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峰很快开始处理起自己身上被雨水打湿的部分。
好在,他当时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防水布,直接披在了自己和吴子常身上。
因此,两人也只有头、脸和一部分的上衣被打湿。
此刻坐在炉火边,想必很快就会烤干。
没一会儿,橙红色的火苗跳动着,驱散了潮湿和寒意。
也带来了困意。
吴子常这疑似保胎产物的可爱小生物,很快在郭静怡过于舒适的营帐之中睡着了。
醒着的两人,一时之间气氛凝滞的有些尴尬。
罗峰偷瞄了一眼坐在自己身侧,抱着腿,安静盯着火苗的郭静怡。
他感觉自己的脚趾正在不住扣地。
妈的,得赶紧找点话题说点什么啊,太尴尬了。
说刚才那几个傻逼女生,得了报应活该吗?
我感觉她好像没兴趣……
问她妈的事儿?
草!我是不是找死啊。
吐槽吴子常一会就要打起来的,那震天响的呼噜吗?
嘶……我可能真的是个弱智来的。
怎么会连话都想不到要说什么?
而郭静怡的目光却一直没有离开火苗。
就在罗峰绞尽脑汁之时,她却忽然开口了:
“打架……是什么感觉?”
她的声音依旧如同古井不波,但问题却像是一颗石头投入了死水。
罗峰猛地脊背一紧。
这个问题,他是完全没想到的。
郭静怡这种好学生,会问我打架的事儿?
不对,更奇怪的是……
“你长这么大没打过架?你体格子这么大!”
郭静怡听闻,终于侧过头看向罗峰。
依旧是平静如冰的表情,但非常清晰的摇了摇头。
“没有,没人命令我去打过架。”
罗峰被这句“命令”噎了一下。
但随即,一种古怪的老师角色上了身,还夹杂着一点自我夸耀感,尴尬的气氛确实被冲淡了不少。
他打开了话匣子:
“感觉嘛……兄弟,你是文化人,别觉得我说的糙啊。”
他活动了一下手腕,因为反复击打硬物收到微损伤而异常增生的中指骨节,在火光之中立体感更强了。
郭静怡淡淡道:
“你说。”
罗峰抬眼回忆了一番,开始侃侃而谈:
“一开始……就是心里有股火,觉得再不出手,我就要爆炸了!”
“然后,这股火会从天灵盖直接冲到脚底板,我就莫名其妙飞起来了。”
“下一个瞬间,就是‘砰’的一下,对面就倒了。”
“等对方倒了,爬不起来了,我那口气就顺了,就舒服了!”
郭静怡静静的听着。
火光在她漆黑的瞳孔里面跳跃,被固定视角的摄像机完美捕捉下来。
等罗峰说完,她又立刻问出了第二个让罗峰差点咬掉舌头的问题:
“我妈……踢上去是什么感觉?”
郭静怡的语气平静得像是在问别人今天吃了什么一样。
罗峰却是被惊到手上的毛巾都差点掉在火炉里。
他猛地抄起毛巾,又立马抬头看向郭静怡的表情,想弄明白她到底问这个是为了什么。
但郭静怡的脸上没有愤怒,没有悲伤,也没有哪怕一丝怨恨。
他忽然觉得这样的平静好像有点残忍。
喉咙有点发干,他想起来当时那一脚确实没留力……
但,确实不算爽……
“兄弟,咱说实话啊……”
“你妈……真挺弱鸡的。”
“就像踢了一摊泥巴一样,还没踢过瘾就倒了。”
罗峰说完,就有点后悔。
怎么能在别人面前这么说她妈呢?
他突然觉得自己有点混蛋。
虽然,当时她好像也笑了。
可那毕竟也是她妈呀!她能不在乎吗?
就在刚才,郭静怡在这雨夜之中对自己如此仗义,分享自己的帐篷。
如此义举,让罗峰对郭静怡之前“有些别扭的弱者”印象彻底改观。
他觉得郭静怡这人是真不错,若有机会,是真想把她当兄弟处的。
但若自己这不义之言要再继续说出口,那可就没戏了。
泥菩萨尚存三分火气呢。
可,出乎罗峰的所料,郭静怡却是没有任何如他预想的愤怒或者指责意思。
“嗯。”
她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仿佛罗峰刚才的话语,仅仅是在她浩如烟海的数据库中,增添了一项名为“我妈踢起来像泥巴”的知识而已。
然后她又转过头去,没了话语,继续专注的盯着炉火。
帐篷里只剩下柴段燃烧时的噼啪作响声和吴子常逐渐明显的鼾声。
罗峰刚刚那点自夸而带来的得意感,瞬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比之前更胜十倍的尴尬。
Ber,兄弟,那火到底有啥好看的?
怎么又盯着看去了?
这就完了?
不是,我说了我踢了你妈啥感觉,你就“嗯”一下?
罗峰感觉到浑身像是有蚂蚁在爬。
必须得说些什么来打破这诡异的宁静!
绞尽脑汁之中,目光却注意到了这帐篷之中坚固的木头骨架,以及在狂风之下微微作响却没有半点松动和破损的防水布。
又瞥到此刻堆在入口门帘处的,那摊湿漉漉的……姑且说是废料吧——那曾经是他的帐篷。
口中不禁好奇道:
“那什么……你,你这帐篷咋搭的?”
“外面的风能把人都吹上天,这里面都这么稳。”
“还能烤火,而且一点烟都没有。”
“兄弟,想不到你干起活来也这么牛逼啊!”
郭静怡再次转过头。
这一次,她的目光在罗峰脸上停留了数秒。
若是平时,她是不会费心跟别人解释这些东西的。
就算别人问起,她也没有兴致回答。
但此刻,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前所未有的提起了一丝发言欲望。
为什么呢?
郭静怡凝视着罗峰的这数秒,就是在思索这个原因。
可能是因为火炉的温度,让人舒适到想说些什么。
也可能是因为罗峰之前“没踢过瘾”这几个字带来的,那种难以言喻的轻松感。
总之,她觉得解释一下好像也不坏。
接着,她开口了。
依旧是那种条理分明,令人质疑是否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语气:
“你身后,是迎风面,为了减少风阻和受力,所以……”
“这边连接主梁的框架,都是45度角埋深加固,分散受力点……”
“这边的烟道也是,开在背风面……”
这一连串精确的术语,乍一听,在罗峰耳中就跟山匪切口一般令人迷糊。
但听下来却觉得,核心意思并不难懂。
可,却有另外一个疑惑,突兀出现在他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