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市神明纪行》 第1章 “把时间拉开。” “……把时间拉开。” 诺亚的脚步顿了一下。 这句话是从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嘴里飘出来的。话的内容很奇怪,令他不由回头看了一眼。 只见那人身着红色长外套,身形瘦瘦小小的像高中生,短黑发。此刻正朝异象发生的地方快步走去。不知道为什么,从他身上,诺亚感觉到一丝奇妙的氛围。 夕阳下的C市,天空浮动着不为人知的光晕。令他联想到吉光,离奇事件,灾害,梦。 还有刚才听到的话——诺亚确定自己没有听错。 可……“把时间拉开”是什么意思? ———— 时间稍微退回到几小时前。 202X年五月末的一个午后。经过长达一天多的飞行,诺亚·瑞文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C市。 有点热。上飞机前诺亚还穿着薄荷绿的薄外套,一出舱就赶紧脱下来。外套下面是丝质的白色衬衫,配上咖色西装裤与黑皮鞋优雅十足。 位于北纬30度左右的C市此时一片晴天。候机厅里,诺亚透过面朝停机坪的厚玻璃注视着外面万里无云的晴空。 而后,他深呼吸,鼓起勇气——将眼镜略微拉下。 天空……不只是天空。空气里到处弥漫着孢子似的金色尘埃,坐在椅子上看书的人,摆弄手机的人,列成队候车的人……身处于这闪耀的世界,所有人都像在发光中。至于天空—— 不再透过镜片,而以裸眼观察天空时,强烈的眩晕立刻袭来。这种感觉很惊人,像突然挨了当头一棒,或者人的脑子像挤海绵里的水给挤出去了——与诺亚上次在C市时感受到的并无不同。 在呼吸急促、以至最终失去意识前,他连忙又将眼镜戴了回去。 不适感瞬间停止。就好比在大风天关上了窗户,屋里一切又都静下来似的。 这奇妙的一切意味着什么——癔症?亦或是某种客观存在之物?诺亚并不知道。 说说诺亚。二十多年前他出生在C市,是名混血。三岁前体弱多病,尤其无法进行户外活动,会间歇性地休克。至于原因,跑了很多家医院也查不出来。过了几年,发现在父亲的家乡蒙彼利埃时,上述病症均有所好转。于是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都住在蒙彼利埃,再未回过C市。 ……但病症本身从未消失。即便是在蒙彼利埃,间歇性的头痛仍然存在。 诺亚猜测,这些症状与自己能看到他人所看不见的东西有关。在他眼里,只要是有人的世界,就会弥漫着金色尘埃。而在天空的云层之间,更是弥漫着一片金色的海。 海。即是动态的,金色微粒构成的海洋时而平静无波,时而激烈地翻涌。千变万化。那究竟是幻觉、飞蚊症,又或者那才是真实的世界?诺亚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只知道生活至今的二十余年中,这一度是只有他一人所能看见的风景,亦可称为某种诅咒。 诺亚·瑞文冥冥中感觉到了命运。 于是在大学毕业这年,诺亚选择独自回到C市。因为他觉得,在一切因缘开始的地方,一定也埋藏着问题的答案。 ———— 他在出发来这里前已经订好了租房,位于C市西面二环路附近的地带。负责接他的是母亲那边的亲戚,名叫叶龄,是名烫着微卷发比他大几岁的女性,吊梢眼。这天上身是黑色短袖,下着青蓝色长裙,脚上踩一双黑色无跟靴子。她将诺亚的行李搬进自己车的后备箱。 “就只带了这点东西过来?”她吃惊也是自然。诺亚这回是长住,行李却只有一个大的旅行箱。 “嗯。有什么需要的,反正这边也能买到。” 诺亚的中文也算母语了,但毕竟离开太久,很难做到完全流利。 叶龄又笑着问:“能吃得惯这里的东西吗?” 诺亚心想,我这才刚到,还没吃过饭呢。不过还是规规矩矩回答:“应该能吧,我也不是不能吃辣。” 两人坐上车,都在前排。聊了会儿天,就是普通地拉家常。叶龄说自己现在在一所大学做心理辅导员。她的手搭在方向盘上,手腕上有条彩色的编织手链。又问起诺亚的工作,回答说近期找,但他其实是无所谓的。他还有些大学期间攒下来的钱,这次回来主要目的也不是这个。先去找房东拿了钥匙,最后到了租屋所在的小区。 “这小区好旧啊。”叶龄说。 “嗯,不过我租的那间近两年装修过,应该还好。” 两人把东西搬到楼上去。房子在老小区的三楼,实际进去后各方面都不错。