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4章 人无我有就是最好的安慰剂

作者:楼顶望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批火炮本应该在五月底前就交货的。


    不过李宽看过前几门样炮的实弹测试之后,提出来一些改进的想法,因此交货日期便延后了一个月。


    火炮的改进主要是把后部的传火孔改成了拉发火帽击发,以增加火炮击发时的安全性,减少雨水、风力对点火的影响,增加火炮击发时的可靠性。


    另一个重要的改进就是炮架,由原来的纯架退改成了弹簧阻尼加架退,以加快炮身击发后的复位速度和命中率,减少对船体的冲击。


    还有就是给何不求留足时间试验整理这款火炮的射表,改进瞄具标尺。


    一番改进下来,这些火炮终于有了几分正经火炮的影子,不再像是原始火炮那样粗糙。


    某个啥都不懂的小老头说过,武器的颜值就是战斗力。


    改进过的火炮看着很顺眼,炮架和炮管的比例很是协调,让人赏心悦目。


    不过李宽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火炮好不好看不是他在意的,能不能达到预想的使用效果和破坏力才是。


    “开始测试吧!”


    李宽来到壕沟里的观察哨,举起望远镜。


    试验的程序和实际战斗不一样。


    护卫们要先用双倍最大装药测试炮管的强度,随后才是各级装药的试射。


    李宽要求这款火炮上舰前每门都要经过至少十发全装药试射不出问题,击发机构的故障率不得高于百分之五,点火成功率不得低于百分之九十。


    这种宽松的指标要求放到后世,根本没眼看,这种标准的武器根本不可能出厂装备部队。


    但是在大唐,作为第一批正式投入使用的重火力,这样的指标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其他人有火炮可用。


    为了安全,这么多火炮也不可能同时测试。


    何不求要求间隔测试,不太符合李宽的要求。


    “殿下,这些火炮出厂前都已经做过相关的承压试验了,安全性没问题,这次验收测试主要是让护卫们练练手,向殿下展示一下这些炮的操作和威力。


    一门一门的测试太耽误时间了。”


    李宽想了想,认可了他的说法。


    护卫们两人一组,交替步骤进行装填作业。


    一人先装发射药包,一人用推杆将药包推到药室当中,随即再装入炮弹,推实。


    最后是推弹药的护卫把火帽扣在传火孔上,推弹药的护卫给击发装置上挂绳,二人后退藏入炮位斜后方的伞兵坑中,拉绳,击发。


    这种人力配置看起来很不合理,一个炮至少有三个人才能高效完成整个装填、瞄准、激发、复位、再装填的流程。


    不过这只是八倍径四十七毫米的小炮,炮身重量一百二十公斤出头,复位时可以靠滑轮组省力。


    全装发射药加最重爆炸弹头,重量也只有四点一公斤,操作起来很轻松。


    而且因为采用的是分装弹药,发射药包包裹的丝绸会有高温残渣,发射速度想快都快不起来,两人炮组做测试已经足够了。


    未来上舰,炮组人数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的。


    “轰轰!”


    “轰轰!”


    测试开始,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把后山中栖息的一些小鸟惊的到处乱飞,飞速逃离试验场范围。


    白色烟雾升腾而起,试验场上的视野变得很差。


    炮击的动静不小,视野不佳,不过李宽却很有耐心。


    几轮试射后等烟雾散去,他才再次拿起望远镜,观看炮击的威力。


    前几轮炮击发射的都是实心弹,目标是三百米外的石头砌成的两米高、一米厚的石墙,石墙正面刷着大白,画着圆靶,轻易就能看到实心弹在墙上留下的痕迹。


    实心炮弹的杀伤效果看起来还不错,在墙上砸出了一个个的有六七公分深的弹坑,这说明同等威力下,实心炮弹在三百米的距离上完全可以击穿常见的船只。


    不过火炮的准确性有点差,校正的效果看起来并不好。


    才三百米,打出来的环数便惨不忍睹了。


    何不求解释道,“殿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护卫们对火炮的校准并不熟悉,而且火炮的炮管太短了,膛线长度自然短,炮弹出膛后的稳定性自然差。”


    “您当时给的指标要求,射程只要求有五百米,所以在设计时......”


    李宽抬手打断他的话,“不用说这些了,这只是一种给小型舰船使用的武器而已,造它的目的就是给你们练手,积累火炮的制造经验,造出来能用我就很满意了。”


    “海上也好,陆地上也罢,三百到五百米的杀伤距离目前就够用了。


    你们不用管军队怎么用,战术上的事情你不懂,我也不懂。”


    “试一下爆炸弹头的威力吧,那东西的威力应该也大不到哪里去。”


    李宽倒是想对火炮有很高的要求,但材料、加工能力和化工水平就摆在那里,有的用就不错了,他不能奢求更多。


    况且就这种四十七毫米的短管小炮成规模装备之后,完全有能力改变战争方式和结果。


    剩下的就是慢慢的积累,慢慢的提高,急不得的。


    何不求见他没有生气,心里舒出一口气。


    在制造这批小炮的过程中,他们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加工制造更大口径和倍径火炮的能力,但生产更大口径会面临老生常谈的问题。


    没人!


    没有足够的熟练技工,有更好的机床和材料,他们也造不出多少更大更强的武器。


    “换爆炸弹头!”


    测试继续进行。


    二十几只猪羊被拴在了距离石墙三到二十米的范围内,几十个木板制作的人形靶也被分散插在石墙附近。


    随着试验场上的白烟再次散去,李宽叫停了炮击试验,走出掩体,到石墙前仔细观察炮击效果。


    爆炸弹头的爆炸威力如同李宽预料的那样,不大,也就是比护卫们用的手榴弹大点。


    毕竟这种炮弹的装药量跟手榴弹差不多。


    不过因为炮弹弹体构型更匀称,爆炸时产生的破片更多,速度更快,杀伤效果要比手榴弹好的多。


    测量一下,炮弹的有效杀伤半径有五米左右,部分弹片在十五到二十米的距离依然可以给猪羊造成杀伤,嵌入到硬木板中。


    对于防护目标而言,这种威力完全够用了。


    李宽对四十七毫米火炮的性能和威力基本上是满意的。


    人无我有就是最好的安慰剂。


    但是他之前初见火炮时的兴奋感消失的无影无踪。


    何不求察觉到了他的情绪变化,说道,“殿下,相比四十七毫米短管炮,小人觉得您一定会对八十毫米迫击炮更加的满意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