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把时间拉开。”

作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把时间拉开。”


    诺亚的脚步顿了一下。


    这句话是从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嘴里飘出来的。话的内容很奇怪,令他不由回头看了一眼。


    只见那人身着红色长外套,身形瘦瘦小小的像高中生,短黑发。此刻正朝异象发生的地方快步走去。不知道为什么,从他身上,诺亚感觉到一丝奇妙的氛围。


    夕阳下的C市,天空浮动着不为人知的光晕。令他联想到吉光,离奇事件,灾害,梦。


    还有刚才听到的话——诺亚确定自己没有听错。


    可……“把时间拉开”是什么意思?


    ————


    时间稍微退回到几小时前。


    202X年五月末的一个午后。经过长达一天多的飞行,诺亚·瑞文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C市。


    有点热。上飞机前诺亚还穿着薄荷绿的薄外套,一出舱就赶紧脱下来。外套下面是丝质的白色衬衫,配上咖色西装裤与黑皮鞋优雅十足。


    位于北纬30度左右的C市此时一片晴天。候机厅里,诺亚透过面朝停机坪的厚玻璃注视着外面万里无云的晴空。


    而后,他深呼吸,鼓起勇气——将眼镜略微拉下。


    天空……不只是天空。空气里到处弥漫着孢子似的金色尘埃,坐在椅子上看书的人,摆弄手机的人,列成队候车的人……身处于这闪耀的世界,所有人都像在发光中。至于天空——


    不再透过镜片,而以裸眼观察天空时,强烈的眩晕立刻袭来。这种感觉很惊人,像突然挨了当头一棒,或者人的脑子像挤海绵里的水给挤出去了——与诺亚上次在C市时感受到的并无不同。


    在呼吸急促、以至最终失去意识前,他连忙又将眼镜戴了回去。


    不适感瞬间停止。就好比在大风天关上了窗户,屋里一切又都静下来似的。


    这奇妙的一切意味着什么——癔症?亦或是某种客观存在之物?诺亚并不知道。


    说说诺亚。二十多年前他出生在C市,是名混血。三岁前体弱多病,尤其无法进行户外活动,会间歇性地休克。至于原因,跑了很多家医院也查不出来。过了几年,发现在父亲的家乡蒙彼利埃时,上述病症均有所好转。于是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都住在蒙彼利埃,再未回过C市。


    ……但病症本身从未消失。即便是在蒙彼利埃,间歇性的头痛仍然存在。


    诺亚猜测,这些症状与自己能看到他人所看不见的东西有关。在他眼里,只要是有人的世界,就会弥漫着金色尘埃。而在天空的云层之间,更是弥漫着一片金色的海。


    海。即是动态的,金色微粒构成的海洋时而平静无波,时而激烈地翻涌。千变万化。那究竟是幻觉、飞蚊症,又或者那才是真实的世界?诺亚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只知道生活至今的二十余年中,这一度是只有他一人所能看见的风景,亦可称为某种诅咒。


    诺亚·瑞文冥冥中感觉到了命运。


    于是在大学毕业这年,诺亚选择独自回到C市。因为他觉得,在一切因缘开始的地方,一定也埋藏着问题的答案。


    ————


    他在出发来这里前已经订好了租房,位于C市西面二环路附近的地带。负责接他的是母亲那边的亲戚,名叫叶龄,是名烫着微卷发比他大几岁的女性,吊梢眼。这天上身是黑色短袖,下着青蓝色长裙,脚上踩一双黑色无跟靴子。她将诺亚的行李搬进自己车的后备箱。


    “就只带了这点东西过来?”她吃惊也是自然。诺亚这回是长住,行李却只有一个大的旅行箱。


    “嗯。有什么需要的,反正这边也能买到。”


    诺亚的中文也算母语了,但毕竟离开太久,很难做到完全流利。


    叶龄又笑着问:“能吃得惯这里的东西吗?”


    诺亚心想,我这才刚到,还没吃过饭呢。不过还是规规矩矩回答:“应该能吧,我也不是不能吃辣。”


    两人坐上车,都在前排。聊了会儿天,就是普通地拉家常。叶龄说自己现在在一所大学做心理辅导员。她的手搭在方向盘上,手腕上有条彩色的编织手链。又问起诺亚的工作,回答说近期找,但他其实是无所谓的。他还有些大学期间攒下来的钱,这次回来主要目的也不是这个。先去找房东拿了钥匙,最后到了租屋所在的小区。


    “这小区好旧啊。”叶龄说。


    “嗯,不过我租的那间近两年装修过,应该还好。”


    两人把东西搬到楼上去。房子在老小区的三楼,实际进去后各方面都不错。两室一厅,一个人住会显得有些大,各种设备都挺齐全的,下午诺亚打算逛超市,买些必要东西回来,还想问叶龄要不要一块儿去,可她好像还有什么工作上的事情,喝口水就走了。


    诺亚在沙发上坐了一阵子,发呆。


    然后,他忽然站起来,从行李箱中取出电脑包,将平时用的笔记本电脑插上电源。给自己倒杯水,并往其中加入大量方糖。


    将电脑连上手机的网络。电话卡还没换,网速一般。不过,只是上个论坛的话并不至于卡顿。


    “看看有什么新帖子没有……”


    他将鼠标中键往下滚动。


    “求助:家住白果林一带,最近频繁看到一种小小的没尾巴的老鼠是怎么回事?”