两室一厅,一个人住会显得有些大,各种设备都挺齐全的,下午诺亚打算逛超市,买些必要东西回来,还想问叶龄要不要一块儿去,可她好像还有什么工作上的事情,喝口水就走了。 诺亚在沙发上坐了一阵子,发呆。 然后,他忽然站起来,从行李箱中取出电脑包,将平时用的笔记本电脑插上电源。给自己倒杯水,并往其中加入大量方糖。 将电脑连上手机的网络。电话卡还没换,网速一般。不过,只是上个论坛的话并不至于卡顿。 “看看有什么新帖子没有……” 他将鼠标中键往下滚动。 “求助:家住白果林一带,最近频繁看到一种小小的没尾巴的老鼠是怎么回事?” “闲聊:最近是不是在拍戏啊,昨天我见到好几个跳大神一样的人……” ……诸如此类。发帖内容风格和往常看到的也差不多,只不过——近期发帖的频率相较之前有所增加,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论坛名叫“C市帮帮忙”,乍一听像什么同城互助主题的论坛,最初的目的也确实是这个——不过后来慢慢变为了讨论周边发生的古怪事件的地方。诺亚大约一年多前发现了这个网站,原本是想看看能否找到和自己同样症状的人,没想到陷进去好几月,空闲时间全拿来看这玩意儿。 期间,他对一个人物印象深刻,其昵称为“Objective Human(直译为“客观的人”)”,性别未知,人称“O指导”,头像是不知道哪里拍的一朵莲花——颇有老一辈的风格(顺带一提,诺亚的昵称是“拿破仑”)。 此人应该是论坛刚建立时注册的第一批用户。多年来从不发帖,只会在其他帖子下回复。内容呢,往往就是针对楼主遇上的怪事给出解决办法,似乎是这方面的专家。性格应该不错,回复的语气多数时候还是心平气和的。但要碰上问题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当事人也会恼火,最后:“私信!地址发来!”——虽说网上要人地址多半有问题,不过就事论事,从诺亚观察到的后续来看,此人似乎真跑线下去替人解决问题了。他该不会真是靠这个吃饭的吧? 诺亚自然想到,这位O指导说不定也能解答自己的疑惑。于是几个月前私信找过此人,称自己有时会看见空气中漂浮的金色尘埃,求解答。很快收到对面的回复,简单四个字:“地址给我”。 诺亚如实告知“在蒙彼利埃”,敲下回车键。 回复也来得很快:“国外?那没办法了” ——真武断。得到这回复的时候,诺亚不可能不失望,对此人的态度也多半变为了怀疑。尽管如此,心里仍抱着一丝“要是是真的……”的念想。此次回来C市,会见这位神秘的O指导也在计划之内。 不过最近这人怕是挺忙,连续几星期也没有上线。这次看的结果也是:头像灰着,只有“上次在线时间”一栏里的数字有所增长。他叹口气收拾收拾出门,准备先买些生活用品回来再说。 C市是座悠闲充满人味的城市。尤其诺亚住的地方还地处于偏旧的城区,一出门,街两旁就都是热闹的小餐馆。嘈杂浓郁的热情,然而…… 想到这里,诺亚又一次看向天空。 只不过,这回他没有再摘下眼镜。 ———— ……那是什么? 忽然他皱起眉头,用力盯着空中的一个东西。 一个光点,起初他以为是飞机,但飞机不会那么亮。那就仿佛是白日一颗的流星——正迅速向下坠落。 而且看样子,落点离这里并不远! 逛超市的事情先往后靠吧,当务之急是去看看那是什么东西。不知怎的,他有种必须得过去看看的直觉,便匆匆往光芒落下的地方赶去。 穿过几条街,通过几个十字路口,又途径几个小巷。他身上很快开始冒汗,途中感到一阵耳鸣,接着远远的,地平线扩散开与金色尘埃相似的光芒。按理说戴上眼镜不应该看见的,此时却看得清清楚楚。 当然,头痛也一并袭来。他很快忍耐不住。即便如此也低下头只顾闷头往前赶。一路畅通,直达死路——只见通往落点的必经之路上横亘着黄色的警戒线,看得诺亚干瞪眼。 光芒落至地平线后就在衰弱,现如今已经消失。那个落下的东西是否还在,或者像雨水一样已经蒸发了也不知道。 前进或后退,这是个问题。 心一横——不,这不是问题。唯有前进! 诺亚总算做足了心理准备,刚拉起警戒线要钻过去。就在这时,右方一个洪亮声音叫住了他。 “你来这里做什么?” 转头,只见一名皮肤黝黑的中年人正朝这儿走来。诺亚原本就心虚,被人这么一问更是底气全无:“这……” “外国人?没看见警戒线吗?这后面在施工。”说罢,便将他像赶鸭子似的赶走。诺亚只好退出去几步。本想着等那碍事的人离开了再溜过去,结果那人却片刻不离地守在警戒线跟前,让人找不到半点机会。无计可施,只能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果然,这城市背后一定潜藏着什么。 