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2章 狗咬狗

作者:楼顶望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世民的前半生都在打恶仗。


    贞观十年的这次也不例外。


    没几个人看得懂他到底是如何在短短不到三个月之内将两大都护府建立起来,也没几个人知道这等功绩的实现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李世民这次的行动主打一个每一步都落在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


    连李宽也看不懂。


    不过他从李承乾那里得到消息,尉迟恭带领的五百精锐只有三分之一安然回到了长安。


    尉迟恭本人在河北受了重伤,伤势很严重,却是硬拖到了晋阳才接受治疗。


    朝廷此次出兵的规模只有不到两万,突厥各部出兵不到三万,总伤亡超过六千,官军的伤亡却不到一千。


    这样的伤亡率出乎李宽的预料。


    按照他的理解,这时候的军队伤亡一旦超过百分之二十,便约等于失去了战斗力,这还是精锐的唐军部队。


    如果是游牧部族的军队,伤亡超过百分之五六,可能就会原地崩溃。


    可突厥各部的伤亡率却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这些突厥部族军队不仅没有崩溃,甚至愿意继续甘当大唐的前锋,帮大唐开疆拓土。


    要知道,当初大唐攻打东突厥的时候,这些突厥部族都是一触即溃的。


    这一点上,李宽就更看不懂了。


    翻遍了资料,他只能将这种现象归功于老头子的超强的个人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收买人心的手段。


    当然,他更愿意相信,突厥部族还没有形成稳固完善的民族观念,让老头子有了收服他们的机会。


    总的来说,在李宽看来,发生在大唐北方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是一场老头子利用薛延陀内乱进行的一场低成本的极限操作。


    总结一下就是,李世民很牛逼,真的很牛逼。


    反正让他去面对北方纷繁复杂的局势,他只会用一种叫做“平推”的方式解决问题,远远做不到如李世民这般的丝滑、安静又出人意料。


    就像是他对吉州叛乱的处理。


    为了对付一个除了面积够大,其他啥啥都不行的吉州,他动用的力量和资源便超过了整个吉州拥有的力量和资源。


    主打的就是一个稳字。


    不到半月,整个吉州就按照他的计划彻底清理了一遍。


    存在了几百年的土客之争在吉州消失了。


    “听劝”的山民下山,打散安置,分田分地。


    “不听劝”的山民,敢对官军动刀子的那些,不见了,被裹挟的到岳州都督府下属的矿场、农场劳教去了。


    吉州的土官成为历史,连带着整个吉州的官员都进了大狱,等着朝廷处置。


    当地的豪族乡绅豪商一个没跑了,该抄家的抄家,该坐牢的坐牢,该砍头的砍头,公审进行的十分顺利。


    全州不到五万的人口全部被打散,进行了异地安置。


    吉州州府掌握了全州八成以上的土地和矿产,穷得连老鼠都没有几只的州县府库纷纷爆仓。


    剩下的就是整理州县的人口、田亩、积压案件、账目等细致的工作了,没有个三两个月做不完的。


    李宽审问了带头闹事的几个世家人和一些参与者,得到的结论让他哭笑不得的同时又觉得无比气愤。


    让他哭笑不得的是,所谓世家人故意针对他,和老头子给他挖坑的事情根本不存在。


    甚至可以说,所谓的吉州叛乱跟吉州都没有多少关系。


    按照王宏升、崔博文和崔献贺的说法,他们根本就没想过来找楚王的麻烦。


    他们之所以在吉州招兵买马,是为了对付饶州的几个豪族。


    自幕阜山之战后,江南的世家人都接到了家族通知,不要跟楚王发生主动冲突。


    岳州都督府最近一年在江南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世家人却是伸不进手,不得已,他们只能对江南道本地的一些豪族下手,来弥补跟楚王争斗过程中造成的巨大损失。


    其中最为迫切的就是连续大出血的琅琊王氏。


    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的江南支脉在王龟年的撺掇下,把目标放到了富得流油的饶州身上。


    他们通过朝堂上的关系,先后搞掉了贵溪令和弋阳令,换上了他们的人,还收买了余水巡检,想要把饶州最富庶的两个县吃下。


    但当地以贵溪孙家为首的几大地方豪族也不是吃素的。


    他们在朝堂上玩不过三大门阀,却是可以利用在本地上百年经营的关系网和影响力,硬刚三大门阀。


    地方豪族做事可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也更容易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他们拒绝了三大门阀的联姻要求,不想自己的利益被蚕食,更不想几大门阀进入他们的势力范围。


    这种情况也就是在江南和其他偏远地区会出现,在江北,地方豪族和小士族巴不得攀上五姓七望这种超级大腿呢!


    三家见这些地方上的豪强油盐不进,就决定跟李宽学习,来一次物理销号,震慑一下这些土包子。


    他们选择刺杀孙家的当家人孙万和。


    奈何江南道的地方豪族们早就让李宽当初那种完全不讲武德的无差别刺杀搞怕了,防备手段全面升级。


    这就导致了刺杀行动的失败,而且刺客还被抓了现行。


    孙家人立刻还以颜色,让新任的贵溪令“患病暴毙”了。


    双方就此开始明火执仗的冲突,很快便上升为大规模的械斗。


    强龙不压地头蛇,真动起手来,三家支脉根本不是那些坐地虎的对手,只能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调集人手。


    好巧不巧,李孝恭正在江淮地区整顿军务、新建荣军农场,张士贵也在筹建淮北都督府,大批官军进入江淮地区,江淮地区的形势变的很微妙,世家人根本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往江南大量增派人手。


    三家支脉没办法,便把目标放到了三不管的吉州来,在这里招募山民、盗匪,准备杀回饶州,一举解决掉当地的几家豪族。


    他们要尽可能掩人耳目,便很大胆的借道袁州,想要走高安,通过锦江进入鄱阳水系,从背后掏了孙家。


    只是他们小看了袁州的警备水平,他们赶到渝水下游,便被在此巡防的狄知逊撞了个正着,让袁州营的府兵和农场青壮给堵在了新渝东南。


    之后的事情就是马周和何良师以为他们是来搞楚王的,楚王以霹雳手段把他们包了饺子,顺带着把吉州给清理了一遍。


    巧合让人无语,但是世家人这种完全无视朝廷存在的行事方式也触动了李宽的底线。


    但是这种事情他又管不到,只能把这些世家人卖了了事。


    很多时候,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李宽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赶紧从吉州脱身,而不是去管几百里外的狗咬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