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章 夏天就该吃火锅和小龙虾

作者:小面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现代,云市。


    “东叔,我订了一车火锅底料,今晚就到,辛苦您晚上起来帮我接货。”


    程书宜回现代来买菜。


    她已经叫了外卖。


    在等外卖送到的时间,赶紧来找她租的仓库房东大爷——东叔。


    东叔把程书宜当自己家人。


    很感谢她租了他家的仓库,不然空着也是空着。


    不仅如此,还给他一个月八千块钱的工资,让他帮忙接货。


    说是接货,其实就是开开门、关关门的事儿。


    一点儿都不累。


    “书宜你就别跟东叔客气了,这都是叔该干的。”东叔闲时还在种地,一副刚从地里回家的打扮。


    “除了接货,我这次还有个事儿想找东叔帮忙。”


    程书宜说:“仓库里有一批坛子您知道吧?我想请东叔帮我找几个人,把一会儿到的火锅底料全都去掉包装,装进坛子里。”


    “您帮我找人办,工资我日结,一人一天三百。”


    她说着,掏出一万块现金递给东叔。


    “这是工钱,下次我再来,多还少补。”


    那一车火锅底料,找七八个人干一两天也差不多了。


    一万块够用。


    东叔接过钱,答应得很干脆。


    “行!这活不重,村里人抢着干呢。”


    外卖的电话打来,程书宜又交代了一句,让他们一定先把坛子洗干净晾干再装调料。


    说完就离开村子,朝附近的菜市场去。


    她在海鲜摊买了虾蟹鱿鱼,正让老板帮忙处理。


    外卖地址写的也是海鲜摊。


    程书宜买好菜就又赶紧回古代了。


    她今晚订了海底捞火锅,还有十五斤小龙虾。


    正在厨房里拆包装,把食材装到盘子里时,白马书院散学的钟声响起了。


    程书宜放下手里的活,擦干手,拿起放在菜板上的两封请帖。


    奔跑着冲出门去。


    在书院门口,拦下林砚之和沈怀昌。


    “砚哥儿、昌哥儿,今晚我请你们和你们的娘亲吃饭,这是请帖,记得要来。”


    程书宜想正式感谢一下沈周氏和林余氏。


    沈周氏帮她照顾孩子,林余氏替她调人送货,尽了不少力。


    一盒凤梨酥可不够。


    所以程书宜今晚正式下请帖,请两位夫人来吃饭。


    至于他们的丈夫就不请了。


    程书宜一个妇人家,跟沈庭他们也没有什么私交,于公于私都不该请。


    林砚之把请帖宝贝地抱在怀里,就差蹦起来了。


    “我知道了程姨,我和娘亲一定来!”


    耶!


    又可以到如期如许家吃好吃的咯。


    沈怀昌亦是如此。


    两个孩子高兴得撒丫子就往家跑。


    一个朝长盛街的方向跑,一个朝护城河的方向跑。


    哥哥妹妹一肩背着书包,一肩挂着竹水壶,手里还拿着算盘。


    活脱脱两个古代小书生模样,又萌又软。


    “走吧,回家帮我洗菜。”程书宜可爱死她家两个崽崽了,“我们今晚吃火锅。”


    两个崽崽换下书院的衣服,坐在院子里洗菜。


    程书宜去现代买菜之前就把家里的冰柜换冰了。


    正厅前两天铺了管道,这会儿屋里开始凉了,适合吃火锅。


    她准备了一张专门吃火锅的,中间下沉的桌子。


    外卖送的锅太现代,也小,不能用。


    程书宜就特地买了一口双耳老式铁锅,锅下面的炭罐烧得通红。


    底料和清水倒入锅中,慢慢地烧。


    牛肉片、羊肉卷、巴沙鱼、虾滑、毛肚、大虾、螃蟹、鱿鱼片,各种丸子、青菜。


    还有蘸料,程书宜都装到小碗碟里了。


    来到古代之后,她就没吃过火锅。


    两个崽崽馋了,她更馋。


    所以程书宜买了足够份量的食材,今晚好好吃上一顿。


    时辰差不多了。


    住得近的沈怀昌提前来了,和两个小的一起洗蘑菇呢。


    程书宜见状,赶紧把小龙虾回锅热一热。


    蒜香小龙虾起锅时,沈周氏就跟一同被邀请过来的林余氏和林砚之在门口碰面了。


    两位夫人互相见礼、问候。


    林砚之则直接跑进院子,跟小伙伴们汇合。


    “周姐姐、余姐姐,快进屋坐,别客气。”


    程书宜端着两大盘刚热好的小龙虾出来,边招呼边往正厅去。


    沈周氏快她一步,到门口帮忙掀帘子。


    看到桌上那咕咕冒泡的红锅,还有围着一大堆的盘子和食材。


    沈周氏惊呼:“今儿吃煮锅啊,只是这些是什么菜?”


    大盛朝早有围锅用膳的吃法,但它不叫火锅,叫煮锅。


    听说这吃法是源自民间穷苦百姓家。


    穷苦百姓家没钱打一张吃饭的桌子,一家人只能围着锅灶吃饭。


    后来传着传着,一些大户人家偶尔也会这么吃。


    但也仅限于寒冷的冬日。


    在锅灶边吃饭,还能取暖。


    炎炎夏日,不会有人这么吃。


    就连穷苦人家都是把菜夹到碗里出去吃,恨不得离火远远的。


    “一些海鲜鱼肉罢了。”


    程书宜把小龙虾放下又要出去,“周姐姐,你同我一起到厨房,把酸梅汤和橙汁端进来吧,已经冰镇好了。”


    她还有个麻辣小龙虾要回锅,腾不出手。


    “好。”沈周氏笑着应声。


    沈家虽有婆子做饭,但沈周氏偶尔也下厨。


    给夫君和儿子炖炖汤、做做糕点什么。


    二人一起去厨房。


    林余氏则是帮忙照顾几个孩子,让他们洗手准备吃饭。


    三个女人,四个孩子,坐满一桌。


    程书宜身为主人,她率先动筷,把牛肉片、鱿鱼片下锅。


    “这是茄汁锅底,不辣,两位姐姐若想吃辣,可以调个辣的蘸料。”


    “昌哥儿、砚哥儿,程姨不知道你们喜欢吃什么,就不照顾你们了。”


    “你们喜欢吃什么就自己下,像程姨这样。”


    两三句话的功夫,程书宜刚才放下去的牛肉片和鱿鱼片已经熟了。


    她分别给两个崽崽夹到碗里,算是示范了。


    “怀昌哥哥、砚之哥哥,这个鱿鱼可鲜了。”


    妹妹喜欢吃鱿鱼,但她却把自己碗里的鱿鱼夹给两个小哥哥。


    “多谢许许妹妹。”


    两个孩子捧着碗接过,道谢。


    “如许真乖。”沈周氏看着小丫头笑得甚是温柔:“我要是有这么个乖女儿就好咯。”


    她是真心喜欢这个小丫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