诺亚有种此刻正身处于某种巨物腹中的错觉。 往回走时,他与一个正在打电话的身影擦肩而过。 “……把时间拉开。” 这句莫名其妙的话,诺亚听得一清二楚。 ———— 回家后不久,手机传来提示音。时隔数星期,用户“Objective Human”终于再度上线。 随后发表了建号以来的第一个帖子。 标题:怪奇事务所正在招募助手 “如您所见,我是Objective Human。” “日常混迹于论坛的用户或许对我有些印象。事实上,我在现实中是一名侦探,专攻各类怪奇事件。通俗地说,就是一名‘神棍’。” “近期由于事务增多,需要招募一名助手。” “有意向者,请下载并打印下面的附件问卷,完成后寄送至如下地址……” 第2章 乾坤之间 五月初,挪威。 距离沃斯镇十余公里的山谷,雾与阴霾的深处,立着一栋白皑皑的建筑。那看起来就像是从山里长出来大教堂,孤立的,周遭看不见可供人行走的路。距离人最远的地方,恰恰是当下时间节点最适合神隐匿的场所。 数年一度的客观神会议在此地举行,为期三周。 会议大体目的是让负责各地的客观神们来汇报近况,而对于许多行动受限的神明而言,这也是一次难得的离开属地、出国走走的机会。其中就包括这位…… “即墨先生!” 大厅墙边,一名黑发亚洲人正低头思忖什么,忽然有人叫他的名字。一抬头,只见名银发的女性正走往这儿走过来。那可不是染发。此人名为安雅克,是美国阿拉斯加的客观神。 即墨衍——她口中这位“即墨”——脸上露出笑容。并非纯粹礼节性的,两人确实关系还不错:“安雅克,真是好久不见了。得有十年了吧?” “确切说,是九年八个月零三天。”她对时间的把控还这么神经质。 安雅克的左眼上戴着黑色眼罩,眼罩底下空空如也。至于她的权能,则是在所有客观神中都极为少见的——预知未来。 确切地说,她并不能准确地看见未来,只是能被动地感知到未来的可能性。即便如此也是十分稀少的能力。 安雅克靠近即墨衍,低声问:“C市最近是不是不太平。” 她的语气,与其说是询问,倒更像已经十拿九稳,只差与当事人确认了似的。 “……你从哪里知道的?”即墨衍心想,自己应该没有将此事汇报给自治委员会才对。 事实正如她所说,自己所在的C市近期确实有点……小小的问题。异常事件增多,虽说就绝对数量而言只是略微增加——不知为何却令即墨衍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感觉。你应该清楚,我对这些事情的感觉比你们要强烈得多。” 说罢,安雅克深吸一口气。 “听好了:有东西正往那里掉下去。这就是我所感觉到的。” 听到这话,即墨衍不免有些吃惊。 “难道说,是从未来——” 众所周知,时间的流动是单向的,只存在极少数逆向流动的情况。但如果真是这样,这些天C市异常现象增多的状况也就不奇怪了。 ——为了迎接未来,整座城市都将变得躁动起来。 安雅克接着说:“具体怎样我不清楚。这是自我有生以来从未经历过的现象,恐怕你比我更清楚。” 即墨衍略微点头。不同于安雅克,他存在于世间的时间极为漫长,在一众客观神里也排前列。他开始检索自己闹钟的记忆:上次类似的事件距今已有数百年,发生于欧洲。那时对客观神出行的管控不如现在严格,他曾有幸前往异国,为事件的解决出过一份力。 安雅克问:“这事解决起来麻烦吗?” “数一数二的……麻烦。但再麻烦的事到最后都能迎刃而解,向来如此。”即墨衍回答,“这便是时代与人所具有的韧性。” ———— 诺亚将附件下载下来,当晚就去楼下打印了。美其名曰“问卷”,实际有十来页的内容,跟做考试题差不多,相当夸张。 至于内容……就更像考试题了。而且包容万象,从基本的民俗学知识到C市本地奇谈,再到大学数学的内容,选择填空题简答,给诺亚做得都没脾气了:这到底是打算招什么人? ……但既然东西已经打印出来了,也做了一些,好歹有始有终吧……他逼着自己一页一页写下去。最后,在“请简述C市历史”一题的大段空白作答区下面,还剩最后一个问题。压轴题会是什么?——诺亚苦着脸看过去。 选择题:你有信心胜任这项工作吗?-是 -否 他自顾自地苦笑着,在“否”的一项上打了个勾。 最后一页,附上姓名与联系电话,这就算结束了。 显然这时候,他对自己与那神秘事务所之间的缘分已经不抱希望。现实却充满意外:问卷是第二天寄过去的,告知测试通过的短信是一周后收到的,同时短信中还提到了事务所的详细地址与合适的拜访时间。 