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年初的时候,国家出于广播宣传的考虑,就准备自行研发生产一种大功率的广播电台。
当时我国的广播电台功率很小,导致国外无法收到我们的广播信号,即便收到声音也非常小。
为了向国际播送中国的声音,国家准备自行研发建立一座1000千瓦的大型广播电台。
1000千瓦的大型广播电台研发难度非常大,当时苏联尚且只能生产500千瓦。
国内广播电台的整机生产是由761厂负责。一机部的副部长早先就已经征求了761厂厂长和总工的意见,并且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但是761厂是整机厂,零配件和生产组装这些他们能解决,广播电台的心脏大型发射电子管他们是没有能力生产的。
于是,一机部又找到了周龙啸。
四月份的时候,一辆吉姆牌轿车缓缓驶进了红旗电子管厂的院内。
周龙啸已经收到了消息,早就已经在电子管厂的主楼——正门楼前等候了。
汽车在正门楼前缓缓停下,周龙啸走过去为车上的人打开了车门。
“周厂长。”
“江部长,欢迎来我厂视察工作。”
来人正是一机部副部长江玉坤。
两人简短的握手之后,周龙啸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请,江部长。”
周龙啸在前面带路,江部长及一机部还有电子管厂的随行人员一众人浩浩荡荡往生产车间走去。
在周龙啸的带领下,江部长依次参观了电子管厂的各个生产车间。
随后一众人来到了电子管厂的主会客厅。
江部长看过电子管厂的各个车间之后,心中很受震惊。
“了不起啊,周厂长,774厂不过才开工几年的时间,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你这个厂长确实很厉害啊。”
“您过奖了,77厂是在国家大力支持和苏联的援助下才建立起来的,我不过是完成国家交给我的任务罢了。”
“你这就谦虚了,之前见到你们陆部长,他对你也是赞不绝口啊,所有选定的厂长中,你是他最满意的人选。今天一看,老陆的眼光真是独到啊。”
周龙啸一笑说道:“船想要航行得远,不能光靠船长。77厂今天的成就是所有人共同完成的。我这个厂长不过是在背后尽力支持他们。”
“嗯。”江部长点点头:“是啊,人民的事业肯定还是要靠人民来完成。但是船想要航行得远,同样也离不开船长指明航向,你这个厂长啊,确实还是很有能力的。”
“您过奖了。”周龙啸又是一笑,随即便转换了话题:“江部长这次来应该不仅仅是想要视察我厂的生产工作吧。”
见周龙啸直接问起,江部长也进入了主题。
“其实我这次来,是有个任务想要给你们。”
“您请说。”
“按理说,你们属于二机部,由我们来下达任务给你们不合流程。但是这个任务很重要,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我来之前也找老陆沟通了一下,他也建议我直接来找你,说这个任务交给你,他绝对放心。”
周龙啸笑着点点头,等着江部长说下去。
“咱们国家现在想要研究一种1000千瓦的大功率广播电台。你们肯定知道,咱们国家现在的广播电台都是小功率的。国外根本收不到我们的信号,我们的声音国际上听不到。他们听不到我们的声音,那不就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吗?所以为了宣传需要,国家准备研究一种大功率的广播电台,向国外传播我们的声音。这个设备我之前已经跟761他们沟通过了,他们那边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解决,但是唯独这套广播设备用的电子管没有办法生产,我来找你,就是想问问你们能不能研发一下这套广播设备用的电子管,配合761厂共同开发。”
周龙啸几乎没有犹豫:“我明白了,江部长,我厂愿意配合761厂,请下命令吧。”
“好!老陆果然没有看错你,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厂了。这个任务不光重要而且紧急,我们是希望能在十月份之前研发成功的。到时候,这台设备将会成为国庆的献礼。”
