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浅浅露一手

作者:放羊小星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8月。


    一个叫夏宇的十八岁演员轰动一时。


    十八岁的威尼斯影帝,前途无量!


    不过。


    在滚圈还有一件更重要的是,科特·柯本死了!


    4月份的消息,漂洋过海终于传开,然后,各种记念柯本的歌曲、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还有人找到李杰,想让他一起出一张合辑。


    毕竟,这位是国内玩垃圾摇滚,玩的最好的一位,但,李杰懒得搭理那些乱七八糟的邀请。


    很多活动、合辑的动机都没那么纯洁。


    摇滚圈突出一个乱,一个烂。


    无法无天。


    何永之前其实是大地唱片的签约艺人,专辑钱花了,也录好了,但他觉得不行。


    带着两把斧子就上门找刘卓晖要母带。


    不准发!


    钱花了?


    那不管我的事。


    爱找谁找谁。


    一句不满意,直接把母带抢了回来,接着才跟魔岩唱片签约。


    刘卓晖那边只能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还能咋办?


    忍着呗。


    人家是地头蛇,就当是交了保护费,也因为这件事,大地唱片才转向做民谣合辑。


    东边不亮西边亮,校园民谣1发布后,出乎意料的火,这也让刘卓晖更加笃定,不做摇滚。


    那帮人太流氓。


    “抱歉。”


    听着相同的话,一头长发的许威带着小样走出了大地唱片。


    又一家唱片公司拒绝了他。


    半个月前,飞乐队解散,他的梦,碎了。


    飞乐队解散跟柯本之死还有点关系,他们一群人都非常喜欢grunge,他们虽然没有见过涅槃乐队。


    但涅槃是他们的精神教父。


    现在,教父都死了,还玩什么摇滚?


    解散!


    解散!


    那几天,近乎绝望的许威灵感爆棚,一连写下《青鸟》、《两天》两首歌。


    然后。


    他又在朋友的提醒下来到燕京。


    这边机会更多。


    从去年到今年,一张《丑奴儿》,一张《赤裸裸》,前者在圈内轰动一时,后者在全国范围流行一时。


    一个赚足了口碑,另一张赚足了市场。


    两张专辑都是他们长安人做的。


    所以。


    在那位朋友的建议下,他也来了燕京,他最先上门找的是魔岩唱片。


    毕竟,‘周利军’签在魔岩唱片。


    《丑奴儿》那张专辑,太踏马叼了,常听常新,半年前,许威在一个音乐发烧友那里又听了一遍。


    十几万组的音响系统,听了感受又不一样。


    好多细节。


    好多巧思。


    就他家里的录音机、千把块的音响,根本听不出那些东西。


    真踏马叼。


    如果能签约魔岩唱片,那就太棒了。


    然而。


    接待他的那位制作人,好像叫贾敏树,对方很直白的告诉他。


    你的音乐不错,但不够好,而且跟‘卡子’的风格冲突。


    另外一首《don''t cry baby》(执着)又太流行,不符合魔岩唱片的签约标准。


    随后。


    许威去了一家又一家唱片公司。


    汉唐、星蝶、天星、恒星、大地、燕京影音、京文音像,不论是国营、民营,还是合资、外资企业。


    全部都拒绝。


    有的嫌弃他形象不好,有人说他音乐风格太黑暗,有人觉得摇滚乐没前途。


    准确来说,也不是全部拒绝,有些唱片公司想让他转变风格,不要那么另类。


    但。


    许威怎么可能同意?


    他就要玩摇滚!玩垃圾摇滚!


    真签约失败,大不了退出江湖,他也要玩!


    不多时,许威带着demo来到圆山大酒店附近,这里是他面试的最后一家唱片公司。


    红星生产社。


    顺着指引他来到红星生产社门口,还没进门,他就听到一段熟悉的音乐。


    e, as you are,


    来吧,保持现在的样子


    as you were


    来吧,保持现在的样子


    as i want you to be


    就像我想要你做的


    as a friend, as a friend


    像个朋友,像个朋友……”


    e as you are》!


    这是涅槃的歌。


    一听到这段音乐,许威觉得自己这次会有收获,能听涅槃的歌,一定是懂音乐,懂垃圾摇滚的人。


    咚!