此时诺亚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莫名其妙的情绪更多。他的脑中均等地分出四种可能性: A. 那位O指导纯粹就是个骗子; B. 果然谁也答不上来那些神经质的题。 C. 根本没几个真会答了问卷寄过去的人,甚至没有回答问卷的礼物,甚至邮费自理; D. 恰恰相反,对方一口气通过了数人(以至于他这种答得一团糟的也能浑水摸鱼通过),之后到场再加一场面试来择优录之。 ……总结:不是对那个事务所不抱希望,就是对自己不抱希望。但既然知道了地址,最近也闲着没事做,不妨到现场去看看。 诺亚于收到短信的次日上午坐地铁过去,低碳出行。高速穿梭的车厢窗外,理应一片黑暗的地方,同样闪烁着无数金色微粒。 终点位于一片有年代的别墅小区内,都是两三层的小房子。诺亚按着门牌号一栋一栋找过去,路上碰见了几只猫,多为橘色。最终抵达目的地。一栋平平无奇的两层建筑。 他低头看眼短信上的地址,又抬头看看门牌号,确定自己没有走错——连个标牌都没有,很难想象这是正常运营的事务所。不过再一想,这种专注于解决超自然问题的事务所,低调些也正常。 诺亚推开铁门进去,锈被碾得吱呀响。进院子,里面原本栽种着花草,如今许多都枯萎了。能看出主人家不是很忙就是很懒。 走上几级台阶,敲门,报上姓名。那头随后便传来年轻男性的声音:“请稍等!”继而“嗒嗒嗒”地,一听就是趿着拖鞋跑过来了。 门一打开,诺亚没忍住,“噗嗤”地笑了一声:只见一个穿着睡衣的的黑发男站在里头,脸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睡衣款式更是小学生似的星星图案。这大概是那位“Objective Human”的小孩吧? 不过他待人接物还挺有礼的,估计平时经常给父母帮忙。只见他先是将诺亚引至沙发坐下,随后说自己去准备茶水,“嗒嗒嗒”趿着拖鞋又走开了。 诺亚坐在沙发上环顾周围。怎么说呢……比想象中普通得多。帖子里写的是“怪奇事务所”,他还以为是那种怪诞风格呢,像什么桃木剑啊,罗盘啊,东方的驱鬼用具——这里是一个也没有,不如说这里是什么出版小作坊:成,这里书多,有一面墙是书架;或者艺术工作室:成,角落里还有画架画笔——就是个大杂烩,归根结底更像住家,不适合待客。 还有,可见走廊尽头一个高的小圆桌,上面摆着红色的电话。造型像精致的艺术品,颜色鲜亮,没有落灰,应该还在使用中。 正想着,刚才那人已经端着水出来了。两杯水放在涂漆的托盘里,金红相间的犀皮漆,“哐!铛!”落在有些年岁的红木制茶几上,真是不心疼。里面两杯都是凉白开。 “谢谢。” 诺亚礼貌地点头示意。 两人面对面坐着。正式谈话前,默契地都端起杯子来喝了一口。 只听那人平静说:“我就是Objective Human。” ——一口水喷出来。 “你开玩笑吧?” 从进门起,诺亚就没考虑过眼前这人是那位“O指导”的可能性。无他:年龄对不上。首先论坛上那位的说话方式并不像年轻人,账号注册的事件距今也超过二十年了。再怎么也不该是这种…… 他再看看眼前这位:高中生外貌,小学生穿着——不应该吧! 他绞尽脑汁地考虑措辞。该如何委婉地表达质疑,关键时刻自己这塑料中文真是非常拉胯!这头,自称O指导的少年继续说道:“我也知道你,诺亚·瑞文。我们之前在论坛上聊过,你的昵称叫‘拿破仑’,住在蒙彼利埃。对不对?” 诺亚点点头:没错。 “我知道你对我的身份持有怀疑。解释得再多不如实际体验一回——” 他略微起身,示意诺亚也将身体往前倾。 “闭上眼睛。” 诺亚照做了。接着,他感觉到有什么缓缓摩挲过自己的眼睑,凉飕飕的,恐怕是那人的手指。动作很轻,像用羽毛扫过一般。 他下意识吸了口气。不知是不是错觉,心情变得轻松许多。 “——现在可以睁开了。” 周围的一切乍一看没什么变化,但好像确实有什么改变了。诺亚说不出来。 少年指着房间的窗户:“你再摘下眼镜看天空试试。” ——没问题吗?说真的,前些天他曾试着做过一回,结果令他至今心有余悸。天空于他是不可直视的,那诅咒一般的金色海洋…… “不会有问题的,再试试看吧。”少年说。 于是他从沙发上起身,走到窗前。深呼吸。 金色微粒,稀薄地如海洋一般浮动着。 其中包含着某种玄妙而高度秩序的结构,有如无穷嵌套的方形鬼工球,无穷排列成阵列。然而此刻,它并未带来任何不适与危险的信号,仅仅只是一片奇怪而美丽的海洋……仅此而已。 ———— “重新自我介绍。我就是网名为‘Objective Human’的人,现实中的名字是‘即墨衍’。” “我是——你已经知道了。