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过窗纱,斜斜地铺了半榻。
宋长乐恍惚睁眼,伸手一摸,身侧已经空空如也。
她支起身子,香兰正巧端着铜盆进来。
“侯爷寅时就走了,特意吩咐不许吵醒姨娘。”
香兰拧了热帕子递过来,声音满是喜悦。
“管家带着工匠在外头候着半个时辰了,说是要量小厨房的尺寸呢!”
宋长乐擦拭的手一顿。
昨夜不过随口一提,没想到他竟当真记在心上。
院外工匠们垂首肃立,老管家见宋长乐出来,微微欠身。
“老奴奉侯爷之命,来给姨娘安排小厨房。”
管家年过四十,是候府伺候过两代的家奴,虽嫌少往后院跑,却是实打实的沈昭临心腹。
宋长乐福身还礼。
“劳烦管家亲自跑一趟。”
她指着西墙根的位置,语气真诚。
“您看这里可使得?”
老管家凝神望去,微微点头。
“姨娘慧眼,此处通风避湿,最宜设灶。”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脚步声。
赵嬷嬷人还没进门,声音先飘了过来。
“老奴远远瞧着这落花坞热闹得很,原来是姨娘要起小厨房。”
她带着两个脸圆圆的厨娘进门,见到老管家在场明显一怔。
老管家眼皮都没抬,继续对宋长乐道。
“灶台规制老奴会亲自把关,姨娘放心。”
赵嬷嬷余光扫过那些工匠丈量出来的尺寸,心里咯噔一下。
侯府规矩大,各院用度都有定例,便是夫人薛明珠的兰芳院,也是嫁过来一年才添的小厨房。
宋长乐余光瞥见赵嬷嬷尴尬的神色,这才转身露出浅笑。
“嬷嬷来得正好。”
她虚扶了一下赵嬷嬷的手臂。
“管家事忙,不如嬷嬷帮我瞧瞧这厨娘人选?”
赵嬷嬷偷眼看了看陈管家,见他没反对,才赔笑道。
“姨娘如今怀着身子,确实该有个自己的灶头。老奴身后带的这两个丫鬟都是厨中巧手……”
话音未落,膳房派来的厨娘们恰巧到了。
七八个妇人排成一排,为首的胖厨娘更是脸上堆笑凑前。
“奴婢娘家是江南的,最拿手各式糕点,龙井米糕更是一绝……”
另一个高颧骨妇人见状,不甘落后地抢上前半步。
“奴婢擅长煨汤,连侯爷尝了都说有当年御膳房的味道呢!”
膳房油水多,滋养的人也格外见风使舵。
今日这前倨后恭的嘴脸完全是因了宋长乐的金贵肚子和沈昭临昨天才留宿过。
最莫等的丫鬟刚准备往前一步,立刻引来几声嗤笑。
“哟,这不是只会烧火的丫头吗?”
胖厨娘用胳膊肘顶了顶同伴。
“就是运气好才被调来膳房,如今也敢来凑这个热闹?”
高颧骨厨娘更是直接伸手一拦。
“没规矩的东西,这里也是你能站的?”
说着故意将人挤到最边上。
赵嬷嬷看着这些人你争我抢的模样,眼角皱纹里夹着的殷勤顿时冷了几分。
“姨娘有所不知。”
她上前半步,声音压得低,却刻意让在场众人都听得清楚。
“老奴带的这两个丫头是夫人特意从兰芳院拨来的,最懂滋补养身的法子。”
她说着斜眼去瞟那胖厨娘,鼻翼微微翕动。
“江南点心虽好,到底性凉,怕是不适合......”
管家正垂手立在旁边,眼神平静无波,显然不打算插话。
宋长乐绕着厨娘们和赵嬷嬷带来的两个丫鬟走了一圈,视线忽然落在了最莫等的位置。
“嬷嬷瞧着她可好?”
