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0章 清明等待

作者: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暮春三月的江汉书院,浸润在一场细密如愁的雨幕中。休沐在家的秦思齐临窗而坐,面前摊开的《大学衍义》墨字如蚁,却一个字也未能爬进心里。


    心思早已飞在恩施远山深处那片薄雾笼罩的茶园上。玉露茶,一年只得清明前后这短短几日的天时地利,叶片初展,承露而采,其色青碧如玉,其香清冽如泉,价值最高。


    这茶,是他与赵府赵老爷的赌约,义学所在!是能让乡亲孩子们得到跨越阶级的机会。


    这命脉此刻却系于族中那些叔伯一念之间。他们会不会……秦思齐闭了闭眼。


    午后,天空放晴,阳光穿透薄云,将湿漉漉的庭院晒得暖意融融。秦思齐和母亲祭拜完父亲,院门外便传来清朗的笑语:“思齐!可在家里?”


    是赵明远。步履轻快地迈过门槛,“伯母安好!”


    先向秦母行了个礼,才转向秦思齐:“我爹从苏州府请来了一位极擅笛乐的大师,名唤云间客,要在府中小住几日,指点技艺。想着思齐你也习笛,爹特意让我来请,邀你同去小住几日,正好一起聆听大师教诲!”他兴致勃勃,语速也快,显然对这安排极为期待。


    秦思齐微微一怔,赵府?此时去赵府?清明已过,按约定,族里该将新制的玉露茶送到赵府验看交割了!


    秦思齐下意识地看向母亲,母亲却已喜上眉梢,忙不迭地放下手中的活计道:“去!自然要去!难得赵老爷和明远这般想着思齐,这是思齐的造化!跟着大师学正经本事,比闷在家里强百倍!”她一边说着,一边已风风火火地转身往屋里走,“娘这就给你收拾几件换洗衣裳去!”


    赵明远看着秦母的背影,笑着对秦思齐低声道:“我爹可说了,你心思静,悟性好,听听这笛音,定有裨益。大师脾气有些古怪,但技艺真是神乎其神!”他语气热切,显然对这位云间客推崇备至。


    秦思齐想说些什么,终究没能出口。只能点头道:“好。多谢明远,有劳赵世伯费心。”


    母亲很快收拾好包袱出来,递到秦思齐手中。


    辞别母亲,秦思齐跟着赵明远去到赵府。门房恭敬地迎入。甫一踏过高高的门槛。


    赵明远引着秦思齐,沿着左侧的游廊向内走去。刚转过一道月亮门,一个沉稳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明远,思齐贤侄到了?”


    赵明远回复着父亲的话,通过对话得知。赵老爷身后半步,跟着那位笛乐大师云间客。老者身形清瘦,双手拢袖,神情淡漠,只微微抬眼看天,似在聆听风声。


    秦思齐连忙上前深深一揖:“晚辈秦思齐,拜见赵世伯,拜见云先生。”姿态恭敬。


    赵万财目光停在秦思齐,温和道:“不必多礼。云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明远,带思齐去西厢客房安顿。稍后花厅备了清茶,请云先生品鉴指教。”


    赵府的时光,于秦思齐而言,漫长而煎熬。被安置在西厢一处清幽雅致的客房,推开雕花木窗,正对着一个小巧玲珑的荷塘。有几尾红鲤在清澈的水中悠游。这本是极好的景致,却丝毫入不了秦思齐的眼。


    云间客大师的笛音确实超凡脱俗。第一日在花厅,他取出一支通体乌亮、触手温润的紫竹长笛。笛声初起,如清泉滴落幽谷,泠泠作响,瞬间涤荡了厅内所有尘嚣。


    继而音色流转,时而如春风拂过新柳,温柔缱绻;时而如孤雁掠过寒潭,凄清寥远;待到高亢处,又如金戈铁马,气贯长虹,直透云霄。赵明远听得如痴如醉,手指在膝上无意识地随着旋律轻点。赵万财阖目静听,手指在紫檀椅扶手上轻轻打着拍子,神色怡然。


    秦思齐端坐在下首,努力凝神去听。那笛音的确是天籁,丝丝缕缕钻入耳中,他听着那描绘山间云雾的乐段,眼前浮现的却是后山老茶树,族人们采摘的身影,他们的手,可曾沾染了私心?


    第二日午后,云间客兴致颇高,在临水的敞轩中即兴吹奏了一曲《大清歌》。笛声以北方山川风光为主题,表现出北方宽广壮美的自然风光。曲调深沉、旋律优美。赵明远忍不住击节赞叹。


    第三日清晨,赵明远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慵懒从身后传来:“思齐,起这么早?看这天色,怕是要落雨了。也好,雨中听笛,别有一番韵味。云先生昨日说,今日要吹一曲《潇湘水云》,正应此景。”


    秦思齐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明远早。是啊。”他心中苦涩,潇湘水云,烟波浩渺,愁绪满怀,倒真应了他此刻的心境。


    早膳食不知味,笛课更是心不在焉。云间客吹奏《潇湘水云》时,那笛音中的苍茫水汽与迷离烟云,几乎要将秦思齐溺毙其中。他感觉自已就像那曲中一叶无依的扁舟,在族亲的信义与私利的惊涛骇浪中飘摇,随时可能倾覆。


    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伴随着门房略带提高的通报声,清晰地穿透雨幕传来:“老爷,少爷!白湖村的村长茂山老爷和秦大安老爷到了,带着茶叶!”


    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