诺亚·瑞文,网名是‘拿破仑’。” 见识过少年的手段后,诺亚重新坐回沙发上,多少是信了此人的身份。也不觉得他穿的那身睡衣引人发笑了。 他问这名叫即墨衍的:“我有一个问题……” “你看到的那些尘埃,以及天空中的金色海洋是什么——对吧。” 默默点头。 即墨衍啜饮杯中白水,答:“不清楚。” “不清楚?”惊了,无所不知的O指导居然也有不知道的事情。 “就像你问千年前的人什么是雷电,他也没法从原理上和你说出个所以然是一个道理。”他慢条斯理地吐露出来,“那东西无法触摸,间接干涉的手法也相当有限。目前普遍的说法是,那是人类一切意志的总和。在东方,我们称之为——‘乾坤’。” 第3章 小乾坤操作 与诺亚重返C市同一天,C市五环以外。 这里已经能看见山了。即便在冬天也郁郁葱葱,即便是夏日也笼罩着雾气,看上去颇有“神山”氛围的这地方,离市区也并不算远,却从未进行过旅游开发。甚至在当地连个名字也没有——真是怪事。 而在这群山深处,毗邻溪流之地,存在着一个村镇。周围不同路,卫星地图上也没标识,隐蔽于连年不散的雾气之中。 这里便是C市的异人村。 穷乡僻壤归穷乡僻壤,房屋建筑的风格还是与时俱进,有点像古镇里常见到的中式民宿。既然是异人村,住在这里的当然都是些异能人士。而在其中一处名为“巫医馆”的小房子里,小巫医苏芳正百无聊赖地躺在木制座椅上刷短视频。 这里平时还有她的老师——巫医陈望,及两位同门,今早出门去外省办事。至于苏芳,目前还没有到出师的时候,就留她一个照看着,守家嘛。 巫医馆大厅中央。在黄昏室内未开灯的幽暗里,悬浮着一个金色的类似全息投影的东西。下方则是整个C市及其周边的三维模型。 那悬浮的动态投影,用巫医的话讲就是“小乾坤”。是对位于城市上空的大乾坤的映射。乾坤是无法触摸的,多数情况下甚至无法观测到。不过千年下来,经过无数次试错也总算找到了些间接的干涉手段。会使用这些手段的,便是巫医。 日常工作嘛……监视这“小乾坤”的情况。 乾坤乃是人意识的集合,而作为其映射的小乾坤,哪里出现了集体恐慌事件,哪里发生了不正常的大规模骚动——都会以不同警示色的圆点显示在上面。 紫色:该地点出现集体愤怒意识。通常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退,倘若没有,巫医需及时调整,否则可能产生流血冲突。 蓝色:该地点出现集体忧郁意识。通常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退,倘若没有,巫医需及时调整,否则可能发生轻生事件。 红色:该地点大乾坤自身发生故障。可能的原因有许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监视,调控,使整座城市的精神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巫医不负责个体的疾病,更像是集体的心理医生。不过对于苏芳这种新手来说,平时干的就是注意哪里亮了,就旋旋对应颜色的旋钮。小乾坤两侧排着大量操纵杆,木质的铁制的,都是一代代巫医传下来的东西,对应“治疗”各类小乾坤的疑难杂症。她一个也不认识一个也没用过。 忽然,苏芳感觉到一丝奇妙而微妙的波动。 由于平时经常操作小乾坤,对其变化已有类似第六感的直觉。原本躺着的她马上坐起来,好像长椅很烫似的。 一种令人不安的变化。她说不出来是什么,以前从来没有过,但直觉告诉她不会是好事。她站起身刚打算往小乾坤跟前看看—— 只是眨了一下眼睛。 一瞬间,伴随着极为响亮的警告音,整个小乾坤开始闪烁令人窒息的红光。 ———— ……老天,这种情况要怎么处理,没学过啊! 而且偏偏是在这种时候——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的时候——出了状况!墨菲定律吗? 苏芳开始抓脑袋,扎在脑后的头发被挠得乱七八糟——这么麻烦的事她怎么解决得来!他立刻就拨了老师的电话,结果只听到“您所拨打的用户已关机”的提示音——愣了下,这才反映过来,此刻老师应该正在去外省的飞机上。 她逼自己冷静下来,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想。苏芳,尽全力地回想,能不能回忆起老师以前说过些什么,可适用于眼下这种情况的? ……她想起来了。 老师的声音回响在她脑海中:“听着,苏芳。