这才将目光,重新落回沈星移身上。他静静地看了他许久,看得沈星移心中都有些发毛,才缓缓开口。


    “施主心性纯良。”


    沈星移闻言一怔,不知该如何回应。


    只听老僧话锋一转,声音依旧平和,却多了一丝告诫的意味。


    “只是,莫为他人做了伐木之斧,挥向幽林。斧声过后,伤的是树,毁的是林,最终,亦会折了自身。”


    这番话说得云山雾罩,沈星移却听得心头剧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