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冬,你们帮我按住老牛别让它乱动,我先把插在它身上的树杈拔出来!”沈清梨将袖子高高卷起,她面前正躺着一头老牛,老牛的肚子上插着一根断裂后变得尖锐无比的树杈,伤口周围紫胀,已经不流血了,老黄牛一双眼睛也慢慢变得暗淡,连挣扎都没有了力气,明显快要不行了。
“小姐,就这样硬拔出来,它受得了吗?”沈小冬满脸不忍。
“没办法了,我再不把树杈拔出来,它也活不成了!”沈清梨叹气。
肯定是疼的,她也不想让这温顺的老黄牛遭这样大的罪。无奈这里不是现代,没有麻醉剂,没有止血药,就算她是有证的兽医,也只能冒险一试。
沈清梨原本是现代一名即将毕业的养殖系学生,还想着像师兄弟们那样毕业后找个养殖厂上班,凭她的勤奋和专业知识,一年挣十万,三年升厂长!想想就很美好!没想到一场车祸让她穿越到了这本书中,成为一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官家小姐。
好消息是她父亲是翰林学士,天子心腹,她自己亦是京都贵女圈中一份亮眼的存在。坏消息是,她刚刚穿过来不久,父亲就遭权臣构陷,被天子厌弃,贬到这西南偏远之地的清河县,做了一个小小七品县令,一家人只能匆匆收拾行囊,跟随父亲赶来此地赴任。
这清河县地处丘林地带,既无大量良田,也无值钱的矿产,贫脊得连每年该上缴的税收都收不齐。不说百姓,就是县衙也同样破败不堪,一到下雨天,便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堪堪挂在窗框上的窗扇在风雨中不断发出吱吖叫声,雨线飘飞进来,将地面淋得湿漉漉的,整个房子破败得不像县衙内宅,更像个鬼屋!
偏这西南地区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总是阴睛不定。昨晚突降暴雨,父亲担心走蛟,连夜去了县衙,沈清梨安顿好母亲和小弟,带着妹妹忧心地睡下,但今早天儿还未亮,就被屋顶漏下的雨水给惊醒了。
沈清梨从床上起来,刚找来屋里剩下的水盆碗盏放在滴水的位置接水,就听院子里传来梆梆敲门声,以及沈小冬那几乎被大雨掩盖的喊声:“小姐,你们醒了吗?家中情况可好?”
她拿着家中唯一的破伞打开房门,却被冰凉的雨水吹了一脸。她赶紧把房门拉上免得让小妹再着了风寒,这才顶着破伞跑到内宅大门处给他开门,看见沈小冬一身水气进来,担忧地问道:“家里一切都还好,阿爹可是遇到情况了?怎么现在还没回来。”
沈小冬站在屋檐下拍了一下身上的水珠,一边和她说道:“昨晚老爷担心走蛟就去县衙走了一趟,哪想本该值班的三班衙役都在县衙里躲闲,老爷顿时发了脾气……”
“你赶紧说重点!”沈清梨瞪了他一眼。
“小姐你别急啊,我这不马上就说到重点了吗?”沈小冬讨喜的脸冲她一笑,又说道,“老爷发了脾气把他们都撵出去巡逻,果然没过多久,就听说城外十里处的三平村走蛟了,老爷怕衙役们好吃懒做惯了会偷懒,就跟着去了,这不忙了一夜,总算把人都撤出来了,也是那些百姓这个担心自家的牛,那个舍不得自家的猪,不肯走,要不早就撤走完了,也不至于现在还没安置好,老爷怕您和夫人担心,差我回来给你们交待一声,再让我给他拿件衣物,我得马上回去了。”
沈清梨听完心中却闪过一个念头,她在现代时是个天天琢磨着怎么挣钱的事业女性,现在突然穿到古代,做了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十几年教养只为等着嫁个好人家的官家小姐,早就受不了了,要不她也去看看自己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大姐姐,”这时一个人住在西厢房的小弟沈清意也跑了过来,他虽然才**岁,许是古人早熟的原因,小孩说话也如大人般沉稳,他说道,“你去给父亲准备衣服,我跟着小冬哥去帮忙。”
“要你一个小孩帮什么忙,你留在家里照顾好娘亲和小妹,我去帮忙。”沈清梨好笑地在他的脑袋上拍了一下,又回头对沈小冬说道,“我这就去给父亲取衣服,你稍等我一下。”
“啊,小姐你去啊?”沈小冬一脸惊讶,沈清意摸着被拍的地方,也是满脸愕然。他俩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男人要顶天立地,保护家中女眷,哪有女眷抛头露面去遭了灾的地方帮忙的呀?