如果遇上了不知道怎么解决的问题,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随便操作小乾坤,那玩意儿比它看上去容易坏。你看它有些地方锈了,朽了我也没动过它的,就算有点小毛病,能别动就别动。你一动它反而出事。 嗯,明白了明白了。那就当这变化不存在吧,一切等老师回来再说!可是—— 警铃依旧狂响,难以坐以待毙。苏芳再次不遗余力地搜刮起自己的记忆来。终于让她想起了老师曾说过的另一句话。 “……听着,苏芳。要是哪天出了紧急状况,我不在,两位师兄姐也不在,你就去翻备忘录——放在书架上那个——从里面找一个叫‘即墨衍’的联系方式。在那些稀奇古怪的客观神中,他还算比较好说话的一个……” 苏芳连忙去取了备忘录过来。那个簿子很厚,有些年岁了。从后往前翻,不久就看到了记着电话号码的一页,输入手机。 两声长的“嘟”——拨通了。 苏芳小心地打了个招呼:“您好……” “陈望吗?我猜你也该联系我了。就在刚才有东西落下来了,来自未来的东西,你那边应该也感应得到。端公已经第一时间去封锁现场了,我也正往落点过去。你那边呢?小乾坤现在的状况恐怕很糟糕……” 一连串的机关枪似的话从手机里放了出来。听声音对面是个意外年轻的男性,此刻在室外,匆忙赶路中,能听见急促的脚步声。 苏芳好不容易找到个空隙塞进去一句话:“不,我不是陈望,我是她的学徒苏芳 ……” 连珠的说话声戛然而止。停顿一下,随后问:“……那陈望女士现在在哪里?” “省外一个异人村的巫医馆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她过去看看,今天早上刚出发……” “是嘛。身为一名优秀的巫医,这也正常。” 那声音意外地平和。这令苏芳终于放松了一些。 “别信任客观神,他们大部分都不可信”——这是异人之间普遍清楚的常识。不过电话那头名叫即墨衍的客观神,性格似乎还不错…… “——既然陈望女士不在,接下来就由你来做,苏芳小朋友。” 对面马上进入到下一步指示。 “我?”苏芳心想:这我能插什么手啊? “嗯。更细微的调整需要等到陈望女士回来再说,但有些事情尽快处理为妙。总之——你先把时间拉开。” ……嗯?嗯嗯?这是什么意思? “把时间拉开……是指什么?” “详细解释起来太费时间了。总之你先做。” “可要怎么做啊?” 大约两秒钟的沉默。随之而来的回答是:“并没有多困难。这样。你现在打开视频通话,我告诉你怎么做。” 苏芳照做了。信号接通后,倒映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与声音相符的年轻的脸……非常年轻!就相貌所呈现的年龄而言和自己差不多。黑色短发,外套也是红色的。除了一只瞳孔呈鲜红色令人有些奇怪之外,别的地方看着和普通人没多大区别。 “好。先切换成前置摄像头。”他一步一步地指示着,“左边,让我看看小乾坤左边大的操作台。……那个贴着金箔的操纵杆,看见了吗?……不,旁边的那个。再旁边……” 苏芳一个一个地确认,直到触摸到一个古董似的不知道什么年代造的贴金的铁杆子,它陷在连接着小乾坤底座一个很深的凹槽里。而衍告诉她:“对了,就是这个没错。” “接下来怎么做?” “将它拔出来。要点力气,因为这玩意儿重得很。” 真动手做就知道,即墨衍一点也没有夸张。那杆子本身是金属制品,而且没有抓手。苏芳不得不使出吃奶的劲儿给往外拔。中途累得歇口气,抬起头来的刹那—— 她看见了不可思议的景象。 悬浮于空中的小乾坤的虚像,平日一向如海面水波一般定格于C市模型正上方,这时却均匀地缓缓往下降着粉尘。 像把卷纸一点点放下来似的,小乾坤纵向地展开了。 此前从未见过这场景,苏芳不由大张着嘴。直到即墨衍提醒了她一声:“继续!苏芳,将杆子拔出来!”她连忙照做。真的很重,完全拔出来的时候险些令她摔倒。只见杆子末端篆刻了一大堆她看不懂的象形文字。 再看小乾坤。下落的闪着红光的粉末的前端已经触及C市模型——随后穿过那些模型,在继续下落。过一会儿,红色开始减淡,粉末下落的速度也有所减缓,最终回归于金色。金色,完全纵向展开的小乾坤。 从未见过这种场面:“这……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不,可以了。你做得非常好!” ———— 乾坤,通常认为它是人类一切意志的总合。 一种尚未被解明的东西。一种诞生自人类,庇护人类,同时也束缚着人类的东西。 