“明白,我厂一定竭尽全力,保证任务完成。”
江部长继续强调地说道:“周厂长,这个任务不允许失败,不光不允许失败,连晚了都不行。十月份的国庆大典之前,必须把东西做出来。这台设备的研发成功不光具有科技意义,还具有政治意义,它会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是有能力走在世界科技的前沿的。你们能否成功将对我国意义重大。”
周龙啸突然站了起来,一脸严肃地说:“我愿立军令状,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完成任务。”
“好。周厂长,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了。”
“部长放心。”
于是,一机部马上将大功率电台的研发作为紧急任务下达给了774厂和761厂。
周龙啸不等函件传达到厂里,就已经开始动手准备。
这项任务对于电子管厂来说难度是空前的。他们再次面临一没有样管,二没有设备,三没有材料的“三无”困境。而这次连可借鉴的经验也不多,更加不可能有苏联专家的帮助。
但是电子管厂接手的任务从来就没有容易的。
大功率广播电台发射机中一共需要用到八种核心大型发射电子管,每一种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电子管厂要同时克服八种,而且他们只有半年的时间。
任务难度大,时间又紧,周龙啸不敢耽搁。
他马上在厂里成立了“八大管型”攻艰指挥部,调集总机械科,工具科,设计科,第三车间,第四车间,第七车间共同攻克。
这是一场大会战。
所有参与的人员都非常兴奋,因为如果这八种管型全部研发成功,那么我国在大功率中波广播发射机上就已经处在了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当时少数能够生产的国家之一。
但是电子管厂目前已经建成的所有生产线都无法满足“八大管型”的生产需求,必须重新设计一整套的生产设备。
整个过程全部需要从零开始。
任务下达各参与单位之后,各科室车间迅速制定方案。
仅一天之后,第一次“八大管型”攻艰研讨会就在电子管厂内召开。此时距离任务下达给各车间还不到24小时。
会议室内,各科室车间负责人、总工分坐两排。
周龙啸急匆匆地走进来,还不等在座位上坐稳就开口说道:“总机械科先说说,你们生产设备的方案做的怎么样了?”
“我们连夜讨论了一下,目前已经初步可以定下来生产设备中包括单轴立式芯柱机,单轴立式封口机,玻璃车床,排气台等等15种设备。这是名单。”
周龙啸接过名单,草草看了一眼,就递给了设计科。
“设计科有什么看法?”
“哦,我们刚才已经看过名单了。这批设备几乎用的都是新工艺,很多东西对我们很陌生,只能摸索着突破,只有一少部分可以参考现有的生产设备。”
“多久能把图画出来?”周龙啸直截了当地问道。
“已经通知设计科所有人了,我们加班加点赶图,以最快的速度完成。”
“你们设计好一个就马上给各个车间,让他们抓紧制造试用,不成功就马上下一个方案。”
“我明白。”
“其余各个车间,你们全力配合设计科,他们一设计好,你们马上开始试制。”
“明白。”
总机械科接着说道:“另外除了设备方面,生产所涉及到的所有模具也都得重新制造,包括冲压模具,拉伸模具,绕制模具,芯柱压封模具等等,大概需要六百多副新模具。”
“交给工具科。工具科所有人放下手里的工作,全部以这个工作为最优先,务必把所需要的模具尽快赶制出来。”
“明白。”
“还有就是生产材料的问题。”
“去找供应科,你们缺什么材料直接告诉他们,让他们想办法,不用跟我请示。这个项目你们的要求就是我的命令,让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满足。”
“好的。”
周龙啸看向下面各科室和车间的负责人:“同志们,这个任务国家是出于对于我们的信任才交给了我们。事关国家荣誉,我们只能成功,不光要成功,而且要快速地成功。各科室车间无论在这个项目上有什么困难,可以不通过我直接在全厂内协调支援,缺人手就找人手,缺东西就找东西。咱厂不能满足的,我就上报部里请国家满足。但是,要求只有一个,必须成功,而且要快,都明白吗?”