    咚!


    “谁啊?”


    看见门口站着,披着一头长发的许威,詹华意外道。


    “你是?”


    “你好,我是过来投稿的歌手。”


    “投稿?”


    “对。”


    另一边,李杰并不知道许威已经面试过魔岩唱片,贾敏树也没有跟他说。


    此时,他的新专辑已经进入录制阶段。


    相比于上一次,这次专辑录制的动静更大,毕竟,这次用到的乐器贼吉尔多。


    乐手都得找几十个人。


    过去这些天,他天天都在面试。


    央乐团、央芭、民族等等乐团的乐手,见了一批又一批。


    不好找。


    主要是因为有一些人一听是录制摇滚乐专辑,一个个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避之如虎。


    没办法。


    摇滚乐的名声就是这么‘烂’。


    在外人眼中,玩摇滚的≈黄毛、混混,飞叶子、滥交、酗酒、打架斗殴,甚至动刀,乃至动枪。


    而乐团不一样。


    不论是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那都是高雅的艺术。


    跟搞摇滚乐的混在一块,那不是玷污艺术嘛?


    哪怕给钱,很多人也不愿意。


    年纪越大的人,越固执,不得已,李杰只得放低一点要求,从年轻群体中去找。


    技术差点就差点。


    慢慢磨嘛。


    反正他不急,而且经费也够。


    前不久,贾敏树带着《无问》的谱子回了一趟宝岛,这张专辑的经费从50万,飙到了100万。


    不含mtv、宣传经费。


    100万的纯制作费用。


    100万可不是一笔小钱,如果算上后续的宣传等等乱七八糟的费用,整体费用要200万。


    多一点,300万也正常。


    虽然成本会从版税里扣,但版税不够,那就是赔本。


    找歌手?


    开什么玩笑。


    就像是投资一部电影,最后赔本,哪有找导演要钱的道理?


    除非是签了对赌协同,不然,谁踏马赔钱,天底下没有稳赚不赔的专辑,没有稳赚不赔的电影。


    其实。


    滚石愿意花那么多钱,一方面是因为《丑奴儿》赚足了口碑,另一方面也跟李杰平时的为人有关。


    ‘卡子’和很多摇滚歌手不一样。


    燕京这地界,混不吝很多。


    有些摇滚乐队俨然把唱片公司当成了提款机。


    专辑录制期间,那都要住在最好的五星级酒店,美其名曰要找灵感,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能找灵感。


    然后。


    吃喝什么全部走账,一顿饭吃掉几千、上万,吃也就罢了,还有打包带走的。


    张裴仁第一次跟唐朝乐队合作时,差不多就是这样。


    一张专辑花了三四百万。


    大部分钱都花在了专辑制作之外。


    李杰不一样。


    他没搞那些坑人的东西,哪怕是录歌期间,一天的餐费顶多四五百。


    人多才花四五百,人少两三百就够了。


    除了吃喝玩乐,有些乐队还会‘坑’制作费用,用dv拍mtv,几万块就够了,硬是报账2-30万。


    反正,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


    像李杰这样,只是不太好说话,其他方面规矩的人,屈指可数。


    是以。


    滚石内部愿意花钱,100万不够,再多点都行,他们更希望让‘卡子’去香江发展。


    就在前不久,‘卡子’写的那首《遗憾的心》火了。


    比李宗胜写的那首《领悟》还要火。


    如果不是近期正在专辑宣传期,辛小琪都打算专门跑一趟燕京,好好感谢感谢卡子。


    ……


    转眼。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李杰从崔建的演唱会回来之后,正式投入到新专辑录制。


    “卡子,下个月红磡演唱会,你去不去?”


    这天早上,贾敏树嗦着豆浆进了录音棚,眼看李杰露出疑惑,他跟着解释道。


    “不是让你上台,就是过去玩玩。”


    贾敏树呵呵一笑,一屁股坐到旁边的椅子上。


    “除了这事,辛小琪打算在香江请你吃顿饭,好好感谢你一下,对了,她还买了点礼物,再过几天应该能寄到。”


    “礼物?”


