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千里,龙隐于野......”
“阿耶这是不想让二郎回来了啊!”
李世民收到消息,有些不太高兴。
长孙皇后道,“金官不回来也好,他在江南,省得有人挑动他们兄弟争斗呢!”
“观音婢,你是在点我?”
“没有的事,我觉得金官那性子,并不太适合在长安待着。”
李世民低头思考良久,对殿外的王存道,“给楚王发电,朕给未出世的两个孙辈赐名李云鸿、李云鹏,朕望孙辈如鸿如鹏,乘风而起。”
“另起中旨,朕以皇室千百年计,延绵子孙,除太子与楚王二府,朕之子孙皆遵‘山海升腾,寰宇震兴’八字为指名,世代交替,永无穷匮!”
王存应声而去。
“二哥,你有必要如此吗?”
长孙皇后觉得李世民此举有些小家子气了。
太上皇给楚王一脉排字辈“云梦千里,龙隐于野”,你就给所有皇孙辈排“山海升腾,寰宇震兴”,不只是要阻断太上皇给其他皇子排字辈的可能,还要在气势上压太上皇一头。
太上皇都被你关起来当了十年老宅男了,你还有必要如此与之争锋?
这种莫名的胜负欲真是幼稚!
李世民横眉道,“当然有必要,这叫大争,争的不只是权力,还有威望!”
“懒得与你说,我去看看小兕子,她这几日胃口不好。
不跟说了,你自己在这里争吧!”
李世民独自坐在柔软的小牛皮沙发上,望着长孙皇后离去的方向,发起呆来。
李渊这边听说皇帝搞了个“山海升腾,寰宇震兴”的字辈,立刻对万太妃说,“看到没有,皇帝宽广的胸襟容不下我们的。”
“你还是趁早打消去岳州的念头,陪我这个老头子安稳的熬日子吧。”
万太妃情绪很是低落,默默地抹起眼泪来。
李渊安慰她道,“我听说金官有种叫照相机的东西,可以把人物和景象真实的记录下来。”
“我让人传话给高明,让金官把他一家子的影像送到长安来,你去不了岳州,但看看孙辈们的样子还是可以的。”
万太妃抽咽道,“影像再真也不是真人,就像金官之前送来的素描画像,勾的人心酸......”
相比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争斗,太子、魏王和梁王等皇子对此的反应就平淡的多。
当然,皇帝给他们的子女排字辈也算是一件大事,是个不错的表现机会。
可惜太子的子女不排字辈,李愔等人还没孩子,李恪远在蜀中,唯一能利用这次机会积极表现的就只剩下了魏王李泰。
不过李泰似乎没有多少自觉,还是在李承乾的提点下才有行动。
皇帝的中旨下达的第二天,李泰就跑到宗正寺,把自己的几个子女的名字全给改了。
随后,便有人在朝堂上对魏王的“仁孝之举”大肆鼓吹起来。
李老二一高兴,就把魏王宫中骑马的特权升级成了宫中乘车,还算顺带着在朝会上对魏王大加赞赏。
李泰在朝会上对着皇帝连放彩虹屁,惹的太子全程黑脸。
太子党见魏王如此得意,立即有人跳出来,指责魏王御下不严,纵容家奴横行霸道,魏王借编撰地理志为由,大肆搜刮地方云云。
手下对完线,太子和魏王亲自下场。
兄弟俩相互揭短,丝毫不相让,主打一个互相伤害。
皇帝被他们吵的头大如斗,拂袖而去。
朝臣们看着太子和魏王的冲突日渐增多,与二人私下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多......
李宽在朝堂之外很有几分遗世独立的感觉。
看着朝堂上的尔虞我诈,老李和老老李延续了十几年的互相伤害,李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趣。
老老李给他的告诫他也当做没有听到,只是给长安寄去几张自己的全家福和岳州都督府各地的风景照,便没了什么动静,连日常发电文怼老头子的兴趣都淡了很多。
除了几次发报讨论北方盐铁基地的建设问题,几乎不再主动发报了。
李云出生后,李宽干脆都不去授课了,整日里围着老婆孩子转悠。
小孩子长得真的很快。
李云二十天的时候,已经“初具人形”,额头上的皱纹消失,脸蛋儿变得胖乎乎的,添了几分可爱。
李宽和席小妹看着儿子一天一个样,越看越是喜欢。
李云满月时更不得了,小家伙第一次洗澡,擦干后穿上红肚兜,像是个年画娃娃似的。
白白胖胖,眉宇间有了几分席小妹的模样,小嘴巴一撅,据李洵说,跟小时候的李宽几乎一模一样。
李宽和席小妹也从新手爸妈慢慢变成了合格的父母,给孩子换尿布、把尿、拍嗝等等技能点全点出来了。
李宽是夜猫子,简直是天生的带娃圣体。
他原本是请了奶妈的,不过席小妹奶水好,李宽夜里又不睡觉,奶妈上岗没几天便下岗了。
一个王爷亲自照顾月娃子,听起来就很小众。
李宽居然很享受这种忙乱,除了必要的时候请郝家嫂子帮下忙,只要他没睡,就一直守在孩子和席小妹身边。
席小妹见他对自己和孩子如此上心,满足之余,不得不提醒他,相里红也快生了,要他不能厚此薄彼,做到雨露均沾。
相里红的肚子已经很大了,预产期就在七月初。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李宽提前便做了准备,防止再出现着急忙慌的情况。
下岗没多久的奶妈提前上岗,各种要用的东西打包先送去了后山。
就在李宽一边照顾老婆,一边带孩子,日子过得散发着幸福的尿骚味的时候,何不求一个电话,便把他的心思给勾走了。
“殿下,鲸鱼号需要的武备已经全部准备妥当,您要不要亲自验收一下?”
面对这种好消息,李宽自然不会拒绝。
六月二十七,天刚蒙蒙亮,他便出现在了后山的武器试验场。
试验场中,二十门四十五毫米前装线膛炮被装在滑退炮架上一字排开。
五十多个护卫分成双人组,从试验场后方的壕沟里往外领炮弹和发射药,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
李宽来到一门炮前,拍拍坚实的炮身,听着炮管里传出的回响声,顿觉安全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