“明白!”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高涨起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无比的兴奋,为了国家荣誉而奋斗让每个人心中都山呼海啸般的激动。
每个人的心中都做好了觉悟:为了这个项目的成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散会,各单位马上开始!”
随着周龙啸结束了会议,所有的负责人回到自己的部门马上开始动手。
设计科首当其冲,会议一结束就开始了设备的设计工作。为了方便交流,他们把办公室内所有的桌子都拼在一起,所有的人都在一张大桌子上办公。
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单独负责一个设备或者部分零件。
设计科办公室内宛如一个巨大的蜂巢,交谈的“嗡嗡”声不绝于耳。
每个人都好像化作了整体的一部分,在忘我的奋战中朝着一个接着一个的难题发起冲锋。时间仿佛已经不存在了一样,有的只有不断地战斗。等到一天的工作结束,才猛然发现已经是深夜了。
一张图接着一张图被送到各个车间,各个车间马上开始制作组装。失败之后马上反馈设计科重新设计。
各个单位紧密地配合,不断地进行尝试。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被解决……
而在工具科这边,他们的任务同样艰巨。600多副模具不是一个小数字。
工具科三十人全部投入了这个任务。虽然时间有半年,但是对于工具科来说他们的时间远远没有那么多。因为需要额外在挤出时间对八种管型进行制作,装配,试用。所以他们的时间最多只有五个月。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每个月要制造一百多副模具,平均一天四副……
任务一下达,工具科全体就已经抱着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
工具科所有人索性抱着被子直接住到了车间里。
方案大家一起提,有问题大家一起研究,吃住都在一起,这种不分你我似的同甘共苦让所有人拧成了一股绳。模具一个又一个地被制造出来。
一天晚上,工具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所有人都准备去睡觉休息了。
男女同志睡觉的地方被分成了两个地方,男同志在车间靠近门的地方,而女同志在最里面。
劳累了一天,女同志们至少还会去洗把脸,而男同志们走到各自的地铺,衣服一脱就直接躺下睡觉了。
白天忘我的工作感觉不到疲惫,晚上一躺下瞬间困意就涌了上来,很快车间里就鼾声一片。
五月份的天气不冷也不热。
张克祥躺在地铺上却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有一个模具的制作尺寸老是不对,他满脑子都在思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思来想去还是想不通,想睡觉也睡不着,张克祥索性穿好衣服起来了。
他走到离其他人睡觉的地方远一些的位置,又打开了灯,从口袋里掏出图纸。
张克祥坐在一台机器上聚精会神地研究着,始终想不通哪里出了问题。
他太过专注了,全然没有注意到后面有人在靠近。
“小张啊。”
听到有人喊他,张克祥回过头去。
“韩科长。”
张克祥站起身,发现韩科长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他身后。
韩科长已经五十一岁了,身材不高,头发已经半白,站在远处看像一个小老头。
“怎么还不睡啊?”
“我睡不着。”
“有什么事情吗?”
“我有个模具的尺寸问题一直想不通。”
韩科长看了看张克祥手中的图纸又看了看张克祥,明白了似的笑了笑。
“小张啊,你刚来咱厂不久,就天天跟着我们这么熬,也辛苦你了。”
张克祥一脸严肃地说道:“不辛苦,为了国家,再苦再累我也不怕。只有国家能强大起来,我们才能不再受欺负。我吃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
“嗯,是啊,一场朝鲜战争下来我们才明白,国家依旧处在危机四伏的环境当中。除了强大以外,我们没有第二种选择。你们年轻人就是这个国家富强的希望所在。但是大厦不是一天建成的。艰苦奋斗没有错,可是也要爱惜身体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科长……”
“好了,快去睡吧,明天还要继续。”
“嗯。”张克祥点了点头,回去睡觉了。
韩科长望着张克祥的背影,心中幻想着国家富强以后的样子。但是随即又伤感起来,那时候估计自己已经不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