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内院,天子姜寿坐在院子里喝茶。
李仲明小心陪着,大嫂则带着宁儿回了自己房间,大门紧闭,就当是没有看见。
李仲明向她请求过,说是一个亲戚想要来书院参观参观。
大嫂虽然没见过天子,但她知道李仲明的身份。
天策大将军的嫡孙的亲戚,大概率是皇家之人,而且看那人的年纪,应该不是皇子。
想到这里,大嫂便不敢继续往下想了。
她带着宁儿坐在房间里,就当是没看见。
大概不到中午时分,何道哉和陈渊一起回到了书院。
进门后,陈渊径直往内院走,一边走还一边喊道:
“师伯母,中午吃什么呀?好饿啊...”
刚走进内院,便看到坐在院子里的姜寿几人,以及站在姜寿身边的李仲明。
陈渊神色一滞,随后连忙行礼道:
“不知有客人到访,失礼了。”
他刚说完,便发现身边的大师兄竟然跪了下去,参拜道:
“草民何道哉,参见陛下。”
陈渊脸色猛地大变,再向姜寿看去,发现果然是秋收大典那天看到的皇帝陛下。
当即便要跪下行礼。
姜寿却挥了挥手道:
“不必多礼,朕今日是来做客,这些礼节就算了。”
陈渊闻言,便站直了身子。
何道哉也站了起来。
姜寿看向陈渊,笑道:
“你就是陈渊吧?”
陈渊拱手道:
“草民正是陈渊,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他表面虽然冷静,实则内心紧张无比。
这毕竟是天子,是最至高无上的人。
当然了,怕是不怎么怕的,毕竟自家先生都敢剑指天子,而且时候一点事没有。
我家先生天下无敌...
天子指了指自己对面的凳子道:
“你坐着,朕有些事想问问你。”
陈渊有些迟疑,看了眼大师兄,又看了眼李仲明,不知道自己究竟该不该做。
李仲明算是对天子比较了解,知道他的脾气,于是便笑道:
“师弟,陛下让你坐你就坐吧。”
听李仲明这么说,陈渊便不再犹豫了,在天子面前坐了下来。
背脊挺直,神色淡然。
姜寿饶有兴趣的打量了陈渊一眼,心中不由得感叹:不愧是陆承安的弟子,小小年纪,竟有这份胆识。
随后天子便向陈渊询问关于外郭的事。
陈渊有些诧异,搞不清楚天子的真实意图,于是便试探着问道:
“陛下是想听实在话,还是加以修饰的面子话?”
天子一愣,有些诧异。
心中却不禁暗骂道:师徒俩一个德性...
“当然是实话,不得有任何作假...”
一旁的何道哉和李仲明后背都湿透了,平常没看出来,他们这个三师弟胆子竟然这么大,敢跟天子这么说话。
反观陈渊却仿佛浑然未觉,只是笑了笑道:
“陛下息怒,只因为往日偶尔也会有高官装模作样来外郭视察,每当这个时候,都会有人提前告诫我们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曹明不知道陛下您想听哪种,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此时天子的脸色已经暗沉了下来,不是因为陈渊,而是陈渊话里的那些高官。
“你尽管说,朕要听最真实的信息。”
陈渊点了点头,沉默了片刻,随后便开始娓娓道来。
他讲述的很平静,可听在天子的耳朵里,却仿佛是一声声惊雷。
他手底下不是没有情报机构,北齐蛛网、暗卫两大情报组织一个对外探查他国敌情,一个对内监察百官。
可结果很显然,就连暗卫也完全忽略了外郭这个地方,这个明明就在天子脚下且有着庞大人口的混乱之地。
陈渊话语里的外郭,完全是一片没有法度,没有人伦,强者为所欲为,弱者生不如死的炼狱。
同时更是一个朝廷官员肆意敛财的宝地。
像今天那个中年汉子说的命不如土的例子数不胜数。
外郭的百姓如果有的选,绝对早就跑光了。
可是这个世界是一个妖魔共存的世界。
凡人如果脱离了人类聚集地,没有大城人气和国运的庇佑,很有可能就会被孤魂野鬼或者山精妖邪盯上。
所以就算是生不如死,他们也不敢走。
只能默默忍受。
陈渊说完之后,院子里寂静无声。
只有天空时不时传来一两声震耳欲聋的雷鸣。
天子震怒,天地变色。
姜寿听陈渊说完,始终一言不发。
沉默许久后,他却转身看向内院那座书楼,问道:
“这就是陆先生藏书的书楼吧?”
听到天子的询问,何道哉立即想起那天先生临走前对他的嘱托。
随货连忙上前道:
“回陛下,先生平日里便是在这座书楼里读书修行的,里面有先生亲手编撰了藏书数百册。”
“先生临走前交代过,若陛下想看,尽可入内阅览。”
天子点了点头,回想起那天陆承安对他说过的话。
这段时间其实他一直都在想这些话。
陆承安虽然看上去年幼,而且还那么不给他面子,但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讲,天子却十分佩服他。
他那关于民和君的言论,鲲鹏神鸟的比喻,以及描述的那般盛世场景,都让他大开眼界。
这段时间以来,天子前所未有的开始自省。
这些年他究竟做了些什么有益于天下的事?
东南西北边境的动乱,有几位国之柱石帮他扛下了。
三十多年来的内政,也不过是按部就班,沿袭先皇之策。
细细数来,他这三十多年似乎真的就像陆承安说的那样,用四个字就能评价——碌碌无为。
想着陆承安所说的北齐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天都城内外,犹如两个世界。
天子其实并不相信,或者说不愿相信。
可是今日仅仅只是在外郭走了一遭,所见所闻便足以让他有种自我怀疑的想法。
‘难道我真的当不好这个皇帝?’
姜寿抬头看着那座书楼,虽然不情愿,但最终他还是向前迈出了一步。
同时心中却在暗道:
“我倒要看看,你这书楼里究竟藏着怎样的治世圣典...”
姜寿却不知道,他这一步对于整个北齐,乃至整个天下究竟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