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楔子

作者:咕嘟鱼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隋大业十一年,寒冬。


    晋阳宫深处,地龙烧得滚烫,驱不散窗外漫天席卷的鹅毛大雪,更驱不散弥漫在大隋江山的沉沉暮气。唐国公李渊屏退左右,只留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侍立沙盘旁。巨大的沙盘上,山河破碎,烽烟四起。窦建德虎踞河北,杜伏威纵横江淮,又有绿林响马单雄信等人啸聚山林…大隋的江山,已如风中残烛。


    “父亲。”二十三岁的大公子李建成低声道:“晋阳仓廪充盈,府库兵甲已逾十万之数,皆已登记造册,化整为零,藏于各处坞堡、庄园。只待…”他眼中闪过一丝热切。


    李渊手指无意识的在晋阳位置敲击,目光深邃:“粮秣兵甲乃乱世生存之根基。如今宇文化及、宇文成都父子拱卫洛阳。各地势力虽然蠢动,尚未到起事之机。”语音一顿,“当大争之世,而循揖让之轨,非圣人之治也。眼下朝中暗流汹涌,各方都在为大乱做准备。日前,太子右内率,钜鹿郡公柴慎已与我晋阳议定联姻。”


    李建成拊掌笑言:“如此甚好,柴绍少年俊杰,妹妹的好事近了,咱们又得一强援。”


    李渊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沙盘北疆,那片辽阔而危险的草原,“突厥的始毕可汗,一直被北平王罗艺压制在关外。罗艺雄据幽州,却又拒绝各方势力的拉拢。大乱一起,罗艺心思难料。突厥力量只怕会成为逐鹿天下的变数。”


    “父亲,让孩儿去吧!” 一直静立旁观的李世民突然开口。他年方十三,身量未足,面容犹带稚气,一双眸子却亮得惊人。指着沙盘上突厥王庭的位置,声音清越:“既然是变数,应早做准备。孩儿愿一探突厥虚实,若能缔结契约,当可为父亲…稳住这头北疆饿狼!”


    李渊看着次子眼中灼灼的光芒,那光芒中不仅有少年的锐气,更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洞察与渴望。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胆识,不由得心下快慰:“好孩子!此行你与建成同往。多看,多听,少言!突厥乃豺狼之性,可以拉拢、可以诓骗,绝不可相信!”李世民与李建成颔首接令告退。


    李渊唤住李世民:“听闻你帐下刚得了一谋士?”


    李世民微笑道:“尚未秉明父亲。此人名唤徐茂公,智计无双。孩儿让他依旧行走江湖,为咱们晋阳在绿林添一双眼睛。”


    看着李世民行礼退出,李渊抚须微笑,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塞外风雪如刀,呼气成冰。李世民脸蛋儿冻得红扑扑的,裹着厚重的狐裘,犹自感觉手脚冰冷。不由得张口在手心里哈了两口热气,整理衣冠,跟随兄长李建成,踏入突厥始毕可汗巨大的金顶王帐。


    帐内篝火熊熊,烤全羊的香气混合着浓烈的马奶酒味和汗腥气。突厥贵族们粗豪的笑骂声、舞姬急促的胡旋,交织成一片异域的喧嚣。


    始毕可汗高踞虎皮宝座,身形魁梧,面如雄狮。他睥睨着下首恭敬行礼的李氏兄弟,眼中带着草原霸主特有的傲慢与审视:“唐国公的礼物,本汗收下了!回去告诉他,李阀的善意能换来草原的友谊。他日或可一起饮宴长安!”


    李建成依照父亲嘱咐,言辞谦恭,重申“盟好”。李世民则安静地坐在兄长下首,低垂着眼睑,仿佛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随从。


    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烈。一名满脸虬髯、带着刀疤的突厥万夫长显然喝多了,一头栽倒,待得摇摇晃晃站起来,已是胡言乱语。挥舞着割肉的金刀:“你别过来!你不是人!你是恶鬼埃里克!走开!走开!”


    欢乐气氛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打断,王帐内响起切切私语的突厥语:“幽州那个小崽子!简直是噩梦!三个百人队啊!就…就折在他手里了!他娘的,那杆银枪…快得…快得像鬼!”不少突厥将领脸上都露出了心有余悸又愤恨的神色。


    始毕可汗脸上的醉意也消散了几分,粗犷的眉头紧紧锁起,重重一拍案几,酒水四溅:“给我拖出去!”


    那万夫长惨叫犹叫不绝:“罗成!罗成!”


    那双一直低垂的沉静眼眸精光一闪,李世民来时路上刻苦研读突厥语,他天资聪慧,掌握得极快。此时倒是能够听懂七八成。罗艺的儿子,大隋燕山公罗成?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竟能让纵横草原,令隋军闻风丧胆的突厥铁骑如此忌惮恐惧!


    李建成也听到了这个名字,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刚要说话,忽然感觉有人扯动自己衣袖,转身看到李世民抬眼缓缓对自己打了个眼色。


    离开王庭,回望风雪中那巨大的金顶王帐逐渐模糊,李世民策马与兄长并行。塞外的寒风如刀割面,他却浑然不觉,脑海中反复回荡着那个名字。


    “二弟,想什么呢?” 李建成问道,“这些北方蛮子,竟然对罗艺父子如此忌惮。希望幽燕将来不要成为父亲大业的绊脚石才好。”


    李世民收回望向幽州方向的视线,眼中光芒闪烁:“兄长,乱世之中,英雄不问出处。能让突厥可汗如此忌惮的……或许,正是将来搅动风云的蛟龙。”


    风雪更急,淹没了少年的低语,李世民不知道,他与这个名叫罗成的少年,一生纠缠的序幕,已在这塞外风雪的突厥王帐中悄然拉开。


    晋阳宫内


    "好个罗成!"听完李建成突厥之行的回报,李渊抚掌点头。李世民展开李渊案上突厥暗探送来的羊皮卷,指尖抚过"燕山公罗成"的朱砂印。那是战场上,钉在突厥大将无头尸身上的留书。少年凌厉字迹穿透硝烟:"胡马过处,当悬颅为铃。”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