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业是关内道京兆人,自幼尚武,征兵到安西军,作战勇猛,累积军功,擢升中郎将。天宝七载,跟随高仙芝西征小勃律,升任右威卫将军。天宝十载,跟随高仙芝大战怛罗斯,唐军败退后,挺身而出,护卫高仙芝撤退,被提拔为骠骑左金吾大将军。旋即升任骠骑大将军。
安禄山范阳起兵反唐后,李嗣业带领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精兵一万多人,奉李亨诏令返回关中,被任命为前锋官,他的陌刀队堪称杀敌利刃,所向披靡。
收复东西两京的这场香积寺之战,毫无疑问是一场血流成河的硬战,李嗣业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谁才是真英雄。
李嗣业纵马驰骋在敌军阵营,挥舞着陌刀,冲锋陷阵,陌刀在阳光下幽幽地放射着寒气,闪耀着刺眼的光芒,陌刀自下而上划出一道弧线,那光快得几乎看不见,只听得嗤的一声,像是撕开一匹绸缎,叛将整个人被劈成两半,连着他的手腕一起斩断。断手还攥着半截矛杆,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血珠甩出一个漂亮的圆弧。
紧接着,李嗣业两腿分开生根,死死地跨骑在马背上,挥刀横扫,三个叛军拦腰而断。上半身还在前冲,下半身已经跪倒在地。肠子流出来,在尘土里蜿蜒如蛇。有个被腰斩的居然还没死,用两手爬着,在地上拖出一道血痕,哭着喊着要回范阳寻找自己的老娘。
一个戴铁盔的叛军举盾来挡,李嗣业紧握陌刀径直劈开盾牌,劈开头盔,劈开头骨,直到胸腔才停住。他抬脚猛地踹在尸体上拔刀,带出一蓬红白相间的脑浆。
李嗣业身上的铠甲已经染红,却依旧在向前狂奔,一步一刀,一刀一命。他的眼睛里没有杀气,只有一种可怕的平静,像深潭里的水,不起波澜。
血顺着刀槽流到刀尖,滴在地上。每一滴都砸起一小朵尘土。李嗣业的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尸体,有些还在抽搐。一只断手挂在他的甲胄上,手指微微蜷曲,像是还想抓住什么。李嗣业就像拂去一只臭虫,将他扔掉,继续战斗。
兵马使王难得看到自己的心腹爱将陷入叛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立刻杀进重围解救,不幸被射中额头。王难得徒手拔出扔掉,箭头把面皮扯下一大块,耷拉下来,遮住了眼睛,视物不清。
一不做二不休,王难得一把扯下了面皮,顿时血流如注,仿佛鲜血淋头,整张脸都浸泡在鲜血中,鲜血流到他那崭新的战袍上,活像盛开了一朵娇艳的鲜花,王难得也不叫一声痛,手握陌刀,继续与敌军鏖战。
唐军在李嗣业和王难得的鼓舞下,个个神勇猛烈,杀得叛军节节败退。唐军开始了亢奋杀敌模式,前面是陌刀队带头,后面是长枪队猛刺,最后还有大刀片挥舞,一顿操作猛如虎,叛将李归仁开始招架不住,早已失去了出城冲锋的锐气。
狡猾的李归仁使出了叛军惯用的伏击战术,想在败退的过程中,让伏兵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竟然也被唐军识破,仆固怀恩不屑一顾地望着那些伏兵,嘴里咒骂着说,奶奶的,老子这一生最痛恨你们这些龟孙子使用诡计阴我,立刻指挥回纥兵将这些伏兵全部斩杀,一个不留。
李嗣业带领的陌刀队一路冲锋,竟然从叛军阵前一路冲杀到阵尾,硬生生将叛军劈成两部分,带领唐军杀出一条血路。不得不回头继续砍杀叛军,竟然与仆固怀恩的回纥兵相遇,两面夹击李归仁的叛军,一鼓作气竟然砍杀了所围叛军。
与此同时,中军在郭子仪的带领下,也表现出了出色的战斗力。
九月秋来早,阵阵寒气裹掖着血腥气掠过战场,郭子仪的须发在铁盔下翻飞。他横刀立马,望着前方如潮水般涌来的叛军,目光中既无惧色,也无怒意,只有一种近乎淡漠的专注。
郭子仪看着李嗣业带领陌刀队冲锋陷阵,岂能甘居人后,随即发出了冲锋号令。号令方出,郭子仪第一个纵马突入敌阵。坐骑似乎通晓人性,四蹄翻飞,专往敌阵薄弱处猛冲。郭子仪手中陌刀随着马势轻轻一带,如同微风拂过,三颗头颅随即飞上半空。血从脖颈断口处喷射而出,在秋日阳光下如同红绸般艳丽。
一个叛军偏将嚎叫着扑来。郭子仪略微偏身躲过,陌刀自下而上斜撩,那牙将自胯至肩裂成两半,五脏六腑哗啦一声倾泻在坚硬的土地上,肠子尚在蠕动,热气腾腾地冒着白雾。
叛军阵脚大乱,前排士卒竟不由自主地往后退。郭子仪趁机催马直取中军,陌刀左右翻飞,所过之处残肢断臂如秋叶般纷纷坠落。流矢射中他的左肩,他也毫不在意,如同拔出一颗荆棘小刺,折断箭杆,随手一扔,眉头不曾皱一下。
最惨烈的厮杀发生在敌将旗下。三名叛将同时来攻,郭子仪突然从马背上跃起,陌刀在空中划出满月般的弧光。一颗戴着铁盔的头颅冲天而起,腔子里的血喷喷薄而出,射得比旗杆还高。另外两名偏将的兵器尚未逼近,郭子仪反手一刀,连人带甲劈成两半;另一刀往前猛刺,刀尖从后背透出时,挂着半片肺叶。
