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二章 庶妹献符,主母试妾

作者:睡到人间煮饭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青柳连忙上前搀扶,薛明珠这才注意到她脸色苍白,眼下泛着淡淡的青影。


    “你怎么了?”


    薛明珠挑眉,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却也有几分探究。


    薛明蕙勉强站稳,低声道。


    “前些日子母亲染了风寒,妹妹日夜侍奉,自己也受了些寒……不碍事的,回去歇两日便好。”


    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褪色的平安符,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欲言又止。


    薛明珠眼尖,瞥见那符上绣着“永宁安康”四字,正是薛家祖庙的样式。


    “这是什么?”


    她问。


    薛明蕙似是被吓了一跳,慌忙将符攥紧,却又缓缓松开,低声道。


    “是母亲前些日子去寺里求的,说是保佑姐姐平安。只是她拉不下脸亲自送来,便让妹妹转交……”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


    “母亲说,这符需在佛前供奉七日,日日诵经,方能灵验。妹妹本想今日送来就回去的,可方才听下人们议论,说姐姐近日睡不安稳……”


    她抬眸,眼中含着恰到好处的担忧和怯意。


    “姐姐若不信这些,就当妹妹多嘴了。”


    薛明珠盯着那平安符,心中翻涌。


    母亲……果然还惦记着她?


    她出嫁后,嫌少归宁,与娘家也不似从前亲近。


    如今听到母亲暗中为她祈福,心中竟有些酸涩。


    可转念一想——母亲为何不亲自派人来?为何偏让这个庶女传话?


    她冷笑一声。


    “母亲倒是有心,只是这符既是你带来的,谁知道是不是你自个儿弄的玩意儿?”


    薛明蕙闻言,眼眶微红,却仍温顺地低下头。


    “姐姐若不信,妹妹这就带回去,绝不叫姐姐为难。”


    她作势要收起平安符,手指却微微发抖,像是受了委屈却不敢争辩。


    薛明珠盯着她,忽然道。


    “慢着。”


    她伸手拿过那符,指尖触到粗糙的布料,确实是薛家祖庙的样式。


    她心中动摇,却又拉不下面子,只冷声道。


    “既然要供奉七日,你难不成还想赖在我这儿?”


    薛明蕙立刻摇头,惶恐道。


    “妹妹不敢!只是……这符需得每日诵经祈福,若姐姐不嫌弃,妹妹愿意每日来侯府一趟,诵完经便走,绝不打扰姐姐……”


    她说着,又轻咳两声,身形微晃,像是随时会倒下。


    薛明珠看着她这副弱不禁风的模样,心中嗤笑,却也觉得让她每日来回奔波,反倒显得侯府刻薄。


    于是她懒懒摆手。


    “罢了,你这样子,出去倒像是我苛待了你。西厢房还空着,你暂且住下,把这劳什子的符供完了再走。”


    薛明蕙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暗芒,面上却仍是感激涕零的模样,深深一拜。


    “多谢姐姐体恤,妹妹……定不会给姐姐添麻烦。”


    薛明蕙住进西厢房后,果真在偏厅设了一方小佛堂。


    推开雕花木门,便见一尊半人高的白瓷观音像静立佛龛之中。


    观音像慈目低垂,手执净瓶,通体莹润如雪。


    龛前供着三盏长明灯,焰心幽微,映得观音面容似悲似悯。


    薛明蕙每日晨昏定省,诵经祈福,极是虔诚。


    青柳奉薛明珠之命,时不时去瞧上一眼,回来便禀报道。


    “二小姐倒真是规矩,除了用膳,几乎不出房门。今儿奴婢瞧见她在抄《妙法莲华经》,那蝇头小楷写得比庙里师父还工整。”


    薛明珠轻哼一声。


    “装模作样。”


    可心里却莫名有些动摇——若母亲真为她求了符,那这庶女倒也算尽了心。


    直到第三日傍晚,青柳匆匆回来,神色古怪。


    “夫人,奴婢方才去送茶,见二小姐在佛堂里……似乎在藏什么东西。”


    薛明珠眉头一皱。


    “藏什么?”


    青柳摇头。


    “奴婢没看清,只瞧见她慌慌张张地把一张黄纸塞进了袖中。”


    薛明珠冷笑。


    “果然有鬼。”


    她当即起身,带着青柳直奔西厢房。


    佛堂内,香案上供着新鲜果品,一旁青铜香炉中青烟袅袅,将整间佛堂笼得愈发肃穆。


    薛明蕙跪在绘有八宝纹的蒲团上诵经。


    她一身月白衫子,唯有腕间一串沉香佛珠乌黑油亮,随她指尖拨动发出细微的“喀喀”声。


    一本佛经被她摊开在膝头,纸页泛黄卷边,显然常被翻阅。


    薛明蕙听见脚步声,回头见是薛明珠,神色一慌,随即勉强稳住神色,低头行礼。


    “姐姐怎么来了?”


    薛明珠目光锐利,直直盯着她袖口。


    “你藏了什么?”


    薛明蕙指尖微颤,低声道。


    “没、没什么……”


    “拿出来。”薛明珠冷声命令。


    薛明蕙咬了咬唇,终究还是从袖中缓缓抽出一张折叠整齐的黄纸,递了过去。


    薛明珠展开一看,竟是一张求子符。


    上面朱砂画就的符文鲜红如血,底下还压着一行小字——“愿明珠早得贵子,薛氏香火绵长”。


    她心头一震,抬眼看向薛明蕙。


    “这是母亲让你带的?”


    薛明蕙低头,声音轻若蚊呐。


    “是。母亲说,姐姐嫁入侯府多年,子嗣之事一直未有消息,她心中忧虑,便去求了这张符。只是……怕姐姐介意,所以不敢明说。”


    薛明珠攥着符纸,心中翻涌。


    她自然介意——堂堂永宁侯夫人,竟要靠一张符来求子?


    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可……前些日子闹鬼一事,她虽嘴上不信,心里却隐隐有些动摇。


    如今这符既是母亲所求,她若直接拒绝,反倒显得自己心虚。


    她冷哼一声,将符丢回薛明蕙手中。


    “既然是母亲的‘好意’,那就供着吧。”


    薛明蕙如蒙大赦,连忙将符重新供上佛前,低声道:“多谢姐姐体谅。”


    薛明珠瞥她一眼,忽然道。


    ““这符……要多少人供奉才灵验?”


    薛明蕙眸光微闪,故作思索。


    “听寺里的师父说,心诚则灵,但若是亲近之人一同诵经,效果更佳……”


    她顿了顿,像是无意般补充。


    “或是夫家有瓜葛之人……亦可。”


    薛明珠眯了眯眼。


    她自然听懂了薛明蕙的暗示。


    永宁侯府只有沈昭临一个独苗,老侯爷和老侯夫人已经亡故多年。


    与沈昭临有瓜葛的人,除了她这个正妻,便是那几些个姨娘。


    若是从前,除了请安,她绝不会让那些低贱的妾室多留她的院子半步。


    可如今……她倒要看看,这些日子宋长乐等人背地里是否安分。


    况且,让她们来诵经求子?


    呵,正好让她们认清自己的身份——再得宠,也越不过主母去!


    她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对青柳道。


    “去,把各院的姨娘都叫来。”


    青柳一愣。


    “……全部?”


    薛明珠淡淡道:“全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