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 红透半边天

作者:秋予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听说了吗?最近有个历史传奇,写的特别好。”


    “书名叫什么?”


    “叫做《三国演义》,知县老爷亲自取的名。”


    “很好看吗?”


    “好看!县里的士绅人手一本,还有人打算送到宁阳府。”


    “哇,写书的是谁?”


    “张子舟!”


    三国演义和作者是张子舟的消息,传的飞快。


    早上才发生,下午就整座县城都知道了。


    许多有头有脸的跑到书行,指名要买《三国演义》的传奇。


    周靖被催的没办法,只能花钱请书生,当场抄书。


    抄一本卖一本。


    为此不少人干脆抱着铺盖,在周靖的书行外面,排队等书。


    除了书的事,张子舟是作者更引发大讨论。


    酒楼茶馆,集市码头,到处都有人在谈论作者。


    到底怎么回事?


    一个连县试都过不去的废材,怎么会是三国演义和封神演义的作者?


    没人能说清楚原因。


    说不清的结果,就是各种流言广为流传,还传的有鼻子有眼。


    余昌烈听着听着,在心里悲叹:“舟哥儿,你别怪我,我也不想暴露你的真名。”


    到了县衙,见到知县娄渊。


    娄渊也不好意思了,把一匣子银锭给余昌烈:“这个,那个,总之,我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想到会火,没想到火成这样。


    真应了那句老话,物以稀为贵。


    越是看不到的,越是想看。


    再加上张子舟以前的名声很差,现在却是两部最火传奇的作者,形成的强烈反差。


    红透了大半边天。


    余昌烈捧着沉甸甸的银子,无奈笑道:“舟哥儿应该不会在意,毕竟纸是包不住火的,他是作者这件事迟早会被发现。”


    “替我向他道一声歉吧,顺便催一句,早点把第二卷写出来。”娄渊笑着说道。


    “好。”余昌烈嘴上这么答应,心里却在想,好个鬼呀。


    和张子舟来往多了,发现这小子很懂得过日子,才不会趴在桌案上,拼命写传奇。


    带上银子,余昌烈马不停蹄的回本镇,不去巡检司,而是直奔张家。


    张子舟还不知道自己的真名暴露,在给魏衡的封神演义第四卷的署名还是张耐安。


    砰!


    银匣放在张子舟桌上,余昌烈坐下,大口地喘气。


    “知县老爷挺大方啊。”张子舟数了一下,二百两到手。


    余昌烈苦笑:“这是有代价的。”


    “什么代价?”张子舟有些疑惑地问。


    “就是……就是你的真名,被县里的百姓知道了。我估计啊,再过一会儿镇上也会知道。”


    “哦。”


    “哦?”


    “我从写第一笔开始,就知道会是这样。”张子舟招呼傅芸,把匣子交给她。


    整个人表现得轻描淡写。


    余昌烈看着,心里不得不佩服,无论是臭名还是盛名,都对张子舟产生不了影响。


    光是这份心态,都让人佩服。


    等傅芸走后,余昌烈才问:“要不要我派几个人在附近驻点,你现在这么火,万一遇到麻烦,也好及时出手相助。”


    “多谢巡检。”张子舟先道谢,再拒绝道:“这里是小张庄,可不是阿猫阿狗敢撒野的地方。”


    “也是。”


    古代的村庄和家族,在当地是一股力量,有好有坏。


    好的一方面,外人忌惮这股力量,而不敢放肆。


    “哦,对了,这个给你。”余昌烈把邸报拿出来,放在桌上。


    张子舟随便翻了一下,笑道:“还是巡检厉害,都是最新的。”


    “呵呵,我好歹是巡检。”余昌烈说着,品出味道:“等等,你还有别的途径?”


    “我在班上搞了个同学互助会,柴家、赵家和曹家的少爷负责每天更新邸报,方便学子们阅览和学习……”


    张子舟简单的说了下同学互助会。


    余昌烈眼睛发亮:“这是好事。要不,我每天都送给你,让你们最先得到邸报。”


    “不用。”张子舟笑着说道,“不是我私心,而是要给那三位一点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再说了,我们只是写策论,不怕邸报过时。”


    余昌烈竖起了大拇指:“还是你有办法。难怪三家长辈逢人便说,自己的晚辈多么多么棒,帮了同窗多少多少忙,原来是你啊。”


    “哈哈哈……我这么做,也是为了明年的童子试。”


    “对哦,再过两个月就到了!”


    因为两本传奇太火,张子舟的反差也够传奇,都没想到童子试。


    当然,张子舟始终很冷静,目标也清晰。


    那就是考过童子试!


    为了这个,傅岱出现在了县城。


    他是代表傅氏宗学参会,和其他学校代表,商讨明年二月的县试。


    主持会议的,自然是娄渊。


    傅岱刚进县城,就听到五大三粗的汉子,都会吟一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驻足听了下,忍不住赞叹:“好词好词!不知道是哪位大家写的,应该是位看惯了春花秋月的老叟吧。”


    “老叟?”行人无意中听见,噗嗤一笑,“这位先生猜错了,不是老叟而是天才少年。”


    “啥!少年?”傅岱大吃一惊,心想自己才几天不进城,就落伍了。


    “是啊,而且这位少年那是无比传奇,才华无比高……”行人说的好话一大车。


    傅岱越听越感兴趣,问道:“请问,是谁家小哥这么有本事?”


    “就是那个县试一连数次不中,得了狐仙开示,写了封神演义和三国演义的张子舟。”


    傅岱彻底的懵了。


    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都知道张子舟是封神演义的作者?


    三国演义又是怎么回事?


    带着一肚子疑问,傅岱就去找周靖,现在是县里最大的书商。


    到了之后,发现书行外面已经排起了长队,从门口一直排到街尽头,根本进不去。


    于是走后门,见到了周靖。


    “三国演义是知县提的书名,张子舟写的。”


    “张子舟的真名,是知县当众泄漏。”


    复述完周靖的话,傅岱已经搞明白了,还有最后一个疑问:“那么,狐仙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清楚,大概是因为傅芸特别美,而张子舟写的是封神演义,以讹传讹就成了傅芸是狐仙,帮张子舟治好了蠢病。”


    傅岱笑了笑,随手拿起一本,刚刊印出来的三国演义,然后就停不下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