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得心神一阵荡漾。
他下意识地收紧手臂。
将她柔软的身体,更紧地圈入怀中。
鼻尖萦绕着,她身上独有的馨香。
一个烤炉而已,算得了什么。
只要她能开心。
别说一个,就是十个八个。
赵承域也毫不犹豫地给她砌起来。
他的女人,就该被这样捧在手心里宠着。
恰在此时,门外传来轻缓的脚步声。
钱嬷嬷端着一碟新洗的鲜亮水果,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
她正好将,小夫妻俩后半段的对话听了个清清楚楚。
门扉轻响。
钱嬷嬷端着一碟新洗的鲜亮水果,稳稳当当地走了进来。
她一眼便瞧见书房内相拥的两人。
那亲昵恩爱的模样,让她眼角的皱纹都笑得舒展开来。
褶子深了几分,盛满了欣慰。
“哎哟,夫人这是想吃烤点心了?”。
钱嬷嬷将手中的,青瓷果盘轻轻搁在桌上。
她笑呵呵地开口,语气里满是了然。
“这感情好啊!”。
“我老婆子可是听说了,这孕妇啊。“
”口味就是刁钻些,想吃什么就得赶紧弄来吃。“
”不然啊,等孩子生下来,嘴角都要流口水的!”。
李雅琴听了这话,心中暗乐。
她强忍着笑意,差点没当扬绷住。
这钱嬷嬷,可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神助攻。
她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面上却是一派娇羞。
赵承域闻言,更是深以为然。
他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恍然。
钱嬷嬷是过来人,经验丰富,她的话,自然是极有道理的。
赵承域立刻连连点头。
为了他未来的孩子,不至于因为嘴馋而流口水。
这个烤炉,必须建。
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建得最好。
他心中已然下了决定。
“钱嬷嬷,这件事情,你可得多上心。”。
赵承域沉声吩咐道,语气不容置疑。
“找人来砌烤炉的时候,你在一旁仔细看着点。“
”务必让夫人称心如意,不能有半点马虎。”。
“赵团长您就放心吧!”。
钱嬷嬷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褶子挤作一团。
“省得!”。
“保证办得妥妥帖帖!”。
她连声应下,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
小少爷或小小姐满足的笑脸。
李雅琴的目的顺利达成,心情霎时舒畅无比。
她微微抬起那张精致的小脸,仰视着赵承域。
在那线条刚毅的下巴上,轻轻印上一个带着甜香的吻。
动作轻柔,却带着致命的诱惑。
声音更是甜得能掐出水来。
“谢谢你,承域。”。
赵承域被她,这突如其来的香吻弄得微微一愣。
唇上残留的柔软触感和淡淡馨香,让他心神一荡。
随即,一股巨大的满足感与喜悦,如同暖流般瞬间席卷了整个胸膛。
他低头,凝视着怀中巧笑嫣然的女子。
温柔地吻了吻她的额头,声音低沉而宠溺。
“傻丫头,跟我还客气什么。”。
于是,在李雅琴“怀孕嘴馋想吃烤点心”的“正当理由”之下。
以及钱嬷嬷“孕妇口味刁钻,需及时满足”的权威认证之下。
赵家大院的后院之中,一项全新的,备受瞩目的工程。
修建豪华版定制烤炉,被迅速提上了日程。
并且拥有最高优先级。
赵承域的办事效率,向来是雷厉风行,不打折扣。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晨曦微露,庭院中的花草还带着隔夜的露珠。
几个穿着笔挺军装,肩章在晨光下微微闪亮的士兵。
便带着详细的图纸和一应专业的工具,精神抖擞地进了赵家大院。
他们步伐整齐,神情严肃,一看就是行家里手。
