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章 好诗

作者:鱼又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时一旁另一个学子道,“哎哟,你们这真是巧了。”


    “何出此言?”


    “丰台县案首和松山县案首相遇了。对了,你们有没有买注?”那人问向其他的学子。


    “什么注?”好些人诧异。


    “日升钱庄组织的,打赌哪个县案首是这次府试考第一?”


    “还赌注,读书人去下注简直败坏门风,有辱斯文!”人群中有一学子高声嚷道。


    “就是!不过目前……谁第一啊?”尽管那人嘴上这么呵斥,但还是好奇。


    其他人也都想知道这六个案首最后谁能夺得头魁。


    “阴山县阵势最大,其次是丰台县,再就是鱼洋县。”


    姜淮听完,一怔,原来自己在六位县案首之中都排不上前三。


    也好,低调点就低调点。


    之后那人就道,“不知道这位丰台县案首与松山县相比?哪位实力更强?”


    姜淮一怔,心道,又来了又来了。


    这些个酸丁,不会又要比诗吧。


    比诗倒还是其次,主要是他怕自己用了先贤作品,一鸣惊人,闪瞎他们的眼!


    果然,就听那丰台县县案首道,“我看今日这河水旁边的柳枝倒是很美,不如就以柳树为题作诗。如何?”


    说完,他笑看向姜淮。


    姜淮知道他什么意思,他还能说什么。


    只能配合他了。


    之后就听那杭永望看向外面的河堤,之后沉吟了会儿道,“绿丝垂钓清波中,惯看浮云送晚风。不羡群芳争艳色, 自将春意系桥东。”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好诗好诗啊!”


    姜淮也点点头,“好诗好诗。”


    等众人称赞一番杭永望,另外就有学子道,“那松山县的姜案首呢?”


    其他学子全体集体看向姜淮。


    姜淮想,这诗看来是非作不可了。


    略一思索,沉吟几秒,直接道,“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众人一听,纷纷惊讶道,“姜兄的这首明显超出杭兄啊!”


    “就是,尤其是这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真绝!”


    “是,没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和杏花杨柳结合,描写濛濛细雨似有若无,又暗表细长柳条轻盈多姿,越发表现春的宜人,整个画面色彩缤纷,充满蓬勃生气。妙啊!”


    “是啊!姜兄!这首真妙!”


    “哪里哪里,是在下献丑了!”姜淮谦虚的对众人一一拱手!


    那杭永望听完,当即脸色微变,碍于展现气度,还是上前拱手赞叹道,“还是姜兄大才,在下甘拜下风!”


    说完,他轻扫了姜淮一眼,之后摇着扇子有些不悦的走掉了。


    姜淮偏过头,表情无谓。


    自古文人相轻,果真如此。


    这时又来了一位学子。


    “哇,青州第一才子凌元明来了。”之后见一个穿着紫袍的男子走过来。


    “这位兄台是?”姜淮上前。


    “姜兄连这位都不认识啊,这位是青州第一才子凌元明,曾经在齐老举办的诗会上,打遍整个青州无敌手。”


    那凌元明听了,当即扬了扬扇子,嘴角显现一股得意轻狂。


    “这样,不如你们再比一扬如何?”有学子撺掇姜淮和那凌元明道。


    这时,凌元明旁边的,估计是他的一个同窗道,“比,我看还是算了吧,就没人能比的过我们凌兄,此次府案首非他莫属。”


    说完,他们轻飘飘的扫向姜淮的方向。


    姜淮听完,无谓的笑笑。


    这人的同窗完全轻狂的不知所谓啊,凌元明本人都没说什么,他同窗在这里给他戴高帽。


    凌元明迟早被他这同窗害死。


    这时,一旁又有一个学子捧着一本话本看的很是专注。


    那凌元明见那学子注意力完全不在他身上,当即道,“这位兄台看的什么话本,如此入迷?”


    那被叫到的书生当即抬了抬眼,视线再次落回话本上,“叫什么龙过情缘?”


    “龙过情缘?切!什么鬼话本,听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正经话本!”另一旁有个书生道。


    姜淮一听,什么?


    他们在追自己的话本?


    还说他写的话本不是正经话本?


    姜淮当即上前道,“各位,此话本我也曾有幸阅读,讲的是一个独臂大侠和一个白衣龙女的故事。”


    那捧着话本的学子一听,当即找到同好般,喜悦的上前拉住姜淮,“你也在看?”


    姜淮顿了顿,点点头,“是...……我在看……”


    心里却觉得好笑。


    要是他们知道这个话本的作者就站在他们面前, 不知会作何反应。


    这时旁边又有一学子道,“看吧,连县案首都看这种话本,我也说你们这些酸儒,也别一直光顾着读书,偶尔看看这些课外书籍换换脑子,也不是什么坏事。”


    “说的是。”


    “不过那里面的插图,可当真是精美无比,引人眼球啊!尤其是那里面的小龙女,仙气飘飘,不似凡人,仿若尤物。”刚刚那学子道。


    “真有那么美?”其他学子纷纷好奇。


    “有,不信我给你们看看。”


    说完,那人将话本的图册展示给了大家。


    众人一看,纷纷睁大眼睛,开始称赞,“这图上的女子,果真画的出神入化,栩栩如生。”


    “是啊!”


    “不过,说实在的,这话本真那么好看?”


    “真的,你们都去看吧。”那学子道。


    这时又有一个学子问姜淮,“姜案首,你怎么评价你这看的这话本?”


    问作者自己评价自己写的话本?


    那自然就是一个五星好评啊!!!


    姜淮自就道,“那当然是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百转千回,好看的不得了啊!”


    “是吗?真有那么好看!”


    “有,不信你们都去看!”


    这时,就听那学子道。


    “看吧,连县案首都这么说了,你们也都去看吧。”


    之后姜淮又想了想, 既然这里有真实读者,不如问问他们对剧情的想法?


    姜淮当即问向刚刚那学子,“徐兄,你觉得这《龙过情缘》最精彩的部分在哪里?”


    那姓徐的学子想了想,当即道,“自然是小龙女这一人物角色了,即使生在古墓,也没有伤仲永式的自暴自弃,无论容貌,智商,灵性,韧心,善心,堪称完美!”


    “对!这小龙女不仅遇事冷静,多才多艺,还性情高雅,进退有度,实乃天生仁义的仙女啊!”


    “…………”


    看过的学子纷纷赞叹道。


    听见那些人的夸赞,没看过的人也都被勾起了兴趣。


    纷纷对那些有话本的人道,“看完了可否借我们一看?”


    “不借!自己去书肆买!”


    “好!”


    姜淮突然想到,不知道后面写到尹志平那一段,这些学子们看了会是什么样的想法……


    之后几人在临江楼吃完了饭就回家了。


    ......


    此刻府衙,崔知府和几个学官都在批阅试卷。


    现在的试卷都是糊名的,不知道是谁的卷子。


    所以评判试卷仅看答题水平。


    这时他们阅着阅着,看到了一份特别的卷子。


    就是这个谐音对联题。


    这个对联题本身答出来的人就寥寥无几。


    其实答不出来也正常,就是崔知府和几个学官也觉得此题甚难。


    出这个主要是想探探有什么出众的学子。


    不过答出来也不一定就能是案首,还是要看卷子的整体水平。


    之后,他们选了这几张答出来的。


    “哎,这个答出来了。”有一个学官看到了一位学子的卷子嚷道。


    “这个对联,画上荷花和尚画,这个学子对的是:书中文字文忠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