赵嬷嬷顺着她的指尖看过去,看见的是上一次在落花坞外头给自己透了消息的小红。
上次见面时,她还是杂役丫鬟,如今再看身上的衣裳,倒像是调去了膳房。
赵嬷嬷眯起眼睛。
“这..….”
赵嬷嬷假意为难。
“她瞧着不过是个烧火丫头,怕是伺候不周到。”
小红本就机灵,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当即就扑通跪下了。
“奴婢在膳房帮工有些时日了,帮着揉过面,煨过汤,姨娘爱吃什么,奴婢都愿意学!”
这不就是偷师?
其他的厨娘们闻言,纷纷怒目,觉着小红捡了便宜。
宋长乐抿嘴一笑。
“厨艺如何尚且不论,这颗心倒是个实在的,那就她吧。”
她转向赵嬷嬷。
“横竖有嬷嬷时时提点,想必出不了差错。”
赵嬷嬷喉头一哽。这话听着是奉承,却把她架在了火上。
若日后吃食有问题,第一个逃不掉干系的就是她。
可看着小红被众厨娘瞪的畏缩的模样,又稍稍安心。
这样怯懦的丫头,拿捏起来最容易不过。
“姨娘既然喜欢,自然是可的。”
赵嬷嬷福了福身,忽然压低声音。
“只是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宋长乐瞧着热火朝天起灶台的工匠们。
“嬷嬷但说无妨。”
赵嬷嬷意有所指地看向宋长乐的小腹。
“姨娘入府后也算盛宠不衰,如今又有了身子,难免招人眼红。吃食用度上,还是谨慎些好,不如留一个自己人教一教。”
自己人,自然指的就是她带来的两个兰芳院丫鬟。
宋长乐忽然后退半步,捂着心口作势欲呕。
采苓立即上前虚扶,却不急着出声,只将一盏清茶稳稳递到宋长乐手边。
“不妨事,许是站久了。”
宋长乐虚弱地笑笑,接过茶盏轻抿一口。
“嬷嬷方才说的极是,不过毕竟是夫人使惯了的人,妾身不好夺人所爱,不如这样——日后妾身这儿的食材,都劳烦嬷嬷亲自过目可好?”
阳光穿过树梢,落在赵嬷嬷僵住的笑脸上。
她没料到宋长乐会顺水推舟把查验之责塞给她,可众目睽睽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应下。
待赵嬷嬷和一众厨娘走后,采苓搀着宋长乐进了内室,语气里有些幸灾乐祸。
“姨娘好算计,赵嬷嬷是夫人的人,姨娘将食材查验交予她,今日又有管家作证,日后大可一网打尽。”
香兰端着新沏的红枣茶进来,眼角眉梢都是喜色。
“可不是好事成双,方才工匠们说加急赶工,天黑前就能把灶台砌好呢!”
宋长乐倚在窗边,看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
“等小红收拾好东西搬来,叫来我跟前,只说我有些忌口要叮嘱。”
不一会儿,小红低着头进门了。
她一身粗布衣裳,肩膀微缩,看起来老实又规矩。
如果不是听她信誓旦旦地信口胡诌过自己爱吃莲子羹,单看外表,实在不算个机灵的。
宋长乐反倒是越看越满意的笑了。
“进了我的院子便是一家人了。”
香兰会意,取了个鼓囊囊的荷包递过去。
小红一愣,自己还没表现就有银子拿?
她膝盖一软就要跪。
“奴婢……奴婢不敢……”
宋长乐用茶盖轻轻一抬,拦住她下跪的动作,声音柔和。
“有什么不敢的,日后若是兰芳院或是旁的院子给你银子,你只管收着。”
小红猛地抬头,正对上宋长乐含笑的眼。
宋长乐指尖点了点她粗糙的手背。
“收银子是本事,你掌管膳食免不了与旁人打交道,人缘好是好事,只要别忘了主子是谁就行。”
小红眨了眨眼睛,当即磕头。
“奴婢明白。”
宋长乐轻笑一声。
“下去熟悉熟悉灶台吧,侯爷晚上应当会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