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祈福

作者:鹤水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夜无梦。


    第二日一早绛雪便早早叫醒了崔玉窈:“小姐,该起了,夫人特意又拨了一个善于梳妆的丫鬟来为小姐装扮。”


    崔玉窈睡好了,听到讨厌的人脾气便也温和了许多。洗漱好将丫鬟唤进来。


    丫鬟长着一张圆圆脸,行过礼开口道:“奴婢春桃,为小姐梳妆。”


    崔玉窈点头在妆台前坐好。


    春桃确实有一双巧手,用犀角梳把崔玉窈如瀑的乌发梳理好,分缕缠绕堆叠。


    只一会儿就给崔玉窈绾好一个如流云堆叠的云岫髻。


    又沾了些茉莉花水,把碎发抿好。


    铜镜里,崔玉窈乌发雪肤,翦水秋瞳,这一打扮确实出挑。


    “小姐这般好相貌,不用多做妆饰,这样便刚刚好。”春桃把一支白玉荷莲纹发簪插在发髻间。


    “小姐,夫人着人来问收拾好了没,让赶紧过去呢,马车已经齐备了。”绛雪走进来道。


    看到崔玉窈梳妆好的样子感叹道:“以前在庄子上委屈小姐了,今日小姐可真好看。”


    “走吧。”崔玉窈笑了笑,不装饰一番怎么卖个好价钱呢。只是这一世,不能如他们的愿了。


    —-


    春和景明,南台寺游人如织。


    下了马车,崔玉沁扶着陈夫人,崔玉窈略落后一步跟在后面。


    丫鬟们也紧跟着走在两边。


    因着正是踏青的时节,大殿里进香的游人很是不少。


    殿内在香火的熏染下显得有些许朦胧。


    日光透过格扇窗洒在佛像低垂的眼睑上。


    金身佛像端坐于莲台之上,似在悲悯俯瞰众生。


    “或许我能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也是神佛怜悯呢?”崔玉窈心中想着,跪坐在蒲团上,手持三炷香虔诚地拜了三下。


    起身后,陈夫人又难免遇到旧识,和一个同来进香的贵妇人交谈起来。


    不免又拉过崔玉窈介绍:“这是我家的小女儿,之前身子弱,便在家里别苑调养了几年。


    如今也大了,我操心着她的一件大事,真是不省心啊。”


    贵妇人打量了崔玉窈一番,感叹道:“怪不得以前不曾听过,也未在宴会见过,原来是这个缘故。


    出落地这般好看,你还愁什么呢?依我说,也是该领着出去见见人了,到时候不愁没有好人家来求娶。”


    陈夫人掩着嘴笑了:“那就承你吉言了。”


    又遇到一两个夫人,寒暄介绍过后,陈夫人这才让小沙弥领着去禅房歇息。


    去禅房需要沿着山路往上走,进了二层山门方到。


    摆斋饭的空当,陈夫人叫来小沙弥:“你们住持怎么今日也不见,我给我们老夫人抄了佛经,还得你们住持供在佛前满七七四十九日。”


    小沙弥双手合十行了一个礼,道:“住持他老人家这几日都在坐禅修行,是不得空的。夫人放心,这佛经交于我便可,一定转达。”


    陈夫人知道因着前些年老太爷病逝,崔府后力难以为继。


    老爷只是个六品闲职,唯一的儿子二十多了还没谋上个一官半职。


    家里还有个小叔子却也远在穷山恶水的外任上,京城的事插不上半句话,还反倒要靠做哥哥的。


    如今崔府的体面全靠着老夫人的四品诰命维持着。就这么着,崔府也是门庭冷落、无人无津。


    老夫人这些年身体不好,要不了几年一去,崔家连住了这么多年的祖宅都不够品制住了。


    这不,以前的时候来寺里进香,早有人在山门外迎候接待。


    近年却是连住持都见不上。陈夫人内心暗恨,心里骂这些人捧高踩低,面上却只能装作没事人。


    陈夫人递过佛经道:“住持有事便罢了,只是一会我还要听讲经,你们再随便让年轻的小比丘过来,我可要打出去了。”


    “不敢,不敢,夫人放心。”小沙弥笑着回道。


    等小沙弥一走,崔玉沁便忍不住开口:“母亲,你看这些人,一个个拜高踩低,老夫人还在呢!”


    陈夫人皱眉制止道:“出门在外,说话要注意,别整天冒冒失失的。用饭吧。”


    崔玉窈并不参与,吃了几口便放下筷子,装作不适的样子说:“母亲,女儿有些不适,要去更衣。”


    陈夫人一脸看不上的不耐烦,挥挥手道:“去吧,让丫鬟跟着别乱跑,这佛寺香火鼎盛不比乡下,别冲撞了贵人。”


    “是。”崔玉窈低眉顺眼应了,带着绛雪出了禅房。


    “小姐,可是饭菜不合口味?”绛雪问道。


    崔玉窈出来立马换了面色,只道:“有些事要办。”却并没有多解释什么。


    走出不远,崔玉窈看到一个清扫落叶的小沙弥,问道:“小师父,我若想为亡者供奉一盏长明灯,不知该往哪里走?”