夕阳西沉,斜挂在天际,战场上早已无站立的叛军。郭子仪驻马尸山血海间,缓缓摘下铁盔。须发早已被血黏成一绺一绺,顺着铠甲往下滴。他望着满地尸骸,忽然间剧烈地咳嗽起来,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
强将无弱兵,马驭番在郭子仪的手下自然是纵横驰骋,下手一次比一次凌厉。在他的眼中,深藏着复仇的快感。那是为哥舒翰将军报仇的怒火,更是为太父马玄明报仇的果决,马驭番要把憋在胸腔中所有的愤懑全部倾泻出来。
他巍然守在郭子仪的左前方,既能保护将军,又能冲锋杀敌,绝不让将军失去了儿子郭旰后再失去自己的生命。他站在阵列最前方,望着对面黑压压的敌骑,眼睛中闪着冷光。
箭雨来了,他岿然不动。箭簇射在盾牌上的啪啪声,像极了长安雨夜时雨打芭蕉的声响。马驭番听见身后新兵压抑的喘息声,缓缓地拔出横刀。刀出鞘的声音很轻,却让整个军阵为之振奋。
“跟我上!”马驭番嘴唇间,蹦出三个字,飞马疾驰冲进敌军阵营。他的速度不快,甚至有些迟缓,但是所到之处,叛军无不分崩离析,没有一个囫囵人。敌骑呼啸而至,他侧身避过第一柄长槊,横刀顺着马腹划过去。那马匹继续奔出十余步,肚肠才哗啦一声流了满地。
敌骑的弯刀砍在他肩甲上,迸射出一串火星。马驭番头也不回,反手一刀捅进对方心脏位置,手腕一拧。敌骑的惨叫声不绝于耳,横刀从肋骨的缝隙中抽出,直接划开肺叶。
血雾喷射在马驭番的脸颊上,他伸手轻轻拂去,吐出一口猩红色的唾液。马驭番笑了,压抑了一年多的怨恨终于烟消云散。他那带血的横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亮瞎叛军的狗眼。
在李嗣业和郭子仪的示范下,王思礼的后卫军也不甘落后,竟然争着抢着冲向叛军,竟然夺走了原本属于先锋和中军的职责,他从来还没有如此畅快地斩杀过叛军,自然不愿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大唐三军的猛烈冲锋下,李归仁的十万大军很快被屠戮殆尽,剩下不足三万人。
这哪里是打仗,简直是在比狠!李归仁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凶狠猛烈的唐军,他哪里还敢继续恋战,不得不带领残兵败将逃回长安城。
在回城的路上,李归仁依旧心有余悸,非常纳闷,这蔫儿吧唧的唐军,一直是我李归仁随意拿捏的对象,怎么突然就雄姿英发得瑟起来了,竟然涌现出了如此惊人的杀伤力。他也许很难想到,狭路相逢勇者胜,唐军自从有了李嗣业的陌刀队和仆固怀恩的回纥兵,简直是如虎添翼,早已今非昔比,今后就将成为叛军挥之不去的噩梦。
人就是这样,两军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拼的就是一股锐气和意志!一旦锐气没了,意志随之丧失,心中的恐惧就会油然而生,兵败如山倒的模式自然也就开启了。香积寺之战就是唐军与叛军的分水岭之战,从此以后,攻守之势移位,唐军开挂,叛军防守!
在此之前,唐军已经进攻了三次。第一次房琯带领五万大军,在陈涛斜几乎全军覆没。第二次郭子仪在京西,不等靠近叛军,叛军主动出击,再次铩羽而归。第三次李亨做足了准备,除了郭子仪带领的朔方军作为主力,还有叶护和仆固怀恩带领的回纥兵、李嗣业带领的安西军和于阗王带领的西域军等藩属国的军队助战。自然不同凡响!
香积寺大战,打出了唐军的士气,打断了叛军的脊梁骨。此战刚结束,仆固怀恩就谏言李俶,“请给我两百骑兵,我要进城斩杀李归仁和安守忠,向殿下献捷。”
“数日大战,将士疲乏,养精蓄锐,方可一战定乾坤。”李俶婉言谢绝。
“安守忠和李归仁是叛军悍将,好不容易打败,必须乘胜追击,以防叛贼逃脱长安。为何非要等到明日?一旦叛贼逃脱,必定卷土重来,后患无穷,后悔莫及呀!”仆固怀恩苦苦相劝。
李俶始终不许。仆固怀恩不死心,数次劝谏,李俶依旧坚持不改。
翌日天亮,前方来报,安守忠、李归仁、田乾真和张通儒等叛贼全都趁夜逃走回了洛阳。李俶大喜,命令大军开进长安。
先前,李亨为了请求回纥出兵支援,慌不择言,竟然许诺回纥,“他日收回长安,土地百姓归唐,金帛子女归回纥。”
回纥兵要求李俶兑现承诺,李俶翻身下马,跪倒在叶护的马前,“刚收复长安,如果大肆抢掠,人心背离,东京洛阳必定固守难以攻克。请约束将士待收复洛阳后履行承诺吧!”
叶护赶紧下马,手捧李俶的双脚跪拜道,“即刻约束将士,帅兵为殿下收复东京。”言毕,跟仆固怀恩一起带领回纥兵和西域兵,从长安城南绕行而过,驻扎在城东南。
李俶带领唐军浩浩荡荡地进入长安城,城内百姓闻讯倾巢而出夹道相迎,欢呼雀跃,鞭炮齐鸣,好像庆祝新春佳节一般热闹。
李俶留下安慰大家三日,任命虢王李巨为西京留守,带领大军出东城门与叶护会合后开始了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