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72章 庙号之争

作者:不问岁月任风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次日卯时,天光未明。


    三月的晨风裹挟着御花园里新开的杏花香,拂过金銮殿前汉白玉雕琢的盘龙柱。


    檐角悬着的铜铃在风中轻响,与殿外汇聚的朝臣们压低的议论声混作一处。


    吏部侍郎吴明哲拢着象牙笏板,忽觉肩头一沉。


    转头见是户部主事赵汝成,正捻着花白胡须低声道:“周大人可曾听闻?今日早朝要议先帝庙号。”


    他说话时呵出的白气在晨雾中散开,眼角皱纹里藏着几分探究。


    “此事本该礼部拟定……”吴明哲话音未落,忽被一阵清脆的玉佩相击声打断。


    只见礼部尚书邓弘文身着绛紫官袍踏过丹墀,胸前补子上金线绣的孔雀在宫灯下熠熠生辉。


    身后跟着的六名礼部官员如同众星拱月,腰间青玉组佩随着步伐发出整齐的脆响。


    一名武将忽然冷笑:“邓大人好大阵仗。”


    他铁甲未卸,甲叶上还沾着昨夜巡营时的露水。


    这话引得武将队列里传出几声嗤笑,文官们却纷纷向邓弘文行礼。


    晨雾中顿时形成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


    “吉时已至!”司礼监掌印太监张德全的尖嗓刺破晨霭。


    朱漆殿门在嘎吱声中洞开,露出里面鎏金蟠龙藻井。


    群臣整冠肃立,鱼贯而入时,兵部尚书冯安国故意看了一眼邓弘文,见对方并无异色,只能苦笑着摇摇头。


    他手下这些武将,一个个都是莽夫,不懂得尊重文臣。


    “陛下驾到!”


    随着净鞭三响,楚宁踏着辰时的第一缕阳光自偏殿而来。


    十二旒白玉珠在额前轻晃,玄色龙袍上金丝暗纹随着步伐若隐若现。


    年轻帝王在龙椅上坐定,指尖划过扶手上狰狞的龙首,目光扫过殿下躬身的人群。


    “参见陛下!”


    山呼声中,他唇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今日只议一事。”


    声音不重,却震得檐角铜铃都静了下来:“先帝尊号。”


    殿中顿时响起窸窣的衣料摩擦声。


    礼部给事中们捧着历代《谥法考》的竹简小跑入殿,卷轴展开时扬起细小的尘埃,在透过雕花窗棂的阳光里飞舞。


    邓弘文率先出列,笏板上密麻麻写满小楷:“臣以为当谥文宗。”


    他说话时三缕长须无风自动:“先帝修订《永徽律疏》,重视文臣,当得起这个文字。”


    身后立刻有七八名翰林学士附和,青玉笏板举得像一片竹林。


    “荒谬!”户部尚书刘守仁突然出声。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这位掌管天下钱粮的老臣声音洪亮,震得群臣纷纷转头看去:


    “先帝减赋税、开漕运,该当宣宗!”


    他从袖中甩出一卷黄册,落地展开竟是丈余长的《税赋蠲免录》。


    争论间,吏部尚书吕修文主动站出班列,白胖脸上堆起笑纹:“二位大人且慢。”


    他弯腰时腰间金鱼袋几乎垂地:“先帝在位三十载,赈灾二十七次,当为仁宗。”


    话音未落,刑部尚书凌浩然突然将眼睛一眯,主动来到众人身前。


    “高宗!”这位执掌刑狱的冷面尚书吐出两个字。


    刑部几位主事纷纷说道:“先帝赦免过许多犯人,应该称高宗。”


    殿中温度骤然升高。


    香炉青烟扭曲成狰狞的形状,武将队列里突然爆发出铠甲碰撞声。


    兵部尚书冯安国大步出列,脸色凝重道:“末将以为……”


    他虎目扫过文官队:“该称玄宗!”


    “哗啦”一声,十余名将领同时单膝跪地,铁甲映着晨光像突然出现的银山。


    “末将等以为应该称先帝为玄宗!”


    争论渐趋白热化。


    主张“文宗”的翰林院学士们引经据典,《尚书》《春秋》的竹简在殿中堆成小山。


    支持“宣宗”的户部官员则不断抛出粮仓账簿,泛黄的纸页雪片般飞舞。


    楚宁忽然抬手。


    这个动作让原本还在激烈讨论的群臣纷纷停止,他们知道此事最终还是皇帝做主。


    “凌爱卿。”帝王的声音带着玩味:“你方才说高宗?”


    凌浩然铁尺般的腰杆又挺直三分:“先帝晚年废黜酷刑三十一项,此乃德覆万物曰。”


    虽然他支持楚宁登基称帝,但和先帝的关系也不错,如今先帝离去,他自然想为对方争取不错的尊称。


    殿外忽起大风。


    楚宁深深看了凌浩然一眼,随后看向冯安国,轻声道:“冯将军可知玄字何解?”


    冯安国一怔,武将们面面相觑,这玄宗他们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可陛下如此询问,莫非是对这个尊称不满意?


    文官队列里不知谁小声嘀咕:“黑色也有幽远难测之意。”


    “陛下!”


    邓弘文突然扑跪向前,正色道:“《谥法》有云:经纬天地曰文宗。”


    “不行!”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刘守仁竟态度强硬,阴沉着脸盯着邓弘文沉声道:“先帝永徽十年漕运改制……”


    吕修文皱眉沉声道:“刘大人,先帝不单单只有这点功劳,应该选取功劳最大的来取尊号。”


    “没错!”有人附和道:“应该选取先帝最大的功劳来定尊号。”


    “诸位不必争了。”


    楚忽然摩挲着龙首扶手上那颗明亮的琉璃眼:“既然你们觉得应该按照最大的功劳来定尊号,那就不应该是浮于表面的功绩。”


    “不知诸位觉得,先帝最大的功劳是什么?”


    众人闻言顿时一愣,各自看向对方。


    先帝各方面都有功劳,但要说最大的功劳,他们一时间竟还真说不出来。


    一时间,现场群臣纷纷愣在了原地。


    “你们不知道,那朕来说!”


    楚宁双手负背,眼神扫视群臣,朗声道:“先帝最大的功劳就是生出了朕!”


    “若是没有先帝,哪里来的朕?”


    这句话让众人直接傻眼了?


    这也能算是功劳?


    若这话不是皇帝亲口说出来的,他们甚至会直接骂人。


    先帝那么多功劳你不说,光说这种事?


    陛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拟旨。”


    楚宁的声音惊得众人纷纷抬头看去:“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


    众人微微一愣,随后躬身施礼:“臣等领命!”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