但沈清梨不给两人反驳的机会,回屋取了衣服,想起什么,又回到自己屋里取了一个箱子背在身上,出来后说道:“快走吧。”
沈小冬无法,只能重新驾着马车带着她去了城外。
经过一夜泥流的冲刷,整个三平村都被一层厚厚的黄泥覆盖。这其实还不算太严重,大雨停下后,有些村民们已经不听劝告赶回家,收拾泥流后破败的家园。
沈清梨和沈小冬的马车刚到村口,就听到一户人家传来哀泣之声。
“老牛啊,你为我们家辛苦干了这么多年,现在落得这样下场……都怨我没本事救你啊!”
“老伴啊,你莫哭了,这就是它的命啊……”
沈清梨掀起帘子看了一下,对沈小冬说道:“停一下,我去看看。”
“好勒小姐,我跟你一起去!”沈小冬活泼好动,也乐意跟着她跑上跑下。
沈清梨走进那家人的院子,就见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妻蹲坐在一头奄奄一息的老黄牛跟前哭泣。
沈小冬见老婆婆哭得伤心,心生不忍,上前询问,才知这对老夫妻一辈子无儿无女,老了全靠这头老牛替夫妻俩耕田种些口粮,昨晚衙役将老两口带走,老黄牛却来不及管,许是它有了灵性,在这泥流中保全了自己,却不曾想被这树杈给插中了,一切都是命呀。
老婆婆抬起被眼泪糊满的眼,这老牛对夫妻俩来说早就不止是家中牲口,更是夫妻俩的家人,她边说边俯身用脸贴着陪伴夫妻俩数十年的老牛身上,老伯伯也在一边低头悄悄抹泪,画面令人心酸不已。
沈清梨和沈小冬都看得鼻尖酸涩,沈清梨当即上前表明来意,想替老夫妇看一下这牛还能不能救,老夫妻俩个一开始见沈清梨只是一个年轻女娘子,都不敢信她能替自家老黄牛看病。
沈清梨见两人犹豫,猜出两人心中的担忧,故意说道:“它的情况很糟糕,再不让我给它检查,神仙来了也救不活它了。”
老夫妻俩一听也不敢再耽搁了,赶紧让开位置,焦急地等待沈清梨给老牛做检查。
老牛极通人性,眨了眨眼,在沈清梨给它检查伤口时,一点没有挣扎,只是温顺地望着她。
老黄牛的伤看起来吓人,实则那树杈子插得不深,而且老夫妇两人没敢动它,也就没有造成二次伤害。
她把自己带来的箱子打开,里面有她这段时间闲得无聊准备的针线,剪刀,以及干净的棉花和棉布,想着现在赶去城里开伤药怕是来不及了,回头问老夫妻俩:“这里可有三七?或者周围能采到茅草根、艾叶?”
“有有有。”老伯伯连连点头,他擦了把脸上的眼泪站起身,拱手说道,“小娘子,这些东西我们这儿都有,我家田梗上就能挖到茅草根和艾叶,这就去准备妥当。”
“好。”沈清梨点点头,又转头对那老婆婆说道,“老婆婆,你看看能不能找一个火盆准备一盆火,再烧一锅水。”
老婆婆忙说道:“我家老头子平日里准备了许多柴禾在屋后,应该还有些,我这就去准备。”
“快去准备吧,阿黄的伤势可不能再拖了。”沈清梨对她说完,又对沈小冬说,“你先准备一个干净的地方,帮我把阿黄抬过去。”
“好勒小姐!”沈小冬左右瞧了一下,将老婆婆家的门板给拆了下来,从水缸里舀水将门板洗干净。
许是他们这边闹出了动静,院子门口很快围了几个邻居,他们得知是老夫妻俩的老黄牛受了伤,也知这老黄牛的功劳,都赶来帮忙。只是见到给老黄牛治伤的是一个年轻小娘子,心里难免犯嘀咕,不过并未耽误手上的功夫。
众人在沈清梨的指挥下,将老黄牛抬到门板上,沈清梨对沈小冬说道:“没有麻药,小冬,乡亲们,你们帮我按住它别让它乱动,我先把树杈拔出来。”
“好!”众人都知道情况,异口同声答应了。
通人性的老牛大约知道众人是在救它,尽管树杈被生生拔出来时,让它承受了极大的痛苦,它也只是在最开始时本能地挣扎了一下哞叫了一声,此后竟然连叫声都没有发出,一直强忍着。
沈清梨看着它肚子上的大窟窿,又见它如此忍耐,不由感叹道:“老牛真是了不起!”