    小沙弥双手合十行礼,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施主沿着这条小路往右走,远处两层高的那座禅堂就是了。”


    崔玉窈谢过后沿着蜿蜒的石阶而上,苍绿色苔痕斑驳地长在石板上,两旁古树浓荫蔽日。


    山风阵阵,天气倒是凉爽。伴着钟鸣鼓响走了半晌,终于看到前面的佛堂。


    崔玉窈重生病愈后,还是第一次走这么久的山路,微微有些气喘。


    绛雪要来扶,崔玉窈摆摆手,呼出一口气,自己走了进去。


    殿内正前方佛前供桌上摆着佛手,散发淡淡的清新香气。殿角的紫铜香炉升腾着丝丝缕缕的青烟。


    几个僧人在诵经,看到有香客进来,走上前问道:“阿弥陀佛,施主前来是要求签许愿,还是听经还愿?”


    “我来是想为我的母亲供奉一盏长明灯,”崔玉窈神色黯然,“她早些年病逝,我这个做女儿的想尽尽心意。”


    “自然可以,施主节哀。”僧人去一旁拿了笺纸,“施主还需写下亲人姓名和生辰。”


    “她……我不知母亲姓氏,生辰也无可考。只听说,人们都唤她丹桂。”崔玉窈鼻子发酸,拿起毛笔弯腰在纸上写下“丹桂”两个字。


    僧人接过笺纸,问道:“不知施主要先供奉几年?”


    “绛雪,还有多少钱?”崔玉窈问道。


    绛雪从荷包把碎银子都拿出来递过去,“这里就是所有的了。”


    “也足够供奉一年了,逝者已矣,施主还需珍重自身。”僧人劝慰道。


    “便这样吧,多谢师父,后面我会遣人来送每年的灯油钱。”崔玉窈收好情绪,双手合十。


    正要迈出禅堂时忽听得一个苍老的声音道:“我看施主是个有缘人,既然来了,施主何不求上一签?”


    两边顿时传来其他僧人吸气的声音,好似求个签是多么了不得的事。


    崔玉窈回过头,看到是刚才一直跪在蒲团上,须发皆白的一个僧人。


    刚才没注意,现在细看,这老僧人穿着袈裟,倒像是寺里的住持。


    “我们可没钱啦。”绛雪忙道,回府上不到二十天,积蓄已经一点不剩。加上府上众人的苛待,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过。


    “哈哈哈哈,”老僧人大笑道,“既然是有缘人,这一签自然不能谈论黄白之物,权且当贫僧送与施主的。”


    “那便多谢住持了。”崔玉窈依言走上前,拿过签筒。


    老僧人笑着点点头,认下了称呼。


    “小姐,你怎么知道的?”绛雪目光凝滞,耳语道:“刚才那个小沙弥还说住持这几日坐禅修行,连陈夫人都不得空见。”


    崔玉窈勾起嘴角,嗤笑一声,道:“那可能就是没有缘吧。”


    “贫僧见施主年纪轻轻,眉宇之间略有郁色,心中隐隐藏着戾气,奇怪了。”住持道。


    绛雪听到住持这么说,困惑地看向崔玉窈,她有时候也觉得崔玉窈自从回了京城后便不太一样了,不,或许是更早一些。


    那场风寒之后,绛雪总觉得小姐有些变了,待说哪里不一样,又无从说起。


    只是绛雪依旧没看出住持所说的戾气。


    崔玉窈开口道:“世家深闺的女儿们,也并不能事事如意。”


    一边轻轻摇晃了几下签筒,待要拿一个出来时,一支竹签“啪”的一声先行掉落在地。


    崔玉窈挟着手里刚拿出来的签,看向地面。


    住持伸手将地面的竹签捡起来,沉吟着说:“这便也是“缘”了,施主自己选的签,但晚了一步,便也做不得数了。”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①。”住持将签文念了出来。


    住持又看了一遍签文才道:“施主年纪轻轻……这签文竟有六亲缘浅,天年不遂之意。”


    “什么?!”绛雪失声叫道。


    “施主可否伸出手来,让贫僧一观。”住持问,一边又拿过刚才崔玉窈写的笺纸细看了一番。


    这字迹,力透纸背,收笔如刀锋裁就,有杀伐决断之气。


    崔玉窈倒是有些诧异,六亲缘浅还真是分毫不差,她生母早逝。


    主母和父亲又把她当做换取钱财权力的物件儿,甚至前世连绛雪都被她连累。


    上一世她离去时也就二十出头,天年不遂倒也没说错。


    崔玉窈伸出手掌。


    住持看了有片刻才又说:“不,贫僧现在倒是看不透了。


    施主掌心天纹断裂,这也应了签文,但横生一缕游丝,倒像是另有出路和机缘。”


    ①: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一会在山上会遇到某人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祈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