诺亚之所以能看见它,据衍说,是因为他具备某种极罕见的天赋。 “你的眼睛很漂亮,它能轻松察觉到被掩盖的东西。”衍说。他的说话口吻有一种与那外表毫不相称的老成,“幻象,真相,乃至于理应不被人所见的乾坤。空有这才能却不去使用它,那就太暴殄天物了。” 他放下喝水的杯子,正襟危坐。 声音,气息,从两片薄叶子般的嘴唇之间溢出来。 “——我需要一个助手。诺亚·瑞文,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第4章 关于衍的问卷调查 不知从哪里来的木的香味。屋里非常寂静。 ……回归正题。这位神棍先生刚刚说需要一个助手——确实,一开始的招募信息里就是这么写的。而诺亚呢,对事务所主营的怪力乱神业务也不能说毫无兴趣。 然后待遇也不错。衍也说了:“可以给在C市很有竞争力的薪资吧!要是你是外地的没地方住呢,也可以提供住宿。”他指指后面的楼梯,“二楼有客房。” 但这不是重点。比起这些,更令诺亚好奇的是另一件事: “……怎么会想到招我呢?” 他的确寄出了问卷。但说实话,上面的问题都答得一塌糊涂。以至于到最后“你有信心胜任这项工作吗?”的二选一的问题上,诺亚直接选了否。 莫非不是他的问题,是题目确实太难了,大家一样烂?还是说都嫌麻烦,真正寄出问卷的也不多——放在现在,这也很有可能!思忖着,沙发对面的即墨衍忽然轻盈地点点头:“你疑惑的是这个问题啊。……算了,给你看一眼应该就明白了。” 他起身去了别的房间,从里面搬出一沓纸来。撂到桌上,“请。”诺亚看了眼,大小多为A4纸,都是别人寄来的那套问卷题。 得有几十份吧,比他想象中多得多。“一共有多少?” “包括你的那份在内,一共收到了六十二份。”衍双腿交叠,十分闲散地坐着,又冲他做了个“请”的姿势:“你翻翻看。然后应该就知道为什么会选中你了。” 诺亚照做。他一份份地看下去:其中大部分和自己水平也差不多,但也不乏每问都洋洋洒洒写上大段、一看就仔细研究过神鬼民俗相关的专业人士。可无论是哪类,他们的问卷上都无一例外地有个问题—— “……为什么没有回答最后一题?” 最后一道“你有信心胜任这项工作吗?”的选择题,所有人的答案都是空白。 即墨衍说:“不是没有答,而是看不见。” “看不见……”诺亚眨了眨眼睛。 “在它上面附着了一个小小的隐蔽术,帮我筛出眼力好的人士。”他说,“当然,对于你这种连乾坤都能的人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你说是不是?家住蒙彼利埃的‘拿破仑’先生。” “你还记得我发的私信呢。” 即墨衍不以为然道:“我记性一向很好。” 诺亚顿了顿,又问:“那你记不记得我们曾经见过,就在几天之前?” 对面一下子困惑了:“什么时候?”——看吧。诺亚有点狡黠地笑了笑,“在上周的傍晚。你可能没注意到我,因为那时候你在讲电话。一边说‘把时间拉开’这种怪话,一边同我擦肩而过——你一定不记得了。”他伸手指了指即墨衍的衣服,此刻虽然穿着睡衣,“那时你穿了件红外套,非常扎眼。” 轮到对方惊讶了:“那可真是巧……” “不,并不是巧合。那时是发生了什么怪异的事情吧?我看到有个发光的东西往那里落下去,想过去看看来着。” “……你这眼力好得有点离谱了。” “也就是说确有其事?” 即墨衍皱了皱眉,稍微踌躇了一下:“这个……在你确定接受助手职业之前,详情——” 话说到这儿,忽然响起一阵劲爆的电吉他,把诺亚吓一跳。“我的电话。”即墨衍比划了个“抱歉”的手势,从睡衣口袋里抹除手机来接通:“喂?” 当然,听不见对面说什么,只有衍在这头断断续续的回话。 “——岳山?什么事。” …… “是吗。辛苦你们了,做得很快啊。” …… “要说那东西是什么,在见到实物之前我也不知道。你们先别有其他动作,放着不管。……对很危险。” …… “我吗?——手头的事情处理完我就过去,稍候。” 说完他就挂了电话。也不知前因后果,不过听说话的内容…… “和那天我看到的发光的东西有关?” 诺亚只是猜测。但他眼尖捕捉到即墨衍脸上一瞬间划过的奇妙表情——他蒙对了。 衍似乎还想推脱:“这事——” “我答应了。” 诺亚立刻打断了此人即将吐露出的说辞:“我是说,我同意未来一段时间担任你的助手。不过助手一般是做什么来着?” 短短几句话里确定下来太多事,把即墨衍弄得有点蒙,也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做什么,挺狼狈地站起来,抓着脑袋。