    “闲聊:最近是不是在拍戏啊,昨天我见到好几个跳大神一样的人……”


    ……诸如此类。发帖内容风格和往常看到的也差不多,只不过——近期发帖的频率相较之前有所增加,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论坛名叫“C市帮帮忙”,乍一听像什么同城互助主题的论坛,最初的目的也确实是这个——不过后来慢慢变为了讨论周边发生的古怪事件的地方。诺亚大约一年多前发现了这个网站,原本是想看看能否找到和自己同样症状的人,没想到陷进去好几月,空闲时间全拿来看这玩意儿。


    期间,他对一个人物印象深刻,其昵称为“Objective Human(直译为“客观的人”)”,性别未知,人称“O指导”,头像是不知道哪里拍的一朵莲花——颇有老一辈的风格(顺带一提,诺亚的昵称是“拿破仑”)。


    此人应该是论坛刚建立时注册的第一批用户。多年来从不发帖,只会在其他帖子下回复。内容呢,往往就是针对楼主遇上的怪事给出解决办法,似乎是这方面的专家。性格应该不错,回复的语气多数时候还是心平气和的。但要碰上问题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当事人也会恼火,最后:“私信!地址发来!”——虽说网上要人地址多半有问题,不过就事论事,从诺亚观察到的后续来看,此人似乎真跑线下去替人解决问题了。他该不会真是靠这个吃饭的吧?


    诺亚自然想到,这位O指导说不定也能解答自己的疑惑。于是几个月前私信找过此人,称自己有时会看见空气中漂浮的金色尘埃,求解答。很快收到对面的回复,简单四个字:“地址给我”。


    诺亚如实告知“在蒙彼利埃”,敲下回车键。


    回复也来得很快:“国外?那没办法了”


    ——真武断。得到这回复的时候,诺亚不可能不失望,对此人的态度也多半变为了怀疑。尽管如此,心里仍抱着一丝“要是是真的……”的念想。此次回来C市,会见这位神秘的O指导也在计划之内。


    不过最近这人怕是挺忙,连续几星期也没有上线。这次看的结果也是:头像灰着,只有“上次在线时间”一栏里的数字有所增长。他叹口气收拾收拾出门,准备先买些生活用品回来再说。


    C市是座悠闲充满人味的城市。尤其诺亚住的地方还地处于偏旧的城区,一出门,街两旁就都是热闹的小餐馆。嘈杂浓郁的热情,然而……


    想到这里,诺亚又一次看向天空。


    只不过,这回他没有再摘下眼镜。


    ————


    ……那是什么?


    忽然他皱起眉头,用力盯着空中的一个东西。


    一个光点,起初他以为是飞机,但飞机不会那么亮。那就仿佛是白日一颗的流星——正迅速向下坠落。


    而且看样子,落点离这里并不远!


    逛超市的事情先往后靠吧,当务之急是去看看那是什么东西。不知怎的,他有种必须得过去看看的直觉,便匆匆往光芒落下的地方赶去。


    穿过几条街,通过几个十字路口,又途径几个小巷。他身上很快开始冒汗,途中感到一阵耳鸣,接着远远的,地平线扩散开与金色尘埃相似的光芒。按理说戴上眼镜不应该看见的,此时却看得清清楚楚。


    当然,头痛也一并袭来。他很快忍耐不住。即便如此也低下头只顾闷头往前赶。一路畅通,直达死路——只见通往落点的必经之路上横亘着黄色的警戒线,看得诺亚干瞪眼。


    光芒落至地平线后就在衰弱,现如今已经消失。那个落下的东西是否还在,或者像雨水一样已经蒸发了也不知道。


    前进或后退,这是个问题。


    心一横——不,这不是问题。唯有前进!


    诺亚总算做足了心理准备,刚拉起警戒线要钻过去。就在这时,右方一个洪亮声音叫住了他。


    “你来这里做什么?”


    转头,只见一名皮肤黝黑的中年人正朝这儿走来。诺亚原本就心虚,被人这么一问更是底气全无:“这……”


    “外国人?没看见警戒线吗?这后面在施工。”说罢,便将他像赶鸭子似的赶走。诺亚只好退出去几步。本想着等那碍事的人离开了再溜过去,结果那人却片刻不离地守在警戒线跟前,让人找不到半点机会。无计可施,只能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果然,这城市背后一定潜藏着什么。


    诺亚有种此刻正身处于某种巨物腹中的错觉。


    往回走时,他与一个正在打电话的身影擦肩而过。


    “……把时间拉开。”


    这句莫名其妙的话,诺亚听得一清二楚。


    ————


    回家后不久,手机传来提示音。时隔数星期,用户“Objective Human”终于再度上线。


    随后发表了建号以来的第一个帖子。


    标题:怪奇事务所正在招募助手


    “如您所见,我是Objective Human。”


    “日常混迹于论坛的用户或许对我有些印象。事实上,我在现实中是一名侦探,专攻各类怪奇事件。通俗地说,就是一名‘神棍’。”


    “近期由于事务增多,需要招募一名助手。”


    “有意向者,请下载并打印下面的附件问卷,完成后寄送至如下地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