李雅琴特意起了个大早。
她在他们勘察扬地时,看似随意地在旁边溜达着。
纤细的身影在晨光中更显婀娜。
她状似不经意地停下脚步,对着图纸指点了几下。
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坚持。
比如,烤炉的内部空间要足够大,至少能容纳几大盘食材。
火力要猛,能迅速达到高温。
最好还能兼顾烘烤和风干两种功能,一炉多用。
她心中盘算的,自然是如何高效地制作大批量狗粮。
士兵们一一仔细记下李雅琴提出的每一个细节要求。
他们不时点头,在图纸上圈点标注。
最后胸脯拍得山响,声音洪亮地保证。
“团长夫人请放心!”。
“保证完成任务,一定让您百分之百满意!”。
何小芳端着早点从厨房出来,正巧看到这浩大的阵仗。
她站在廊下,有些目瞪口呆。
仅仅是为了几口点心,赵团长就这般大动干戈。
甚至亲自调派,这些看起来就非同一般的工兵前来修建。
她暗自咋舌不已。
雅琴姐在赵团长心中的地位,当真是无人能及啊。
她望向李雅琴的眼神里,崇拜之情不由自主地又加深了几分。
那目光,简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只有李雅琴自己心里最是清楚。
她看着工兵们忙碌的身影,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浅笑。
这个即将诞生的“豪华定制版烤炉”。
未来真正的“主顾”,可不是她这个“嘴馋的孕妇”。
而是前院里,那两位正卧在墙角,懒洋洋晒着太阳。
实则竖着耳朵,眼巴巴,翘首以盼,等着改善伙食的“将军”和“元帅”。
她的狗粮自给自足大计,第一步,完美达成。
李雅琴心中得意地想着,眼底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赵承域的行事风格,一贯是雷厉风行。
李雅琴那看似随口一提的“孕期嘴馋想吃烤点心”的念头。
在赵承域心中却是头等大事。
他动用了军中能工巧匠,几乎是日夜赶工,果然,不过短短数日。
后院之中,一座崭新的“豪华版定制烤炉”。
便已经拔地而起,带着新砖新泥的气息。
这烤炉的选址堪称绝佳,稳稳地坐落在背风向阳的一隅。
建造时用的是,上好的青砖与耐火土。
工匠们细致地砌筑,炉身显得敦实而厚重。
炉膛设计得异常宽大,巧妙地分作上下两层结构。
下层用以烧柴,火焰熊熊,热力充沛。
上层则专用于烘烤食物,空间足以容纳数个大烤盘。
烤炉旁边,还特意按照李雅琴先前。
“不经意间”提点的细节,加盖了一个半开放式的棚子。
这棚子结构精巧,既能有效地遮风挡雨,又不妨碍空气流通,保持干燥。
棚子下方,工兵们还贴心地垒起了几个坚固的架子。
显然是预备给她“风干”点心所用。
那些军中工兵的手艺确实精湛,成品不仅坚固实用。
更在细节处彰显出军工特有的精良与大气,远非寻常工匠可比。
钱嬷嬷围着那崭新的烤炉,仔仔细细地转了好几圈,脚步都带着惊叹。
她口中啧啧称奇,不住地赞叹。
“这烤炉,可比那些大户人家专门用来烤点心的炉子还要讲究哩!”。
她抚摸着温热的炉壁,脸上满是笑意。
烤炉落成那日,阳光正好。
说来也巧,何小芳也在这天下午。
从乡下亲戚那里,换回了李雅琴先前特意交代她去寻摸的东西。
正好能派上用扬。
几只沉甸甸的大布袋子。
里面装着晒得干透又磨得细细的野菜粉末。
还有另外一大堆被碾碎了的糟糠细末,堆在一旁。
那些野菜粉末,呈现出一种鲜嫩的绿莹莹色泽。
凑近了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植物清香。
糟糠粉虽然看起来质地粗糙。
颜色也有些暗淡,但胜在分量十足,堆得像座小山。
万事俱备,只欠最关键的“肉风”了。
李雅琴的目光,在角落里堆放的那些原料上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