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71章 不同寻常的线索

作者:不问岁月任风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次日,皇宫。


    养心殿内,檀香袅袅,金丝楠木的案几上摆着一盏青玉宫灯,灯火摇曳,将楚宁的侧脸映照得忽明忽暗。


    窗外已是暮色四合,最后一抹残阳透过雕花窗棂,在殿内的金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赵羽躬身施礼,铠甲上的铜钉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他双手呈上一叠信件,沉声道:“陛下,目前还未发现和太上皇被杀一事有关的线索。”


    楚宁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的目光落在那些信件上,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不过,朝中有些人倒是和大唐和大汉有所往来,这是末将查到的信件。”赵羽补充道,声音压得更低。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楚宁拆开信封时纸张摩擦的沙沙声。


    每一封信都被他仔细展开,逐字阅读。


    烛火跳动间,他的眉头越皱越紧,眼中的寒意也越来越盛。


    “哼!”


    楚宁突然冷笑一声,打破了殿内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将一封信重重拍在案上:“朕才下令搜查所有大臣府邸,杨丞相和贾大人的府上就出现了他国信件。”


    赵羽抬头,看见年轻的帝王眼中燃烧着怒火。


    楚宁站起身,明黄色的龙袍在烛光下熠熠生辉,他踱步到窗前,背对着赵羽道:


    “真是愚蠢,这两位大人不在京都城,大唐和大汉的信件怎么可能在他们的府上?”


    窗外,一阵夜风吹过,带来御花园中桂花的香气。


    楚宁深吸一口气,转身时眼中已恢复冷静:“这定是有人故意栽赃嫁祸,想要朕怀疑这两位大人。”


    他走回案前,手指轻点那些信件:“赵羽,你带着锦衣卫盯着这两座府邸的人,若是发现任何可疑之人,立即拿下!”


    赵羽正要领命,却见楚宁的目光落在最后一封信上,脸色骤然阴沉如铁。


    “至于这个礼部侍郎王欣德!”


    楚宁的声音冷得像冰:“一定要撬开他的嘴,找到大唐在此地和他联络之人。”


    “是!”赵羽抱拳应道,铠甲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他起身退下时,注意到皇帝的手指在案几上无意识地敲击着,这是楚宁思考时惯有的动作。


    殿门开合间,一阵穿堂风掠过,吹得烛火摇曳不定。


    楚宁独自站在殿中,影子被拉得很长。


    他盯着案上的信件,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这些栽赃手段如此拙劣,简直像是故意为之。


    “这是挑衅,是嘲讽!”楚宁喃喃自语,手指攥紧了龙袍的袖口。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他刚回来不久,合并大周王朝之后,朝中许多事情还未处理,太上皇就离奇被杀,现在又有人在他眼皮底下玩这种把戏。


    殿外传来脚步声,打断了楚宁的思绪。


    宦官尖细的声音响起:“陛下,刑部凌大人求见。”


    “进来。”楚宁收敛情绪,重新坐回龙椅上,面容恢复了帝王的威严。


    凌浩然快步走入,官袍下摆沾着些许尘土,显然是从案发现场匆匆赶来。


    他跪下行礼,额头上的汗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陛下,经过两天一夜的查询,微臣只查到太上皇身上的伤势并非一般军中之人所为,似乎是江湖众人所用之招。”


    “江湖之人的招式?”


    楚宁眼睛微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边缘。


    他想起太上皇尸体上那些奇怪的伤口——不是军中制式兵器造成的整齐切口,而是深浅不一、走向诡异的伤痕。


    凌浩然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份验尸记录:“陛下请看,这些伤口边缘有细微的锯齿状痕迹,像是某种奇门兵器所致,而且……”


    他犹豫了一下:“致命伤是从下往上斜刺入心脏,这种手法在军中极为罕见,反倒像是……”


    “像是什么?”楚宁追问。


    “像是江湖上青蛇剑法的路数。”凌浩然低声道,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殿内一时陷入沉默。


    楚宁起身踱步,龙袍在地面上拖出轻微的声响。


    他突然停下,转身问道:“这也不对,那群人在现场并未留下太多线索,一看就是训练有素之辈。”


    凌浩然苦笑一声:“陛下,其实在杀人打扫现场这方面,江湖之人比死士更为擅长。”


    “他们常年刀口舔血,最擅长的就是杀人后不留痕迹。”


    楚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恍然。


    他想起自己不是皇子时,曾在民间游历,见识过那些江湖人士的手段。


    确实,他们杀人不眨眼,事后处理现场更是驾轻就熟。


    “既然有线索,那就查!”


    楚宁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朕不管他们是什么人,只要他们是凶手就必须追查到底。”


    他走到凌浩然面前,居高临下地命令道:“传令各州、郡、县发出告示,凡是有江湖中人提供线索的赏万金!”


    “是!”凌浩然领命退下,官靴踏在金砖上的声音渐渐远去。


    楚宁独自站在殿中,忽然感到一阵疲惫。


    他揉了揉太阳穴,走到窗前。


    太上皇的死太过蹊跷,现在又扯出江湖势力,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正当他沉思之际,殿外又传来通报声:“陛下,礼部尚书邓弘文求见。”


    楚宁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宣。”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邓弘文年近四旬,却已经有了白发,但步履稳健,他手捧一份奏折,恭敬行礼:


    “参见陛下!”


    “何事?”楚宁问道,声音中难掩疲惫。


    邓弘文双手呈上奏折:“回陛下,葬礼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但关于葬礼时的位置安排,还请陛下示下。”


    楚宁接过奏折,在灯下展开。


    这是一份详尽的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朝中大臣的名字,后面标注着各自在葬礼上的站位。


    他粗略扫过排名靠前的一些人——有皇室之人、六部尚书,位置安排得极为考究,既考虑了品级,又兼顾了文臣和武将的平衡。


    “就按照你这份名单来。”


    楚宁合上奏折,递还给邓弘文:“记住,葬礼一定要盛大,要按照帝王的规格来。”


    邓弘文连连点头:“微臣明白。”


    他犹豫了一下,又道:“不过还有一事,按照礼制,应该给太上皇定尊号。”


    楚宁闻言,不禁拍了拍额头:“朕把这事给忘记了。”


    他思索片刻,“这样吧,明日早朝商议此事。”


    邓弘文躬身应是,正要退下,却听楚宁又道:“等等。”


    邓弘文停下脚步,疑惑地看向年轻的帝王。


    楚宁走到他面前,声音压得很低:“葬礼上,多安排些锦衣卫的人手,特别是靠近灵柩的位置。”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朕要看看,哪些人会对太上皇的灵柩特别感兴趣。”


    邓弘文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郑重地点了点头:“微臣明白。”


    待邓弘文退下后,楚宁长舒一口气,坐回龙椅上。


    案几上的信件、验尸记录和葬礼名单杂乱地摊开着,就像他此刻纷乱的思绪。


    他拿起那封王欣德与大唐往来的密信,再次仔细阅读。


    窗外,一阵夜风突然猛烈起来,吹得窗棂咯咯作响。


    烛火剧烈摇曳,将楚宁的身影投射在墙上,忽大忽小,如同蛰伏的猛兽。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