    李杰哑然道:“上次不是说了,不用送什么东西。”


    “哈哈,这你就不懂了吧。”


    贾敏树笑眯眯的说道:“你不在港台,不知道那边的竞争有多激烈,辛小琪86年就签约田园唱片出道。”


    “后来又去了福茂,但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这一次,你给她写的那首《遗憾的心》,一曲成名。”


    “老李给她写的那首《领悟》也火了,最近这段时间,她在港台红透半天边。”


    “所以,这礼物,你就安安心心的收着吧。”


    “对了,你给任闲齐写的那首《心太软》,下个月也要发了。”


    “哦。”


    李杰没把这个当回事,《心太软》是他偷懒,直接把96年的词曲掏了过来,不过,编曲他重新编了,稍微花了点心思。


    相比于心太软,《遗憾的心》是纯原创的一首歌,花的心思更多一点。


    火,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眼下华语乐坛就流行这些情情爱爱的芭乐情歌,不止现在流行,二十年后还是那么流行。


    “乐器呢,到了没?”


    “快了,月底之前一定到。”


    不一会儿,录音棚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位乐手,眼看都开始录制,李杰也没提起到底去不去香江,贾敏树已经明白了。


    有时候,不回答也是一种回答。


    也罢。


    老贾没把这件事当回事。


    毕竟,他和辛小琪关系一般,提一嘴只是顺口。


    三天后。


    乐器没有到,辛小琪寄的快递先到了。


    整整几大箱子。


    尿不湿买了一大堆,还有一些小孩子穿的衣服、玩具。


    回到家里,看见满地的东西,李杰还没开口,毛毛先说了。


    “卡子,这是邮政下午送来的,是从宝岛那边寄来的东西。”


    毛毛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意外。


    “你这买的也太多了。”


    “不是买的,别人送的。”


    “啊?送的?”


    “嗯,我之前给一个歌手写了首歌,她唱火了,然后她带话说买了点东西过来。”


    “我算了下,这些东西怕是小两万。”


    这些婴儿用品跟家里用的差不多,毛毛知道价格。


    “这是不是太贵重了,回头咱们把钱给他。”


    “嗯,我回头看看。”


    说是给钱,李杰估摸着辛小琪不会收。


    旋即。


    两人把东西分门别类的收拾好,那些尿不湿被放到了储藏着,衣服放进了洗衣机。


    玩具什么的,暂时也放着。


    孩子太小,刚刚学会爬,很多玩具都用不到。


    不过。


    辛小琪送的东西确实送到了李杰的心坎里,回头有空再给她写一两首歌。


    写歌也是有版税的。


    虽然没有自己发专辑多,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而且,李杰写的都是精品。


    爆款歌曲的版税远比普通歌曲要高。


    有个几十首歌打底,什么都不干,仅凭版税收入就能吃一辈子。


    是的。


    吃一辈子。


    歌手开演唱会、商演唱歌,也需要支付版税。


    商演的话,行情差一点,一场几百、上千不等,演唱会的收入要高一点,它是按照门票收入*5%/x计算。


    一场一万人,平均票价200块的演唱会,如果歌手唱25首歌,一首歌的著作权费用是4000块。


    唱一次,付一次。


    在版税这一块,港台那边比较规范,该付的钱,不会打折扣,毕竟,这些东西都是要报税的。


    哪怕李杰不监督,也会有人帮他查。


    再者说。


    正规的大型唱片公司,不会在这种事上搞鬼,不存在唱了歌不付钱。


    真这么干,以后谁踏马给唱片公司写歌?


    一个不尊重创作者的唱片公司,行业协会会教他们做人。


    除了歌手本人唱,如果有什么节目采样,那也需要支付相应的版税收入。


    包括广播台播放歌曲也需要支付版税。


    播一次虽然只有几毛钱,但积少成多,收益也很可观,以《遗憾的心》为例,宝岛地区广播台一个月的公开表演权版税怎么也得有三四百。


    香江那边也差不多。


    如果再算上其他华语地区的电台,广播台渠道一个月版税毛估估有个大几百,上千块。


    所以。


    写歌其实是一门不错的生意,既不用自己抛头露面,又能赚钱,同时,也不会违背‘任务要求’。


    反正在任务完成之前,李杰不会发摇滚之外的专辑。


    挣钱就靠流行歌曲的版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