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琴唇角一勾。
她先是认同地点了点头。
目光中流露出对孙若昭专业判断的赞许。
这才顺势开口,将话题引向自己更深层的需求。
“孙大夫,您看我这情况,还有孩子们尚小。“
”这调理身体,是否有什么比单纯用药更稳妥的路子?”
李雅琴柔声问道,带着一丝期待。
“我总觉得,这药补虽快,但若能结合日常饮食起居。“
”从根本上调养,或许更为妥当长久?”
“尤其是孩子们,脏腑娇嫩,用药一事。“
”我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不知孙大夫在小儿‘治未病’这方面,可有心得?”
她这番话,语调轻缓,却字字清晰。
既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两个孩子那深入骨髓的极度重视。
也极为隐晦地传递了自己对于中医调理的深层期望。
那便是不仅要精细入微,要绝对安全可靠。
更要能体贴入微地兼顾到“人”本身最微妙的情志与感受。
孙若昭一直凝神细听。
李雅琴的每一个问题都恰到好处。
既表现了对孩子和自身的关切。
又隐隐透露出对中医调理的深刻理解。
远非寻常后宅妇人可比。
此刻,她那双沉静的眼眸中,不由自主地透出一丝难以掩饰的赞赏之色。
这位李同志,不仅容貌绝顶,见识亦是不凡。
“李同志说得十分在理。”
她温声回应,语气中带着专业人士的肯定。
“中医治病,向来最讲究‘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尤其是对于产妇,和婴幼儿这样特殊的群体。“
”妥善的调养往往远胜于亡羊补牢式的治疗。”
此言一出,正中李雅琴下怀。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用药更需慎之又慎,如履薄冰。”
“相比之下,食疗温和滋养。“
”再辅以小儿推拿等外治之法,反倒是更为安全有效的上佳选择。”
听完孙若昭这番话,李雅琴终于无声地笑了。
那笑意如同春水初生,在她精致的眉眼间悄然荡漾。
这孙若昭,果然上道。
“至于李同志的调理,”
孙若昭的目光转向李雅琴,带着一丝专业的审视。
“疏肝理气,健脾养血确实是当下的关键所在。”
“除了对症的药膳精心调配之外。“
”不知李同志平日可有偏爱何种香气?“
”依我看,如宁神助眠的香薰,若能选李同志喜爱的味道,效果更佳。”
“此外,舒筋活络的药浴。“
”若李同志身体状况允许,也是极好的辅助手段。”
“再配合适当的静养,和一些李同志感兴趣的舒缓身心的活动。“
”如看看闲书,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辅助作用。”
她微微顿了顿。
目光看似不经意地,轻轻掠过李雅琴面前那盏精致的茶盏。
忆起方才入口那股清冽甘醇之感,以及饮下后周身隐隐的舒泰。
这才开口道。
“说起来,李同志这待客的茶水,便极不寻常。”
她的声音依旧温和,但眸光中却带着一丝探究与了然。
“此茶闻之清香扑鼻,幽兰一般,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活力。”
“品之清而不淡,润而不燥,回味悠长。“
”饮下之后,顿觉口舌自然生津,我方才眉宇间的些许倦意。“
”似乎都因此消散了些许,胸臆之间也觉得舒畅不少。”
“依若昭浅见,此等佳茗,若是能长期适量饮用。“
”对于调理肝气,舒缓心神,亦是大有裨益的。”
她这话,说得何其巧妙。
分明是在暗指自己,已经清晰察觉到了这茶水之中蕴含的。
那股带来细微却真实好处的神秘力量,甚至点出了自己身体的即时反应。
却又滴水不漏,丝毫不明说那丹药之事。
只将一切巧妙地,归功于茶叶本身的绝佳品质与调养功效。
好一个玲珑剔透,心思细腻敏锐的女子!
这回,李雅琴是发自内心地笑了。
是那种带着全然欣赏与满意的,真心实意的笑。
她要的,就是这样的聪明人。
一个既有足以安身立命的真才实学傍身。
又懂得审时度势,知晓进退,明了分寸。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
她能敏锐地感受到自己“金手指”所悄然释放出的那一点微弱善意。
并且能够心领神会,默契配合。
“孙大夫果然高明。”
李雅琴的语气,不自觉地便亲近了不少,带着一丝引为知己的熟稔。
“实不相瞒。”
她微微倾身,压低了些声音,显得更为恳切。
“我正想寻一位医术可靠,信得过。“
”又能常来家中,为我和两个孩子们悉心调理身体的大夫。”
“不知孙大夫往后可方便常来府中,为我与孩子们费心?”
孙若昭闻言,心中微震。
那双始终沉静如。古井的眼眸中。
清晰地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喜色与动容。
这喜色,不仅因为赵家的权势与机遇。
更因为眼前这位李同志,超乎寻常的聪慧与对医理的尊重。
她迅速以极好的自制力,在瞬间克制住了外露的情绪。
只将那份激动压在心底。
她微微颔首,姿态优雅,语气依旧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恭谨。
“承蒙李同志错爱与信任。”
“若昭自当尽心尽力,不敢懈怠。”
她心中明白如镜。
这赵家主动向她伸出的橄榄枝,其背后蕴藏的分量,绝非寻常可比。
她孙若昭在这城中虽也有些微薄的名气。
但若能成为权势赫赫的赵家的专属医官。
无论对她精进医术的实践。
还是对她个人声望的提升。
都将是难以估量,梦寐以求的巨大裨益。
更何况。
眼前这位年轻美貌的李同志,看着不过双十年华。
初为人母,本以为会是娇气依赖之人。
未曾想,从她对前两位大夫的从容应对。
到对自己提出的关于食补,小儿“治未病”的精准问题。
再到那杯与众不同的香茗。
处处都显示出其言谈举止间颇有见地。
心思细腻通透,绝非那种一味依赖药物。
对自身和孩子状况都懵懂无知的寻常深宅妇人。
能得遇这般既有决断力,又能真正理解医理的“病人”。
而非仅仅是“主家”。
想来日后的医患沟通,定会顺畅许多。
甚至能从李同志的独特见解中,激发出更多医术上的灵感与突破。
李雅琴满意地点了点头,眉眼舒展。
心中一块悬着的石头,终于稳稳落了地。
这个人选,基本上就这么定了。
她又状似不经意地,仿佛闲聊家常一般,语声轻柔地开口。
“对了,孙大夫,我平日里也爱翻看些杂书。“
”偶见一些古籍中记载的珍稀药材,如那紫芝。“
”千年何首乌之类,说得神乎其神。“
”却不知其真实药性与炮制之法究竟如何?”
“还有些安神宁志,固本培元的奇特方子。“
”有的用药看似简单,有的却又繁复得很。“
”也不知现今是否还有传承?”
李雅琴语气随意,目光却紧锁孙若昭,留心她每一丝神情变化。
孙若昭果然博闻强识,对这些问题都一一耐心细致地解答。
不仅说明药性,产地,连炮制关键与历代医书记载都信手拈来。
见解独到深刻,显然是浸淫此道多年。
李雅琴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暗喜。
这位孙大夫的学识,比她预想的还要扎实。
日后自己空间中,那些丹药若要稀释使用。
或需某些药材辅助打掩护。
便可借她的手光明正大地开出来,再也不必束手束脚。
李雅琴面上不动声色,暗暗将这些宝贵的知识一一记下。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将来或许都能在关键时刻。
派上意想不到的大用场。
有了这位孙大夫做明面上的掩护。
她以后从空间里取出些“特殊”的药材。
或者改良某些现有的方子,也就更加名正言顺,不虞引人怀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