老婆婆这时也把针线剪刀用火烤了后递过来,瞥见老黄牛的惨样忍不住连连掉眼泪,但脚下却没停下,老伴还没回来,她也得赶去给它找药。
黄牛的生命力很强悍,它也很幸运,那树杈子没有伤到它的内脏,沈清梨把它的伤口清理干净,用火简单给缝衣针消了毒,小心地给它缝合伤口,在这个过程中,老牛一直没有过份挣扎,尽管它疼得全身不停颤抖。
沈清梨给它缝好了伤口,老伯伯的药也找了回来。
三七粉内服,茅草根和艾草捣烂敷在伤口,这里没有纱布,只能用布条放在开水里煮一遍消毒,烘干了再缠在伤口上。
等弄完这一切,沈清梨额上也布满了汗水。
老牛一直很配合,就算那三七粉的味道并不好,它还是配合地咽了下去,比某些人还听话。
沈清梨洗干净手上的血水,欣慰地摸摸它的脑袋,对它说道:“阿牛啊,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以后要好好陪着老婆婆他们。”老牛似乎听懂了,对她眨了眨牛眼。
沈清梨又对一脸担忧的老夫妻俩说道:“你们俩不用担心,牛只要没伤到内脏就不会有事,这几天让它躺着好好养伤,但要注意不要压到伤口,可以在早上太阳不烈时晒会儿太阳,但伤口不能沾水,一天换一次药,布条洗过要用开水煮一会儿,晒干了才能用,多给它喂些清草和清水,它生命力这样强,我想不出三天它就能走了,但你需得阻止它做太激烈的运动。”
“多谢小娘子救我们家老牛一命。”老婆婆听她温言细语地交待,不知怎么,心底一阵阵发热,她忍不住含泪倾述道,“老身两口膝下没有儿女,全靠这老牛帮我们耕田犁地,托运粮食,如果它死了,剩下我们老两口一把老骨头,锄头都拿不稳,不知道要怎么活啊。”
她越想越难过,对沈清梨就越发感激,扶着桌子就想给她跪下磕头了:“小娘子,老身多谢你救了它。”还好沈清梨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她,吓得都快语无论次了,“老婆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年纪轻轻的,可不敢受您如此大礼!”
“就是,你这老婆子就是爱乱来,小娘子好心救我们的牛,你可别害了她。”老伯伯在旁边数落自家老太婆,他颤着手伸到衣服里摸了摸,却只摸到几个铜板,面带羞愧地说对沈清梨说道,“小娘子,你这诊费要多少银钱?”
沈清梨将东西都收回箱子里,见他一脸为难,摆着说道:“老伯伯,今日我不收诊费,你且放心吧。”
“那,那怎么行!”老伯伯一辈子靠着这头老黄牛养活自己和妻子,就是一个要强的人,绝不肯占人便宜,涨红着脸说道,“老身虽然穷,但不至于看病不给钱,小娘子你不收,就是看不起老身!”
“是啊小娘子,你就收下吧。”老婆婆一把抓住她的手,把家中仅有的几文钱硬往她手中塞。
“小娘子,张伯是我们村的人,以后我们都会帮着他们干些活的,不至于让他们风餐露宿,这钱你就收下吧。”来帮忙的人也在旁边帮腔,在乡下人心中最敬佩的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儿,最敬佩的一是教书的先生,二是给人看病的大夫,兽医也在其列。
沈清梨知道自己今日不收怕是走不出去了,略一思索,便从老婆婆手中拿了一枚铜板,笑着对所有人说道:“那我就收一枚铜板,今日所有人家中有牲口需要看病的,我都只收一枚铜板。”
“好好!”所有人都对这个结局很满意,用力鼓掌,夸赞道,“小娘子好仁义!我们三平村的人多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