这模样出现在多数时间游刃有余的脸上挺有意思的,诺亚心里告诫自己可别笑出来。 过了一会儿。“……这样。我现在有点急事要出门,你在这儿等着,或者先找地方逛逛,助手的事等我回来再说。” “那不如我也一起去,未来这也会成为工作的一环不是嘛。” ——接着是又一阵表情的变化。即墨衍的面部肌肉就好像在发生一次缓慢的化学反应,变换着,将他的心理无保留地呈现在上面。 “……好吧!”他最后终于松口,“你先在这里等等我,我去做点准备。” 转身就趿着拖鞋上了楼,步子很匆忙。诺亚记得他说过二楼是包括客房在内的生活区。他如衍所说端正地在沙发上坐了会儿,没玩手机。 过了两分钟,楼上又“嗒嗒嗒”地,随后人的呃身影出现在楼梯上,动作很快,真怕一不小心踩空。原本穿的睡衣被换下来,成了那天诺亚就见过的红色外套,扣子只扣了中间两颗。里面是薄荷绿的衬衫,系一条橄榄绿的领带。手里好像还拿着什么东西。 “给,你把这个带上。” 他将手里的东西递给诺亚。一个不足手掌大小的、猫形状的白玉玉雕,猫脸周围以金镶玉的工艺聚着九颗小的紫玉。也不硌人,诺亚接过后将它揣进了自己胸口的衣兜里。 “现在就走?”他问衍。即墨衍点点头:“现在。” 出门前即墨衍从门口的架子上抽了柄长雨伞出来。诺亚觉着有点奇怪,因为看天气预报,今天一整天都会是晴天——但万一是防范未然呢?诺亚就没有多问。然后一开门,嗬呀热浪扑面而来,已经是大晌午了。碧蓝的清空艳阳高照。再看身前这穿了严严实实两件长袖的小个子……但万一他不怕热呢?诺亚就没有多问。 也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诺亚跟在衍后面走。这人步频比常人稍微快一些,高个子的诺亚则正常地走着,和平时一样没有加快也没有放慢脚步。 即墨衍带他去了屋后的院子,那里专门画出了一个停车位,柏油铺的地面已经灰不拉几的。车位上停着一辆气派的红旗车。车体为曜石般的黑色,保养得很好,几乎没有剐蹭。 哦!是要开这辆车过去吗?——正想着,却听衍问:“对了,你会不会开车?” 诺亚满脸无奈:“我才来C市不到一个月,怎么可能有驾照……” “也对,”他笑了笑,“我也不会。那我们坐地铁过去。” 低碳出行嘛,倒也不错。可既然即墨衍不会开车,那辆车又是怎么回事? “不是我的车。车主算是事务所编外人员。” 往地铁站走的路上诺亚已经在出汗了,他只穿了一件短袖衬衫也热成这样,真不知道衍怎么还气定神闲的。又自然而然聊到事务所的人员构成,回答说总员工数可以算一个半。一个:即墨衍;另外半个则是他口中的编外人员。 “那位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是有时会过来帮忙。” “平时就你一个人?” “对嘛。”即墨衍说,“像这种主营超自然事件的事务所,委托当然是越少越好。”诺亚想了想,觉得他说的没错。 “平时会做些什么呢?” “各种各样的。闲散的时候居多,嗯……有时候会去论坛,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线索。” 边说着,即墨衍边通过地铁的闸机。 两人坐上地铁七号线,方向:城西,就是诺亚租房所在的方位。 “好像很多历史人文景点都在那个方位。”诺亚想起来,寒暄了一句。比先秦更早的遗迹,秦代工程,距今千年以上的宗教建筑,诗人的渊源之地…… “嗳,你知道得好清楚。”即墨衍笑眯眯地看着他。 “来这儿之前我还兴致勃勃地做过旅游攻略——等找个时间一个一个逛过去。” “要是闲下来,我可以给你当导游。”然后,即墨衍想起什么事来,眨了眨眼睛,“不过这么一说,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也算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哪里?” 比先秦更早的遗迹,秦代工程,距今千年以上的宗教建筑,诗人的渊源之地——诺亚将这些地点的名称逐一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衍看着他苦思冥想的模样发笑:“你猜不到的,因为那里并不是景点,甚至不会标在任何导航软件上。” “那是……” 衍回答:“一口距今已逾数千年的——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